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

三個個案之研究(論文提綱)

 

劉恆佳(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在竹山郊區一個夏日的午後,看到托托和同學在操場上玩耍,托托不但溫和有禮和同學相處也很融洽,除了成績不錯外,氣質個性都很好。使我在心中暗讚他的父母真會教養,教出一個這麼好的孩子。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托托的導師閒聊中,才發現托托的父母親在外地工作,平常很少回來,托托都由外婆照顧,從二歲到今都和外婆二個人住在這個只有數百人的小村落中。這個答案使我驚訝不已,因為在印像中,隔代教養學童似乎一直和行為偏差連結在一起。這和我了的情形有很大的差異。有研究指出祖父母疼愛孫子女是天性,當祖父母變成代理父母時,有人認為祖父母會過份溺愛而養成孩子任性、驕縱的習慣,成為父母、師長難以管教的小孩(許玉玲,2000)。如何對這個迷失提出另一個解釋是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之一。

根據美國1990年到1997年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18歲以下只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有三千九百萬人(Lach,1999)。可知隔代教養實不該再被忽視。因為在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扮演的是代理父母的角色,對此種家庭中的小孩,祖父母教養的態度和方式對孩子的身心造成直接且鉅大的影響。希望藉著本研究,找出隔代教養學童在學業上表現較佳的原因,提供給父母及學校師長做為參考。

依據Bronfenbrenner(1986)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指出,孩子的發展並非單一面向所造成,而是受到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對個體的了解,必須從環境中去探討,了解其現況與影響因素。為了想進一步了解隔代教養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我選擇質性研究的觀察、訪談等方式,將研究的焦點放在學業成就隔代教養學童與環境的互動上。環境則包括了學校(教師態度、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和家庭(社經地位、親子關係、教養態度)二個主要面向,並以此來探討隔代教養學童學業成就差異的原因。

    依據Erickson(1980)的基本主張指出,人的發展是個人成熟與社會環境之互動而成,而發展是否良好有賴個人與社會環境之互動。對隔代教養學童而言,其社會環境可歸於學校及家庭兩方面。所以學校與家庭則為本研究的兩個主要面向。

 

第二節  研究焦點

在教育單位服務的因素及偶然機會的觸發之下,發現隔代教養學童的學業表現和一般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並不完全相同,促使個人有意藉此研究來了解隔代教養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並釐清社會上對隔代教養學童的負面印象。為了了解隔代教養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我將其界定在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因為對一個國小學童而言,學校和家庭可說是其生活環境的全部,透過學校中的師生及同儕互動以及家庭中的親子互動對學童身心行為發展有何影響。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藉由個案探討隔代教養兒童的家庭狀況對其學業成就的影響。

2.藉由個案探討隔代教養兒童的同儕互動對其學業成就的影響。

3.藉由個案探討隔代教養兒童在校情形及師生關係對其學業成就的影響。

4.藉由個案探討隔代教養兒童高學業成就的原因並提供給父母及學校師長做參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對兒童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家庭對兒童的教養功能,已不再侷限於家庭教育,而是擴展到學校教育、社區教育等廣義的家庭教育。廣義家庭教育中的社會環境因素對兒童的影響尤其深遠。Bronfenbrenner將影響兒童的社會環境構思作一個層構組織(nested),其中的微層系統(Microsystem)是指直接影響兒童成長的生活環境,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對兒童的影響;中層系統(Mesosystem)是指微層系統中各環節連結的關係,如家庭與學校合作的關係,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1根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性心理發展中的潛伏期(latent stage)指出,兒童期的特徵是對周圍事物發生較大興趣,及會對環境作出好奇的探索(黃天中、洪英正,1990)。由此可知,兒童對環境的探索與互動和兒童的成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欲探討兒童的發展實無法跳脫出環境因素的考量,亦不得不先從環境因素著手。

 

(一)隔代教養的家庭現況

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不斷的在改變,當父母無法親自照顧子女時,通常會將子女委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幫助照顧,這是近年來常見的社會趨勢(Dannison, Smith, & Tammy, 1998 )。

1.      隔代教養家庭的特徵

根據美國人口普察資料顯示18歲以下只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從1970年的3.2%到1997的5.5%(Mary L Blackbum,2000)。以及國內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民國八十九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隔代教養的家庭約占所有家庭的1 %共72197戶2,可知隔代教養已成為目前社會顯著的現象之一。隔代教養是社會變遷以及都市化之下的產物,如雙薪家庭的增加和離婚、遺棄、未婚懷孕等社會文化的壓力以及失業、父母被監禁其他個人因素,祖父母於是成為替代父母角色的首要人選。以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中南投縣的指標看出隔代教養及單(寄)親家庭的國小學生比例為11.87%(教育部,民91),偏遠地區的年輕父母因工作至外地的關係,故將子女交由祖母照顧的情形則成為隔代教養的特徵之一。因為在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扮演的是代理父母的角色,對此種家庭中的小孩,祖父母教養的態度和方式對孩子的身心造成直接且鉅大的影響。

  2.隔代教養的原因

   Anan Beltran(2001)指出隔代教養是由許多社會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兒童雙親死亡、離婚、分居、再婚、遺棄、無足夠經濟能力撫養(失業)、外出、工作、感染愛滋病、孩子母親未婚懷孕、或孩子雙親受到監禁等,使得祖父母在自願或非自願的情形下,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二)隔代教養對孩子內在的影響

1.      隔代教養兒童的心理特質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論是父母親或祖父母教養,皆會受到周遭環境及照顧者的影響,而發展出不同的個性。Susie A Spence (2001)指出隨著雙薪家庭及單親家庭的增加,祖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已由輔導者逐漸轉變為引導者,祖父母和孫子女間的感情互動變得更加重要且持續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如果祖父母與自己的孩子的關係是完整的,則祖父母和孫子女間的關係是良好的,反之,祖父母與自己成年的孩子關係是嚴肅或緊張的,祖父母和孫子女間較不可能有良好關係(Foster& Jim Fay ,1998)。

 

2.      兒童的情緒及行為.

孫子女從原本跟爸媽在一起的「核心」小家庭變成和祖父母在一起的隔代家庭,會覺得自己被拋棄、被背叛,因而在情緒上感到失落、拒絕、憤怒與害怕,故較難與祖父母建立較良好的關係(張耐,2002)。因此會感到沮喪、氣餒,當然也有孫子女接受祖父母的關愛,與祖父母建立較佳的關係,為了避免祖父母失望而努力上進。

根據Dannison等人(1998)對隔代教養的孩子研究發現,隔代教養孩通常較容易產生憤怒、不安、害怕、拒絕、失落和沮喪等情緒,但同時也須由自己去處理及面對,研究者認為教師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協助隔代教養孩子克服這些心理及生活上的困難。

 

(三)隔代教養對孩子外在的影響

1.健康照護

由於祖父母在經濟上多為依附者,經濟來源有限,加上社會福利並未對隔代教養的祖父母提供適當的經濟援助(Mary L Blackburn,2000)。所以祖父母若因教養孫子女而帶來更重的經濟負擔時,對孫子女健康照護也產生很大影響。Anan Beltran(2001)也認為貧困及隨之而來的缺少健康保險也是隔代教養子女的健康問題之一。

祖父母本身的健康也會影響到對孫子女的健康照護。祖父母中有81%受到慢性病的困擾,其中一種慢性病的有13%;二種的有29%;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則有39%(Mary L Blackburn,2000)。

書田醫院小兒科主任丁綺文指出,爺爺、奶奶照顧小孩,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意外傷害,因為小孩一歲以後,會跑、會跳,老人家行動比較緩慢,一不小心就容易有意外傷害(許芳菊,1999)。由以上可知,祖父母因經濟不佳、年邁力弱、容易生病、活動力降低等,對孫子女的健康照護方面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形。

但國外對於祖父母則有報告指出,美國有七千八百萬人身為祖父母年齡是介於38歲到56歲之間,顯示出祖父母的圖像應該重新被定義,因為今天的祖父母是積極且活躍的,根據AARP在2002年對超過50歲的祖父母做全國性的調查,發現其中有52%的人,已經開始支付孫子女的教育經費並規劃其成年後的財務計畫,可見部分的祖父母對孫子女的態度已由消極面轉變成積極面(Pamela Paul , 2002)。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在2002年的報告指出在七千萬的成年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都是祖父母,這個數字預估在2010年時將可達到八千萬人,可見現代中的祖父母已不再是刻板印像中垂垂老矣的祖父母了。

 

2.學業成就

兒童在隔代教養的家庭中,在情緒上感到失落、拒絕、憤怒與害怕,故較難與祖父母建立較良好的關係(張耐,2002)。也因為情緒上的原因,在學校中也較容易產生不適應的情形,對其人際關係和學業成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但對於兒童的學習而言,有其他文獻指出,在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是孫子女的教師,而他們是在一種非形式的以及親密的方式下來教孫子女,孫子女在沒有考試與分數的負擔下,從祖父母學習到各種技術,能力與觀念,這些長者的經驗與智慧對焦子女的成長是非常可貴的(蘇建文等,1998)。

 

第二節  兒童的人際關係

(一) 家庭中的親子互動

家庭是兒童居住與成長的場所,亦是兒童接受家庭教育與行為社會化的機構,父母更是這個機構中養育、保護與教育兒童的成人,朝夕相處,休戚與共,父母的教養行為對於成長中兒童身心的發展影響甚鉅(蘇建文等,1998)。對隔代家庭而言,父母的角色卻是由祖父母所取代。許多祖父母在教養孫子女的時候,會提供較穩定的愛及生活環境,甚至會比原生父母親所能提供給孩子的還多,以補償他們失去父母的關愛及照顧(許玉玲,2000),但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的關係也受到祖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影響。如果祖父母與自己的孩子的關係是完整的,則祖父母和孫子女間的關係是良好的,反之,祖父母與自己成年的孩子關係是嚴肅或緊張的,祖父母和孫子女間較不可能有良好關係(Foster& Jim Fay ,1998)。所以祖父母和子女間的互動關係和模式會內化並直接提供給孫子女。

 

(二) 學校中的師生關係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人格特質、對學生的期望、師生互動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尤其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對教師本身經驗的獲取,更有著直接與密切的影響。師生互動關係之所以重要,部份原因是因為師生互動的結果對學生學業成就、學習行為、偏差行為、人格適應等皆有影響(許玉鈴,2000)。

 

(三) 兒童的同儕關係

兒童若擁有高品質的友誼,可以使兒童獲得情緒上的支持,逐漸形成自我概念,促進兒童的社會技巧、自我了解及增加歸屬感。除此之外,友誼關係也是兒童面臨生活壓力的支柱,能幫助兒童適應學校生活,所以友誼關係對兒童的影響甚鉅(劉劭純,2002)。一個高品質的同儕關係,對兒童的學業成就必然有正面的協助。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隔代教養學童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本研究希望藉由兒童生活環境來探討隔代教養兒童學業成就差異的原因,以提供父母及學校師長一些正向的參考方針。

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是以質的研究方法來探討,其特質是以人們說的話、寫的字和可觀察行為等軟性資料的豐富描述;研究問題是在複雜的情境中形成;研究焦點可在資料蒐集中發展而成,並非一開始就設定待答問題;蒐集資料的過程中,被研究者的行為必須由其內在觀點出發,外在因素僅居於次要的地位;傾向於在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裡,與被研究者做長久的接觸,以蒐集資料(高敬文,1996;廖仁藝,2001)。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低學業成就之隔代教養學童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學校和家庭因素的影響:如隔代教養家庭間的祖父母與孫子女的互動、隔代教養對兒童的心理影響、隔代教養學童在學校的師生互動及同儕之間的關係,以了解其家庭中祖父母對孫子女的教養理念、本身特質、對兒童的影響以及隔代教養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在學校方面則欲了解隔代教養兒童在學校中的師生、同儕互動,以其心理特質是否對學業和人際間的互動有顯著的影響。如此複雜的關係,適合以質性的研究來探討。研究者將以參與者觀察的立場,在研究情境中以局內人的角色來觀察情境中人物的互動。本研究的受訪對象包括個案本身、個案親友、級任導師、學校師長及班上同學。資料的蒐集包括田野札記、訪談記錄、學校資料三種。

 

(一)      田野札記包括觀察記錄和心得筆記二項。觀察記錄是記錄研究者在觀察個案時對人、事、物的描述,心得筆記則是研究者在離開現場後,對觀察記錄的感想和省思,希望有助於釐清觀察的盲點。

 

(二)  訪談記錄則是以個案訪談、個案親友訪談、個案導師訪談、個案同學訪談,希望藉由個案周遭的人能更深入的了解個案本身。

 

 

(三)      學校資料包括家庭聯絡簿、作業簿、作品、家庭訪問記錄簿、成績記錄、輔導相關資料等,希望能對個案的學習歷程及師生同儕親子互動有更多的認識。

 

因為研究者剛轉至個案就讀學校服務,與同事相處和諧,對取得個案相關資料、學校生活的觀察有其更利性,對學生家長而言,亦可降低訪談時家長、個案親友及其他學生的疑慮,對本研究多方資料的取得有很大的幫助。

但因與個案屬師生關係,雖未曾有過授課之實,互動亦不密切,但是可能導致研究者在觀察個案時,個案的表現會有所保留,不同於平常。再者,在觀察個案之前,對個案的背景了解中是否會受到其導師主觀印象的影響,以致影響本研究的客觀性。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對身旁的人做觀察時,本來就無法真正的客觀,對研究者而言若能盡量非除主觀因素的影響,對本研究而言尚不致造成與事實的過度落差。尤其在個案各方資料的蒐集方面,不但可加深亦可加廣,對整個研究本質的呈現有相當大的助落,所以研究者認為本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參考文獻

一、中文

朱岑樓、高梓、趙錦華(1983)。談隔代教養問題。今日生活,203期,6-13頁。

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界定調查彙整表。

徐蘊康(1998)。我的媽媽是阿媽。今周刊,76期,57-58頁。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Life/issue006/parent.htm

郭俊豪(1997)。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芳菊(1999)當祖父母變保姆。

許玉玲(2000)。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一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耐(2002)。老少配祖孫情-祖父母家庭親職教育方案。師友月刊。422期。41-44頁。

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劭純(2002)。友誼關係在人際關係教育上的意義。師友月刊。419期。48-51頁。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發展心理學。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英文

Anan Beeltran,(2001),Grandparents Children & youth Nonfiction Families & family life,559-563

Dannison L;Smith ,A.B. & Tammy,V.H.(1998).when ”grandma” is “mon” :what today’s teachers need to know . Childhood Education,75,12-16

Denise Burnette.(1999).Social realationships of Latino Grandparent caregivers:A role theory perspective.The Gerontologist

G.F.Melson.(1995).The Role of Companion Animals in Human Development.Department of Child Development Family Studies,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School Social Workers Can Help(1999).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ARP)

Lach , J (1999) . To Grandmother’s House We Go . American Demographics . 21(9),20-21

Mary L Blackburn.(2000).America’s grandchildren living in grandparent households.Journal of Family and Cconsumer Sciences.

Pamela Paul , (2002) , Make room for granddaddy , American Demographics.

Susie A Spence;Sheila R Black;Jaames P Adams;Martha R Crowther,Rural areas Grandparents Families & family life Personal realationships,(2001),Grandparents and grandparenting in a rural southern sta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The Role of Companion Animals in Human Development. G.F.Melson. Ph.D..Professor.(1995), Department of Child Development-Family Studies,Purdue University.

 

 


2主計處中部辦公室黃麗小姐提供。200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