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Wenhong, Jeffrey Boase, & Barry Wellman(2002). “The Global Villagers:Comparing Internet Users and Uses Around the World,” pp.74-113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地球村民:比較網路使用者與全世界的使用

南華社研所 陳芳哲

摘要

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使用者及使用方式都在做全球化的成長及變化。在<National geographic web survey的資料中,我們可以比較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如何使用網路。第一級的數位落差是北美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第二級的落差是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之間。而這些落差的基本差異是:「誰在用」與「使用多久」。

新手很少會成為網路中的菁英,大多都成為像北美一般的使用者。於是,各區域間的網路使用差異其實是類似的。世界上,使用者是以多重方式在使用網路(社會性,工具性,娛樂性)並且合併以「面對面」及「電話」的方式。因此,在線上社群中網路的常用者對於他們的親友是有更肯定的感覺。(而非阻隔)

 

探索全球化網路

隨著網路發展,有關網路的社會調查也跟著出現,因為網路是在USA誕生且興起的。所以大多數研究者都是美國人。隨著其他已開發國家的網路使用增加,相關研究也開始出現。但是,幾年後有關於開發中國家的適用研究,國際間的比較還是少之又少。這些比較性研究,焦點著重在使用人口的比例以及網路使用的潛在因素,這些研究出現了衝突的結果。下列兩個研究單位是少數擁有系統性的資料:

1)UCLA→有24個國家為調查對象,一年一次全國性調查。

2)Survey 2000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website

1.     178個國家,研究其中「誰」在使用與「如何」使用的問題。

2.     只有大概(並沒有很詳細的資料分析),但是是全球性。

3.     全世界第一個比較系統的學術研究

我們使用以上的資料,提出了5個基本問題。目標鎖定在北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已開發國家及其他的開發中國家[1]。我們也比較了7個地理區:

1.     使用者的大概樣式

什麼是全球化數位落差的自然狀態

2.     人們使用網路多久了?

在這些網路經驗有,有一個普遍的數位落差嗎?

3.     人們上網做什麼?

是社會性?工具性?娛樂性?

4.     網路會影響人們在線上社群對於親友的感覺嗎?他們是熱衷還是疏離的。

5.     什麼地方的數位落差是最大的?

其他(北美以外)已開發國家是比較類似北美或是開發中國家

 

全球數位落差

 

比較這些全球化的使用關係,可讓我們注意到在國家間及國家內部的差異:社經地位的、語言的、科技的。數位落差原本定義為不能平等使用網路,因為一些如:性別、年齡、種族民族、教育、收入、地理性、英文能力…。

早些研究中使用者多是年輕、白人、大學畢業、說英文、中高階級、男性的北美人。2001年底,超過一半(51%)北美人口上網,性別、年齡、地理區的差距減少,大量新手湧入網路空間。於是數位落差開始變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指出了用的差異與國家間的使用方式,可看出在溝通來源及訊息上的不對稱。

例如:中國有22.5百萬的網路者,但這些人口佔全中國人數不到3%其中超過7/10的使用者是男人,超過6/1030歲以下,2/3是單身,93%是高中畢業。很多開發中國家使用者都是集中大城市中心,北京、上海、廣東就超過30%,之中又有23%是在家中上網。只有0.8是大耕鄉鎮的農人

類似地,蘇聯有35%集中於墨西哥、聖彼得堡,只有12%是在其他城市。國家間的落差,呈現了北美的支配勢力,全世界只有5%上網,超過60%是北美人。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網路的使用量為:

北美>其他已開發>開發中(有世界85%人口,卻20%網路者)

網路發展的國際差異是社會的、科技的、商務的落差不只侷限在有無網路服務提供者,寬頻,可靠電子溝通系統等近用問題。也是有關「誰」使用,「目的」為何,在什麼情形下及其如何影響社經活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很大部分是貧困、不識字。那些住在鄉村、城市的對象是因為該地是沒有有用的電子溝通系統。

 

使用,不只近用

internet不是yes/no的近用問題,是一種更廣義的能否使用ICT?不是假設有無monitorkeyboard,是使用與目的的假設。近用能力是落差的兩個面向。必要的元素:價格、品質、寬頻、電腦技術、上線滿足。實際上網路在北美以外還是很貴。例如在一些非洲國家,每天上網5小時一個,要60美元的電話費,滿足感的障礙也會因此影響英語支配及地區資訊的缺乏及文化上的材料。Glasant認為上述的障礙物是菁英式的殖民主義,也是由美國來的產物,讓世界成為了有和無選擇。

大多數網路使用者是富有的、高學歷的、說英文的。78%網用者是英語系。老實說,不用英語特徵將會產生使用困難所以使用其他言語的使用者挑戰這些英語系的支配地位。網路的惡化成長,是因為知識不均等及DiMaggio提出5個非公平落差:設備、使用地區、技術、社會支持、使用意圖。

新手與老手

大多研究只有比較使用者的有無,很少比較使用者類型---甚至是新手與老手間的差異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網路。上網經驗長短可扮演一個線上習慣及網路估算的批判角色。舉例,匹茲保的新手在第一次上線都是很不活躍的,但3年後的發現,並非如此,在線上變得更外放了。

開發中比開發有更深的落差。在已開發人們很快變成老手,網路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份,因為這種科技是如此地普遍、低價、用處多多。沒有使用者可以找到任何人可以完成網路幫他完成的事。相反,開發中國家就比較少經驗去使用此科技,他們很少用網路去尋求幫助。假使,不平等會增加,由於移民親屬的接觸,知識的獲得、交易的可能。還是有辦法去提高這些權力關係。

 

於是我們問:

一、誰使用全球網路

1.如果是依照北美使用人口的型態,那就是男性、城市、畢業的、高階層的人。

2.更佳菁英化:因為貧困的標準及較高花費,全球數位落差陷入更深的社經不平等及貧困,推論是文化和經濟上的因素

3.不再侷限菁英:則女人、低社、農村等使用者開始增加並多借用社區中心或網咖來上網

 

二、誰是新手

較多北美之外的是新手,當時的新手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佔優勢的網用者,認識當今的新手特質,就是先窺得未來網用者的特質。

 

三、不同地區網用者日常生活的多樣

1.什麼是網用者在世界上普遍及差異?

2.不用使用方式有什麼社會特徵?

3.其他以開發開發中國家有是有相同的好方法之道如何使用嗎?

 

四、網路建造了社會力及社區感嗎?

網路如何在真實與線上影響社區?有證據告訴我們,網路也許會增加我們與親友間的相互作用,與家庭關係,網路綜合取代了面對面及電話的建絡。

 

研究全球村

國家地理雜誌及Survey 2000調查了178個國家線及線的活動,受訪對象有20282名成人,都在18歲以上,這包含了4個優勢國:美(67.4%)、加(9.5%)、澳(3.4%)、英(3.1%

這些Survey 2000收集的資料,但因為它不是隨機抽樣,無法有效反應這些使用者特徵。國家地理也發現這調查可能過度抽樣,在高教育及富有對象、英語系,產生比例不均的狀況。

例如:東歐52%

南亞87%

南非洲87%

大洋洲77%

東亞(日本、新加坡、香港)57%

中國11%

基本上,這些上網者及實際人口地圖是不相同的

根據以上,我們檢查了一些社彙集個人特質、性別、年齡、語言、教育、婚姻狀況、家庭大小、職位高低、資訊媒介、上網地方並依照經濟發展及網路中心的不同做出各分類:北美77%,OECD15%,非OECD8%。

調查中告訴我們有54%是30歲以上的男性,75%是在家使用英語,63%的比例在家上網,有58%是大學畢業,59%有全職的工作,經常閱讀書報(88%)及收看電視(67%)

<性別>  女性在OECD佔了34%,非OECD中有37%。特別是南亞、拉丁美洲、東歐女性都少於30%,就算是歐聯也只有34%。

<年齡>  北美38歲,其他地方平均33歲。東歐及南亞是28歲。

<婚姻狀況>  單身:北美佔37%。OECD46%。非OECD2%

<使用英語>  北美86%。OEDC50%。非OEDC25%。拉丁美洲8%,東歐14%,亞洲6-14%,非洲44%

<教育程度>  58%大學畢業。北美24%。OEDC33%。非OEDC有31%是碩士以上。最高的是非洲,有47%都是研究生,只有9%低於高中。

 

<工時>

主要的對象有59%是全職,22%是學生,北美之外大多都是全職工作者和學生。這些條件在各自的抽樣中,北美佔了80%,OECD佔了87%,non則佔88%。換句話說,有1/5的北美對象是沒有利用網路而得到經濟利益的。

東歐:47%是學生、50%全職(最低)

東亞:31%是學生、60%全職

非洲:13%是學生(最低)、78%全職

可能的推論是:低收入或是少接觸學校的,就缺乏網路的使用。

 

<使用場所>

在家使用佔63%。工作場所29%。社區中心 8%

在家使用:北美---66%。OECD53%。非OECD59%

         中東71%。大洋洲70%。東歐30%。南亞42%。非洲44%

東歐:15%及南亞:13%左右在學校上網

 

新手(上網使用經驗少於一年的)

北美18%,OECD23%。非OECD22%。大洋洲29%,南亞28%,中東26%,東亞13%,東歐15%。經過一年後,如果不是成為老手的主體,就是停止接觸網路,而這些影響原因有:使用場所、年齡、教育高低。較多新手的特質比例:低教育(高中教育以下),年紀較大,使用社區中心或公共場所上網的對象。

 

在與親友的接觸中,有幾種媒介:F2F(面對面),TEL(電話)、e-mail。如果又把與親友的距離分為兩種:近距離(50公里以內)及遠距離(50公里以外)。

與近距離的親屬接觸當中,每週至少一次用e-mail聯絡的:北美16%,OECD12%,非OECD14%,可知使用電子信箱是比面對面或使用電話的頻率還少。而每週至少一次的電話使用有43%,面對面有33%。所以電話使用>面對面>電子郵件。

在近距離中與朋友的接觸,每週至少一次使用電子郵件,就出現較多的比例48%。北美49%,OEDC44%,NON48%。雖然還是有很高的比例是使用電話:北美69%,OECD74%,非OECD72%。而面對面的方式,OECD64% > 北美 >非OECD60%。基本上這樣的順序是沒變的。

 

跟遠距離的親屬,每週至少2次的使用電子郵件佔了37%。北美40%,OECD25%,非OECD31%。而電話接觸:北美40%,OECD25%,非OECD31%,只有3∼5%是F2F

遠距離的朋友,有39%經常使用電子郵件聯絡。電話17%,F2F4%。這種狀況在三種分類中都差不多。

最穩固的相互關係還是在F2F與電話的連結。分析之後,電話還是最常用的,電子郵件第二位,但因為人們的朋友會比家人還多,所以在數量上電子郵件的使用還是大過於電話。

 

Survery2000中,從十個問受訪者的問題,分析出兩種網路使用區別:工具性使用(資訊、貨品、服務),及娛樂性使用(網路衝浪、電子郵件交誼)

在工具性使用當中,使用量的關係如下:北美>OEDC>NON,開發中>已開發。而其特性有

1.希望工具性使用和娛樂性使用能互相幫助

2.多在工作場所

3.使用者多為老手

工具性使用也是會受娛樂性使用、場所、使用經驗的長短等影響。而年齡及性別也有關係:OECD---中齡,非OECD---高齡。而男性在OECD及非OECD中也是多屬於工具性使用方式。

 

娛樂性使用

北美的娛樂性使用佔比較高的比例。東亞、南亞、拉丁美洲是最高比例的娛樂性使用。有以下特性:

1.工具性使用越高,娛樂性使用也會越高

2.教育程度高的,不太使用娛樂性

3.30歲以下多使用娛樂性

4.工作場域及學校較少使用娛樂性功能,社區中心最多使用娛樂性

總之,高教育---工具,在工作場域---工具,北美則是工具、娛樂都高,非OECD的工具及娛樂性比OECD高

 

返回35期目錄



[1] 以下基本分析單位就有三個:1.北美。2.OECD中排除北美外的已開發國家---用「OECD」表示。3.其他開發中國家---用「非OEC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