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

南華出版所研究生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

目錄

前言

壹、符號學原理

貳、後現代主義

    一、到底有沒有後現代

二、後現代文學

三、網路傳媒與後現代文化

叁、作者已死

一、羅蘭巴特的作者之死

二、互動文本與讀者之生

三、網路時代下的新編輯

四、小結

資料參考來源

同學課前心得及推薦網站

 

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

前言

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可說是十九世紀著名的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他的著作及理論影響深遠,對於各個層面都有一定份量的影響,亦為法國結構主義思潮之代表性人物。著有戀人絮語、符號學原理、寫作的零度………等著作,並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相當受到重視;其中羅蘭巴特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為:1. 符號學原理2. 後現代主義理論3. 作者已死理論。這三個理論分別在以下將一一詳加介紹。

 

壹、符號學原理

        在書中,巴特以從語言學符號學的論述方式,整理出符號學的四個概念:

一、語言和言語

二、被表示成分(所指)及表示成分(能指)

三、單位符列和系統

四、所指意義及涵義

 

        事實上符號學這門科學雖然是巴特整理後提出,但是符號學並不能正確的被證明確實存在,就連提出符號學概念的索緒爾也有著這樣的質疑,因為這也只是索緒爾先假定有符號學這門學科的前提之下所提出的概念,他也認為:語言學只不過是組成了符號這一普通科學中的一部分。也許符號學理論的存疑與否我們無法評斷,但是符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相關,例如說:許多符號代表的意義,這也是值得語言學家繼續深入探討的地方。

 

貳、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是什麼?我們打開報紙,或是在學校常看到很多教授、很多作家,他們總是「後現代」來、「後現代」去,「後現代」好像很流行。到底什麼是「後現代」?這個「後」是什麼?是後面的後?還是什麼東西?

「後」這個字,基本上是「反」的意思,可是又不能完全說是「反抗」。這個「後」是一種「辯證性的反」,什麼叫做「辯證性的反」呢?就是它跟前面所出現的原因,或前面的一些現象,基本上是有它連續性的;可是在連續性當中,它可能基於一種反省的態度,而要去嘗試反抗前面的現象。

簡單的說「後」,就是有叛逆、否定的意思。但是卻又有連續的現象。因此,從某個角度切,會發現它是反抗之意;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卻又會發現它有連續性。

其實「後現代」,可說是現代社會或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個巔峰以後的一種逆轉。社會一旦發展到巔峰,人就會開始問:「這樣的社會好嗎?」在工業社會靠機器,但當機器佈滿人生的時候,人就開始會有點厭煩了,總覺得有點想要反抗,想把機器一腳踢開,回到田園、回到自然。工業社會凡事講理性,要理性化,但是當我們的生活完全被理性支配的時候,就又總是不禁問:「理性好嗎?」於是就不要理性,就要批判理性。所以這個「post」,也就是後現代的「後」,有一種超越的意思,有一種逆反的意思,也就是對工業社會、對現代文明表達出某種程度的反抗。

二十世紀初期,對於現代主義的盼望與期望達到高點,人們相信現代主義有潛力透過科技發展來改善生活品質。歐登(Thomas Oden)描述這種處境是「現代化的妖魅」;這種妖魅乃是以「科技的彌賽亞主義、啟蒙時代的理想主義、數量化的經驗主義、以及不可避免的歷史進步所帶來夜郎自大的狂想」為其主要的特徵。【Oden, After Modernity...What? Agenda for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Publishing House,1989)】這一切「現代化的妖魅」目前正都受到後現代的挑戰,它的根基也在搖搖欲墜之中。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這個辭彙的定義非常豐富,幾乎沒有人能夠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因為後現代主義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歧異的文化運動。因此要尋求一個明確的定義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刻意不願使任何事物客觀化。字首的「後」(post)本身就是重要的線索,它是指一條隨後而來的通道;這條道路是通往超越或遠離與現代化認同的文化。就基本與概括的意義來看,後現代乃是跟在現代之後,也就是在現代之後。

在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是真實世界的焦點,首度表達了現代主義的文化。到了十七世紀,建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之上,強調個人的自主本質,透過科學的方法與理性的運用,人可以建構一個和諧的生命整體。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更進一步提供了工具與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化的發展。這些工具與社會結構包括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官僚層級的組織、現代化的國家體制、以及根植科學知識的現代科技。【參見Stanley J. Grenz, A Prime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chigan: W.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一、到底有沒有後現代?

其實後現代本身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最大的爭議就是到底有沒有後現代?所謂「後現代」就是「你從那一個角度來看」。譬如,在社會學界,以及哲學、藝文界出現了很嚴重的斷裂的現象。我們所看到的後現代的社會現象,從某一個角度來講,其實是延續現代,而把現代極度激烈化。這也正是所有後現代現象中最不好的情形,已經發揮到令人作嘔的地步。但是在哲學和藝文界,他們卻宣告,他們透過哲學、透過文學要顛覆現代化;於是嚴重的代溝就出現了。我們分析社會現象,認為我們就是處在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但是藝文界卻宣稱它是後現代的﹔這是個很大的爭議點。

很多事情發展到巔峰,通常都會發生變化,就好像癌細胞會回過頭來吃正常細胞,這就是後現代的一個簡單的講法。不過,如果我們看看周圍這個世界,有後現代建築,有後現代音樂、有後現代藝術,可以說是無奇不有。到底後現代建築、後現代音樂、後現代藝術、後現代政治,是些什麼東西?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後現代這個概念好像很抽象。你可以不喜歡這個名詞,你也可以不了解它,但是它就在你的周圍。

 

二、後現代文學

後現代化就是高度現代化發展到極致的時候,所產生出來的逆轉的現象。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人,書名其實不重要。其內容重點是:一個讀者去買了一本書,可是卻沒想到,那個出版社卻搞了很多的飛機,以至於他每次買書,只能買到某一本書的某一片斷,而且是不同一本書的章節。他來來去去跑了十趟,買了十次完全不同作者的書,標題也是完全不同的,然後就把那些標題拼湊起來,成為短短的一句話──故事就是交代這個人買書的過程。其實它要表達的是後現代文學:

第一,沒有理性的概念。現代化是非常強調理性的,整個社會組織都是要透過理性來運作的,整個組織的發展、企業化的觀念,完全是根據理性的原則。而這本書的題旨就是,你根本不需要理性,你拼拼湊湊就可以拼成一段句子。

第二,它是以讀者為主體。現代化是以作者為主體或是以文學批評家為主體;但是到目前這個時代,有人說「作者死了」,文學批評是你個人的看法,也就是說,讀者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本書的產生,是因為一個人跑去買書,是讀者產生了這本書。

這就是後現代文學所產生出來的一些概念,這個概念最後歸納出來就是:一、反理性,二、讀者大眾是主題。

 

 

三、網路傳媒與後現代文化

一、反中心性、零散、邊緣化的後現代性,與資訊爆炸

不管是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只要是單向傳播本身,就有一種中心化的傾向。聽眾讀者觀賞者,必須被動的接收,無法參與主導。但是網路傳媒,靠的是分散式或共享的傳遞系統,而不是層級系統,這種分散式或共享,造成知識權力到處散佈人人可得。

後現代大師傅柯在全球資訊網誕生前就已謝世,但他的「權力網絡論」,卻生動的捕捉了網路世代互動文化的精髓。不論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或互動討論的參與者,都可透過他們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取得知識與權力,網際網路的互動式文化並非層級式的,乃是真正的權力網絡,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首頁分享自己的資源,也可以透過進入其他首頁取得他人的資源。第一次,傳媒主導權掌握在每個使用者的手上。輿論不再能獨斷統一於一,知識也不再能徹底壟斷集中。在一個有知識就有權力的時代,網路傳媒正將後現代文化中的反中心性、零散、邊緣化實踐出來。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資訊爆炸產生的主體性失去,也隨時發生在尋找資訊、穿梭網站的過程中。現今的「資訊焦慮」比過去要更加嚴重的多,許多人都會急著上網路,為的是不要在知識就是權力的資訊時代落人之後。但網路傳媒其實跟一切傳媒一樣,是一種中介工具,使用的好不好,會跟使用者本身的觀念思維,專業思考,生活方式等等,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區隔出有「知識資源」和「沒有知識資源」的,不只是「會用網路」和「不會用網路」的差別,更是「知不知道如何運用資料以累積自己的思考主見」的差別。當使用者漫遊網站,本身對自己資訊的需求方向毫無主見,往往就淹沒在資訊之海之中,漸漸失去其主體性。

二、文本詮釋、對話的後現代性

當電視興起時,傳媒文化研究者尼爾•波斯曼在其名著「娛樂我們自己至死」中,哀悼印刷文字的傳媒溝通,轉向電視的視覺與語言溝通,對二十世紀文化簡直就是災難。

當時,他完全無法想像,二十世紀結束時,傳媒又由視覺與口語的電視,轉回文字主導,只是,這傳媒被稱為數位傳媒、或網路傳媒。而他更無法想像的,是這傳媒會因參與者人人可隨時解讀他人文字、又用文字回應,人人均可主導話題成為作者、人人也都成為閱讀者銓釋者,所造成的文化影響。

網路傳媒非常重大的一個革命,就是文字主導對話。閱讀者可以透過對話,成為創作者;作者在閱讀對話時,成為閱讀者。這種交流的中介,是文字。

光就這一點,我們碰到一個後現代的重大議題:當人人是閱讀者、人人是銓釋者、人人是作者的傳媒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文字對話,能否達到理解與共識?還是會陷溺進不斷的拆解,越來越走向表面化、現象化、零散化、不確定性?

三、語言嬉戲、斷裂性文字的後現代性

網路傳媒,其實有非常大量的傳輸空間與資訊累積,是在語言嘻玩。它不僅是對話的一種型態,也是最多量的對話型態。但是,也只有網路傳媒人人是作者、人人有發言權解讀權的傳媒特性,可以讓這種語言嘻玩變成傳媒內容的最大宗。

有一部份語言嘻玩,是專門嘲弄尋訪意義的認真尋道者,在這些嘲弄者的觀念中,確定真理意義不可能存在、卻可以玩世不恭的嘲謔嘻玩,「道行」更高、也更像尼采筆下的強人。這類人儘管哲理學養一竅不通,無法學養深厚的語言嬉戲,卻因為一樣擁有發言權、又特別喜歡發言、也不須為發言負責任的,成為網路傳媒中處處可見的現象。他們的語言嬉戲,也因此無形中成為後現代文化的研究範例。

但另外有一種語言嘻玩,目的不是為了尋訪意義或質疑意義,而是累積情誼,這在台灣,就俗稱為「打屁文化」。任何一個網站,往往凝聚最多人氣的,都是可以語言嘻玩的空間,譬如電子布告欄中的打屁版、或網站上的聊天室。打屁似的語言嘻玩,跟一般傳媒的輕薄短小笑鬧文化有一點不一樣的,是網路傳媒超越時空、並可匿名隱身、又可任憑己意發言的特性。當語言嘻玩與匿名隱身特性結合,網路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脈絡產生變革。以前「大牌」或「專家權威」擁有人氣,外表體面或有才華者擁有人氣,但在網路上,人氣匯聚透過語言嘻玩變得很多元,在現實世界不易被接納的人,穿梭網路語言嘻玩中得到人緣。最重要的,人氣凝聚不需透過同時間、面對面的聚集而凝聚,而是可以不同時間、來自南北、國內外的,透過文字互相回應打屁喧鬧,來凝聚人氣。這種語言嘻玩,正好就是詹明信後現代文化研究中的「裂斷性」文化特質。

在過去的單向傳播傳媒中,語言嘻玩、裂斷語言,只可能隸屬邊緣,但在網路傳媒中,它是各網站、電子布告欄最多人投入、最凝聚讀者作者的語言方式。

四、虛擬真實、真實虛擬的後現代性

曾有學生在網路上問:「你為什麼愛電腦網路?」有學生答:沒有過去的包袱,面對全然的陌生人,你可以毫無顧忌去表現自己.... 所以:

1.     你可以很有信心地表現出原原本本的你。

2.     你可以表現出一個完美的你 ( 反正只是說說而已 )

3.     你可以表現得完全不像你自己 ( 很過癮的哦 )

4.     你可以表現平日不好意思展現的另一面

5.     你可以變得有點壞壞又不用負責任

6.     你可以一人多角,玩變身遊戲

7.     只要不是指名道姓,你可享言論免責權

8.     你可以交好多朋友,但也可以輕易離開

9.     你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擾,但沒人知道你有這個困擾

10.      你可以愛怎樣就怎樣

網路傳媒比電影電視更容易形成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常常讓人不安的,是這種虛擬與真實,不再是透過過於逼真的影像,而是發生在社群人際與角色扮演、自我認知上。

網路形成的虛擬社群,指的是一定規模的人們,以充沛的時間精力熱情,投入公開討論與文字互動,在網路空間中形成了人際網絡。這樣的網路社群,可能是網站聊天室中的裂斷文字、語言嬉戲,也可能是電子布告欄的議題討論團體。前者是一種情感連結,後者則比較是興趣導向。這樣的社群,已遠超出地域、年齡、種族的限制。

除了人際關係,在角色扮演上,網路族群也可以有很多嘗試。走入網路世界,使用者可以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扮演怎樣的性別個性角色,而暱稱,往往具有顛覆刻板印象、或表達不同自我的功能。會這樣,是因為任何一個網路使用者在上網那一刻,都會透過重新命名(取ID與暱稱),以隱匿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身份。這可以延續過去的自己,更可以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全新的自我認定。

網路傳媒因為用ID上線,上線者個個達到隱匿自我的效果。在隱匿自我的情況下,上線者可以非常自由勇敢的表達意見,表達困境,表達感情,並從別人的回應當中得到幫助。但也因著隱匿,上線者可以「玩遊戲」,也就是說,他可以用不同的代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藉此呈現出不同的性格; 表達不同、矛盾、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自我。這種隱匿中的角色扮演,有可能純粹是取鬧惡作劇,但更也有可能是將自己內在的衝突,或別人無法覺查的、不敢呈現的另一個自我,用隱匿的方式呈現,並與網路上其他參與者對話往來,藉此釋放出在現實世界中「內藏的我」。

上網者在網路上,「可以是任何人」!這種「隨時變成任何人」的精神分裂徵候,卻成為網路傳媒最重要的魅力。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變換自己,發表平日不敢發表的言論、扮演平日不敢扮演的角色、部分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虛擬與真實在這時很難區分,因為網路上的角色扮演,往往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下網路後的現實角色,卻經常被迫壓抑掉一些真實。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失敗是永遠的烙印,在網路上,失敗了,另換個ID(新身份)重新開始。

這種網路上的多重自我,跟現實生活中一致的自我觀念,應當是網路傳媒帶出來的後現代文化中,最讓人驚嚇的部分。正是這種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讓人隱隱不安。而網路族群,卻是一群接受並嘗試管理人類心靈中多重自我的族群。他們也將主導未來的世代。

後現代性是個社會學概念,指後現代時期的社會特徵,涉及到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社會結構和意識型態等諸多方面,具有明顯的歷史和哲學意義;後現代主義是個風格概念,包括文學、建築、音樂、繪畫、電視、電影等各個門類。後現代則是個較廣泛的概念,富於更多的社會歷史和哲學意義。而後現代主義則比較狹隘,側重於文化和美學特徵。

叁、作者已死

一、羅蘭巴特的作者之死

    在這個理想的文本裡面,網系眾多而且彼此互動,誰也不凌駕於誰;這樣的文本,是意符[符徵]的燦爛匯集,而非意指[符旨]的組織結合;它沒有起點,它可以逆轉,可以由好幾個不同的門徑登堂入室,卻沒有一處能以權威口吻,宣稱它是唯一門徑;它動員的符碼[符號]無限延伸,直到眼目所能及處,它們的意義沒有確定。  (羅蘭巴特)

                                                                             

    巴特在1976年向世人宣布:「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巴特表示不管作者的意圖為何,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某種程度的「一義性」,但只要文本一旦被發表或呈現,讀者在與文本的相遇(encounter)中,讀者會以其文化脈絡及思考,創造讀者自己的意義:讀者的那些文本,會因此一直變動、不穩定,而且容許質疑;解釋的任務也不在於去尋找作品的終極意義,不在於關注它的普遍結構,而是在於閱讀的創造性,將作者權威從文學研究和批評思想中去除,把文本和意義與詮釋權轉到讀者身上,以讀者為中心,賦予讀者創造性、開放性的文學空間,給予任何讀者皆有越過作者而直接詮釋「文本」的權利與可能性。

    在這個理想的文本裡面,網系眾多而且彼此互動,誰也不凌駕於誰;這樣的文本,是意符(符徵)的燦爛匯集,而非意指(符旨)的組織結合;它沒有起點,它可以逆轉,可以由好幾個不同的門徑登堂入室,卻沒有一處能以權威口吻,宣稱它是唯一門徑;它動員的符碼(符號)無限延伸,直到眼目所能及處,它們的意義沒有確定。

    巴特的觀念徹底顛覆了以作者為中心的傳統閱讀或詮釋方法,他認為任何作者的聲音一經寫成「文」後,則蕩然無存;而文章也不是封閉完整的單一個體,其開放和多元性,為讀者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詮釋方式,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個人的詮釋所賦予,而非來自作者。在此,讀者的誕生必需以作者的死亡為代價,每一次的閱讀,也同時即是一種寫作(writing--每一次閱讀皆帶著讀者本身獨有的批判、詮釋、解釋,用其自身經驗或興趣想法等而重新寫作了文本,從而瓦解的傳統閱讀方法;更甚者巴特要人們〝忘卻〞自己被歷史中的經歷與知識,進而〝擺脫記憶〞的束敷。他將詮釋權從作者的權威中解放,真正說話的不是作者,而是語言,如果有什麼地方凝聚豐富的多樣性,那也不是作者,而是讀者。因為真正在訴說的是語言本身,而不是作者,所有語言排序背後所隱藏的是眾多的文化意涵,而非作者一人的絕對意義。所以,讀者不必為作者賦予的意義為  依歸。我們閱讀的是讀者的文本,而文本並不存在單一意義而非作者的作品,因為在閱讀中,文本意義自讀者延伸,因讀者而多元,讀者和作者從事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競賽,於是作者權威消失,留下文本本身,藉著閱讀創造出多元的意義,文本變成個人表現與自我記載的紀錄。

    巴特也指出,作品有多元意義,作品同時包含多種意義,這是結構本身使然,並不是因為讀者的閱讀能力不足。文本的詮釋權是開放的,是多元的。 因此他區別了「閱讀性文本」( readerly texts, lisible )與「寫作性文本」( writerly texts, scriptible )。103 根據巴特,所謂「閱讀性文本」,意指文本中包含了可接受的閱讀與詮釋的約定,因為我們知道如何由約定所告知我們的閱讀策略被動地閱讀這些文本,發現其精確的意義;而「寫作性文本」,挑戰了所有閱讀文本的約定,閱讀文本時,讀者必須進入文本中,主動地參與意義的製作。因此,「寫作性文本」強迫讀者在閱讀一篇文本時,在心中寫作一個另類的( alternative )或虛擬( virtual )的文本。巴特的「寫作性文本」也類似克莫德( Frank Kermode )所定義的「正典文本」( canonical texts )。「正典」作品具有多重面向的意義,能夠產生豐富的意義與更多的詮釋;它引發看待古老事物的新方式,並提供前所未見的新事物。過去閱讀是少數的精英的特權,他們掌握權力也控制思想,讀者的創造力被箝制,然而在這個越趨個人主義與多元主義的世界,各式文本藉著網路的手,讓單向的訊息傳送變成雙向交流,讓讀者發聲振聾,不僅開始提升讀者閱讀自主權,也創造讀者導向的主流。

例:現在書評所提供的角色,不在於書評深度,而在於評價,他們為了發現遺漏甚至激發想法而在閱讀後,對於閱讀所得加以詮釋批評,而透過現在即時的資訊交換,整合不同背景的多元觀點,不僅速度快而且範圍廣,再再都把書評〈讀者〉從閱讀的權利者,提昇成為權力者。正所謂一本書被一千位經驗背景不同的人閱讀,就等於是一千本不同的書。

 

二、互動文本與讀者之生

1. 互動的超文本:

    由於網路的誕生,一種作品無時無刻都有可能發展出一種新語言形式,而它獨特的語言活動可能是純文字、非文字、影像的、時間的、生物學與心理學。這種顛覆傳統的創作方式與閱讀方式,重新給予作者與讀者更自由不拘的創造性空間,譬如互動的網路文學既為相當好的例子,所謂網路文學,學術上慣稱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超文本創作時,一個可能帶來創新內涵的方向是讓文字與圖案相互激盪出「另一層意義」,或藉由文字圖形化,呈現單一項媒材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

    林淇瀁曾強調科技催生了新文類:「網路文學乃是透過網路科技的新媒介(new media)及其技術創造出來的新文類」(221)。他並沒有進一步說明網路科技如何創造新形式,若追溯他所引用的範例,新科技所創造的新形式應包含互動,特別是顯現於須文蔚所命名的「多向詩」與「互動詩」作品。多向詩中的互動指多向路徑的選擇,互動詩則同杜十三所指出的互動書寫創作。總地來說,三人對互動形式創新議題都僅點到為止,而將討論重心轉向新創作環境、程式語言的應用、以及其它文學外環研究。

    由於讀者與文本進行互動,文本意義得以發揚光大,但是超文本所需求的互動,不是只有進行文本意義的開展,甚至可以是文本意義本身的一部分。有的互動文本甚至會「在閱讀過程中,讓文本產生實質的變化」(Ryan 1999, 98),「讀者與文本在意義生產過程進行合作,互動的意思便是用以表示對此一動作有所認知,而不是指讀者個人的主動與決定」(Ryan 1994, par. 29)。 平面閱讀也需求讀者進行互動,亦即翻頁、眼珠移動、用腦想像等動作的執行,文本意義方得開展。

   透過虛擬實境中的互動,達到了讀者與作者不分的可能境界,而讓虛擬實境成為不只是創造者創作的之處;也是使用者創作的地方,從傳統單向提供意義的文本轉變成為雙向。因為新媒體科技的誕生,意味著人類社會,電子科技近年來的進展,一如網路互動所能引發的種種想像,創造全新的意境之外,超文本也能提供讀者多重路徑選擇,更催生了新型的多向閱讀行為,讀者權力也就因應而生。

2. 各式各樣的可能:

1.「這樣的觀點大大的諷刺了平面跨足網路的一種傲慢,在傳統的文學發表裡,注重『獨家』與『首次』,在網路的文學發表中,卻注重『分享』與『複製』;印刷成冊的文學作品是一種寂寞的閱  讀,網路流傳的文學作品卻是一種熱絡的互動;在傳統副刊發表作品是一種揣摩編輯口味的修行,在網路張貼文章是一種直擊讀者眼球的冒險。」

2.「網路的出現掙脫開那一方狹隘的渡口,作者的文字與情緒飛越過編輯的頭頂直接敲中讀者的眉心,不管是激賞或是幹譙,那種猛烈的互動是傳統作家沒能體會的震撼教育。」

3.「這種由下而上形成的力量,將閱讀的樂趣下放給普羅大眾,也將作家的雛形交由讀者來形塑,最重要的,是那種老掉牙卻珍貴的要死的『自由』與『平等』,只要你有腦袋、你有想法、你有電  腦、你懂得輸入、你懂得撥接上網,你就有辦法跟全世界的人『接軌』。」

    猶如上面各種形容網路的字句,在網路世界中,不只作者和讀者的距離消弭殆盡,在無國界、無限制的體系下,網路還可以尋找全世界的資料以供閱讀,甚至可以和全世界的讀者交流,文本不僅稱作超越,甚至可以延伸至無限。舉例來說,一段兩地相隔的異鄉戀情,一個結局是男女主角在家庭因素下分手的網路小說,如果是以自由的網路文本形式來呈現,將會是什麼樣子?

    讀者可以連結到一個場景(譬如嘉義阿里山)、一張照片(阿里山的小火車站)或者一段文字(翔任與小美在車站旁的第一次懈逅),或是以各種連結對各種家庭因素〈門不當戶不對〉、相戀〈翔任的承諾〉、分手〈不回頭的小美〉等等,做出各式各樣的解釋。也可以連結到另一段完全不同的話或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故事,或是不一樣的場景。在面對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時,甚至也可以有各不同量身訂作的意義:老人版、中年版、青年版、兒童版,而各種表裡不一的結局:悲劇、喜劇、或沒有結局,也是任憑讀者想要連結到那一種結局。甚至可以依據與讀者互動結果,來添增、刪去、決定某些結局,讓讀者不止是享受閱讀樂趣,甚至還能進入作者的創作過程。

    在這樣不斷超連結的閱讀中,每個讀者都要用自身想像來投入作品中,加以詮釋、批判,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寫作文本,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品隨時都有可能激發各種新的想像。正如同巴特要人們忘卻自己在歷史中的經歷與知識,進而擺脫記憶的束敷一樣,不僅作者的確死了,甚至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取而代之的是生生不息的讀者。

 

三、網路時代下的新編輯

    所謂編輯:大體包含研究編輯、企畫編輯、資料編輯、行政編輯等,以挖掘作家、尋找作品、選擇作品是編輯的專業、任務。當編輯認為一位作家有能力時,可以決定一部作品值不值得出版,甚至建議作家改寫題材,給予作品編排的形式、行銷的手法,最後接受讀者的考驗。編輯是作者跟讀者溝通的媒介,是作者與出版者的中介,書評與出版社的中介,書店與作者的中介,因此編輯對於作品影響極大,在過去強調分工的社會體制下,編輯可能有種種的考量,決定何者適合出版,何者優先出版。但在網路世界中,由於網路世界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加上及時、互動、匿名、無距離的特性,不僅讓紙張裝訂、運送、行銷的機制的消失,使得人人都能成為出版家,也使人們忽略了編輯、出版商、書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基本聯繫,部分編輯的工作消失,編輯的功能也開始模糊,

 

    未來在網路的世界下,編輯也許不再是處理編物、負責印刷或是針對書籍提出意見的人,可能仍然保有企劃、把關的功能,一樣擁有全方位的學習與了解;既是專才,也是通才,就像是現今網路中的版主、站長,能給一則網路笑話生命,或是賦予bbs站台生機,就像是一種新時代的編輯。

 

四、小結

    雖然「作者之死」並不意味者作者的消失,而是指作者的部分功能分割,但傳播環境的變遷下,將來作者不再是傳統作者,正如讀者也不再是傳統讀者,作者、讀者、書評、編輯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複雜更重疊。這些角色的特性並未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只是在不一樣的情況下,一個人所扮演的角色,是讀者、是作者,還是書評,端視所在的情況,可能一人身兼兩角、三角,甚至像是製作阿貴、幹譙龍等的新網路作家一般,是作者是讀者是書評,也是編輯,出版角色的互換,在將來可能變得毫無意義。因為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作者仍將創作,編輯仍將編輯,製造商仍將生產閱讀工具,出版商仍將出版,書商仍將銷售,讀者仍將讀書。這些角色或許會不斷進行調整,但最終其實都是未來的讀者和作者將會有更多的選擇方式。

 在這個即將由輸入取代書寫,視聽凌駕閱讀的網路時代,未來不僅如巴特所揭示的作者已死,許多人寧可看電視、聽廣播而不願意看報,更多人寧願看電影也不想閱讀原文原著,造成了文字已經成為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才使用的最後選擇,正如許多人因為賣座電影的影響,如魔戒、哈利波特的風靡,才願意買書重享閱讀之樂,影音閱讀已經漸漸擊敗文字閱讀,讀者和作者對於閱讀的戰場,將來也勢必大幅度地從文字延伸到影音。

   至於網路上各種的超文本、互動文本,都已經驗證了羅蘭巴特所謂的理想文本,各種多向的閱讀形式不斷發展,和巴特的理想文本在實踐與理論上相互呼應,讀者可以直接參與文本的生產。而所謂的書寫者文本無疑是將來最理想的文本。只是這樣的文本或許較易成為比較粗糙的大眾書寫,或許較無法滿足追求精細。然而正由於網路世界的降臨,驗證了巴特的作者之死,加速了出版角色的互換,也跨進了影音閱讀的大門,未來的網路演進,將成為出版世界脣齒相依的重要課題。

 

 

資料參考來源

壹、符號學原理

洪顯勝(1988),符號學要義,南方叢書出版社,台北

 

貳、後現代主義

http://adm.ncyu.edu.tw/~hatcs/new_page_25.htm

http://life.fhl.net/Culture/tend/theN_1.htm

http://new.ccea.org.tw/excel/comunication/soc/19.htm

 

叁、作者已死

中國時報開卷版網路閱讀區  李順興

多向文本  揚智出版社(1997)  鄭明萱

網路讀者書評之研究  南華大學出版學所碩士論文  吳燕惠

台灣西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一個嘗試  盛少輝

http://htc.emandy.idv.tw/newsletters/002/article01.html

迷幻的虛擬之城: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後現代狀況--台灣文學與傳播研究室(1998)  林淇瀁(向陽)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h/hiong-iong/hio-hiantai.htm

文學創作工具與形式的再思考--以中文超文本作品為例 李順興

http://benz.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032/032-lee.htm

網路文學形式與「讀寫者」的出現--文訊 (1999.04): 40-2  李順興

http://benz.nchu.edu.tw/~garden/hyp-crit/hyp-milo.htm

超文本詩的互動操作與動態想像,以蘇绍連作品為例  李順興

http://benz.nchu.edu.tw/~garden/hyp-crit/hyp-milo2.htm

追尋理想文本並悼念網路接龍先驅  李順興

http://benz.nchu.edu.tw/~garden/hyp-crit/hyp-waxweb.htm

螢幕上的閱讀—網路、詩、網路詩

http://www.wow.idv.tw/wbs7/21.htm

無字天書:跳脫書寫與閱讀的後現代文學中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alit2.htm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turtle/7.shtml

 

肆、心得與推薦網站

黃珍妮

一、心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出現了很多理論者,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也是法國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最重要先趨之一,他開啟了當代的符號學,應用結構主義與符號學主義,理解文化與媒體發展的重要性,他的理論影響在廣泛的領域。譬如自神話到時裝、戲劇到文學,此外,他還發展比較特殊的言語(文本)寫作形式的關係。他提出「作者已死」的概念,定位作者不僅是意識型態下的產物,而是歷史塑造出來的形象,不具任何權威性,因為他認為作者書寫成的產品是定型的作品(WORK),於他的看法而言,讀者是被動地接受和認可作者的寫作,在閱讀時,讀者該融入自己的想象與看法,才能夠間接參與創作,簡單來說,讀者的反應就是作品的價值。

就我看法而言,近幾年來的學術界喜歡拿西洋的標準來套於東方的學術上,如羅蘭巴特的理論,在文學界,許多人都用它來解讀文學作品,但是每個人的知識、經驗、以及觀念與看法不同,所以同樣一個作品就可以產生不同的解讀,本身只不過同意讀者該不只是消費者的觀點,每次閱讀該有讀者反應,刺激作者理解讀者的看法,以及如何改善作品,兩邊的互動性才能夠真正的發展閱讀學界,讓閱讀風氣更成熟。

在我們的e世代,更可說是「作者未死」,因為自己的作品放在網上之後,就可以看到讀者對它的各種評價與意見,對於一個作者來說,讀者的指導是一個不可缺乏的環節,它對作者的文學創作起著導向的作用。對於傳統文學作品,讀者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和認可,而由於進入e世代的網際網路文學,這種狀態徹底改變,作品的欣賞出現了由被動閱讀向交互性溝通轉變的趨勢,可說是網路打破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界限。

二、推薦網站:

 

康代育

一、心得:

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開啟了當代的符號學,也是法國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最重要先趨之一。1964年寫就了《符號學要義》(Elements of Semiology),他的符號學研究和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雅克慎(Jakobson)有關,而且受到李維史陀(LeviStrauss)等法國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

羅蘭巴特更進一步的影響在其廣泛涉及的領域:從神話到時裝、戲劇到文學、攝影等種種文化產品,甚至,發展出兩種不同性格的理論寫作取向:一種是具嚴格的科學性研究格式。而另一種比較特殊的言語(文本)寫作形式關係,如後來的明室,詩意的句法形成後,其在後結構主義式思維中,對書寫語詞的質疑與反省。這兩種面向的理論寫作對電影與空間提出深具影響力的分析。

羅蘭巴特能迥異於為解釋一種現象、或一種說法而存在的說法,可以巧妙地閃避了攀附於事實、現象與理論之上的理論,當該現象或學說已不存在或過時,攀附其上的理論亦隨之凋零的危險。 
  小東同學及珍妮同學的說法,「作者未死」的概念出現於傳遞大量資料且迅速的網路上;由某作者發表的短文(如麵條與包子的故事),讓我想起關於「北極熊」的冷笑話。的確,讀者藉由文本來感受書中意境,並且去延伸作者的角色甚至取代作者;顛覆著詮譯者與被詮譯者之間的關係。在這個時代已經分不清何謂「作者已者」等理論,不規則的世代變動、跳躍式的思考沒有任何一個學說可以完全解釋;也許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了解前人的理論找尋蛛絲馬跡。

二、推薦網站:

 

陳應強

一、心得:

在傳統的出版活動中,作者將自己的理念訴諸於文字,交由出版編輯將其內容固定並加以編排;完後,就等待著心靈相通的讀者能夠選擇其書。在那個年代,作者是至高無上的學者,閱讀其書的讀者必定將其作者所創作的箴言奉為圭臬,壓根兒也沒想到要去推翻。

    時值今日,消費主義的抬頭,讀者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相對的,作者的角色越來越式微。現在的讀者總是抱持著「盡信書不如無書」,這使得作者這個理論創作者的地位受到動搖。以往,作者創作的結局,讀者只能一位的接受;但如今,作者的結局總是為了迎合大多讀者的口味而一再的修改。隨著網路的普及,讀者甚至可以取代作者,任由其天馬行空的想像,鋪陳自己所喜愛的情節。

    然而,作者難道在作品完成之際,就真的死亡了嗎?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只是為了開發讀者所被遺忘的潛在價值而已,在如今的出版活動中,作者還是有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傳統的將自己獨特的理論見解書寫於文本流通於世界之外,最重要的是,作者可藉著文本和讀者廣泛的交流分享彼此的意見,使自己的真理越辯越明。相信,在讀者和作者兩者緊密交流下而互碰出不可預期的火花,將使往後的出版活動更將精采。

二、推薦網站:

 

陳盈秀

一、心得:

光是看到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就夠讓人怵目驚心的。

其實,我覺得他所要闡明的,就是在目前這個電力時期,人人都有可能是作者,而作者的定義不再像是文字時期、印刷時期對作者的定義了。像在網路上,都有接龍故事的遊戲,一個故事的完成,是許許多多網友的腦力激盪而成的,你能說作者〝只有〞誰而已嗎?還有在亞瑪遜(Amazon)網路書店裡,讀者可以上網批評出版品,甚至,多少還可以左右出版商的影響力。那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是不是就延伸出讀者之生的涵義呢?像在網路超鏈結的部分,不也反應出跳耀式的思考模式,也因為這樣,網路使得一切都可能發生。像這樣,人們的閱讀形式已不再受限於印刷品的線性模式,

        其實,這就讓我想到,台灣八點檔連續劇,在快要結局的時候,製作單位以線上call in的方式,請觀眾票選接下來的結局。我很想知道的是,編劇到底是誰呀?為什麼老是播觀眾想要看到的皆大歡喜結局?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今天是我來做節目的話,一定會被觀眾丟水果皮的好像扯太遠了。

二、推薦網站:

 

王璿

一、心得: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提出的「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Author) 指出,不具個人主觀與特定經驗的符號記錄是「作者已死」的表徵,因為文本(text)不再是屬於個人性的敘述,而是經由個人所保存的語言記錄;作品也不再是個人的表現,而是藉由藝術家的手法,記載世界文化所累積下來的符號。

在《寫作的零度》(Writing Degree Zero)這本書中,巴特強調文學的目的在於描述「意義」,而不是描述「某種意義」。這裡的「意義」所指的是具開放性的概念(open concept),而「某種意義」所指的則是具封閉性的概念(closed concept),因此藝術創作本身應是尋求意義的過程,並非得到某種意義的結果;藝術家由此應卸下為「某種意義」傳遞訊息的傳統任務,並應開始與「意義」對話。他同時指出,文學評論的目的,在於為這種尋求意義的過程作一番改變或是調整。
  巴特將作者分為兩種,一種是寫重要事物的人;另一種是不寫什麼重要事物,只是去「寫」的人,並且認為後者才是真正的作家。既然描述是創作的原始動機,那麼描述所留下的痕跡便成為整個創作的內容,也是文化所累積下來的符號,作者的地位也因此從傳統的首腦身份退居幕後,「作者已死」之說法從此確立。

紀玉仙

一、心得:

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是影響後現代主義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這位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最具震撼性的一句話「作者已死」,主張作品本身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生命,因此在作品完成的瞬間,作者與作品的關係便已結朿,解讀權釋放回歸於讀者手中。(1

當一個作者的作品已經公開發表後,作者對於此作品的創作責任已了,作者不該再去影響干擾讀者的感覺,應使讀者由閱讀的過程之中去想像、融入,並獲得某一程度的思考與訊息。如果作者對作品事後加以闡述論析,在某種程度上會使讀者無法順利的延伸想像,扼殺讀者思考或另種創作的空間。(2)因此作品已不是個人的表現,而是經由作者的語言記錄,記載文化所累積下來的符號。

對應現在的網路文化,我們會以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來描述超文本(3)的表現方式(超文本的創作生態發展至今並不成熟,引用結構主義、符號學的解讀論述反而一片欣欣?)。互動式加上圖像、影音效果自成一組符號,讀者掌握了詮釋過程中的無窮「可能性」,(如果成為雜亂無章的結構就更符合後現代的不確定性與拼貼感),意義與內容可能完全獨立於作者想像之外,因此作者的存在與否,已不相干,換言之,閱讀變成讀者與符號之間純粹的溝通行為,無需回歸到作者本人或其書寫意圖去獲得最終的詮釋。(4

 

1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dhs/pr003.html#_ftn1

2http://www.525.idv.tw/win/1166.htm

3 超文本( hypertext):電腦語言,意指一個沒有連續性的書寫系統,允許讀者自行選擇以任何順序閱讀文件。讀者並非跟從單線而循序漸進的思考方式閱讀,語意因而斷裂,讀者可以從一個語境跳連到另一個語境。

      超文本文學,參考歧路花園 http://benz.nchu.edu.tw/~garden/garden.htm

4 http://udnpaper.com/udnpaper/PIC0001/3301/web/

 

(續篇)

張愛玲(1)!心底跳出了這個名字,他徹底實行了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儘管在華人世界中關於張愛玲的話題,一直是眾聲喧嘩,上海成立了紀念圖書館(2),台北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3),電影第一爐香即將開拍,討論他的照片集、戀衣癖、女性論述、劇本等,網路上有張愛玲的討論專區(4),而他直至逝世前一直避居美國,不曾回應各家的論述,或為自己的作品加註事後說明。顯然張愛玲迷是經由閱讀將自己的想像、主觀的理解,投射到他的作品,(以符號學來分析和拆解張愛玲的作品一定有趣!)然而他的不回應,讓讀者的閱讀空間更為純粹,作品已擁有屬於自己的生命,張愛玲只不過是這些作品的作者罷了!

在現在的網路文化中,我們很難想像如果張愛玲也像暢銷作家王文華(5)一樣,個人網頁上有彩色的沙龍照,隨時登錄生活心情,回答詢問蛋白質女孩是否真有其人,然後順便廣告新書,經由多媒體的操作,讓讀者來票選哪一位明星最像寶琳娜。雖然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已結朿,但資本主義對流行文化市場的操縱,加上網路結合影像互動的快速連結,作者以另一種方式間接影響讀者閱讀文本,讀者受到感官的刺激,恐怕很難如從前只是經由線性的閱讀,容易區隔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吧!羅蘭巴特於1960年代提出「作者已死」,主張的作者、作品、讀者關係將在網路社會裡變得界線模糊了。

 

1http://www.geocities.com/SoHo/Square/9871/

2http://ctnews.yam.com/news/200203/27/249357.html

3:<張愛玲,請留言> Love on A Two-Way Street  91 5/25國家戲劇院

4http://ceiba.cc.ntu.edu.tw/01039/wwwboard/board-01/

5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tomwang/

 

楊坤朝

推薦網站:

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15/index.htm

人民書城,除了介紹書籍外,有很多的書評以及專題討論等等,不過每次都會出現亂碼,要手動改成繁體中文∼∼∼

 

楊翔任

一、心得:

能理解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的主張了嗎?「作者已死」 這種主張如果是在過去的時代,將會被傳統的社會壓力所抑制,因此在這樣一個封閉的思想環境之下,讀者思想即被壓抑,無法有創造性的意見,但是隨著「作者已死」的傳入,網路的助長之下,終於可以讓我們有機會能夠發表自己的心聲,不再受限制的與來自不同國界、不同種族的人分享自己的感想,這才是閱讀的樂趣,所以想知道未來的出版趨勢,就唯有以尊重讀者為優先的人性化出版才是出版的趨勢所在。

二、推薦網站:

http://we.got.net/~tuttle/

 

李致賢

一、心得:

最先有所謂「後現在主義」者是在藝術和文學領城,哲學領域的後現代主義最晚出現。【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是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亦為法國結構主義思潮之代表性人物。羅蘭巴特對於包括文學在內的一般文化現象,進行系統性的考察、分析與著作,如《符號學原理》、《時裝系統》、《神話學》與《記號的帝國》等。語言學的進展從索緒爾到羅蘭巴特的發展十分驚人,羅蘭巴特最主要的成果在於打破傳統語言學和符號論關於「所指」與「能指」的二元對立關係,批判西方傳統思考模式和方法論,並超越了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進入後結構主義觀點】

然而每一個時代的特質不同相對的文本的表現方式也有所差異,在面對差異化的時代時,認知就會產生衝突。而羅蘭巴特-作者以死、是最終還是新的開始我想因人而異。

 

 

 

 


而文本間和各時代文本作者、讀者,以及非讀者之間相互理解、相互穿越而進行創造的中介。只有透過讀者閱讀才能使文化重生,閱讀是一種行為詮釋角度是相當重要,意識型態的成型對文本影響很大。

另外隨時代的改變現今科技進步產生許多有別於之前的生態,這時是先有作者還是先有讀者,還是讀者不但是作者更是閱聽眾。

 

 

 


總體而言,巴特不僅是位符號學家,更兼具文史學家、神話學家、評論家、作家與結構主義者等多重身分,因此影響領域廣泛,並涉及從神話、時裝、戲劇、文學與攝影等文化與時事相關議題,更展現科學性與的言語(文本)寫作形式二種形式關係,重新替語言學系統提供嶄新的思考角度,更打破傳統分析的藩籬與侷限,對於解釋各種社會、文化、藝術與政治現象提供了大膽挑戰,且可作為分析意義的明晰分析利器

二、推薦網站:

http://www.contest.edu.tw/87/endshow/5/wellbeing/human/trend/postmodern.htm

http://www.complit.fju.edu.tw/online_resource/links/links8.html

 

蔡坤哲

一、心得: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法國二十世紀重要的符號學家、文學理論家及社會文化研究者。他除了對語言文字有極為敏感、細緻而獨到的見解之外,在他三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也曾留下相當可觀的視覺藝術方面的書寫,不容忽視。

在他最具震撼性的一句話「作者已死」中,他之所以會以如此重的措辭來表達,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要鵚顯出讀者的重要性以及潛在價值;在傳統閱讀中,作者-價值創造者、編輯-固定內容編排者、讀者-被動閱讀者,引用耶魯學派學者米勒(Miller)的論點:「任何一個優秀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絕不會使自己成為閱讀文本的奴隸,絕不滿足於文本原有作者對於文本的意義和形式的理解和詮釋,而是有意地發現原作者所以沒有、也不能發現和理解的那些新東西,這也就是「文本的不可閱讀性」。我認為讀者的讀書動機就是要去得到新的論點、特別的看法以便補充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因此適當的懷疑、批判原作者的論點在某程度上也代表了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可能不經消化照單全收,再者,如此一來作者也才能了解讀者吸收後的感想、看法。

  如今,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立即性互動更是把上述者具體化,目前有許多非正式文學作品經集體創作、集體著作在網路上流傳,但是如果一有了商業活動時,能用傳統的出版模式套著使用嗎?誰是真正的作者、編輯?

 二、推薦網站:

http://home.kimo.com.tw/ushersogood/ph_note.htm#structuralism

此網站裡有幾個哲學理論的簡單介紹,當然有包括Roland Barthes在結構主義的論點

 

張弘毅

一、心得:

以前的貴族教育下,知識是少數的精英的特權,他們掌握權力也控制思想,讀者就像袞袞大眾,思想被侷限、創造力被箝制。然而在這個越趨個人主義與多元主義的世界,藉著網路的手,讓單向的訊息傳送變成雙向交流,讓讀者發聲振聾,提升讀者閱讀自主權,創造讀者導向。除了慶幸身處SNT的年代,我們也不該在迅雷的萬花筒中徒待,雖然未來難以透視,也應儘可能理出頭緒,找尋方向及出路。藉由這次報告,對於問題或現象的背後,隱含的意諭,甚至先機的動燭,更讓我體會良多。

一種作品無時無地都有可能萌發出一種新的語言形式,不管是是文字的、非文字的、影像的、音樂的。在空間消失、及時互動的世界,顛覆傳統的創作方式與閱讀方式重生,給予作者與讀者更不拘形式的夢想、創造,而關於作者意圖,我們所體認到的關於作者的專業、背景、喜好與價值。因此,一次閱讀、一種文本、一個字眼,它的意義與影響,在下一次傳遞、移轉中,後人也能感受到我們的專業、背景、喜好與價值,哪怕也只是一次閱讀、一種文本、一個字眼。

在一場場質與量的角力中,波及了文化、傷及文化。儘管擂台上是質量雙贏的局面,席上的觀眾卻可能因為浸淫在拳來拳往的對抗中,開始文化迷失,忘本逐末。猶如閱讀一本色彩豐富,背景華麗以及帶有悠揚樂章跟線上動畫,還外加超連結的故事書,置身其中的你,是否還記得埋在閱讀的荒堙碑銘底下,作者在黃泉路上,也有畫家、音樂家的捨身陪葬?

如果,這還稱做閱讀。

電腦是捷運,開機是搭乘,上網是轉運,琳瑯滿目的網站是應我所需的商店,前天仍是。停駛一日的今天,謹言慎行的格子之旅,從我的yahoo信箱站,徐徐開出。

二、推薦網站: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new_page_44.htm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alit2.htm

構思兩次的心得,真是得來全是費工夫....

希望大家也不費吹灰地看完....

 

徐程遠

一、心得:

在以往,讀者的價值就僅止於接收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而隨著讀者意識抬頭,讀者能夠自己賦予文本新的生命。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某種程度的「一義性」,當文本一經發表,讀者會透過本身的文化差異、心境起伏等因素,賦予文本屬於讀著自己的解讀,當然這種解讀也充滿了不穩定性,隨時可能被讀者所賦予新的意義取代。就如同書評制的產生,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證明了讀者跟文本激出的海浪,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作者那已被釘在牆上的原始內涵了。

但作者真的死了嗎?在網路的世界中作者彷彿又復活了,在網路的世界中,迅速、即時,文本的形式包括文字、影像、聲音等,作者又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不過不是傳遞思想,而是腦力激盪。就像網路流行的文章接龍「麵條與包子」,剛開始只是一個人的一個構想,在網路世界透過多次「讀者變作者」的輪迴,讓作者在這裡找到存在德價值,因為在網路文學裡頭,應當是讀者之生成就作者之生,兩者的關係是絕對性相依共存。 

但在人人是作者,人人是閱讀者的網路世界中,人跟人若只用文字對話,能夠真正理解並達成共識嗎,還是會越來越趨向表面化……

二、推薦網站:

http://adm.ncyu.edu.tw/~hatcs/new_page_25.htm

 

林小玲

一、心得:

1968年羅蘭,巴特強調;當文本誕生的時候,作者已死,文本的組成時刻是一種橫越,穿越一篇或數篇作品;企圖把自己放在可閱讀性之規則的界限之外,作品是實在的,佔據了書一部份的空間;是拿在手中的時候,是文本的想像性產品;同樣的作品可出現在不同的地方.文本是根據某些規則的方法論來顯示自身;是被語言捉住的,祇作為論述的存在,不是作品的分解;祇可在一種活動中經驗到,因此不能停下來。

巴特所提出的作者已死,代表讀者的誕生,隨著現在教育的普及及時代的進步,到了現在互動、聲音、影像等多媒體的網路時代,讓「可能性變得無窮大」。作品在詮釋過程中,不見得完全是作者所想表達的,有的是掌握在讀者手中,因為讀者背景與文化上的差異性,對於作品意義與內容的解釋與可能完全獨立於作者想像之外,作者只是提共其基本立意,並不能左右讀者的想法,因此作者的存不存在,已經毫不重要了。

 

二、推薦網站http://www.contest.edu.tw/87/endshow/5/wellbeing/human/trend/postmodern.htm

相信大家對於後現代主義還是模模糊糊的吧這個網站有介紹後現代主義,大家可以上去看看 ^O^Y

 

蘇秋文

一、心得:

不了解的人,通常會直接把「後現代主義」解讀為「只要是反傳統、不同於流俗的」或是「反對『現代』的都可以稱為『後現代』」。跟其他引起流行的事,「後現代」在成為風尚之後,也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一環,簡言之,「後現代」也成為流俗。

  後現代主義的概念至今仍無法清楚的界定,那是因為「後現代主義」並非一個宗教或黨派,沒有宣言或規章。我們只能從其思想的特點去認識它。所有的理論都其來有自,要了解何謂「後現代主義」,我們首先要知道何謂「現代主義」。

  簡而言之,現代主義是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西方主流思想,就是從啟蒙運動帶來的理性主義、科學主義,與自由神學等思維。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形態急速變遷,科技突飛猛進,大大影響了人們心靈與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對「現代主義」作強烈的反應和反動,遂產生自1954年以來的所謂「後現代主義」思想。後現代所標榜的是對「現代性」的批評,概略之,現代性的特徵是「理性化」和主體性哲學。由於這是過於狹隘了的理性主體,因此造成現代社會只追求效率、秩序等,使得人與人之間漸漸疏離了、生活失去了自我觀照的理性做種種批評。

  在 http://www.efcga.org/c_html/history_3.htm 裡分別給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給做了簡單的思維釐清。我就不再多提。

  最先有所謂「後現在主義」者是在藝術和文學領城,哲學領域的後現代主義最晚出現。若就台灣文學裡,最著名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家非七等生莫屬,尤以其《我愛黑眼珠》為代表作。後人喜歡從他的作品裡去探討「他到底要表達什麼?」現代小說的老師將這篇小說列為重要篇目,可是同學的反應多是「看不懂」,可是慢慢地抽絲剝繭之後總是得到許多不同的意見。

  相信由各種不同背景的同學來解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就如同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作者傳達的意念似乎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在裡面「看見」什麼。(附上《我愛黑眼珠》原文供同學們參考。)

  我很喜歡看BBS站上的連線故事版,每天都會有很多故事被發表在上面,無論是好看不好看的。讀者們有對於故事的意見也多會公開即時地反映在版面上,或是私下寫信給原作者。無論是怎樣的做法,讀者作者之間有了交流,於是網路故事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出版」,作者和讀者有了互動關係。像蔡智恆的第一本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相信在連載期間故事內容也多多少少受到讀者們的影響,最後才由電子轉化為紙本並大賣。

  我相信後來還是會有讀者不滿意結局而有了改編之kuso作,就像一本當代德國童話名著的標題一樣:「講不完的故事」 (Die unendliche Geschichte),或許你還會發現自己也成為作者,正與大家一起在編織這個故事。
二、推薦網站:

 

1 http://ftp.nksh.tp.edu.tw/studio/classroom/w_history/postmodern.htm
  淺談後現代主義
  這個網頁介紹的是「藝術裡的後現代主義」,有圖為輔證,簡單詳實。

 

2 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m-bin-chhiong/sek-su/ch-04.htm
  林民昌碩士論文.當代台灣小說文本知識的構成
  第四章 從文本化到傳播化
  只是整本論文中探討有關「台灣小說的文本化到傳播化」,很多。
   若同學們有興趣不妨看看。(相信看完全本保證累死。)

 

3 http://udn.com/SPECIAL_ISSUE/CULTURE/NETLIT/news/news2.htm
  迷幻的虛擬之城——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後現代狀況
  在聯合新聞網裡面開了「網路文學」的專區,這只是其中一篇,向陽作。

 

附錄

http://adm.ncyu.edu.tw/~hatcs/new_page_25.htm

http://life.fhl.net/Culture/tend/theN_1.htm

http://new.ccea.org.tw/excel/comunication/soc/19.htm

`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