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相關研究方法

林季謙(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研究方法一直是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從早期楊恩Kimberly Young)利用在報紙登廣告、在大學學校園散發傳單、在與網路成癮相關的電子支持團體張貼訊息,與一些其他管道。她利用電話或網路進行問卷調查,結果600份問卷中,幾乎三分之二的答卷者達到「依賴」的標準。但馬奎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ry)的布瑞納(Victor Brenner)在網路上作調查,問了許多關於網路使用習慣的問題。一百八十五份問卷中,有百分之三時的答卷者說他們無法縮短使用網路的時間。半數以上的人說,周遭有其他人告訴他們,他們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這些數字比楊恩的三分之二少,但這項調查仍有取樣上的問題(Patricia Wallace)。

早期的研究法中最受爭議的即是,由於是採自願的受訪者(他們自己可能對這題目感到興趣,還願意「花時間」填網路問卷或接受電話訪問),研究過程中樣本自我選擇的效果,將導致研究結果有高估之嫌;以馬奎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ry)的布瑞納(Victor Brenner)在網路上作調查的研究為例,布瑞納就曾提到,有許多好奇的記者與研究人員會停下來填問卷,這些人的答案可能污染了他的研究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麼這些調查與調查結果的百分比,有時在分析詮釋的過程會令人挫折,甚至讓人做出錯誤的判斷。問題的種類、問法、作答者是誰,與作答者談到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時有多誠實,都會影響研究得結果。所以任何關於網路過度使用、氾濫程度的結論,充其量都只是暫時的(Patricia Wallace)。

這種違反機率抽樣原則的抽樣方式,由於無法正確的描繪出母群(上網人口)的特性,已逐漸被捨棄,即使是楊恩,也承認這樣的抽樣方式的研究結果其代表性是有問題的。因此在往後的相關研究中,研究者均較少採用自願填答的抽樣方法,改以立意或是分層的抽樣方式來改進。

國內的研究人員所研究的對象與方法如列:

(一)游森期(90)以便利抽樣的方式抽取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南華大學、彰化師大、中正大學、長庚大學、台東師院、清華大學、中興大學、淡江大學、東海大學、中山大學等14所學校,120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樣本之人口變項、人格特質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程度,進而對憂鬱與焦慮的情緒的傷害程度。

並以以敘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phi 係數、Crame's Vc 係數、典型相關、區別分析、集群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式進行資料分析。並得出:1.網路成癮高危險群有較高的憂鬱分數及焦慮分數。2. 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在神經質、外向性以及開放性量表上的得分較高,在謹慎性量表的得分較低。3.並建構出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憂鬱及焦慮之假設性結構方程式模式之適配度獲得支持,並能有效解釋相關變項間的關聯性。

楊正誠(91以便利抽樣的方式,聯繫各校之通識教育中心,就授課教師以及研究者本身的時間所能夠配合施測的班級,進行立意選取,以班級為施測單位。正式研究抽取了中部地區東海、靜宜、逢甲、朝陽四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大學,修習共同選修通識課程之一到四年級的大學生,共15個班,發出問卷680份,回收642份。用以探討『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研究。

然後施與『大學生活量表』、『社會支持量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對資料做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以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以驗證研究假設。並得出:1.男性大學生和女性大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及其各分量表之平均得分呈現顯著差異,男性顯著高於女性,顯示男性大學生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可能性。2.不同上網採用形式之大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全量表及分量表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健康問題之得分具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後發現,寬頻撥接、網路咖啡與宿舍網路為網路成癮性較高的三種上網採用形式。3.社會支持對於大學生網路成癮具顯著之直接效果-.35,生活適應對於大學生網路成癮具顯著之直接效果-.56。

(三)韓佩凌(民89)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六所公私立高中職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共342名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探討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

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問卷」、「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人際關係量表」、「自尊量表」、「貝克憂鬱量表」、「中學生生活壓力量表」等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結果為:1.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的使用則較容易造成網路沈迷傾向的不同。2.「使用時間」、「生活壓力」、「憂鬱傾向」對網路沈迷有直接的影響力。當中學生面臨生活壓力時,為了逃避生活壓力的挫敗感容易造成網路沈迷。而因生活壓力的過大而產生情緒、認知、人際人格型態的失調,藉由網路的使用,最大的滿足來自於情緒的抒解。3.中學生的網路沈迷現象和自我價值及人格型態無明顯的關聯性。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發現,網路成癮被視為逃避現實生活壓力的一個管道,這樣的結果與Davis的研究結果相仿,但第3點的研究發現似乎與之前的研究結果有差異;以往的研究結果大多支持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縣項具有高相關;例如Armstrong、Phillips、與Saling(2000)的研究發現,低自尊者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傾向,推論網路成癮者可能因為社會技巧差,與自信心低落,因此利用網作為逃避的手段。如此的差異究竟取樣過程造成的誤差還是其他因素所造成,是必須再深入探討的。

(四)朱美慧(民89)將以上網之在學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的母體。將問卷置於網際網路上,讓填答者在網路上自行作答。然後研究者在網路上各大BBS 告知填問卷的訊息,讓尋找相關資訊的使用者能看到本問卷的網址。同時為了避免填答者漏答題目,本問卷以程式檢查是否有漏答的題目,若有漏答則會以訊息告知填答者,請其補答未答的題目。

問卷包括『個人特性量表』、『網路使用行為量表』、『網路成癮量表』三部分,結果顯示1.個人特性愈負向的大學生,愈偏向「虛擬情感」及「虛擬社交」的網路使用行為。2.網路使用行為愈傾向「虛擬情感」及「虛擬社交」的人,愈容易有網路成癮的傾向,而且個人特性愈負向的大學生,也愈形成有「網路成癮」的行為。

由上可知,網路成癮者似乎企圖從線上這一新的人際溝通平台取得人際的歸屬感,另外成癮者的個人特質方面也出現負向的人格特質,這也意味著負向人格特質者有較差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使的須藉助網路匿名的特性,在線上尋求人際互動,另自己不至於孤立於社會網絡中。

 

從以上的論文可發現國內的研究對向大多集中於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群,這也許除了是因應取樣上的方便外,也是牽涉到成癮行為有其先天條件的限制,即使用者必須可以自由的上網,而中小學的這一塊研究母群則因父母的干涉,不致在使用上出現如同大專生那樣的脫序行為。唯依然有抽樣過程是採自願填答的抽樣方法,這樣的取樣方式雖能節省時間與金錢,但是代表性的老問題依舊沒能有效解決,自願填答所牽涉的自我選擇的效應,將使研究結果容易被高估,使推論性受限。

研究方法上多利用變異數分析、多變量、t考驗等考驗方法,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運用結構方程的統計方法,據以找出『潛在變項』增加研究問題的解釋能力。

※結構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是當代心理計量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創作的智慧結晶,它的重要性在於不僅能夠整合當代兩大統計技術: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處理社會科學研究當中最棘手的潛在變項問題,也影響到研究設計的原理與測量方法的運用,更可以應用到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因果關係的統計論證、測驗與評量工具的發展、縱貫資料的分析、跨族群(跨文化)資料分析等等,可以說完全涵蓋了研究的始末與當代統計發展的重要議題。(邱皓政

返回35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