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一)

林季謙(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網路成癮的發生,除了人際關係所產生的誘因之外,人格特質亦是另一個探討的面向;Kimberly S. Young 與Robert C. Rodgers的出探性研究中發現高依賴情形的使用者人格特質具有獨立、情感豐富、警覺性高、低自我揭露、反傳統(non-conformist)的性格。這些特徵如同網路成癮的誘因,並透過線上的刺激來滿足個人心理需求(1998)。

   在Young與Rodgers的研究裡可發現似乎具備某些人格特質較容易依賴於網路的虛擬世界,加上網路的訊息溝通方式有別於傳統的溝通模式,更促使人們前仆後繼的往這個全新的世界前進;其中「匿名性」功能更加速這種現象的擴展。這種功能似乎特別適用感情豐富但懼怕公開表達的網路使用者,使這些人格特質的人得以用另一種表達方式來「發聲」,使個人的情感得以抒發。

 

一、人格理論

(一)Allport 的特質論

  Allport (1937)所謂的特質(traits)是指,個體在環境中,對於不同刺激所產生的一種持久與穩定的反應方式。在Allport 的特質論裡, 他將特質區分為核心特質(cardinal trait)、主要特質(centraltraits)、及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s)三種。1. 核心特質(cardinal trait):是主導個人整個人格的特質傾向,是最具普遍性與影響力的,個人人格受其主導。2.主要特質(central traits):是能夠描述個體行為的少數顯著特質,也是最適合描述自己人格的五到十個特質。3.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s):是人格中較不重要的部分,其比上述兩特質來的更不顯著及更不重要。

(二)Cattell 的因素分析特質論

 Cattell (1950)認為特質(traits)是人格的基本結構,是持久的反應傾向,能夠在不同情境下表現的一致性行為。而Cattell 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區分特質,描述這幾種特質的類別。1.第一種區別方式:(1)表面特質(surface traits),(2)潛源特質(source traits)。2.第二種區別方式:(1) 一般特質(common traits),(2) 獨特特質(unique traits)。3.第三種區別方式:(1)能力特質(ability traits),(2)氣質特質(temperament traits),(3)動態特質(dynamic traits)。

(三)Eysenck 的特質論

  不同於Allport 與Cattell,Eysenck (1990)將焦點放在人格的類型上,他認為人格類型是特質的組合,所有的人格特質都可被歸類為三個軸向(或類型)。1. 精神病質(psychoticism)2. 外向性( extraversion)3. 神經質(neuroticism);精神病質的軸向的內涵為具攻擊性的、衝動的、反社會的等等,外向性的軸向的內涵為具社交的、活力的、主動的等等,神經質軸向的內涵為具焦慮的、憂鬱的、低自尊等等(Schultz & Schultz,1994/1997) 。

  精神病質的軸向的內涵為具攻擊性的、衝動的、反社會的等等,外向性的軸向的內涵為具社交的、活力的、主動的等等,神經質軸向的內涵為具焦慮的、憂鬱的、低自尊等等。

(四)人格五因素模式

五因素模式的研究,主要是由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進行分析,使用通俗的性格形容詞來描述人們的性格(Digman & Inouye,1986;Pervin, 1993/1995 )。人格的五大因素包括了:外傾支配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與聰穎開放性(Burger, 1993/1997;莊耀嘉、李雯娣,民90)。

1       1.外傾支配性(E)是描述個體的活動性與社交性。如:樂觀的、社交性的、主動的。

2.      2.神經質(N)說明了不安全與緊張的程度。如:焦慮、不安的、緊張的、擔心的。

3.      3.和善性(A)指出了個體的親和程度,說明你是否為可信任、願意助人的人。如:有幫助的、心腸好的、助人的。

4.      4.嚴謹自律性(C)說明一個人自我節制的程度。如:自律的、堅忍的、小心的。

5.       5.聰穎開放性(O)則是指對新經驗的想像與開放程度。如: 創造的、想像的、喜歡多變化的。

  綜合上述,人理論對於人格的理解是將其認定為是一持久性、一致性的行為表徵,而在態度、情感上涵蓋了多種複雜的面向;因此在理解人格特質時,難以使用用單一的標準來描述或是理解;也正因為如此,雖Young認為低自尊等人格特質者容易網路上癮,但這也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非定論。畢竟造成成癮的因素除了使用者的人格特質外,尚有人際關係、發展危機沒有順利完成、使用者的背景特徵等諸多複雜因素,以及其他尚未被發覺的潛在因素,若僅用少數的變項便企圖解釋成癮的因果關係,這無疑是緣木求魚。

 

二、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

Kimberly S. Young an與 Robert C. Rodgers利用16項因素人格量表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Inventory,6PF)作為網路成癮的出探性研究;發現網路依賴者具有自持性、較喜歡單獨生活、傾向限制自己的人際交際管道;且依賴者又特別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較不遵守社會習俗,對於他人更容易情感化的;結果也顯示網路依賴者較為敏感、謹慎、個人主義的。

另外Young 針對憂鬱症與網路成癮做了相關性研究(Young,1997),利用榮格憂鬱症評量表(Zung Depression Inventory/ZDI)進行的調查發現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伴隨著病態性網路使用而生。接著Young & Rogers (1998)又利用「貝克憂鬱症評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做研究;研究發現職業別是網路使用程度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非科技或高科技的白領階級比藍領階級要容易對網路成癮,「憂鬱症」在病態性網路使用的發展上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Jennifer(1996)在心理動力及人格發展的解釋取向心理動力及人格發展的解釋取向對於成癮的解釋傾向是因為早期經驗的創傷,而人格理論中的壓力特異質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可以用以瞭解網路成癮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會造成對某些事物的成癮,當這些特質在某些壓力因素的醞釀發展下,就可能會造成一些成癮的行為。心理動力及人格發展的解釋取向則認為成癮的活動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這個人的特質才是造成癮的主因。

在實務工作中,學者提出在輔導實務工作中,發現網路成癮者多藉由網路成癮來逃避生活中其他層面適應不良如害羞、缺乏自信、憂鬱或人際挫折,而以網路為個人主要的生活重心者,雖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助益,然而卻常因過度使用電腦網路而造成生活各層面的困擾或適應不良者(如時間管理不當、人際關係疏離)(施香如,1998;Kandel,1998;Young & Rogers,1998)。

「害羞」在臨床實務上,也發現和網路成癮有關。Nancy 在其診所中,發現因社交害羞而求診的病患中發現30%的人有網路成癮相關症狀。並指出藉由參與網路的活動來發展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也因網路虛擬的人際關係而獲得心情上的轉換(Storm,1996)。        朱美慧(2000)以大專生為研究對象,認為大專學生的心理特徵有獨立自主、有自信、行事不慮後果、愛出風頭、害怕落伍、反抗心強、無助、空虛、同儕影響大、愛作白日夢、孤獨等特性。大專學生有一種心理與發展上的原動力,極力需要建立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 與親密關係(intimacy),而電腦或網路是一種幫助他們脫離家庭,建立自我認同的工具,也是他們發展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一個優良溝通工具(Kandell,1998)。再者,大專學生因為一些課程要求學生上網找資料或繳交作業,直接間接促成了網路的使用的方便性。也認為網路本身的有用性與社會的許可性,容易使學生的課業與遊樂混為一體,都可能使網路成癮現象產生,也使我們易於低估其嚴重性(Murray,1996)。

網路的「匿名性」功能提供了不同的人格特質者不同的特殊需求;對於不容信任他人甚至是對面對交談會產生恐懼者,還有那些天性警覺性較高、較注重私密性的個人,這個功能提供使用者一個安全的溝通平台,同時相較於真實生活更容易建立人際關係。另外對於較不尊崇社會制度者(less conforming)而言,可以因這樣的溝通管道暢所欲言,或是主張與社會相關的禁忌話題,而這些主張或是話題則在現實生活中是甚少提及甚至是沒有聆聽對象的。

如果個人是屬於感情衝動的,則他們可以藉由這樣的傳播管道來抒發被現實社會所限制的感情。這些特殊的人格特質多具有發展成PIU的傾向,因為網路世界被朔造成一個唯一的宣洩出口。而這樣的結果也和以往”網路成癮”的了解有相當的差異;例如以往均認為網路成癮者多是內向不愛交際且擁有豐富網路知識的男性(Young, 1996b);因此未來的相關研究上可以繼續觀測哪些人格特質影響了PIU且如何的交互導致不同的成癮類型。

 

參考文獻:

1. S. Young Kimberly and Robert C. Rodgers(1998)。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2.陳嬿竹(民9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返回36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