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心理學

    南華大學社研所 蔡長穎 沈昱全

第一部分:資訊心理學概論  蔡長穎

第二部分:網路成癮  沈昱全

第三部分:同學之課堂心得

資訊心理學概論

南華大學社研所  蔡長穎

一、心理學各家門派

綜合Hergehahn和 Olson(1997)以及Biehlers和Snowman(1993)的論述,將近代心理學的主流學習理論概分為四類:行為學派、認知取向、人道主義心理學以及生理取向的學習理論。(胡志偉、陳德懷和曾志朗,2001)

(一)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

1)學習時,不同物種的生物體遵循同樣的學習原則。

2)學習的本質是將(環境)「刺激」和(生物體)「反應」加以連結。

3)當「刺激-反應」的連結是帶來「好」的結果時,當刺激再出現時,生物體作出相同反應的傾向會增加。

(二)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1)程序記憶的形成與修正

2)有意義的學習

二、網路心理學特質:

John Suler.Ph.D(1999)在〝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Overview andGuided Tour〞一書中將網路心理學劃分六部份(鄭君良2000):

 (1)          網路基本心裡特質:作者認為網路有其獨特的心理特性,例如改變感官經驗、身份彈性與匿名、社會地位平等、超越空間界線、時間伸展與壓縮、接近無數關係的能力、紀錄無窮紀錄的容量...等。

(2)          網路中的個體心理:作者認為網路的匿名性提供機會,來實驗展現自我,以及展現身份的新方式。另外,作者也討論到網路成癮的話題。

(3)          網路關係的心理學:這部分是作者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網路關係之間的討論,作者認為雖然網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迷人的溝通新方式,但網路應該是人際關係的補充,而非取代。

(4)          網路中的團體動力:作者討論到網路中的團體習性與網路心理治療。

(5)          網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作者討論到網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偏重在質性的參予觀察研究,以及討論網路的研究倫理。

(6)   「宮殿」(Palace)研究:最後是作者以「宮殿」(Palace)這個聊天網站為對象,所做的參予觀察研究。

三、網路上的自我

   John Suler (1999) Cyberspace Humor中提到自我人格特質於網路上之呈現可以依各人的選擇而改變,以下是五種不同面向的討論(何明純,2000):

(1)   分離或整合:每個個體的認同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多樣性,我們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分別表現出人格中各個不同的區塊;而在此同時,我們仍應要保有將組成個人人格的各個成分調和的整合在一起的能力。

(2)   正面或負面:我們可以在虛擬空間表現在人格特質中較屬於負面或正面的一部份,而某個在現實生活中正面的觀感也可能會在虛擬社群裡演變成相反的態度。而無論我們怎麼看,這都會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尤其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模稜兩可的想法。網際網路正可提供一個可以彈性的測試這些糾結想法的環境。

(3)   想像或真實:有些網路社群期待參與者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有些反而鼓勵使用者以充滿想像的虛擬角色參與,當然也有介於其中的,但無論是哪一種,參與者都不必然要展現全部真實的自己。而另一個值得關心的課題在於即便是日常生活表現出來的言行,也不見得就是真正的自己,那甚麼才是一個人最確切的身份呢?

(4)   有意或無意:有時候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可能會是隱性的,即使是我們主動選擇、決定要呈現在虛擬世界中的,此選擇仍然不一定是有意識的選擇,就像選擇一個使用者名稱,有些人可能只是想用這個名稱,但卻說不出確切的理由。

(5)媒介選擇:人們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包括語言、手勢等都可以做為所謂的「媒介」,而在虛擬空間上,依然會有各種不同的媒介選擇,例如文字、圖像、態度等等

      角色扮演遊戲讓玩家們在遊戲過程中,真實與虛擬之間呈現不同自我的面貌與轉變。產生現實自我的移動、虛擬自我的創造,與兩種自我的分合交流。(陳怡安,2000,從心理動力學論「線上自我」)

四、網路與心理防衛機轉

陳怡安於心理防衛機轉在網際空間線上遊戲之應用曾提及自我防衛機制與網際空間線上遊戲相關之應用:

(一)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經由強調所想要的特質來掩飾自己的弱點,或是在另一個領域求得滿足,以補償在這個領域所遇到的挫折。

1、直接補償(Direct Compensation):個人在某一方面有挫敗的經驗、實質的缺陷、或自卑的感覺,乃集中其力量克服此一方面之缺陷。

2、間接補償(Indirect Compensation):當個人在某一方面遭到挫敗後,自知其有力有未逮,乃轉移期努力的方向,並且獲得成功產生心理補償。

(二)替代作用(displacement):

      個體當被引起一些有敵意的情緒時,不敢對受挫來源表示不滿,把鬱積的情緒轉而發洩到較不會危險的對象上面。

(三)幻想作用(fantasy):

      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藉由馳騁在虛幻的、想像的世界中來得到滿足。

(四)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

      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與滿足時,將自己比擬成幻想中之成功者,分享他人成功之果而使自己獲得安慰,此為認同作用之心理防衛機轉。

五、網上角色

在線上遊戲中以MUD為例,可歸納出玩家的四種使用動機因素:「自我肯定」、「匿名陪扮」、「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蘇芬媛,1996)。

  1、「自我肯定」型動機之使用者藉由在MUD的活動,充分發揮想像及創造之能力建立虛擬世界。在遊戲中證明自我的能力,享受達成任務升級的成就感藉以滿足支配的權利慾望。

2、「匿名陪扮」型的使用者,充分扮演和表達在現實世界中隱匿的另外一面,以不同的行為模式與他人互動,滿足生命中自己想達成的角色及人物。

3、「社會學習」型的使用者透過MUD的虛擬社會從事社交性的活動,結合志同道合的戰友、學習更高階的程式積極努力晉升成巫師等。

4、「逃避歸屬」型的使用者,自由馳騁隨心所欲在虛擬世界中扮演角色,甚至玩家可自由做一些真實世界中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事,在此虛擬情境中暫時逃避現實。

六、網路與精神治療

  John Suler (1999)於〝Psychotherapy in Cyberspace:A 5-Dimension Model of Online and Computer-mediated Psychotherapy〞透過五個部分來明確說明這種型態的線上治療法(袁薏晴,2000):

(一)    同步的/非同步的:

同步的:是指為託人與臨床醫師同時坐在他們的電腦前、同時上線,這種彼此的交互作用是在同一時刻發生,例如使用文字會談、網路電話與視訊會議的討論。

非同步的:是指委託人與臨床醫生不必同時坐在電腦前連線對談,這意味著彼此都可以有很彈性的時間和心情。例如使用E-mail、新聞群組或是電子佈告欄。

(二)  文本的/感官上的

文本的:大多數在網際網路上所產生的交互作用都是典型的文本互動,這是沒有影像和聲音的。例如E-mail、新聞群組、電子佈告欄或是網頁。不過,通常人們會使用一些標點符號、微笑、空格或是美工文字等,來表達他們的意思。

感官上的:有一些視覺上和聽覺上濃烈的感官相遇,像視訊會議這樣的會談方式。不過,類似皇宮這樣的特殊場域更提供了使用者更多的想像空間,在皇宮中人們可以使用聲音傳輸、文字書寫與視覺上的化身來互動,這是企圖模仿真實生活的一種迷人的互動。

(三) 實際表露/想像的

想像的:在虛擬空間中,事實上,是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它是不同於現實世界的面對面過程。類似像一些文本的對話、以幻想為基礎的設群-NOOs或MUDs、或是多種媒介的對話社群-皇宮等等。心理治療師可以善用這些錢在於委託人的想像線索,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實際呈現的:類似像透過視訊會議這樣的方式,這是一種相當優良的網際網路科技,提供給治療師與委託人之間類似於真實面對面的互動。

(四)   自動化程式/人與人之間的:

自動化的:在理論上,電腦可以達到一些人們所無法達到的任務,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指令給電腦來完成與引導心理治療。類似像「Eliza」就是這樣的一個程式設計,它提供了一些擬態與完全自動化的心理治療,甚至是更願負責任的。

人與人之間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需要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所以這就不需要去列出贊成與反對的聲音了。

(五)    隱形的/此時此刻的

隱形的:有時候心理治療師可以隱藏在電腦程式的工作中,來監看委託人的反應,而委託人是完全沒有知覺到的,不過這也牽涉道德倫理的問題。

此時此刻的:事實上,心理治療的過程有時是依靠人際關係的建立,來達到治癒的效果的,包含委託人和治療師中信賴關係的發展。

網路成癮

南華大學社研所  沈昱全

一、             前言

cyberbug網蟲,這是一個隨著數位世代興起產生的新詞彙。cyber的意函多和數位、電腦、網路相關,而bug則是意指對某事相當熱衷、狂熱的人。所以cyberbug就是因為網際網路的使用日趨頻繁與便利,相應產生許多人投入網路世界中無法自拔的現象而衍生出的名詞,也就是所謂的網路上癮者。
   
同樣因應時代而生的俚語還有“網路寡婦”意指老公或男友沉迷於網路中都不理會自己的女伴,使的這些女人因受男伴的冷落而感到痛苦。有這種情形的女人就被稱之為網路寡婦,諸如此類的還有網路吸血鬼(1)……等。網路成癮症狀出現的比率是越來越

高,現今已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注意,那究竟網路成癮的定位與定義為何呢?接下來就先由一些專家的看法來探討。

 二、何謂網路成癮

最先提出此一名詞的是美國的精神病醫師Goldberg於1996年根據臨床診斷之案例提出的一種症狀,並命名為網路成癮症(IDA,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此症狀是指使用網路者逐漸養成一種近似病態行為的上網習慣,上網者不能自主的控制自己上線或離線而處於一種強迫性行為(compulsive behavior)的模式下。上網者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使用網路上且無法離線也不想離線,進而開始忽略了真實生活中的活動與社交。同年的匹茲堡大學布拉福分校Kimberly Young教授便著手進行網路成癮者的研究,並從病態的賭博成癮之特質的角度來設計研究,其預設了網路上癮與賭博成癮的特質相似且以心理依賴網路的程度來區分是否為上癮者。

以下是她的測量指標:

1:你常想著網路嗎(想者前次上網的情形或期盼下次上網)?

2:你覺得有必要增加上網的時間,來滿足自己嗎?

3:你曾一再想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都沒有成功嗎?

4:你試著減少或停止上網,時你會覺得焦躁、情緒不穩、沮喪而且容易發脾氣嗎?

5:你在網上待的時間是否比預期的還久?

6:你是否曾因為網路,冒過可能會失去重要關係、工作、教育或生涯機會的風險?

7:你是否曾對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撒謊,隱瞞你上網的程度?

8:你是否以上網來逃避問題、舒緩負面情緒(例如無助感、罪惡感、焦慮、沮喪)?

以上八項符合五項者即被視為網路的依賴者。

-------------------------------------------------------------------------------------------------------

(1) 馬里蘭大學行政人員稱呼那些直到天亮了才離開電腦室的網路成癮學為網路吸血鬼Internet vampires。

交通大學教授周倩則將網路上癮定義為:由重複的使用網路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同時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也就是說因為網路的許多特質帶給使用者許多快感,同時又是很容易重複獲得這些愉悅的經驗,就在網友一直享受快感時,漸漸的便失去時間感且加重對網路的依賴而導致沉迷、上癮的情形發生(王沂釗,陷入迷網,認識網路上癮)。

約翰蘇勒(John Suler)認為網路上癮是網路使用者為了有多的時間上網而大幅度的改變生活型態,如:減少與親友的社交、減少睡眠、運動等重要生命活動,更甚至為了節約時間來上網而忽略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總結前面幾位學者的看法,大體可以嘹解到網路成癮的重點並不在於花費多少時間在網上,而是個人是否沉迷於網路世界而無法自拔,且對現實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翟本瑞,網路上癮)。

三、成癮者在網路上做什麼

根據KimberlyYoung的研究指出:

網路依賴者一星期平均花38.5個小時在網路上從事與工作和學術無關的活動,其中絕大部分的依賴者沉浸於網路同步溝通環境中,35%在聊天室、28%在MUD。相較之下非網路依賴者一星期平均只花4.9小時掛在網上,且55%是在處理電子郵件及瀏覽全球資訊網、24%是在收集資料。兩者間在如何運用網路上有很大的不同。

網路依賴者深受網路同步互動空間的吸引,而在網路互動空間中網民大部分是從事色情活動,和角色扮演及與他人互動聊天,玩遊戲…………等,也有少部分的網蟲從事未與他人互動的網上活動。(Wallace,網路心理講義)

四、網路上癮的成因

    網路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會讓人如吸食毒品般的失去自我無法自拔?又為何有那麼多的人會被網路制約而喪失自主性。關於網路成癮症的可能原因可以從個人的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及網路的特質,這幾個面向來探討。

(一)、生理因素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將建置「教育部不當資訊防制計畫及過濾系統」,電算中心近日在教育部部務會議提報該計畫時指出,從生物神經學理論而言,上網刺激分泌神經性荷爾蒙適應戒斷症狀,可以得到喜樂或減少不舒服,而成為網路上癮的原因之一。這也就是說網路成癮可能像酒精成癮或毒品成癮一樣,有對人體的生理層面產生某些化學效應使人受生理機制的影響而較無法自主。但是網路成癮的成因探討大多是放在網路的特質與個人心理因素的相互影響這個面向,並且對於網路成癮是否能與酒精、毒品成癮同等視之依然有爭議。故在此只是提出生理因素的可能性,而未加以論述。

(二)、個人心理因素

    每個人在生活中常常都會處於一種具有威脅性刺激的情境中,如:明天有一個重要的考試,這樣一個對人來說是重要的考試,就是一個威脅性的刺激。假若我們無法脫離威脅的困境進而產生了被壓迫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壓力。也就是說若無法準備好明天的考試,壓力就會產生。反之已有萬全的準備則壓力就會消除。如果一個人所處情境中的威脅性刺激已成了此人生活中長期存在的事件,同時使他在心理上有種被壓迫的感受,如此的感受是經常因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續存在的,便是生活壓力。聯考為人帶來長期的壓力就是一個例子。

    壓力的來源有許多,大致上是因為生活上遇到重大改變或是日積月累而令人煩心的日常瑣事,每個人因生活情境的不同有不同的生活壓力故也產生了許多心理上的衝突、困頓與許多的負面情緒產生,像是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是處於一種不知該如何選擇的兩難衝突狀況中,這些也都是人會產生負面情緒的因素,

亦都是人人皆不想面對的情境(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倘若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且無力解決時,個人心理的防衛機制就會開始啟動。

    佛洛依德的人格結構與人格動力理論中提到了組成人格的三個部分,具有食、睡、性、攻擊與破壞等本能慾望的本我(id),代表著良心、理想,由內化的社會道德規範所形成的超我(superego),以及調節、緩衝超我與本我之衝突的自我(ego)。當自我無法處理因本我與超我衝突所形成的心理困境時,個人便會改變自身的行為以減少焦慮,這就是防衛作用。簡單來說就是逃避帶來壓力的種種生活情境之作用。

    許多網蟲可能就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所帶來的壓力,進而躲到網路的世界中。許多青少年的學業成績不理想,在課業上缺乏成就感,故將注意力轉到一個能讓他發揮自己能力開創一番豐功偉業的網路遊戲中,並由遊戲中建立起的成就感來補償在現實學業生活中的無力感以減少焦慮的發生。這即是防衛作用中間接補償作用(Indirect Compensation)的過程與效用。而在網路世界中是不受現實社會規範制約,許多人將壓抑已久的本我慾望,宣洩在網路世界中。這樣的替代作用(displacement)可從線上世界中充斥著暴力與鬥爭,如:遊戲中頻繁殘酷的殺人行為與許多論壇的火爆言論等,或是聊天室的網路性愛中看見。另外還有其他的網友是因為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而無法解決,便使自己置身於另一個充滿幻想的虛擬世界中以逃避面對現實時所產生的壓力,或是將自己依附在自己創造的線上角色來逃避真實生活中的角色,也就是幻想(fantasy)與認同(Identification)防衛作用的發生(陳怡安,心理防衛機轉在網際空間線上遊戲之應用)。

所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挫折、衝突、壓力是從個人心理層面看到網路使用者會沉迷網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心理的因素便是從個人的需求來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人格理論中提到了人的基本需求之四個層次,他認為人就是為了自我實現而存在,而人若要滿足自我實現這個需求,就一定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及尊重需求,四個基本需求。此四個需求是依照順序來滿足,一定要滿足較低的需求才能滿足較高的需求。先從最低的生理需求來看,網路上大量色情資訊的容易獲取及各式各樣的虛擬性愛行為,在在滿足了眾人對性的生理需求。而網路的匿名特質也給人在人際交往間和顯露出真實自我時一份保護與安全感,其滿足了安全需求。再者,虛擬社區的互動也能給人被他人關心、愛護、欣賞、鼓勵等愛與隸屬的需求。最後,藉由在虛擬世界所建立的成就或是與他人成功的互動,都能獲得他人與自身的高度認同,進而得到別人的尊重與重視且也肯定自己的價值並尊重自己。

    Wallace在網路心理講義一書中從羅特的控制觀來看何種人較易沉迷於網路。羅特將人的特質分成兩種:一種是認為自己有絕對的自主性可以控制許多事物,一種是認為自己多受外在因素控制與決定。前者是具有內定控制觀的人,後者是具有外定控制觀的人。Wallace認為具有外定控制觀的人因喜好可掌控的科技與事物,故較易沉迷於網路,因為網路能滿足他的控制欲望。然後他用操作型制約來解釋網路引人成癮的原因,人會將自己的行為與結果作一個連接,而若是一個人在其行為之後獲得了愉快的結果,則人便會重複這個行為。但是若這個好的結果出現的太頻繁便又會使人減少該行為的頻率,其中變動比率式的出現頻率是最吸引人不斷重複同一行為,我們可以從許多人不停玩吃角子老虎機這種賭博機器來說明變動比率式,玩家知道不斷的重複投錢後拉下桿子這樣的行為將一定會中獎,但是卻不知道是第幾次才會中獎,中獎就是重複投錢拉桿行為的獎賞,而對於獎賞的強烈企求與不知道出現的頻率為何便是讓人沉迷於吃角子老虎機的最大原因。網路的沉迷也是一樣,網友對上網後能的到的獎賞(愉快的經驗)有莫大的期待,但是卻又不知道獎賞何時才出現,故便一直上網而終究沉迷於網路之中。Wallace從行為與獎賞來看網路吸引人的地方,也從此來探討個人會喜歡上網的原因,他認為在同步互動的網路空間中可以滿足個人許多面向的成就感,而這也就是上網的獎賞之一。如此看來網路的確能滿足個人的許多需求,眾人也因要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主動投身至數位世界中。

    個人固然有許多的原因與動力來使自己主動的投入線上世界中,但是網路本身的特質也正因為符合能滿足個人上網目的的條件,且與網路上癮的個人心理因素相呼應,而產生更強大的吸引力。匿名性、安全性、自由性使人能放心的在網上與他人互動,不會有現實世界與他人交際時的陌生焦慮,也不會有面對面接觸的危險性與壓力,同時可以呈現自我,使得個人的自主權擴大。在加上行為的不受限故可讓人在網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盡情的發洩或滿足欲望。網路的便利性與互動性使人能輕易的建立起新的社群關係,並置身其中。其實將各種網路的性質綜合其來便產生了一種最吸引人的特質,那就是可創造性。網路的可創造性使人能輕易的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美好世界,這個美好世界的建構在在針對了現實世界的缺乏,成為人們最美好的避風港也使的人們忘了真實的世界的存在。

五、網路成癮的影響

    根據卡內基梅龍大學所主持的「HomeNet」研究顯示,上網對正常人來說的確會傷害心理健康,上網的時間越久,個人的心情就會越沮喪、寂寞。所以網路上癮是會影響到心靈的健康。而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上網,成癮者會改變生活型態使之能讓自己一直泡在網上,而維持健康的運動將被幾乎完全的犧牲,飲食習慣的不正常、減少睡眠、正常社交的減少,更甚而荒廢工作與學業。網路成癮對生活型態的影響也會延伸到生理層面,有許多人因長時間看著電腦銀幕而得到乾眼症,睡眠的不足、缺乏運動使身體的抵抗力變差,一直坐在椅子上操縱著滑鼠導致手腕肌鍵發炎,最嚴重的還有中風發作及猝死的案例發生。

    網路成癮是數位時代的新社會問題,從其造成的影響來看的確是相當嚴重,再加上資訊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未成年的學子們必與網路科技有更密不可分的接觸,然而學生成癮與受其影響的問題便會日益嚴重,這使的我們不的不正式且重視這個問題。

六、網路上癮不是網路的錯

    網路成癮這個帶來負面影響的社會問題,並不是因為網路才會導致問題產生。許多學者對於使用者與網路在導致成癮的責任歸屬上有相似的看法。Kimberly Young認為網路本身並不會造成上癮的狀況,而是類似聊天室等特殊使用模式才會促成網路上癮的症狀。John Suler在其對宮殿的文章中寫到:

     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一再到宮殿是因為那些社交關係。沒有那些關係,宮殿會變成一種視訊遊戲,而這種癮很快會消失。

    舒樂與楊恩的觀點都不認同造成網路成癮的罪魁禍首是網路本身,而應是那些由人所建構的特殊情境或使用模式,而這些部分皆是出自於使用者的欲求,所以網路中吸引人而造成成癮的要素是使用者促成的。台灣大學林以正教授指出:網路成癮現象的產生是使用者個人特質與網路功能交互作用的結果。他認為個人雖可在網路這個虛擬環境中變換自己的面貌產生許多的自我,但是,事實上這些自我的背後都隱含了相同、穩定的潛在特質。香港大學心理系周偉立副教授認為網上行為取決於使用者對使用網路的評估而非網路的特性,網路與其他的環境一樣,不能與環境中的主人翁的觀感、態度和價值分開(新華網, 2002-08-08 09:50:26,兩岸三地心理學者會診“網路成癮”現象)。其實網路的沉迷者基本上都是有自身的人際問題、生活問題、種種的缺乏與需求,才會來網路世界中尋求另一個落腳點。這些問題不論再何時或何種環境都會存在,而網路空間只是被人們利用而已,所以網路令人曠日廢時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傾向所造成的(Wallace,網路心理講義,p195)。

同學之課堂心得

有關網路上癮

南華大學社研所  劉燕青

網路上癮一直是網路心理學的研究重點之一,雖然都有「上癮」的概念存在,心理學界卻很難已以前的「上癮」行為的定義來討論有關網路上癮的問題。

網路上癮最早是由金柏莉•楊提出,談到對網路上癮現象研究的源起時,她指出最初在1994年一個她的好友的丈夫沉迷於電腦操作,這件事一直深深困擾著她因而求助於金柏莉楊。原先是眾人眼中美滿的婚姻,幾個月以來,先生下班後直奔電腦桌前,幾近癈寢忘食終於危及婚姻及正常生活。以金柏莉楊的專業經驗,她發現網路新世界可能會產生新的心理現象及沉迷問題。針對此點,她設計了一份共計二十題的問卷在1994年11月向網路上的一些使用團體發出,沒有料到第二天她的電子信箱就回收超過四十份來自美國各地及國外的信件,回答者都是自認為網路沉迷者,每天平均駐留在網路上超過6個鐘頭,甚至有時一待就超過10個鐘頭,日復一日,甚至危及其工作、學業、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當離線時,他們覺得失落、焦慮、易怒。即使面臨離婚、失去工作、減薪等壓力亦在所不惜。

金柏莉•楊設計了一些問項以研究網路上癮的症狀。在她看來,下列八個題目受訪者的答案如超過五項回答「是」時,就可能己經達到網路上癮的症狀了﹕

1、你是否覺得被網際網路所佔據?

2、是否覺得需要使用網際網路並增加上網時間,以便達到滿足?

3、你是否徒勞無功地重覆控制、跳回或中止網際網路的使用?

4、當要中止連線時,你是否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忱、易怒?

5、你上網時間是否往往比原先預期要來得更長?

6、由於上網,是否會危及你的人際關係、工作?是否會讓你喪失教育機會或生涯規劃上的一些機會?

7、你是否欺騙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關於你過度使用網際網路的部分?

8、你是否利用網際網路作為逃避問題或消除無助、焦慮、徬徨、低潮情緒的手段?

     經由金柏莉楊評估的問題來看,我們可以看出上癮的定義仍是較負面的假設,認為長時間待在網際世界中將會危害到真實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現實生活等,但在資訊社會快速的發展之下,或許關於網路上癮的思考我們可能要換個角度來想﹕當虛擬的網路世界與真實的生活世界已互相融合而無法區(劃)分時,當我們生活中再也無法離開網路時,網路上癮對於我們的意義何在?

 

回應燕青的「有關網路上癮」一文

 中正電傳所  余小玲

        我覺得燕青這個觀點很有趣,不僅學界對於網路上癮關心,而媒體對於「網路上癮症候群」也視為新聞焦點,每當有人倒在網咖,或是個把個月離不開網咖時,這必定成為社會新聞的頭條,更令人好奇的是媒體如何框架「網路上癮」這個網路「重度」使用者的些許現象?於是我上了中時電子報的超值檢索系統,key in了「網路上癮」四個字,查到了九則新聞,大多的新聞消息來源是醫院的新聞,有這樣的心理醫療權威背書,相信媒體更可大肆宣染網路過度使用後的一些弊病,而網路上癮者多為男性、學生,雖然我們常在大學生活中,聽及一些同學為了玩連線遊戲而翹課的案例,但這些畢竟是少數,可是經由媒體的報導過後,似乎這樣的風氣在大學男同學身上蔓延開來,或許這些網路上癮的現象正是剛開始發展網路的社會所關心的問題;但不可否說,僅管台灣的網路普及已經是全球排名前幾,但由於「升學主義」觀念深厚的父母還是會擔心自己小孩沉溺於網路上,所以這些「網路上癮」研究所關心的問題,依然還會是我們的新聞媒體代表社會大眾關心的議題吧!

網路心理學與網路上癮

 中正電傳所  林承賢

-------------------------------------------------------------------------------------------------------

網路—“right here waiting的媒體

對比電視與廣播,妳想看見的內容,隨時都在,不是下週同一時間也不是每晚十一點。

對比書籍與印刷媒體,想看就可拿來看的內容不再一”成”不變,看完即結束,而是不斷的更新且內容如翰海無邊際。

對比電話,無論何時,都會有接電話的那個人,認識或不認識,且不再是一對一。

如此擁有眾多的”可比較利益之媒體,個人或社群、象徵性或工具性的參與都可於其中隨時尋得”滿足經驗”。 使用上,網路的確“right here waiting,然而背後的感情存在與否?浸淫其中所感覺的是真是假?假使感情存在,來源為何?是與相識者的異空間多媒體同步或非同步互動,或是對網路上廣大社群的瞭望帶來的期許與希冀,抑或是網路本身已蘊含愛與承諾的價值於其中?人,於此何如?

 

課前心得—網路上的著作權與隱私權、資訊心理學

網路閱讀的學習歷程之心理實錄

                                                      南華出版所  郭宣靆

     這個禮拜的閱讀歷程感覺陷入了「網海」,儘管到處都是寶,但實在有點吃不消。首先在「google」key in 了「cyber  psychology」,結果拼字錯誤,不過網路會自動校正,真方便!然而看見了天文數字的網頁,心裡氣餒了一半,同時涼了一大截。於是再key in 自己比較有興趣的主題:「role playing」,雖然還是天文數字,但相較之下,總覺得安慰了許多,而且下定決心只看前100筆,剩下的部分就當作不重要。

 http://www.soc.hawaii.edu/leonj/409bs2000/chang/generations.html

好可愛的一篇文章, 忍不住推薦給各位...真是線上學習的典範...

覺得自己好像史前時代的學生ㄛ...

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還蠻淺顯易懂的,跟著hyperlink跳來跳去,雖然內容沒有細看,但總有幾個關鍵字會吸引我駐足閱讀,可是沒什麼耐心就是了。感覺挺新鮮的,像尋寶遊戲一樣。

 http://www.soc.hawaii.edu/leonj/409bf98/salima/report3.html

Driving Personality一詞很值得玩味...很多談網路心理都會用到這個詞...

an awareness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affective, cognitive, sensorimotor domains during driving” 有點難理解....

     雖然花了一些時間閱讀,不過比喻的太抽象了,有點像在看無字天書,不過這個字保證永遠也忘不了。之前瀏覽網頁的時候也有看到這個字,當時不是很懂,然而看完了這篇(似乎不算太難的文章)還是不懂,於是便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智商了

 http://www.soc.hawaii.edu/leonj/leonj/409as97/shintani/shintanireport2.html

網路可以用來治療心理疾病喔...

    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文中「Dr. Driving」的超連結可見「driving」是個很重要的心理學名詞。心有不甘,於是回到「yahoo中文首頁」key in「driving and 心理學」,意外發現http://www.heart.net.tw/post9106.shtml這個網站,是一個研討會的網站。接著,我放棄了「yahoo」又回到「google」,找到了(2000-07-17) 「馬路憤怒」-開車通勤族心理學這個網站,總算解答了我的疑惑,真高興。不過,我還是沒有很認真看完 呵呵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genderswap.html

網路的性別轉換...變男變女變變變...

    Why are males so interested in experimenting with a woman's identity?」我被這句話吸引了,於是就繼續看下去。不過看完了5 點解釋之後,我又失去了耐心Anyway,有機會的話,我應該會繼續看下去。

 

http://www.behavior.net/cgi-bin/ls2.cgi?config=cyberspace&uid=nC1M8.user&new=0

線上行為...John Suler辦的論壇喔...有很多正反面的討論喔

     受到剛剛閱讀軌跡的影響,我選擇了Re: gender switching in chats/MUDs的討論文章 比剛剛那篇純討論的文章有趣多了忽然間,想起了自己之前翻譯的一篇「性別與社會建構」的文章對照閱讀之下,感觸良多。有趣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psycyber.html

John Suler的網站...很多好文章...

 一直有印象這個人的名字,他(她)好像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啊!發現了Publishing online這篇文章,好興奮,有一種挖到寶的感覺…我想這個禮拜找到了這篇文章就夠本了…嗯…介紹這個網站好像有點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的樣子…呵呵…(心想:如果再給我一個禮拜的時間,我一定會好好閱讀的)Anyway,這是一個很棒的網站…文字不會太艱澀,還有插圖,不虧是學過心理學的…(自圓其說)

 

http://www.socio.demon.co.uk/sitereviews.html

關於網路議題的許多網站資源...

    其實是先發現這個網站才找到上一筆的網站。純參考用!

 

http://www.studentbmj.com/back_issues/1099/editorials/351.html

, 上癮了嗎?  瞧一瞧網路上癮的點點滴滴...

 Cybersexual addiction: compulsive use of adult websites for cybersex and cyberporn.

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 overinvolvement in online relationships.

Net compulsions: obsessive online gambling, shopping, or day trading.

Information overload: compulsive web surfing or database searches.

Computer addiction: obsessive computer game playing (for example, Doom, Myst, or Solitaire).

真是心有戚戚焉!ㄚ…剛收到燕青的e-mail,瀏覽了一下,於是注意到「Kimberly S Young」這個人名,想必也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吧!看權威寫的文章有一個好處:省掉了看垃圾文章的時間?!

 

http://www.mastersforum.com/archives/turkle/turkle.htm

簡介Sherry Turkle談網路心理...

    我被幾個關鍵字吸引:electronic walkabout、finding oneself、postmodern pattern,所以就從頭看到尾(這是我唯一一篇從頭看到尾的文章),Sherry Turkle把網路漫遊比喻成青少年成為成年人必經歷程與一段自我發現的旅途,真是浪漫到不行

 

http://www.ils.unc.edu/inls70_F99/Sample/S98/FinalReport.htm

一篇期末報告的範本, 談網路上癮...

 原來Ivan Goldberg是發明「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這個詞的人… 這篇文章落落長,數據引用一堆,專家論述一堆,可是結論卻是:"overuse of the Internet may exist... but it is not a disorder." 有點想揍人…

 

http://www.brandeis.edu/pubs/jove/HTML/v2/sempsey.html

網路心理學的重要文獻回顧...屬於比較早期的...

    看到文章是談MUD,然後是介紹CMC的「同步」與「非同步」差異,就知道是早期的作品,不過還是可以參考啦!

 

http://www.genderpsychology.org/webrings/infp.html

網路與性別角色

 

transsexual」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這和網路上的性別角色扮演應該可以對照來看。我很喜歡作者感性的那面:Some of my essays are very personal. They're so personal I end up crying every time I try to write one. But I keep trying to write those essays because occasionally I get an single heart-felt e-mail from somebody who feels his or her life was touched by something I said. 喜悅,從分享開始。

 

http://www.infidelity-infidelity.com/article/online_affairs_related_article_2.htm

真是怪哉, 連網路外遇也有網站耶...嗯...有趣

 好像不是這週討論的主題。撈過界了…呵呵…「外遇」…真是複雜的感情問題…唉…無力。

 結論:

     網路閱讀真的是一個特別的經驗,每次瀏覽的感受都不同,閱讀模式也不同於傳統的紙本書閱讀。學習的過程沒有目標,也沒有終點,只有主題式的轉換、嫁接、游移,我很珍惜每一次的學習經驗,因為那是無可取的感覺,連思考也開始天馬行空了起來。願引一段話作結,與各位分享:

 

遊戲的過程也是一個篩選的過程。它依一定的規則來進行,具有很強的人為性和隨意性。哪裡有人類的足跡,哪裡就有遊戲的影子。遊戲總是分為私人化的遊戲和公共化的遊戲。公共化的遊戲代表遊戲的某個團體。私人化的遊戲只代表遊戲者本人。…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一切事物都具有了形象性,一切事物都可以被呈現在螢幕上。世界成了一個可觀賞的世界,人則成了可觀賞的動物。人的觀賞性成了後現代世界裡對人的價值的一個規定。因此,我們進入了一個泛遊戲化時代。隨著遊戲的範圍的日益擴充,我們在遊戲和自由之間已經很難做出區分。

                           --張國清(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頁5。

 

網路上癮的課後心得    

                                                          南華社研所  黃雅慧

  人與人、人與社會在互動時所產生的壓力、情緒,人們有許多抒解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是多樣性的。但如果你是利用上網來逃避壓力或緩和緊張的情緒嗎?就有可能患了「網路上癮」症而不自知!現實社會中的毒品和酒精可以讓人沈迷上癮,就連「網際網路」也會讓人成癮。網路沈迷或成癮在過度使用網路,引發心裡上的依賴所產生的結果,表現出來的行為許多,例如不能自主的控制自己上網時間,亦即一上網便無法停下來,甚至到了迫害的情形。或者是上網時間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獲得滿足;當網路離線時就會變得焦躁不安、易怒、沮喪;會向家人隱瞞上網程度的事實等。

由於網路空間具有眾多吸引人的特性,例如網路遊戲、BBS線上聊天室,藉此來抒解自我的壓力與情緒,甚至在其中獲得自我認同的功能,更進一步達到人生的高峰經驗。以致於沈迷於網路之中而不自知。然而沈迷者日常生活的作息、課業、與人際關係、經濟甚至健康都會受影響。因此在現實社會中得不到成就感,又轉往網路的世界去發洩,沈浸在虛擬國度裡暫時逃避這些惱人的問題,如此一來網路沈迷的行為就會如同惡性循環一般,越來越嚴重。

然而網路上癮與網路中自我認同,以及在現實社會之中是自我肯定有相當程度的關連。自覺自己有上癮傾向的話,想想在現實世界裡,是不是少了一分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能力,還是找個真人談一談吧,感受真實世界裡喜、怒、哀、樂、苦、愛、惡的情感經驗,還能找出真實的生命價值。

 

資訊心裡學課後心得 --關於「網路上癮」

 南華社研所    陳雅君

      台大醫院醫師蔡文哲根據國內外醫學報告提出網路上癮症的8項診斷指標。包括──上網時間越來越長、時間和頻率超出預定範圍、另外因為上網影響睡眠、不願意做其他活動,以及花很多時間在網路周邊資訊、與親友疏離、沒上網時心神焦慮,還有無法控制自己使用網路。只要自己的症狀有其中5項以上,就很可能已經患有網路上癮症。 

      大多人都賦予網路上癮是一個負面的現象,討論到一些網路上癮的狀況與症狀與改善的方法,但我比較關心的是網路上癮者背後的形成原因,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使之越來越沈迷於網路上?是家庭狀況、課業壓力,還是同儕的影響?所以在討論網路上癮者時,因該關心的是他的成因,而不是一再地譴責,我會覺得,網路上癮者之所以上癮的原因,獲許比他改善的原因來的更重要。

 

網路成癮之心得感想

                                                         南華社研所  沈昱全

 

網路成癮是近幾年才有的新興社會現象,主要促成的條件是因為網路使用的愈加便利與普及,網路成癮的判準並不是完全以上網的時間為主,最重要的是是否為不自主且影響到生活作息。然而一天的時間有限,其實只要上網的時間太長就一定會影響到生活作息,不論是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目前以時間來測量上癮的程度依然有一定的效度。不過數位科技將會與生活做更多面向的連結,網路的使用會更居於生活的核心,這意味者未來使用網路的平均時間一定會加長許多,屆時人人在網上花費的時間若以現今來看都可能已達到上癮的標準,於是網路上癮與否,時間便更不能作為判準。而從對生活作息的影響之層面來衡量的方式也因生活型態的轉變,故不一定有可信的準確度。如此可能還須從個人的資訊素養來觀之,也就是藉由觀察使用者花許多時間上網在做什麼,來評斷是否有沉迷的現象,因為不論是在任何環境下人的心理需求與缺乏都是一樣,藉由網路來滿足的點亦也是都一樣。

 

E-Soc 27期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