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歐貞延

 

現在時間是下午兩點,我一個人在宿舍,感到無比的孤單……。打開電腦,連上網路,收了幾封電子郵件,順便發了兩封電子郵件問問同學論文的進度,互相勉勵一番,突然看到msn上有人登入,趕快傳個訊息過去,對方也很快回了訊息,有人在的感覺真好,至少不是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對著冰冷的電腦,突然覺得它是我對外聯絡的一個管道、一個傳聲筒、甚至是一個郵差了。現在,我開了四個視窗,一個在聊天、一個在找資料、一個在聽音樂、而另一個在打字。

這是在室友們都回家的一個夏日午後,我一個人在宿舍所寫下的心情雜記。在我知道如何使用網路之前,與朋友的聯繫通常透過電話或是信件;懂得如何上網之後,我學會了收發電子郵件、使用ICQ、msn與及時聊天軟體,尤其是有了寬頻網路之後,只要打開電腦,就一定連上網路,看看現在有沒有人在線上,當我想找人說說話時,我會顯示在線上,其他的時候,我會用忙碌中、離開或隱藏,偶而才丟個訊息給對方。現在,網路不但成為我跟同學之間溝通的工具;也是我跟以前朋友的聯繫管道,透過電子郵件或msn,我們可以互相了解關心彼此的近況,藉此維繫以往的友誼;此外,在網路上我也認識了一些網友,我們透過電子郵件與即時訊息的傳遞來建立並維持這種既真實又虛擬的友誼。網路,已成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網際網路提供了人際交往的嶄新模式,透過網路人們得以超越地理時空的限制,加速聯繫的速度、降低聯繫的成本,使人際關係的維持變的更加方便而有效率。所展現出來的社會關係和人際互動,

正如同現代都會區的居民趨向將生活空間私人化,也就是從公共空間移到私人空間,電腦網路上的「線民」在表面上也是從面對面的人際互動,轉移到獨自面對螢幕,跟「電腦」交往。可是在單獨的電腦螢幕之後,線民所共同創造出來的「虛擬空間」,卻成為聚眾和結識同好的場合。一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非都會區的生活),經常有個眾人經常聚首的場所,例如咖啡屋、酒吧、街角等;對沈迷於電腦網路的線民來說,「鍵盤就等於是咖啡屋」,讓他們得以隨時跟同好交往[1]

網際網路無遠弗屆,透過網路具有類似興趣的人,不再局限於面對面溝通,以及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而可以在特定虛擬空間中,共同組成虛擬社區來。這時,虛擬社區具備如同初級團體般的親密性,又有著如同次級團體般依個人興趣與偏好而自由進出的選擇性;人們可以在虛擬社區中享受深切的關懷與照顧,但也可以隨時依個人利益考量而中斷連線。相較於真實世界,初級團體雖為整全性地交往,但在人際關係上也有諸多人情的羈絆,限制了人們的自由度;次級團體雖然有著高度的選擇性與主觀價值和興趣引導,然而在人際交往上是片面的、選擇性的。就此點而言,虛擬社區兼顧兩者優點,讓網友同時滿足對深入交往與自由選擇的需求[2]

綜觀社會學理論與文獻,陌生人社會學的範圍可以依探討的重點,大致區分為三類。第一,指涉單純「彼此不認得對方」的「陌路」之間的互動。這類陌生人跟一般通用的概念最為契合,也是上述都市社會學文獻中較常探討的領域 。第二,不但互相不認識,還因為雙方的屬性特徵、身份地位、生活型態等相距甚遠,幾乎是分屬於不同的「副文化」,因而形成「異類」之間的互動。第三,除了上述兩項特徵之外 (不認得對方、彼此分屬不同副文化),又因為互動的一方本身是移民,對當地社會文化而言是「異鄉人」,加深雙方的隔閡。這種陌生人類型又衍生出邊際人、過客等,大概是社會關係的公領域中距離最為遙遠、最難溝通的群體[3]

傅仰止提到,雖然一般認為電腦網路上的人際聯繫可能不易持久,也不容易成為強聯繫,國外若干實証研究卻發現許多線上聯繫符合強聯繫的多數準繩:關係重疊、經常聯繫、互惠、友伴、支持、持久等;而且線上聯繫的對象跟線下的關係有許多重疊處。這種「親密的次級關係」,或許也是資訊社會中一項重要的特色[4]

戴怡君對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的特質進行探索,研究發現:1. 使用網路進行互動的狀況:教育程度較高者,使用網路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此假設獲得支持。這表示,目前的網路使用者仍以高學歷者為主。2. 較常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之個人特質:越認為在網路上的互動是不真誠、無法交到真心朋友者,使用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越高,這個假設獲得支持。故使用網路進行互動者,多認為網路上的交往是不真誠的,越認同網路互動的不真誠,就越常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3. 真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情況: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其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此研究假設亦可能獲得支持。這表示了,人際關係較差者,在真實生活的溝通情境中,其可能缺乏與人溝通的技巧,故無法順利達成與人溝通互動的目的,其容易透過使用網際網路來與他人互動,故使用的頻率較高[5]

一般對資訊社會中人際關係的負面印象,可能過份強調在負面的孤獨落寞,尤其是針對鎮日浸泡在電腦螢幕前、似乎跟周遭人群隔絕的年輕人,特別令人擔憂。可是表面上跟他人沒什麼來往的年輕人,很可能透過電腦網路,在虛擬社區中享有更寬廣的空間,跟不同人群作密集交談。再以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為例,電腦網路提供社交的捷徑,讓人足不出戶,便能夠跟親朋好友密切聯繫,甚至定時跟其他老人同好,在線上集體談論共同的興趣。有了這項嶄新的通訊工具,居於不利社會處境的弱勢者大為增強活動與社交的彈性與空間[6]

線上的陌生人,不像大都市街頭上擦肩而過的陌路那樣毫不相干。由於網絡上互動的成員多少有其共同特質,而且在線上這種互動情境中,經常有其他團體成員或近似背景的人作為旁觀者,網路成員之間即使素不相識,也比較容易互相幫助。電腦網路上的成員不但傾向信賴陌生人,陌生人或弱聯繫對象之間,也經常成為社會支持與認同感的來源 。尤其當建立關係的起始階段就有共同點時 (例如地理鄰近),更容易發展信賴的關係。換言之,原為陌路、卻共處相同副文化的網友,似乎更容易透過電腦網路這項新媒介,建立或加強溝通管道,拉近彼此距離。至於本來就互不相容的異類成員,即使有這種媒介,可能也不容易跨越鴻溝[7]

虛擬空間中的活動鼓勵網友依投射與轉移作用來發展出其認知,網友間缺乏其他成員的背景資料,只能透過文字(以及少數符號、圖型)介面的溝通來展開對互動對象的認識,由於缺乏視覺線索以及其他資訊,因此,網上行為鼓勵投射的作用,讓喜怒哀樂等情緒誇張地表達,以極端對立的表現方式出現,然而,由於所有人都知道網路舞台的特性,成員彼此互動時,也同時意識到現實與虛擬世界間的差距,因此可以同時接受兩極化對立的價值。

不但如此,網路世界還可以將不需要的資訊與互動情境加以過瀘,僅僅留下網友期待的理想情境,以符合心靈的篩選作用[8]

黃厚銘指出,虛擬社區中的人際關係基本上是同時具有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人際關係的特質。一方面,就如同在現代社會中一樣,網路人際關係是以個人間局部人格的接觸為主,這種個人流動多變的自我認同,甚至還更接近所謂的後現代狀況。另一方面,就個別團體的內部來說,卻是以興趣的同質性為人際關係的基礎,這就比較類似基於同質性而形成的傳統社會。許多在現實社會中備受壓抑的弱勢族群,就經常藉著網路來相互支持和凝聚力量,成員可以自信地在歸屬的團體中建立自我認同[9]

現代社會流動性相當大,受教育、工作、婚姻、經濟能力改變、社會階級流動等因素,都會造成居住地遷移;當代美國人終其一生平均大搬家六、七次,雖然人們潛意識中仍渴望追尋小鎮記憶,然而,由於遷徙的結果,即使撰擇定居小社區中,也不再是傳統上彼此認識的鄉鎮了,那種濃重的集體記憶也就無法僅僅依著地緣而單獨被建立出來。相形之下,透過網路連線所經營的長期線上關係,就程度上言,可能還遠比僅僅因為地緣接近所形成的社區,更能真實地抓著人們潛意識中對社區的追尋[10]

 

E-soc 28期目錄         E-Soc總目錄



[1] 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原是  Wellman et al. 於1996所提出,2002/11/30。

[2]翟本瑞(2002),〈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2002/11/30。

[4] 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本段原來是Wellman et al.在 1996所提出的,2002/11/30。

[5]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嘉義: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摘自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原是Dertouzos於 1997所提出,2002/11/30。

[7]摘自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2002/11/30。

[8]翟本瑞(2002),〈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9]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10]翟本瑞(2002),〈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