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政治〈閱讀心得〉

曾子旂(南華社會所)

 

Tomothy Doyle & Doug McEachern ,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m

陳潁峰譯,2001,〈環境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第一部份 文本內容

壹、環境政治學的幾個分析概念

一、政治體制的劃分

政治學上將政體作三項劃分:民主代議體制、一黨威權體制、軍事獨裁制。這是作粗淺的劃分,對於環境社會學而言,這種劃分不是最精確的;因為這種體制上的劃分通常忽略了歷史變動的過程所引發的環境變革。不過總的來說,民主代議制度是最有開放空間來決定環境議題的發展。

在民主代議制度的政體下,人民合法擁有自由權,這包含了投票的權利。往往投票權在自由的政體下,經由選舉的方式,可以將某些議題順利地成為政治議題,例如環境問題或公投。這是很容易造成輿論壓力的,於是通常在這種政體下,任何問題的解決幾乎都是政治力量的權衡。

一黨威權制在世界上大多是屬於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家之中其實是沒有市民團體的自由輿論的出現。所以在這種國家的環境運動其實大多不是一種針對環境議題的中心關懷,反而是一種對現有政體的一種爭取自主言談空間的表徵。

軍事政體其實為以上二者之綜合。

 

二、權力的劃分

在環境運動的發展模式中,作者發現很多人的角度都是由權力的觀點出發。也就是說管制與杯葛的力量是針鋒相對的。如果誰能夠達到更動他人的動作,誰就擁有權力。書中舉了一個CFCs的例子,當初發現氟氯碳化物會導致整個地球臭氧層的稀薄化,於是環保人士與學界大力主張禁用,但是直至1991年才被國際性公約給重視並簽署。背後是因為整個經濟體與政治體之間的角力戰,另外是因為美國已開發出替代品而接受國際公約,來獨占整個市場的經濟。

 

三、權力與政策決策過程的分析

路克斯(Steven Lukes)在〈權力:一個激進的觀點〉(Power : A Radical View )中分析權力有三種分析面向:一,多元主義者(道爾Robert Dahl ,1961;1670 &Nelson Polsby ,1963)他們強調「可觀察的行為」是權力呈顯與分配的主要指標。也就是說,如果「a能令b去做原本他不作的事情,那麼ab有權力」。

二,菁英論,政治是由一群菁英在操控,環境運動的發生是因為想採取一些政治行動已取得合理的回應或補償。因為人民無法進入菁英體系中,權力是會理所當然被剝奪的,為了讓己身的損失降到最低,取得回應或賠償是最佳的辦法。

三,結構功能論。權力只是一種媒介。

四、小結

從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到怎麼去分析環境運動。大高雄地區的工業污染我們可以說是由當初的一黨獨大政體所開始,因為經濟發展優先的政策導向,國內所承受的環境污染只好選擇回饋或補償的方式降低剝奪感。

 

貳、政治理論與環境紛爭

一、深層生態學近似於(生態中心說)

二、社會生態學

社會生態學者強調人類社會組織的重要性,他們主張每個個體要有最大的自主性,社會應該是社區分權的集合體。代表人物布克欽(Murray Bookchin),他認為因為社會的層級制而衍生了宰制的關係。所以去除層級制便會消除宰制。相對於環境而言,人類其實還是有主控的權利。

三、生態社會學

這是以人為中心的觀點。63頁。人與自然的疏遠是源於對自己的疏離,透過生產工具的公有化,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四、生態後現代主義

    強調地方與差異性的重要,反對集權與同質性。

五、生態女性主義(p70

 

參、社會運動中的環境政治

一、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1. 相對剝奪感。

2. 匯集共同利益的策略運用。

3. 對政治、經濟衝突的一種回應。

4. 政治上而言,社會變遷才是集體行動的主因。

二、環境運動的組織網絡

環境運動通常是臨時性的結盟,當議題失去政治能見度,該團體就消失。所以環境運動的組織研究應該回歸到傳統網絡的研究方式中尋找。

三、環境運動的發生

1. 環境運動其實不全然是因為環境發生了問題,有時候是一種政治手段。

2. 貧窮是環境問題的殺手。因為貧窮會致使人民起來捍衛他們生存的權利,而非資源的生態權利。所以跨國的向下競逐也是令人恐慌的。

肆、企業政治與環境

商業界的立場:功利主義的出發(十八世紀邊沁提出)。生產的利對環境的害是可以被寬容的。將科技當作環保的手段。

 

第二部份 所得

壹、工業區的設立與發展過程

台灣於1987年解嚴之前,是屬於一個強國家能力、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對於環境發展皆是經濟優先的導向。大高雄地區自1970初因應十大建設便展開工業區的設立計劃,大量的加工廠、重工業石化區紛紛進駐高雄,統計大高雄地區約有五大工業廠區--永安工業區、大社工業區、仁武工業區、臨海工業區與林園工業區與小型工業區--鳳山、大發。而整個大高雄地區光在工業區內便有一千一百多家的工廠,數量眾多。其所帶來的工業污染問題可想而知。

如果我們以多元主義者對「權力」的概念(道爾Robert Dahl ,1961;1670 &Nelson Polsby ,1963)來分析整個台灣工業區的環境問題。我們有兩個部份可以觀察:一,政體的變動影響環境政策的政治化程度。二,草根性的環境運動意涵改變了嗎?

多元主義者對權力的界定是一種表象的決定,也就是說,如果人民的政治行動改變了政府的決策或執行,這就表示民間的力量是一種權力的展現。反之,則否。在何明修(2000)的博士論文中,我們了解了解嚴以來的台灣政府通常以一種承認環境問題,但排斥參與解決的態度面對;換句話說,一直到1993年後民主化體制底定,環境運動的民間力量才被正式接受,並有能力或說是權力改變當政者的決策。

 

二、個案的歷史概況 

我們討論的個案是:林園工業區、仁武工業區、小港工業區。這幾個個案的歷史背景整理如下:

 

(一)林園工業區

 居民生活型態與人口結構

林園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適宜農耕,主要農產品為稻米、西瓜。境內有狹長的海岸線,及中芸、汕尾漁港的闢建致使漁業發達,故原居於此處之居民是以漁業為主的生活形式。相較於其他都會型地區,林園鄉的居民社經地位明顯偏低。

一九九零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便曾經寫到:「貧窮是環境最大的威脅之一」;而在一九九三年國際貨幣基金的文章中也談到:「貧窮與環境之所以相關,是因為窮人比較可能採取破壞環境的行動」。再者,工業區設置區位會有所謂「向下競逐原則」的考量,所以抗爭性少、接受度高的環境,往往會是最佳社區地點。在此我們可以發到當初原始部落居民的低社經因素所引發的貧窮問題,以及面對經濟發展的政策下會有多麼高度的接受。

目前此區呈現的是新興都市型的人口年齡結構,人口主要是以生產年齡人口以及少年人口者二個人口族群為主;其中不乏包含了工業區大量的就業人口與當地設籍人口。所以,林園鄉的人口結構基本上而言是趨於年輕化且新興都市化的。

 

工業區設立過程

政府為推動十大建設其中之石油化學工業,以奠定基礎工業之宏基,於民國六十二年由經濟部工業局策劃,中興工程顧問社設計監造,中華工程公司開發,六十四年底完成位於高雄縣林園鄉的林園工業區。

林園工業區和中油高雄煉油廠以及仁大石化工業區構成南台灣石化重鎮,原料和成品互相依存。石化業通常是發展中國家積極預發展的工業,因為它是一種低成本、高獲益的產出。但是其中的環境污染卻在當時不被計入成本之中,以至於今日的環境問題由附近居民承受。

 

(二)、仁武工業區

居民生活型態與人口結構

原以農業為主,生產芭樂、稻米等農作物;工業區設置後本區以工商服務業為主要型態。本鄉工商企業提供鄉民大量的就業機會,有65%的鄉民係在本鄉直接就業,外出工作者則在4,700人左右。與林園鄉的人口結構相似,屬於新興都市的成長。 不過在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鄉民直接在本鄉就業是因為仁武鄉有仁武工業區與民間工業區一個,所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而且這些工作機會並非高專業性,反而相較於林園石化工業區而言,鄉民工作機會較易取得。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想法:就業機會多的鄉鎮是否抗爭會減少?

其實不然,仁武鄉的地方政治力的色彩十分濃厚,所以要討論的空間可能要由社區權力結構的角度切入,這也是下一禮拜的重點閱讀。

 

工業區設立過程

仁武工業區完成於民國60年,由經濟部工業局推動完成,為早期配合工業區發展目標下推動的工業區,也是本縣最早設立完成之工業區。屬綜合性工業區,包括鋼鐵、塑膠、水泥、機械等不同廠商。

 

(三)、臨海工業區

居民生活型態與人口結構

本區區民原以漁農為業,由於第二港口與臨海工業區之開闢以及國際機場之設立,再加上中鋼、中船、中油、台電等重工業相繼建廠及擴建,人口遽增,促使本區社會型態由漁農轉為工業。而且自從納入高雄市轄區後,小港移入大量就業人口成為城市型的空間結構。

 

工業區設立過程

設立於1978年。以中鋼、中船等重大建設為主的工業區。共四百五十九家廠商,以金屬設備製造類為主。本區廠商多為國營企業,所以環保設施的設置大多無困難之處。與居民最大的問題多為排放於出海口的環保問題:如水溫、垃圾等。其中台電大林電廠與紅毛港居民的遷村事件最為聳動。

 

貳、企業體的環境觀與居民間互動關係

自從十八世紀英國哲學家邊沁提出功利主義以來,所有的理性行為幾乎與功利主義化上等號,每個人的思考幾乎以理性的計算成為唯一的圭臬。商業界的立場更是如此。商業界對於環境的問題往往都是如此敷衍的:生產的利對環境的害是可以被寬容的;而且日新月異的科技是可以當作環保問題的解決手段。所以永續的經營是他們唯一的目標。所有的妥協都只是經營的手段而已,這也包括我們所要討論的互動關係。

一、林園工業區以責任照顧之精神與地方維持互動。現行措施如下:

1.中油石化事業部提供新台幣五億孳息,每年約 2,075萬元,其他石化廠每年募集約 900萬元,提供林園鄉辦理各項建設及活動。

2.各廠設公共關係工作人員,隨時與社區連繫互動。

3.區內各廠員工聘用本鄉子弟平均達 30%以上;林園工業區服務中心設立工業區社教站,結合各廠舉辦各項社教 文康活動親子寫生、節慶活動等,以促進廠民關係之和諧。

 

二、仁武工業區設置廠商聯誼會,固定提撥區內廠商盈餘之固定比例為附近鄰里支用與回饋支出。其餘非回饋範圍之鄉里,特設獎學金與互動禮金之項目供與獎勵與資助。

 

三、小港臨海工業區都是國營企業與民營的大企業為主,雖然有一些共同的紛爭,但是大多交由服務中心來整合賠償與回饋較多。至於公關部分則各公司各自都有設置公關部門。

其實工業區的廠商們對環保設施的設立都是十分樂意且有能力的,因為如上所言,在民主化的政體中,過分與政策及居民相衝突絕對不是一個經營的好手法。對廠商而言,設立環保設施,如:排廢監測系統、污水處理、資源回收場、小型垃圾焚化爐等;都是減少罰單又增加企業形象的正面幫助,所以大部分廠商都會樂意設立。不過,這些設施的添置並沒有降低檯面上下的抗爭次數或回饋福利的發放;這是很吊詭的一件事,因為環保抗爭顧名思義是因為環保問題所引發的集體抗議行動,但是工廠設置環保設施確實改善了環境,但卻沒有減少環境抗爭次數與回饋福利的施行。所以,我們可以說--環境運動的動員因素並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或環境意識的衝突罷了。

深入的探究,我們發現到長期以來進駐工業區的大型廠商幾乎都是財團式的經營,或是國營企業的形式。這些企業通常對環境運動的態度與政治體制的更改不謀而合,也是由全盤的拒絕轉為折衷接受。這或許是一大進步,但是對環境的影響如何,還有待我們更深入討論。

 

小結:

當環境問題轉變為一個政治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到「權力」在我們的生活週遭具有多大的影響力。當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以權力解決的時候,人類的生存便全然變成一個鬥爭的世界。環境問題也就無須討論了,因為這會陷入一種「淺生態學」的想法中,這種本質上仍侵害著低階層的生態觀,是否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呢?

返回35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