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5

 

台灣發展中的B2C

洪海雄

「物極必反,禍福相依」是老子哲學觀念之一,觀於現在這場 SARS 戰爭中,似乎不無相呼應之處。除部分傳統產業諸如:口罩、手套業者因禍得福,成為少數獲利廠商之外,網路和電子商務便可以說是這場浩劫中的大贏家。

SARS肺炎讓商務人士視空中旅行為畏途,許多與香港和大陸業務往來頻繁的企業,不敢派員進行商務旅行,而改採國際長途電話或電以電子商務作為取代方案。許多疫區的消費者更是採用電子商務B2C的型態,來進行消費。

電子商務B2C在台灣仍屬初探階段,雖然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家庭上網普及率已達53%,事實上在家上網瀏覽電子商務網站的人雖多,但有實際購買行為的人卻有限。根據經濟部技術處委託資策會ECRC-FIND進行的「2002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之調查研究」,顯示逾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曾在家收集產品與服務資訊的經驗,但這當中僅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曾在家上網購買產品與服務資訊,這數據相較於2001年的17%,僅增加了3個百分點,顯示在台灣家庭B2C的交易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根據此項調查,我們得知電子商務的普及便宜(34)及便利性(63)是主要誘因素,而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來看,B2C的商務型態不但提供客戶更佳的資訊服務,也能及時獲得客戶的需求與回應,更可以節省產品展示及販售空間的成本支出;因此將此一節省的成本反映於產品的銷售價格上,藉此改變一般民眾傳統的購物習慣並增強網路購物的安全性,將是業者未來努力的方向。(2003/04/06

 

 

新貧族的蔓延

紀佳嫻

最近的商業週刊一直圍繞著新貧”(New Poverty)討論。所謂新貧,望文生義即新時代下的貧窮族群,套句歐洲知名社會學者John DixonDavid Macarov於一九九八年所說的一句話,這是「一種全球性貧窮,正透過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社會經濟效應而逐漸形成。」,也就是歷史上的第三波貧窮因全球化、資訊革命與後工業時代的社會結構轉變而產生的新貧議題。據商業週刊指出,目前這群新貧族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族群就是: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以及女性單親家庭。

目前官方資料指出台灣的貧窮率僅0.75%,與美國、歐洲平均15%至20%的貧窮率相比著實低了許多,然而我們從商業週刊指出的三個新貧代表族群與官方資料指出的貧窮比率相比,便可知道,官方資料中的貧窮標準忽略了新貧族的存在。林萬億(曾參與台灣貧窮法修訂)估計:「台灣的新貧階級的比率,早已超越5%,是絕對貧窮人口(低收入戶)的6.6倍。」換而言之,有將近5%的貧窮人口是官方從沒正視過的。難道這就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後勢必所面臨的窘境?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資本主義全球化後的資訊革命時代受益的是誰?令人咋舌的一個資料指出:「坦尚尼亞是一個歲入二十二億美元,分配給二千五百萬人的非洲國家,而高盛證券則是每年賺取二十六億美元,由一百六十一個人來分的投資銀行;一九九八年時統計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的財富相當於一億一千萬名最貧窮的美國人財產總和。」

若依以上資料來看的話,一個倒三角般的漏斗即在兩端逐漸形成新貴與新貧。檢視台灣,頻頻的高失業率不就是新貧形成的一個最佳印證嗎?筆者認為重新調整個人才培育及職業結構是勢在必行的,但問題是政府有心做了多少?就拿技職體系的改革來看,大量擴充學校的量而不思其質的變革,是徒然無功的;又,校園屢屢辦的校園徵才,名目好聽,實質上多是保險、業務工作,然則,這是國家在踏入全球化所代表競爭力的所在?若不思改變人力資源的規劃,對於逐漸成長中的新貧勢力是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在無形中成了社會的負擔。

台灣人的錢淹腳目的時代已經過了,面對新時代的來臨,大有為的政府應該讓國家培養出的人才有效益地拿出魄力來解決問題。新貧族多是一群有心工作卻失業的人口,倘若政府不思改進的政策,只怕新貧族最後也變成心貧族,那麼距離下一個菲律賓的腳步恐怕是不遠了!

 

  下一個是誰?

陳玉玟

「影星張國榮因憂鬱症自殺?」連日來,這則新聞標題佔據了各報中,社會新聞和影劇新聞版的大部分版面。為什麼這個消息會如此備受矚目?是憂鬱症嗎?不,答案是張國榮!不可否認的,因為他是五六年級生共同的回憶,更是一位公眾人物。然而,根據日前敦安基金會發表的「青少年憂鬱指數」調查,去年510月間運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報告發現,有四成的高中職青少年,出現「情緒低落」現象,更有6.4%的男生和8.1%女生已經達到必須就醫的標準。「四成」這個數據是多麼的怵目驚心!然而這些達到必須就醫的「憂鬱」少年們,究竟對他們自己的情況了解多少?這個社會又對他們付出了多少的關注?

我國的教育課程中,一向強調對「他者」的關懷更甚於對「己身」的付出,因而往往忽略教導學生如何關懷自己、如何排解自己身心與情緒上的不適、甚至如何求助?以教育部規劃的生命教育課程教材為例,課程內容分為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生活實踐四大單元。雖然課程內容將「人與自己」擺在第一單元,但課程內容仍是趨於對抽象生命意義的關懷與對社會的無私付出,幾乎完全脫離真實的生活內容與對自我生命的關注。如果,我們的生命教育課程無助於青少年擺脫「憂鬱」的陰影,那麼「生命教育」充其量不過是「生活倫理」的翻版罷了。根據統計,有百分之十五的憂鬱症患者會嘗試走向自殺一途,這甚至比SARS的致死率百分之四還高出幾倍,然而這項議題卻仍然無法獲得重視,即使,走了一個張國榮……

 

 

我們不是次等國民!

許家祥

近日的一些報導,例如國小英語教學何時開始,中央與地方各唱各的調;北市幼教機構將普設英語課程;南縣小一教英文,教部擬扣補助款。而加上台北市去年在南湖國小開始推動電子書包計畫,這些現象都只是在突顯:在追求進步與效率的同時,我們往往忽略了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

首先,在所謂合理分配教育經費的情形下,對於各縣市每個學生所需要的教育成本考量不夠周全。相對於偏遠區規模較小的學校而言,都會區學校的資源得以有效的分享、整合運用,降低了每個學生的教育成本,也因此有更多剩餘的經費作為改善教學工作之用。

其次,偏遠地區的生活條件不佳,相對地也降低了教師前往服務的意願。每個月幾千塊錢的加給,花費在返鄉的車資與時間,以及相對較差的生活條件,難怪有人總說那些偏遠地區的老師是撿剩的,有很多好像是因為無法在都會區被聘任才來到這,而不像少數是真的具有教學服務的熱忱。

而看到台北市、台南縣等少數有充裕經費的縣市,能夠有經費讓小一學童也能學習英文,但並非每個縣市都像台北市資源豐富,以南投縣為例,還有不少代課老師在教國小英語,其實沒有足夠條件從小一教英語;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也打著呼應當前的教育改革的口號,因應資訊化社會的需求和達成資訊教育的目標,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訂定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並於八十八年至九十年三年內,投資新台幣289732萬元整,以因應資訊化社會的需求及達成生活資訊化的目標,促進台北市資訊教育的發展,並於去年推動電子書包計畫,首先選定南湖國小五年級三個班試辦。當全台二十五縣市中有四萬四千多國小學童,繳不出每學期開學應交的書籍費或代收代辦費,有的學生卻能以電子書包輔助學習,或拿著電子書包當玩具,這些使得資訊業大量獲益的商機,卻造成城鄉差距擴大的危機,難道教育部官員看不到嗎?

當經費充足的地方政府正在一步步往前衝時,別忘記還有人遠遠落後,也希冀中央政府能正視相關教育經費的分配與應用。在追求進步與效率的同時,也請考量學習上的平等。我們要求相同的重視,在鄉下成長的小孩,不是次等國民!

 

 

新窮人九萬新窮人,你,會是下一個嗎?

林季謙

日前商業周刊報導一系列的由於經濟結構不良與大環境的經濟環境不景氣,台灣新出現的一群弱勢族群,從原本只關注勞動階級、經濟、文化弱勢等族群外,更開始關注因經濟結構匹變所產生的「新窮人」。而這些新窮人的共同特徵是無法取得、運用新知識以面對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而這樣的情況,在台灣正逐漸加擴大。

在文中說出了當前新窮人的處境:1. 新窮人」有工作能力,但沒有工作。 2. 他門最苦,卻不被列入社會救助體系。3. 步上美國後塵,中產階級減少,被迫落入新貧階級。4. 加速新貧兩因素 :小家庭,戶長失業全家無收入 ;社會保險制度不全,失業沒保障 。上訴得諸多因素,多少也反映出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知識的快速變遷,加上國家並無扮演好規劃人力資源的角色,使得諸多工作者無法找到工作外;更甚者,即使找到工作,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淘汰;而這些新窮人不乏曾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較高生產的一群人。

台灣開始步上美國的後塵;如何面對當今知識快速老化與更迭的資訊社會,文中也提出一些看法,如1. 發展服務業,小額投資創造工作機會產業專業化、精緻化,製造商機 2. 台灣人需要腦內革命,把工作、產品做到極致品味等等,但吾人更疑惑的是?國家與教育單位可有承擔應盡的責任:人力資源的重新規劃,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等;而從當前的現況來看,主管機關似乎還不太願意面對此一問題,還是將產業與教育重心放置在高科技產業。如此短視的心態,可預期不久的將來,新窮人將更多、貧富差距更加大;對於社的長期的安定與發展,將是相當的不利。

 

 

啟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陳琮仁

自從教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每每翻開報紙,不是孩子們上學要學國語、台語、客語和各族原住民語的新聞,就是規定從小學一年級、二年級還是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的消息。除了這些壓得兒童喘不過氣來的規定外,也因為家長們「輸人不輸陣」、「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心態,各種兒童才藝教育的招生廣告因應大眾的需求而充塞了媒體版面,而作文班、英語班、數學班、鋼琴班、繪畫班、心算班、電腦班等各式各樣的海報、看板、招牌,更是林立於街頭,噱頭十足。這或許不是一天兩天就造成的情況,但孩子們除了在上課時要應付學校繁雜的課業,下了課還得輪流到不同的補習班報到,只為了「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這樣最終會引起一個後遺症---孩子們學習的熱情降低,甚至排斥學習。

最近教育界出了一位「教學鬼才」----研華基金會執行長蘇治華,他主張用戲劇、肢體訓練等元素,創造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啟發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為了推廣他的學習觀念,蘇治華在台灣、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訓練了將近七千名國小、幼稚園老師,讓他們把這套教學方式帶回校園:其中不少人,後來加入康軒、翰林、南一三大教科書商,編寫教材,成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幕後推手。另外,還有二十多名志工追隨他的理念,自願擔任種子教師,走訪台灣各地,教導老師、父母如何啟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一起「拯救台灣下一代的學習熱情」。「熱情,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蘇治華說。他認為自己創造出這麼有趣的教案,憑著是自己一股對教育的探索、發掘、嘗試的熱情;現今這麼多學校教材、補習班教法都已本末倒置,忽略對孩子學習熱情的培養,最終會讓每個孩子痛恨學習,不願回憶自己的童年。

學習的熱情是每個孩子願意學習的關鍵因素,這該是每個教育專家、學者必備的常識。然而,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材似乎是為了教改的理想目標所設立的,其中「目標、效能」取向佔有非常大的成分。加倍的課程與教材急於讓學生吸收,卻忽略了孩子們最基本的學習熱情,一昧的應付而燃不起興趣,這就是我們現今教改所創造出來的結果。是否我們教改該回歸到人性的基本面來著手?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治本吧。

 

 

孩子不是出氣筒

劉嘉樺

根據調查顯示,自民國八十八年至今,平均有四千多名兒童受虐,從去年至今年,總共有十七個小孩因受虐而死亡,十七個是多麼可觀的數字,真是令人感到嘆息,難道只因為生活壓力漸漸變大、父母離婚率增高、和失業率上升,這些數據都不停地向上攀升,就會導致兒童受虐率上升嗎?看到日漸攀升的數據,真是讓人膽顫心驚,筆者不禁要提出一些疑問,到底有多少孩子正在遭受苦難呢?其他人能為他們做什麼呢?而政府當局又能做什麼?難道只能在一旁冷眼旁觀、坐視不管嗎?冷漠不理、這樣就能幫助他們嗎?

兒童會受虐,難道只是因為他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嗎?抑或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生的、他們還小嗎?心中充滿著許多疑問,實在是不曉得那些會虐待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在虐待兒童的過程中,自己到底又獲得什麼呢?是一種發洩,還是另一種解脫呢?

孩子都需擁有一個遊戲的童年,而不是打罵、受虐的童年,需要快樂地成長、過著平安的生活,但有些父母卻無法給予小孩這種生活?取而代之的、卻是讓他們提早享受變相的生活,一點都不快樂和安全,每天都在擔憂自己到底何時才能不被打,何時才可以擁有愛?

想到兒童受虐的數據逐漸攀升、就令人傷感,希望政府當局可以健全社會福利制度,讓社會關懷能夠深入每一個角落,不要因為看不見、就去忽視,聽不到微小的聲音、就當做是天下太平,小孩子並不是父母的受氣包,他們也需要他人的關心與愛,唯有去正視、問題才會真正解決,我國的社會秩序才能真正安定,讓大家都可以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讓台灣成為人人心中的寶島。

 

 

 

 

兒童們如何快樂起來?一連串的教改,構築了希望與未來,背負著壓力與爭議

謝亞恆

每年四月四日兒童節該是兒童們感到最快樂的時光了,既可放假又有禮物可拿。但曾幾何時,該屬於孩童們的歡笑時光,在這年代已不復在,換來的是許多密密麻麻的課後輔導行程表、沉甸甸的書包遊走各家才藝補習班以及背負著大人們殷殷切切的高度期望。

台灣之前的教育政策是採取「聯考」制,逼迫著每位孩子接受填鴨式的教育,在升學激烈的環境中只為考取名校,贏得無比的榮耀與換取欽羨的眼光!而為了破除只重智育希望培育出健全的下一代,因此教育政策大逆轉廢除聯考制度,實施研擬已久的教改方案,但是錯誤的教改政策,讓學生儼然成了一部永無止盡的學習機器。

學校中不僅安排母語、鄉土教學,還有電腦、英語、音樂、體育等各式各樣課程,希望學童能夠五育並重,但實施效果並未舒緩學生學習壓力,更增添了家長與學生的焦慮感。各種才藝補習班林立街頭,媒體平面廣告琳瑯滿目,更是助長了一股補習歪風,強化了父母親對於孩子們未來的不確定感;也為了不使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所以使出渾身解數安排相關才藝教育課程,冀望孩子能在學習過程中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諷刺的是,我們現階段的教育實踐與當初的教改政策卻是各彈各的調,與前林部長清江所說的:「國民教育的發展,是希望培育出學生具備「帶著走的基本能力」,拋掉「背不動的書包和繁雜的知識教材」有著很大的分野。就在這紛紛擾擾的教改政策中,逐漸地有恢復聯考的聲音響起。我們無需探究什麼樣的方式才是好的?什麼樣的政策才是有利的?而需加以思索的是:我們的國家希望能孕育出什麼樣的下一代?提供什麼樣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學習新知、茁壯成長?不應該再為了錯誤的教育決策,剝奪了孩子們的學習權,也更不應該為了政治利益,將學童視為白老鼠白白的被犧牲掉!

                                    

 

 

大學招生問題之初探

許雅雯

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一直身負著為國舉才的重責大任,各大學科系的熱門度也隨著我國產業轉移而有所更迭。以往,我國高等教育乃是精英型的發展,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充與開放,學校與系所數也逐年增加,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已然成為大眾化的型式。學士成為基本的學歷,這看似是教育機會的擴充,實則有其隱憂存在。

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我國一共有六十八所大學院校,一千四百多個校系參與招生,應屆高中生的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可見目前各大專院校的競爭程度已愈趨嚴重,且隨時面對招生不足的情況。各校為了搶學生,出盡花招,尤其私校,為了讓學校營運順利,因應就業市場的科系紛紛成立,例如:靜宜大學、中國醫藥學院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陸續成立化妝品學系、明道管理學院今年成立時尚造型學系、稻江科技暨管理學系新設動畫與遊戲軟體設計系以及興國管理學院設立網路應用科學系等。許多名稱上看似很有發展潛力的科系,或許可以吸引許多年輕學子的選擇。但是,許多新興科系與傳統科系若只有名稱上的轉變,卻換湯不換藥,例如技職學校的美容科換成大學院校的化妝品學系,課程與教學上沒有轉變,那麼大學教育與技職教育之間,其界線與意義又何在呢?又或者只是為了招生而招生而徒增「學店」之名?

各校除了必須面對量的問題之外,質的問題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有時各校勉強達到了量的標準,卻往往犧牲對學生素質的要求。這樣對於學校的發展,是一種短視的做法。一個學校的學生素質優劣對於學校的發展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像明星學校一直無法被破除的原因之一,明星學校長期擁有最優秀的人才,教師或課程也許不是成就她們最大的因素。因此,若各校只求一時將招生人數達到標準,卻不求招到最好的學生,如何能將學校特色建立起來,以利科系的永續發展呢?

高等教育的發展既然已到競爭如此白熱化的地步,許多的問題已漸漸地浮現上來,許多爭議也逐漸被討論著。例如,擔憂基礎科學是否式微?大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是為國舉才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抑是發展研究型大學?又如何在競爭當中取得平衡?這些都值得更進一步了解與探討。

 

 

煩?!就可以自殘!?

周相伶

日前發現一樁駭人聽聞的新聞,北部地區某國中一個班級,近期陸續發生多名學生割腕自殘行為,甚至集體躲在廁所割腕。「我就是煩嘛!」這樣的回答,不禁令人譁然。乍聽這樣新聞事件,不免驚訝於我們的現行教育,真的讓學生這樣的「生不如死」嗎?到底真的是現在的求學壓力太大?還是學生的挫折容忍度過低?

    現在的多元入學方案,希望以減輕學生負擔為目標,但在補習班以及家長的「推波助瀾」之下,我們的教改反成毒蛇猛獸,變為荼毒學生的劊子手。改革腳步過快的錯誤有之,改革計劃部分欠周詳有之,但期望讓學生快樂學習的美意,卻是不容抹滅的。反觀現在的青少年,個個都是出生於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就算現時期經濟不景氣,「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這些溫室裡長成的天之驕子,卻養成了更多特異獨行、我行我素的「草莓族」。非但以標新立異為目標,更有唯我獨尊的狂傲脾氣,一旦面對壓力時,則禁不起外力的任何碰觸。動則訴諸於教育失當、壓力過大之罪。現今少爺小姐,終日覺得委屈;鎮日坐愁樂之不行。順其意則手舞足蹈、恣意妄為;不順則鬱鬱寡歡、愁眉苦臉。價值觀的扭曲使得心情因此大起大落,再加上自我調適不良、欠缺韌性之故,而使的現今中學生罹患「憂鬱症」的比列逐年增加,成了青少年的一大問題。

一星期之前在師範大學舉行的「展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中,與會的國高中校長提到說:目前明星高中內部學生,竟然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學生普遍患有憂鬱症。這樣的高比例,卓實令人為這些國家未來的棟樑感到擔憂。在面臨人生剛剛起步的階段,一小步挫折就足以將一個活活潑潑的生命,給帶進無盡痛苦的深淵。這種觀物態度,實難想像,隨著年齡成長接觸的現象更多時,他們將如何給予自身一個處事的標準。

一位高中同學曾經訴說過一段慘綠少年的國中時代,因為感情及家庭的因素,她曾經在一個念頭中企圖以自殘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那之中她以為可以以身體的痛楚,來掩蓋心理的苦痛,但還是理智戰勝了心魔,在身體的休息康復之後,問題並不會因為自殘而獲得解決,反而因為時間而痊癒,許多問題因為事過境遷,回首來時路,當時的問題也已經不再是問題了,當然也更懂得珍惜生命。或許對於現階段的青少年面臨的問題而言,教改的剛開始起步,也是其中之一。但如果將現今教育朝向使學生快樂學習的改革視為一個問題的解決;那麼,對於今後青少年的心理層面及價值觀念的成長培養,應該更是今後要解決的問題!

進日來報章媒體無不環繞著港星張國榮自殺身亡的消息大肆報導,這之中傳達給了社會大眾怎樣的教育意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我們極盡各種方法,一次教改、二次教改,我們當然也知道留給後代最大的財富便是教育,除了希望他們學到我們所認為應該習得的能力,別忘了後代最直接的習得對象,就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你我,培養一個健康的現代青少年,環境、生理和心理更是缺一不可!

 

 

升學問題

洪莉云

根據日前教育部在90學年第二學期的統計,各級學校學生對於「目前面臨的問題」中,均是以「課業升學」所占之比率最高,達79.40%,其中國小占73.26%,國中占84.21%,高中占93.45%,綜合高中占87.56%,高職占75.67%。這項數據是否為多元入學方案升學鬆綁問題,帶來一記警訊?

然而這只是初步的問題,若再由公私立別分析,在高中職階段,私校學生目前所面臨的問題為「課業升學」者,所占比率低於公立學校學生,尤其是綜合高中生與高職生,差距較為明顯,綜合高中公私立間差距達12個百分點(私立80.58%,公立92.06%);高職公私立間差距達17個百分點(私立66.59%,公立83.35%)。如果這項數字是意味著進入私校才是減低升學壓力的解套,那還真是我們所始料為及。

私立學校為學生準備了比公立學校更多的課程與考試,所以私校的學生一般較少進補習班,也許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較不擔心升學問題,而私立學校的存在絕對是為了因應環境下的體制,所以可以預想的是,雖然在多元入學方案中,最受重視的一項指標是讓每個不同的孩子,都能依照個性與興趣來發展自我的能力,而非單純重視學科智力成績;但是這樣的觀點畢竟只能存在於事實情境之外,回到事實生活跟體制內,多數人還是只看學歷不看學力,而為了改變這個窘境,應該將這樣的理念落實在新的評量方式中。

最後我想用一個有趣的比喻做結束。我的一個小姪子剛滿兩歲,過年的時候看餐桌上有擺好的衛生筷,也有模有樣的學大人把塑膠套拆開,還用右手拿著筷子準備夾菜,熟練的樣子幾乎讓我不敢相信,但是在筷子碰到菜之前,小姪子的左手已經先一步菜放進嘴裡了。回到教改的步調也是一樣,我們不能夠光只喊著能力本位的口號,但是考試的時候一樣用測驗卷來評量學生的能力,事實上什麼都沒有改變。

 

 

教師們,讓我們更具專業與創新吧!

薛鴻輝

曾有一句阿拉伯諺語是這樣說的:「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儘管目前教改政策為人所批評之處甚多,但在這教改的浪潮之中,教師們更應去做些什麼呢?我想,教師應是教育改革方向的導引者與掌握者,當在面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時,更應具備一種反思的能力,想想自己只是想扮演著教科書的知識傳遞者而已呢?或應更尊重自己的專業,營造一個充滿挑戰的學習情境!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所出版的「學校數學原則與標準」中即主張:教師應隨時進行教學反思與具備反思的能力,以便於能夠即時改進自我的教學方式。的確,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很多生活中的事務、工作可能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之中,而成了一種慣例,甚至成了下意識的反應,教學工作亦是如此。因此,教師們更須具有反思的能力,我想可以從幾個方向來努力:

學習型組織的建立:營造學校的學習氣氛與環境,建立教師人才資料庫,使每位教師皆是種子教師,彼此的專業與專長能共同分享。

推動班群、協同教學、教學研究會:利用同儕視導的力量激勵大家,「互相漏氣求進步」

善用網際網路:在網路上設立課程討版,促使教學經驗的交流;設立資源分享區,使教學資訊交換流暢;討論區,讓專業的對話有互動之處。

參與行動研究:讓教師透過行動研究,從已熟悉的教學情境中發現教學實務的問題,進而尋求協助。

書寫省思札: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記錄下自身的教學反省記錄,促進自我的提升。

身為教師的一份子,對於教育改革、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我想都應有責無旁貸的使命,相信任何的行動只有落實在當下,才是最實際的,所以,教師應隨時反思自己,思考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專業?思考要帶給學生什麼東西?相信這樣的教育就如同一活水源頭一樣,是生生不息、具有動能與活力的。

校園變戰場

洪緹芸

最近媒體報導國際商工教師不滿董事會變項減薪靜坐抗議事件,學生聲援教師砸毀校長室,校園竟成為勞資紛爭的戰場,學生成了抗爭的工具,令人憂心。雖然事出有因,但更突顯私校管理問題與經營困頓之窘境。 私校資源有限,過分依賴學雜費來挹注支出,最後導致私校財源不足,校方為了校運昌隆,教師為了維護權益,常難取得平衡,結果不僅忽略學生的受教權,更令人擔憂教育亂象。    

對於教育部考慮重新接管校務一事,個人認為此非長久之計,而應從調整私立學校管理制度與政策著手。 我國目前在教育資源公私分配失衡,加上對私校政策在數量、學費、招生、設備規模、教育內容、興學組織型態、人事等多方面的限制,使私校辦學品質無法與公立學校競爭,反而擴大公、私立學校辦學品質之差距。由於近年來適齡學生遞減,每當到了招生季,教師也要協助招生,招生不足又要面臨減薪壓力,私立學校似乎成為教師進公立學校的跳板。因此教育當局應重視私校教育,加強私校教育補助經費,重新調整私校管理制度與政策,保障私校師生權益、加強私校財務之監督,促進私校多元發展,提升學校辦學績效。

教育經費決之教育的設備與師資,故教育當局應公平、客觀、合理的調整私立學校教育補助政策,促進私立教育質與量的提升,建立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培育出無數的高素質的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

 

 

為我們的孩子選書?還是替老師選利益?

洪小媚

針對日前教育部國教司司長吳財順指出,有關中小學教科書錯誤太多,因教育部無權禁止民間出版教科書,但國中小課本,八百多處具有疑義,其品質大打折扣,,如何為孩子的教科書把關,令不少教師與家長深為困擾。從前質疑部編本的品質,於是開放民間編教科書,惡性競爭下,並沒有讓書商提高品質,出錯率卻又出奇的高,甚至是錯得太離譜,書商反而在一些人事的運作上下工夫,因為筆者本身是一位小學老師,更深有感觸,每到挑選教科書之際,各家教科書出版商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利用名義載老師研習、舉辦一些相關研習活動、贈送一些測驗卷或課本作業簿…….,聽說還替老師舉辦免費的文康活動……,還不時的到學校走動,不管教師是否正在上課,也不顧學生的受教權,耳提面命的對老師叮嚀-「到時候選教科書別忘了選我們的哦!」我只能無奈的勉強擠出一些客套的笑容,畢竟我的學生還在等著我上課啊!所以只要老師的要求,出版商一定想辦法辦到,這其中的利益亦令人遐思。

    從平「埔」族「ㄅㄨˇ」音錯,應更正為平「埔」族「ㄆㄨˇ」,這簡單的音差,就令人質疑其品質,身為教師的我們,該坐視不管嗎?而我們是為我們的孩子選書,並不是替老師選利益,我質疑我們的政務官們,未來將擴大教科書審定人力,請專人找出錯誤處,這對我們教科書品質的改進,確有實質的效用嗎?身為基層的教師們,該拿出你的勇氣與良知,與家長配合,共同為我們的教科書把關,而不受外在種種所迷惑,而演出如政治秀的教科書吧!

 

SARS 看道德教育

林俊榮

人家說“禍不單行”真是今日世界局勢最佳寫照。近來世界瀰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氛,除了天災之外,人禍更是四處竄延,連帶使得欲振乏力的世界景氣更加雪上加霜。

SARS疫情相信是於去年十一月從廣東開始爆發,造成超過七百人感染,三十多人死亡。SARS也傳到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中國大陸政府直到日前才准許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小組進入廣東調查疫情,並將SARS列為法定傳染病,指導民眾如何防制SARS

SARS在今年二月從中國大陸傳到香港,一名被病人感染的醫生回到香港,並住到飯店裡,並顯然再傳染給飯店其他客人,SARS因此再傳到了新加坡、多倫多和河內。WHO指出,全球目前SARS疑似病例為兩千三百五十三例,分布在十八個國家,已經造成八十四人死亡。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衛生部長湯普生的話報導指出,日前有一名婦女從中國大陸返回美國,出現SARS 症狀,但她不看醫生,也不接受衛生人員要求進行隔離治療,逕自坐火車離去,衛生官員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若反思SARS何以蔓延如此迅速,筆者以為除了防疫措施不週之外,道德教育成效不彰亦是主因,試想若在疫情之初,能發揮個人道德良知,採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散播病毒,便能有效抑制疫情,避免擴散。所談至此,想起筆者班上前一陣子有一、二學生長水痘,眾所皆知︰水痘是一種極易傳染的疾病,可經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透過患者的鼻喉分泌物傳播,或接觸到被患者傷口的分泌物弄污的物件而間接傳播。潛伏期為14 21 患者康復後可終身免疫。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現第一個水泡後6日內,水痘可經接觸而傳染。其最佳防疫處理方式為︰患病學童不應上學,直至皮膚的傷口乾癟為止。其中第二位發病的學生只在家休息一天即到校上課,原先以為他是怕功課趕不上,但究其原因卻令人相當心寒︰媽媽說我是被同學感染的,所以我也要傳回去。道德之淪上莫此為甚。

 

 

力挽脆弱的--「戰俘人權」

楊媛媛

 世界上正進行一場主張與反對者對峙,方法明快但目的卻模糊的伊拉克戰爭,當新聞不分級地佔滿了每日篇幅,輪番報導戰爭的種種一切,有美國巡弋外交的不對稱戰爭,有鏖戰雙方各說各話的技倆,有激戰後的斷垣殘壁,有滿目瘡痍的家園和哀鴻遍地的傷患,我們的孩子能在這場戰爭中學到什麼?開戰前的斡旋?太深奧。外交的技倆?太深沉。戰術及尖端武器的盡出?太深廣。

在戰場的小角落出現一個潔西卡(被救出的戰俘),揮映了交戰雙方不斷標榜戰績(虜獲戰俘),突顯了戰爭中喪失能力的士兵,如何在一場野蠻極至的戰爭行為中,喚起人類高貴的情操來保障戰俘人權,是一件值得深思與努力的課題。

人類自古即將戰俘視為戰勝者的財產器物之一,得以隨意處置。以致處決、虐殺或貶為奴等凶殘手段時有所聞。十七世紀交戰雙方認為戰俘為彼此財產,故得以相互交換戰俘、武器或領土,迄1929戰俘公約,再於1949交戰國訂定日內瓦戰俘條例後,戰俘的人權才得以有明文保障。但交戰國因時、地、理念、立場及實力不同,能否屢行公約實是一件脆弱的承諾。

從伊拉克粗暴的對待戰俘,激化交戰對方的同仇敵慨,反戰同情者轉而唾棄遠去,欣見自由世界對人權保障的成熟,亦是伊拉克始料所不及的事。可蘭經中教導祂的子民要善待降服的敵人,給敵人分享食物、飲水及衣物,穆斯林的先知已灼見和平來自寬諒敵人的效果,遠比迫害荼毒敵人的結果廣而深而遠。只是懸殊的不平讓伊拉克戰士無法用心去實現,換得的將是背棄與遠離。告訴自己和我們的孩子,原諒敵人就是解放自己,善待敵俘就是保障人權,人權保障將使世界推向和平。

 

 

其實我們可以變得更好!--談單親家庭的優勢特質

黃玟萃

前幾天看到標題為:「中小學中輟生去年破萬成屬單親」的這則新聞,從小就從單親家庭長大的我覺得很難過。我難過的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真的那麼糟糕嗎?從以前到現在,不論是報章雜誌或是大眾的口耳相傳,討論單親家庭的議題相當多,然而大多數卻和偏差行為有關,鮮少有文章提到單親家庭的優勢觀點。
   
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個案,在成長的歷程中,我深深的體認到單親家庭的成員需要建立堅強的自信心,才有辦法面對和解決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境。單親家庭的孩子也很可能在與單親父(母)親的互動過程中,表現出較易體會父親或母親的困難、願意與單親父(母)親配合分擔家庭的工作等等的特質。另一方面,因為單親家庭常常必須面臨到家庭上、經濟上、心理上以及社會關係上的種種挫折,因此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無形之中學到了遠遠超過他實際年齡的社會技巧,以及發展出遇到挫折時比較高的容忍度,而表現出比較早熟的行為。

單親家庭的朋友們,加油!『只要肯不屈不撓,一時的障礙,正好是推動成功的力量』(摘自佛光菜根譚);如果能掌握潛在的優勢特質,以另一種方式看待自己的人生,把別人眼中的不幸積極的轉化為磨練自己的機制,並學習自己處理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將會更有助於單親家庭的發展以及個人的成長。當然,目前在這方面的討論是相當有限的,期待往後能有更多單親家庭本身或關心單親家庭福祉的人士來共同探討這個議題。

 

SARS

葉思甫

SARS疫情又蔓延全球引起恐慌,行政院經建會專任委員李高朝說,國際原本擔心美伊戰爭影響景氣復甦,在SARS疫情擴大後,全球等於又多了一個戰爭,而且影響到美國及中國大陸等兩個經濟大國,國際經濟恐怕要下修,SARS對經濟的影響恐怕比美伊戰爭還嚴重。我們可從以下的數字得知SARS疫情的嚴重性,此資料截至四月五日下午三時(1) 醫院/診所醫護人員及醫科學生已累積192例,且康復出院病人總數56人。(2) 病人、病者家人及探訪者已累積608例,且康復出院病人總數51人。上述兩點合計總累積800例,且康復出院病人合計總數107人,合計死亡人數20(大部分死者都是長期病患者,或是於感染後期才送院接受治療)。由此可知,SARS的病情只要提要發現並提早治療,都能穩定住病情。

面對中東的戰雲密布,加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的肆虐,已使航空業界面臨旅客不斷流失的壓力,新加坡航空繼上一波減班計畫後,二日再度宣布進一步的減班動作,每週將刪減六十個航班,其中包括台北至新加坡從每週二十班減至十三班,並從四月十五日起至五月底,暫停高雄至新加坡航線。泰國航空也在二日隨後宣布,從即日起至四月十三日止,暫停高雄至曼谷等二十八個航班。

經歷十餘年的民主化,台灣目前正處於一個尷尬的階段。區區一個SARS使人們喪失了珍貴的人權,雖然威權的習慣、心態和衝動還不時可見,但對民主的可能和可欲,大多數人都累積了程度不同的既得利益,回歸威權體制的危險愈來愈難以想像。但另一方面反威權時期的民主期待(多半是對經歷民主化較久的先進社會的各自想像)和民主實踐的嘵嘵嚷嚷之間,仍然有不小的落差。其所產生的不耐乃至無以名之的無奈之感,使民主有「不過如此」的貶值徵象。這是一個年輕民主國家難以避免的過程。民主的第一個德行正是耐煩:耐煩於讓人說話,耐煩於聽人說話,耐煩於眾聲喧嘩,耐煩於相互制衡,耐煩於衝突協商,耐煩於必要的曠日廢時,耐煩於對曠日廢時的不耐……。這個德行的培養對個人而言,已需要不少學習時間。對一個剛從威權體制的一言堂解放出來的社會,不難想像其難以一蹴可幾的程度。 儘管事實如此,但是上述不耐乃至無奈所代表的民主(以及其相關人權)的貶值,仍然值得注意。其方法之一,是三不五時找個例子提醒我們自己民主的價值和好處。這次讓全球驚惶的SARS,可能是個頗具學習意義的機會。

    SARS疫情的漫延不儘造成航空公司抵達疫區的班機大受影響,間接的也影響到旅行業者,民眾紛紛取消行程;同時也影響到部份被隔離患者的家屬,必須承受輿論的壓力,因而喪失了人權。但如此一來卻造成製造各式口罩的價格飇漲,還造成各大捷運附近的便利商店口罩大缺貨的情況,第一次使我深知口罩的重要性。最後深切的期望SARS疫情能慢慢的減緩,使災害降至最低,同時也時大家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

 

 

百年宗教盛事  大甲鎮瀾宮八天七夜遶境活動開鑼囉

吳柳蓓

三月「瘋」媽祖;三月份是民間宗教團體最重要的日子,每個地方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宗教祭祠活動,而最受矚目的則是大甲鎮瀾宮八天七夜的繞境活動,神轎所到之處無不萬人空巷、萬頭鑽動;加上,民眾信奉媽祖娘娘的心意無比虔誠,等著鑽轎底的民眾隊伍也已經排到不見首尾,這種特殊的宗教景象,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

遶境隊伍從四月六日凌晨起駕,一路沿著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以及嘉義縣,總共橫跨四個縣市、十六個鄉鎮。跟隨媽祖神轎八天七夜的遶境行程,參與的民眾個個精神抖擻,臉上瞧不出一絲倦容,到是能跟媽祖娘娘一起出巡而感到與有榮焉。彰化縣為遶境隊伍的第三個點,彰化縣內的北斗鎮上有座香火鼎盛的廟宇,名叫「奠安宮」主要供奉天上聖母(即媽祖娘娘)也是遶境隊伍每年必到之處,因此,每逢四月中旬前後,北斗鎮街上總是人車鼎沸,每條大街小巷瞬間變成免費的停車場。

「落實學校本位課程、配合發展城鄉特色」為教改政策的重要目標;而北斗鎮上的各間小學為了落實政府的教改政策、配合發展城鄉特色,即以媽祖文化季作為小學教材的一部份。筆者有幸走訪彰化縣幾所小學,發現他們對於配合教材、發展城鄉特色都相當用心,並且一致將媽祖的相關議題作為教學的活教材,包括:媽祖的起源及最終意義等。本月適逢北斗鎮「北斗國小」建校一百零六年的校慶活動,北斗國小師生即以彩繪燈籠、舞獅、雜耍等民俗技藝活動與教學作配合,並推展戶外教學,參觀媽祖廟(北斗鎮奠安宮)的廟宇雕刻等。

一年一度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引起媒體的注意,甚至以斗大的標題或是整點接力的方式爭相報導;報導的內容似乎離不開觀賞人潮有多少、陣頭有多大、鑽轎底的隊伍有多長等…,不但忽略到其他新聞的重要性,同時也模糊了此一宗教活動的最終目的。媒體的影響力無遠弗界,可是媒體的專業素養卻在此時遭受質疑,每一則新聞都有他的重要內涵與主要目的,新聞從業人員應當有能力從中抽絲剝簡、萃取事件的核心重點來作報導,而不是一味的「一窩峰」現象。然而台灣媒體所犯大的最大錯誤就在此。

適切的宗教信仰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而宗教的最終教義總是引人向善、導惡為正;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人對宗教如此狂熱的原因。

第三十期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