後現代家庭:現代家庭的解構與建構

莊雪芳(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家庭』是絕大多數人情感與關係建立的起點站,尤其對中國人而言,家庭無疑是生命得以順利開展的源頭;雖然,大多數的思維仍沿著這個軌跡行走,然而,總有些社會狀態的離經走道,攪得人心慌意亂。當資訊媒體整天重複著光怪陸離的鏡頭時,我們又不經要問:「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家庭到底生了什麼病?」,當一切的規則不再是我們能掌握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意識到『後現代家庭』的來臨!

資訊媒體的無遠弗屆,是加速中國傳統家庭學習及改變的重要因素。由於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以及對科技的高度依賴,使得我們的社會變得極其物化(黄宗堅,1998)。在多元社會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家庭系統原來所建構的穩定性與秩序性已受到非常大的挑戰,這對現代的家庭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一是傳統家庭結構與功能的顛覆,其次是家庭價值觀念的多元與分歧,再者是家庭關係的物化與疏離(黄宗堅,1998)。在面臨強調自我、反權威、及反傳統的後現代家庭文化的衝擊之下,原有的家庭模式正遭受到無比強大的震盪。

        而究竟什麼是『後現代家庭』?我們必須從『後現代主義』瞭解起。

 

貳、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一詞,最早出現於1930年代,一直到1960年代左右,才開始有文學批評家以較嚴肅的態度使用此一術語(羅青,1993)。Dilnot1986)認為後現代「首要指的是一種多變、不安定和疑惑」的境況或狀態。後現代主義興起後,現代性(modernity)逐漸成為被質疑、批判或否定的焦點。針對此一論述,多位學者曾提出比較性的見解:後現代主義認為多元社會中的決策是多元化的,以往主導世界的思想霸權如我族中心主義、殖民主義或種族主義等逐漸不再具有強勢的領導地位,他們也只不過是眾多「他類」(the other)之一而已(Rnst,1991;李奉儒,1996)。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質疑、否定及批判,它反對傳統的邏輯中心論、二元論、確定論、統一性,以及現代化所追求的普遍、系統、與客觀的理性,後現代拒絕接受現代理性所建立的原理原則(Silverman,1990;溫明麗,1996)。

黃文三(1999)並綜合多位學者論述,提出後現代主義的特點:

(一)具有去「中心性」的色彩,以避免獨斷主義。

(二)對「理性」統合作用的批判,走向多元與雜然並陳。

(三)注重多元文化的意識型態,取得彼此間權力的平衡。

(四)重視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消弭主客觀的對立。

(五)真理是語言論述(discourse)的結果,,無法獨立於語言存在。

(六)反省視為理所當然的真理,重新詮釋與創新。

(七)教育的過程是開放的,且重視轉化性的質變。

他更進一步歸納出,後現代主義三個主要的概念:

(1)    拒絕專斷(absolute

(2)    任何『形上論述』都被視為一個社會與政治秩序的霸權,故要對階層式的權力結構進行解構(deconstructing)。

(3)    歡迎差異存在(celebration of difference)。

從上述論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什麼是「後現代」?及「後現代主義」所涵概的特質。簡言之,後現代無疑是理性與規律的挑戰,他所帶來的思潮,顯然是追求安定的傳統家庭最大的不安與改變。

 

參、後現代家庭--現代家庭的解構

        什麼是「後現代家庭」(postmodern family)?他們與「現代家庭」又有何分別或關係?佘雲楚(2001)曾就「香港家庭及家庭研究何去何從?」提出有關「傳統家庭」、「現代家庭」與「後現代家庭」之間的糾紛,並非不同歷史階段中的家庭模式,也不是現今社會內不同人士或社群的家庭生活模式,而應被視為人們在面對理想與現實的鴻溝下的一種內心掙扎,並各自因應其獨特情況條件而作出的短暫妥協和安排。這亦道出了現代人普遍出現的衝突,包括對家庭制度的態度充滿矛盾,人們一方面希冀傳統的安定,一方面又堅持求變;女性主義的冒生,更增添穩定家庭的變數。個人主義的抬頭和對個體自由的嚮往,導致人們日益發現家庭甚至兩性關係在滿足個人需要之餘,亦可以成為追尋個體自由的絆腳石(佘楚雲2001)。

Shorter(1975)將西方家庭模式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十七世紀及之前的「傳統家庭」(即封建家庭),二是十八世紀之後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現代家庭」,三是六十年代開始出現的「後現代家庭」。他更進一步指出「後現代家庭」挑戰「現代家庭」的新趨勢為:青少年對社會和自身家庭的冷漠、夫婦間關係日趨不穩及女性開始對核心家庭抱有懷疑的態度。黃宗堅(1998)亦針對後現代思潮對台灣目前的家庭現象所帶來的衝擊與改變,提出三點論述:(一)傳統家庭結構與功能的顛覆(二)價值觀念的多元與分歧(三)家庭關係的物化與疏離。

         雖然「家庭」仍是人類最初的依附與安全感的來源;但是家庭結構的改變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於後現代社會容許差異性及多元性的文化,因此繼而產生的家庭結構,如單親、假性單親、隔代教養、継親與同志家庭等都是另一種存在的家庭結構。除了後現代所產生價值觀的改變外,強調個別性自由的概念亦改變了原有的傳統教養信念。相較之下,父母的權威地位及影響力已大大降低;知識經濟時代的衝擊更嚴重削減了父母的知識體系,更多的父母慢慢知覺到自己的不足;親子間也由於世代的交替,產生了巨大的代溝。後現代主義認為家庭成員中,個人自主(autonomy)需求已漸漸取代「家庭共同體」的價值觀念(Elkind,1995)。

 

肆、後現代家庭-現代家庭的再建構

         在面臨強調自我、反權威、及反傳統的後現代家庭文化衝擊下,家人關係中所謂的新秩序與溝通對話的重新建構便顯得十分迫切(黃宗堅1998)。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尊重個別差異性是最基本的教養信條。父母親必須很清楚的意識到孩子是單獨自主的個體;而在教育上,更須調整制式化的教育理念。縱觀後現代的論述,它之所以充滿矛盾,是因為人們安心於傳統的不變及一致性。Doll(1989)舉出現代與後現代三個不同探討的角度:封閉系統vs.開放系統、簡單結構vs.複雜結構、累積性的量變vs.轉化性的質變。而這些轉變也正傳遞著社會變遷的規則,『改變』並沒有所謂的對錯,家庭的重塑亦沒有絕對的兩難。後現代主義下的多元主義仍舊想尋求一客觀基礎以建立價值和信念(黃文三,1999)。以下就後現代主義在後現代家庭中所扮演的再建構啟示,分述如下:

一、重視溝通

         溝通的目的是透過溝通設法改善原本無可妥協的差異,最好是能透過溝通獲得在信念上與價值觀上的共識。如不能獲得共識,至少也能有共同的了解,共同討論彼此的差異是有意義的,如不能達到共同的了解,至少可瞭解或尊重對方的立場(Burbules&Rice,1991, 馬信行,1996)。

二、多元批判與尊重差異

         道德多元主義預設了『寬容』的重要性,不僅是對道德信念,也對道德原則的驗證方式採取寬容的態度;因此當彼此衝突時,需能跳開直覺而運用批判思維以建構出解決道德衝突的批判原則(李奉儒,1986)。

三、容許文化的多元性,並由個人決定至善的生活

        多元化的文化社會容許個別差異,要達到某種程度的正義、道德價值、規範與原理原則,不再是絕對的、唯一的。而是要能學習拓寬個人思考的廣度,不再拘限於傳統,並將原有的道德和價值規範,回歸於個人的判斷中,使每個人都成為與他人在精神上毫無關聯的個體(黃文三,1999)。

四、透過真誠的對話關係,創造或發展出共同的語言

        後現代主義的思想認為,家人關係置身於特定文化中,無可避免面對各類道德衝突與妥協,因此,一個妥善可行的方式就是建立家人真誠的對話關係。對話必須創造或使用共同語言,以使理性的關係可以系統地發展。

五、以「設身處地」的擬情想像,建構家庭倫理

        後現代主義對多元和差異的重視,並不是一種對於現代性的威脅或毀滅,而是對現代主義的普遍性要求,也就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Put your self in other’s shoes),這也是後現代主義或多元主義所強調要重視的『他人』(李奉儒,1986)。

 

伍、結論   

         總之,後現代主義在後現代家庭的啟示,在在顯示當以更平等的過程,來建構合理可行的家庭願景。後現代主義的興起並不是意味著傳統家庭的瓦解,所謂家庭模式的轉變其實不外是一種適應求存的正常過程,我們應以開放的胸懷,接受一個多元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的世界;我們所要做的,不是要維持一個不變的「家庭」,而是在家庭成員彼此尊重、接納的對等關係下,將「家庭」重新建構成一個能因應不同理念與環境改變的「後現代家庭」。

 

參考文獻:

李奉儒(1996)。後現代社會、多元主義與德育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50,30-41。

溫明麗(1996)。後現代與現代的關係。教育研究雙月刊,50,4-7。

羅青(1993)。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學生。

黄文三(1999)。後現代主義的思想及其對德育的啟示。高師大教育研究,7,19-30。

黄宗堅(1998)。從後現代家庭的建構與解構看學校諮商的未來趨勢。迎接二十一世紀師資培訓-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    論文集。

馬信行(1996)。後現代主義對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50,12-23。

廖春文(1997)。影響後現代教育政策發展因素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0,117-120。

佘雲楚(2001)。香港家庭及家庭研究何去何從:從傳統,經現代,到後現代?香港社會學學報,2,85-122。

 

Burbules, N. S., & Rice, S. (1991). Dialogue across differences: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61(4), 393-416.

Dilnot, Clive.  (1986). What is the Postmodern? Art History. 9(2):245-63.

Doll, Jr., W. E. (1989). Foundations for a post-modern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1(3), 243-253.

Elkind, David. (1995).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Rnst, V. D. (1991). Post-modern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5(4), 610-626.

Silverman, H. J.(ed)(1990).Postmodernism:Philosophy and arts. N.Y.&London:Routledge.

返回36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