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區內部團結與自主工會的轉變與發展

---以石油勞工為例(論文提綱)

 

王崇穎(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一、問題意識:

過去在一般大眾的眼中,對國營事業勞工大致都有著薪資優渥、福利制度完善、工作環境良好的認知。的確,與一般民間企業的員工薪水相比較,國營事業勞工的確享有較好的勞動條件,也因此常被冠上了『貴族勞工』的稱號。但是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各個國營事業員工組成的產業工會對於爭取勞工權益所付出的心力。早期台灣在其特殊的歷史脈絡下,國家機器透過黨政運作與政策立法,有效地限制了工會的發展,將工會佈署為統治權力結構中的一環。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工會的發展空間在一開始就被政府法令所束縛,勞工在工廠或公司內的團結權、爭議權、罷工權和團體協約權都沒有受到應有的保障與發揮,工會對勞工而言,是陌生的、沒有感覺的,是台灣經濟奇蹟下的裝飾性角色。過去台灣的工會只是資方或官方的工具,而非代表工人爭取利益的組織,在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有些工會逐漸以勞工為主體動力,自發性的籌組或改造工會,使其成為不被資方或政黨控制的自主性工會。弔詭的是,這一股工會運動風潮的帶動者卻是由被外界視為貴族勞工組成的台灣石油工會,雖然在這段期間還有其他自主工會的努力,但是「國營事業」的光環讓他們顯得特別亮眼。對於台灣國營事業的產業工會,國民黨政府當初是透過社工會的產業黨部來指導監督有關工會的事務,以擴大細密的支黨部、區黨部與小組等編制,進行工會的籌組或輔導工作。筆者所好奇的是,為何中油公司的員工在良好的勞動條件下願意冒著危險,自主性的改造工會組織呢?自主性工會是勞工力量團結的極致展現,究竟是何種因素使中油員工能夠集結勞工意識呢

E. P. Thompson在『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一書中提到,「當某些(或因繼承或因分享)而具有共同經驗的人們,感受到並能清楚說出他們休戚與共的關係,同時當他們開始反抗那些與他們利益不同(通常是壓迫他們)的別人時,階級於焉產生。」[1]E. P. Thompson認為勞動意識的覺醒是形成階級的主要因素。由勞工力量集結展現的工會組織觀點觀之,高雄煉油廠所屬的台灣石油工會第一分會是台灣工會運動的急先鋒,倘若這樣工會自主的表現是建立於勞工意識的形成,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力量、因素驅使中油員工勞動意識的覺醒呢?

關於這個問題,黃玟娟在她的論文「區隔化之內部勞動力市場、社區與工會的自主和轉變」(1990)中提出了一個解答。她認為那是因為高雄煉油廠有一個具有明顯區隔化的內部勞動體制,將員工區分成兩種系統;一是職員(分類職等),一是工員(評價職等),這兩種不同的勞動體制使得同樣是中油的員工卻適用不同的升遷機制,而這種內部勞動體制的不同也直接展現於員工所居住的社區當中,整個高廠的員工宿舍也因由內部勞動體制的差異而區分成職員宿舍與工員宿舍。這兩個社區除了在社區整體規劃及距離工廠遠近上有所不同外,在其福利設施的安排上也有顯著的差距。[2]在階級區隔清晰的內部勞動體制中,勞動者的勞動意識也因然而勃興,使得高廠的員工將以往掌控於黨國體系中的工會,史無前例的轉變成自主性的工會。希望能夠藉著自主性工會的產生與運作使得職員和工員的差距能因此縮短。

區隔化的內部勞動市場與區隔化的社區觀點的確可以解釋石油工會由閹雞工會轉變成為自主工會的原因,但是筆者認為社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應只是如此消極的面向,社區在石油工會轉變成為自主工會的過程中應該會有更積極的作用。亦即筆者認為社區不該只是一個強化階級對立關係的場域,社區其實更應該成為造成勞工意識覺醒、勞工團結的重要驅力。第一分會所在的高雄煉油廠,有個四、五十年目前還存在的工人社區,社區中居住的全市高雄煉油廠的員工,這在當今台灣社會中式罕有的情形,根據西方的經驗[3]顯示,社區生活曾是組織孕育工人階級意識與文化的基礎,中油的社區在此發揮了什麼作用,應該是值得研究的。職此,筆者想藉由這研究來探討兩個高廠員工社區(宏南社區、宏毅社區)的內部團結對於自主工會運作的影響?

 

二、研究問題:

本文將從筆者自己作為一個中油子弟的身份,透過實地的觀察與生活經驗以及訪問中油員工的方式探討兩個高廠員工社區(宏南社區、宏毅社區)的內部團結對於自主工會運作的影響?

要探討兩個高廠員工社區內部的團結,筆者認為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進行。

(1)一般而言,社區成員的同質性越高可以說明此社區的凝聚力高,社區成員的流動性越低也可說明社區的凝聚力越高。筆者將透過資料的收集及理論依據證明此一論點。

(2)尋找正式或非正式的網絡關係,找出強化社區團結的線索。例如: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強化社區關係的重要指標,所以共同宗教聚會場所(教會、寺廟)的存在與否及成為一個重要的證據。

(3)調查右昌、後勁地區非中油員工家庭對於居住在員工社區內員工的看法,以及中油員工與鄰近加工出口區員工的差異。這樣的調查將可以突顯出中油高廠員工社區存在的特殊性。

 

三、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中國石油公司煉製事業部高雄煉油廠、石油工會第一分會以及高廠員工社區(宏南社區、宏毅社區)。

(1)中國石油公司煉製事業部高雄煉油廠:高雄煉油廠是從日本在左營設置的『海軍第六燃料廠』擴充而來的,國民政府於1946年接收後,修復蒸餾工廠從事燃油的生產,後來為了發展國內石化工業,便興建了一輕、二輕等工廠。燃油蒸餾場與輕油裂解廠加上員工的社區,構成了目前的高雄煉油廠。高廠的員工大部分從台灣光復後就來高廠就業,他們居住在高廠的員工社區或附近(後勁、莒光、右昌)地區。

(2)台灣石油工會第一分會:第一分會是台灣石油工會所屬六個分會之一,包括了高雄煉油廠、林園廠與大林廠,會員人數約七千人,是最有行動力的分會,也是帶動整個台灣石油工會自主化的主要動力。

(3)高廠員工社區(宏南社區、宏毅社區):它是由當初日軍建造給煉油廠員工的宿舍區所改建而來的,區分為職員宿舍(宏南社區)與工員宿舍(宏毅社區),這兩個社區都以圍牆做為社區的邊界,作為與其他社區的隔絕。高雄煉油廠的許多福利設施設置於這兩個社區之內(學校、游泳池、體育館、福利社)。

 

 

四、文獻探討:

    過去台灣學界對於集體行動或是社會運動的研究,大多集中於集體行動或是社會運動如何產生,而且其研究的切入點大致上是以所謂『資源動員論』、『菁英論』或是『政治決定論』為主,鮮少有從草根民眾、組織或文化面向上進行探討的。他們將集體行動或是社會運動興起的原因歸諸於經濟的高度發展、政治環境的轉變以及民主化,或是歸功於勞工意識的覺醒。如此的討論當然有其貢獻之處,然而卻無法解釋在目前經濟的高度發展、政治環境的轉變以及民主化的社會中為何有些工會能夠成為自主性的工會,有些工會卻依舊無法擺脫資方甚至政黨的操控。雖然勞工意識的覺醒成為許多學者解釋過去勞工集體行動的條件,但是卻鮮少說明工會或工廠的勞工意識是如何被喚起的過程。

    Rothenthal and Schwartz認為初級運動團體是社會運動最基本的構成單位。而初級運動團體是在「非正式的面對面互動中成立的;裡面的人都親身認識彼此。」這個解釋正好與湯普森E.P.Thompson認為酒吧是工人階級形成之地的背後意義相同。

何明修在其「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1980-1986)」一文中認為解嚴前台灣的社會(環境)運動,知識份子的參與是片面而間接的。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新觀念的啟蒙者卻非實際的行動者。草根群眾由於自身的「身體感受性」使他們自發的將新觀念轉化成為一種「可理解」的生活經驗以及訴求,使草根群眾直接、主動的推動、參與環境運動。這正說明了草根群眾或組織在集體行動或社會運動興起過程中的重要性。

綜觀上述,筆者認為社區是勞工自主行動的基礎。Calhoun認為社區或廣義的社會網絡是勞工運動形成的組織基礎,因為社區的連帶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頻繁,進而建立通的網絡和感情的基礎,因此勞工的集體行 動主要是以社區為基礎,而非以階級為基礎的行動。

 

 

五、研究方法:

    筆者將以採取深入個案的田野研究方式來進行研究,並以這個方法來探討高廠員工社區的內部團結對於自主工會運作的影響?在這個研究中,筆者主要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等方式收集個案的資料。

(1)深度訪談:訪談對象鎖定為中油員工(分為居住在員工社區之內與之外兩部分)、工會幹部以及非中油員工三種類型。在訪談對象的選擇上,筆者將採取『滾雪球』取樣的方式,透過筆者、筆者家人、工會的人際網絡尋找。之所以採取深度訪談的方式,是為了避免受訪者拘泥於問卷的框架中,讓研究能夠從訪談中獲得更貼近受訪者生命歷程的感受,藉此使筆者獲得新的啟發。

(2)參與觀察:筆者將實際去參與工會的活動與工會幹部的私下聚會瞭解工會的運作。由於筆者的父親任職於高雄煉油廠,筆者從小居住在鄰近高廠的社區中,生命歷程中總與高廠、高廠員工社區與工會緊密結合,因此透過更能透過時地的觀察去發現這三者之間的密切關連。藉由此種地緣與人脈的優勢,不僅對整個研究的進行是一種極大佇立對於筆者本身更多了一份特殊的意義。

(3)文獻資料研究:透過文獻資料的研究,可以使筆者更加能夠清楚掌握社區與工會、工業之間相互關係,也能經由文獻資料的閱讀,瞭解石油工會與高廠員工社區的歷史,在日後問題的詮釋上將會更為清晰。

 

 

六、參考書目:

何明修(2000),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1980-1986)」,台灣社會學2:97-162。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19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3-206

張茂桂(199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二版,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徐正光、宋文里(198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一版,巨流。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241-40

趙剛(1995),1987年的台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台灣的國家與社會115-150,三民。

蔡勇美、章英華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巨流。

謝國雄(198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黃玟娟(1990),區隔化之內部勞動力市場、社區與工會的自主和轉變,東海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理查 海曼(1988),馬康莊譯,勞工運動,桂冠。

派克(1986),李明譯,工業社會學,桂冠。

EP湯普森(1963),賈士蘅譯,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麥田。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自立出版社。

Olson Mancur Jr.1965),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遠流。

McadamDoug 1982),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59

FamtasiaRick1988),Culture of SolidarityConsciousnessAction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rke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3-24

 

附表一

職員宿舍與工員宿舍福利設施差異表

設施名稱

職員(宏南里)

工員(宏毅、宏榮里)

差易處

體育館

有。室內體育館,包含與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以前不用收費,現在必須收清潔費。

有。宿舍區本身沒有。但是社區內的國光中學有一室內體育館。

工員宿舍的體育館是依賴國光中學的設施,本身並無體育館。

游泳池

一個室內池。要收費。

一個室外池。要收費。

職員宿舍的游泳池為室內池,但是僅有25公尺,工員宿舍為室外池,而且為50公尺的標準池。

網球場

六個網球場。

四個網球場。

 

溜冰場

一個

一個

規模大小差距大。職員宿舍的溜冰場被公園環繞,場地大小與環境街比公園宿舍優美。

高爾夫球場

有(九洞)

現在由育樂事業部管理,對外開放,採俱樂部形式經營。

圖書館

職員宿舍圖書館有藏書以及期刊雜誌,而工員宿舍的圖書館以自修功能為主。

福利社

有(一家)

有(兩家)

各有一家為煉油廠設置的福利社,工員宿舍多了一家職福會承攬的超市。

餐廳

以前工員宿舍亦有餐廳,但是以自助餐為主,現已取消。

本表為筆者自製。


[1] 引自『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序言。

[2] 見附表一。

[3] 這裡的西方經驗,筆者所指的乃是E. P. Thompson在『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一書中的英國歷史。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