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路社會學研究方法

 

 

陳俊升(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網路社會學研究方法 = 網路 +社會學研究方法嗎 ?」

   

一、思考的慣性:汽車 = 無馬的馬車!?  

蘇建華在「是該將目光由後視鏡移向前方的時候了」一文中提到麥克魯漢(McLuhan)後視鏡(rear-view mirror)的概念[1]:「我們總是透過後視鏡來看現在的一切,我們是倒著走向未來的。」,同樣的,使用現有的這面「鏡子」(社會學研究方法)來檢視「未來」(網路社會與文化),就會發生「倒著走向未來」的怪異現象。  

 

二、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基本假設之考察  

從涂爾幹自今,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建立雖然隨著不同時代的社會變遷而有不同的典範遷移(詳參資訊社會學理論的社會學理論性格 翟本瑞[2]),但基本上的一些方法論假設皆未曾被撼動過,但網路社會的形成,它的特性卻動搖了傳統社會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一些基本假設,藉由下表[3]的討論,可以清楚的檢視差異的所在。

 

傳統社會研究方法論基本假設

網路社會(共同討論)

社會本體

社會唯名論

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除此沒有任何超個人的實體(符號互動論、現象學社會學、民俗學方法論和交換理論)

社會本體?

 

社會唯實論

社會本身就是一種實在,它存在於個人之中。社會現象隻能由抽象的、普遍的本質加以說明而不能歸結為個人因素。(結構功能主義、沖突理論、現代結構主義、歷史社會學)

社會秩序的形成、條件和機制

強制理論ゝ  

社會秩序不外是一種統治與服從的關系,它的維持依賴於權力,特別是國家機器所代表的公共權力。

秩序的形成、條件和機制

 

 

 

利益理論

秩序是通過互惠互利的社會契約而建立的。當這種契約無法滿足個人的新的利益時,就會造成社會秩序混亂與社會變遷。ゞ

價值共識理論

社會秩序是以人類對某種價值的共同認識而建立的,而社會變遷是由於在新文化價值的沖擊下舊價值體系的瓦解引起的。々

慣性理論

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它是由多種機制和運行過程來維持的。

   

 

三、拿錯鑰匙開錯門?--以現有方法研究網路文化的一些問題  

 

基本假設

*網路空間是一個公共場域還是私密場域?p20

研究方法

計量

 

*實驗設計p5<網路虛擬教室對國小兒童教學效果之研究>

*網路調查法-隨機取樣?、樣本與母體間關係?p7

*技術決定論

質性

參與觀察的問題?(隱私權-P3cpu、IE5.0、NIPC)p9

研究對象

*社經地位p9(族群、教育程度p19)

*年齡

*性別

*線上人格與行為模式p19

* IP p18

*匿名p8

研究工具

*電子問卷p7

*量表(態度)

倫理

<虛擬化身>p1、隱私權p21、網路文化的特性與規律p22、三項原則p22、研究者本身p23

推論及其影響

<資訊高速公路上的色情市場化>->傳播適當性法規p6-7

 

 

※電子問卷p7(優缺p11-12-14)

1)      快速:可在很短期間到適當數目的回函;

2)      填答問卷時間具彈性:受訪者可在任何時間作答;

3)      彈性:問卷內容修改方便;

4)      生動:可以多媒體呈現;

5)      資料取得精性:不需人工輸入資料,電腦可檢查填答是否完整並除錯;

6)      可排除重複填答現象;

7)      訪問人員干擾較少;

8)      較具私密性;

9)      容易進行回訪並建立固定樣本(panel)。

但其缺點如下:

1)      代表性:作答者可能有特定背景,無法代表所欲調查對象;(※填答者代表性:特殊的人口組成?使用網路的經驗、能力、習慣等網上行為?對網路媒介的立場態度或價值觀?)

2)      自我選擇問題:某些特性影響作答意願會影響調查結果;

3)      回收率過低;(過度調查疲勞轟炸)

4)      結果之推論性有限;(樣本架構、抽樣理論)

5)      成本結構的特性:便宜( Kim Sheehan研究傳統郵寄問卷平均回收時間為11.8天,電子郵件則為7.6天;至於成本上只有傳統郵寄問卷的5%至20%,降低成本後,可以增加調查的樣本。),但品質可能有問題(可用軟體改進)。

   

 

四、結論:舊瓶裝新酒?抑或量身再訂做一個新瓶子?  

傳統社會學發展至今已算是一門相當成熟的科學,其能完備的前提是具備一套有效的測量工具與研究方法,任何的研究大抵上只要站在此基礎上進行,都能有效推論與解釋研究的命題,然網路社會與文化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前所述,它與實體社會在許多基本假設上市截然不同的,所以若要以舊瓶來裝新酒,恐怕不但無法彰顯新酒的特色,而且還可能在市場上呈現滯銷的情形。

當前台灣在資訊社會學的相關研究上大至可有下列幾種不同的研究取向[4]

一、用網路來探討各種社會現象,將網路此一媒介拿來作為認識存在真實世界中的社會現象之參考。

二、探究虛擬空間中的各種虛擬現象,凡是在真實生活中存在的事務,都可以在虛擬世界找到其對應項,故可以進一步分析虛擬現象的類型與運作方式。

三、探討真實生活與虛擬世界間的差異,進而檢討真實生活對虛擬世界的影響,以及虛擬入侵後現實世界的改變。

四、從科技未來的角度,探討網際網路終將有一天具有思考、情緒等能力,而人機界面的分野逐漸消失,人類文化有一天可能會消融於網際網路之間。

環顧當前的相關研究,大抵落在第一或第二個層面,進一步檢視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說是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延續,但在未檢討即有的方法的適用性之前便貿然使用,其結果的推論以及信效度便令人質疑,網路社會學研究方法的首要討論焦點並非在方法的選擇與結果的推論,而是在社會學研究方法基本假設無法掌握網路文化特性所衍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此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延續即成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徹底認清網路文化特性,量身訂做出一套符合網路文化特性的理論與方法來認識這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了解網路文化特性是重要的,科技的日新月異讓人類更了解自身以及週遭的事物,從燈泡的發明、地圓論、到踏上月球等無一不是,而其中之一「網際網路」的出現,更在人類即有的文化系統上建構出另一套截然不同的符號世界,其所帶來的衝擊影響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形上以及形下的層面,從知識的產生到人類的活動,全都含涉其中,是故了解網路文化的重要性便成了進行研究之前的首要之務。(關於如何掌握網路文化特性,在< Ethnography and Hermeneutics in Cybercultural Research Accessing IRC Virtual Communities>一文中有以民族誌學與詮釋學四階段策略[5]的詳細說明)。

上述的質性觀點只是探討網路文化特性的方法之一,在網路社會學尚未完全成熟之際,任何的方法只要是有助於澄清、解釋網路文化特性的研究,對網路社會研究的未來而言都是深具意義的。回想百年前年輕的社會學門還不是以此般的姿態作為發展的開端,繼而散發其學門的獨特性格,以犀利的筆鋒和豐厚的論述成就今日足以和自然科學相抗衡的的社會學門。網路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未嘗不可? 

 

 

參考書目: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黃少華,<網路調查的價值與局限>,

(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8/18-03.htm),2002/5/30

José L. Abdelnour Nocera,< Ethnography and Hermeneutics in Cybercultural Research
Accessing IRC Virtual Communities>,

(http://www.ascusc.org/jcmc/vol7/issue2/nocera.html),2002/5/30

 

 

課前心得整理

 

社會所 陳俞霖

 

傳統社會學中的兩大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研究,兩股力量彼此抗衡,誰也不認同對方的方法是真正具有信、效度的。然而這股敵意,也漸漸延伸到網路社會研究中。網際網路此一新興媒介號稱最具有整合各項媒體特色,並將各家優點集於一身的新興傳播媒介,是否也能夠整合兩大主流研究方法的爭論呢?或許這會是一個契機。

因為新崛起的網路社會,具有以往所沒有的特質,所以一般傳統的方式若想套用在其中,想必一定會遭遇到一些挫折。Goffman在其《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中所說的:「大體上,我並非把這些軼事當作證明或是佐證,而是當作釐清用的描述,做為框架展示,經由主述者擁有的無限自由,它們被用以見證我們對世界運作的信仰。因而被我放入這些故事裡的,恰好是我想要從它們引申的要點。」

在研究過程中價值的涉入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為了維持研究者價值中立的態度,所以能夠確實做到的就是必須將研究者的態度如實的表現出來,在可供他人公平檢證的情況下,都算是價值中立態度的維持。這正如Goffman上述所說的,因為研究者擁有無限的自由與自主權,為了證明自己對於社會現象描繪得更加貼近,所以會把一些符合自己的論點加入其中,形成一種自圓其說的結果呈現。

然而目前認為研究網路議題,最為合宜的研究方法是較傾向於,只要能如實展現網路某一特殊面貌,並與研究主題所想要描繪的圖像兩者越為接近者,會是一種更為恰當的做法。因此多元方法論的運用更為廣泛,當前許多研究經常可見同時並存多種研究方法的混合體,例如利用量化的問卷調查,取得大量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後,再補以使用質化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彌補量化研究標準化問卷格式之不足。而這一切打破傳統芥蒂,為的就是希望對於網路文化中的一切行為模式,能夠擁有更多的掌握與瞭解。

在目前許多學者所做的努力就是希望能夠在現有網路社會中,進行經驗式研究了解當前網路文化,並期望未來能夠建構出巨觀的思想。目前翟老師對於網路研究具有更為前衛的想法,認為網路世界變換莫千。因此,對於網路文化的關懷焦點,絕對不能只停留在當下的角度,因為很快就不適用了,因此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放眼未來,在現有資料支持下,預知未來網路世界的面貌。

正因為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所以人文的養成、科技與人文的接軌,愈發顯得重要。不幸的是,科技與人文之間脫軌失聯的現象由來已久。美國學者史諾(Charles Percy Snow)在一九六0年代提出的所謂科技與人文「兩種文化」對立的情形,雖然各方一再強調科技整合企圖進行矯正,但此種對立的情形仍以顯著的方式存在於人文與科技兩大領域中,由於研究領域和方法上的差異,不但讓完整的智識圖像無法建立,而由於這兩大領域對自然、人文與社會認知的差異,甚至潛藏相互對立與衝突的危機。這種現象在台灣,由於各界人士對科技重視及對人文的漠視,遠高於國外,所以情況更趨嚴重。因此在研究網路未來的同時,不僅可以將科技與人文同時兼顧在其中,更可以縮小兩種文化間的對立關係。當前面對網路科技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下,若我們仍不警覺到人文的弱勢,將產生對社會負面的效果。

 

社會所 劉恆佳

 

眾所周知,社會學研究法,大致上分為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兩種類型。如果將傳統的研究方法,移轉到網路上,識必會產生優劣點。以量化研究來說,研究者願意以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研究,不外乎,研究者可藉由網際網路,資訊的快速取得及節省傳統問卷所須的時間成本,許多研究者仍然趨之若鶩,但必須注意的是,網路本身具有極高的隱密性,容易發生,受試者隱瞞其真實身份,直接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信度,一份缺乏信度的研究報告,更遑論其效度。相反的,如果研究者可以充分掌握住,網路受試者的正確資料,即可選擇網路社會研究的優勢,摒棄其弱勢之處,相信網路社會研究,在不久的將來,勢必逐步取代傳統式的社會研究法。

 

出版所  郭宣靆

 

虛擬與實體之間:對網路問題的再思考

 

    大多數的專家學者都同意:研究的方法取決於研究的課題與對象。學院派的研究方法強調的是一套客觀的經驗、準則,通常採用「質性」或「量化」的分析方法進行科學驗證。林安梧認為【註1】:東方世界是從生活中去了解事物的規則,並內化為生活中實際可行的經驗法則;西方世界則強調一種理性思維辯證後的客觀批判標準。方法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不同社會的人在面對不同的生活問題所提出的不同解決方法。同樣地,當我們試圖拿網路當成我們的研究對象,首先必須自問的是:我們想了解網路的什麼問題?我們在網路社會中遭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東西方社會是否有差異?

    就如同我們不應該只為了方法論而研究方法論,我們也不應該為了網路而研究研究網路方法論,我們應該先了解,問題是什麼?由於網路在當前社會仍被視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對於網路的研究,或沿用傳統方法討論網路對於現實社會的影響,或對比真實世界與網路虛擬世界的現象,或透過網路這個新興媒介作電子問卷的抽樣調查。然而吳美娟在「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中指出【註2】:網路量化的研究固然有可重複操作、具客觀性、有預測性以及能夠了解特定變項的表徵現象,然而對象卻不具代表性(匿名或多重ID),是需要特別小心注意的。吳美娟也指出:面對網路的複雜現象(本體論),應同時結合量化、質化、批判與實證的研究方法(知識論),避免過度推論,即便是利用現成的理論或分析方法,也應該要有反省性,了解網路互動文本的特性,以克服停滯於表徵現象研究的危機。

    如果網路的研究僅止於現象面的研究,或是忽略了採樣標準的可信度,那才是網路研究的真正危機。然而,假使有一天,當所有的人體都被植入晶片,當上網瀏覽的紀錄受到監視系統的嚴密控制,當隱私權已經從道德爭論成為電腦加密技術的安全性問題,當人們聽信智慧型代理人軟體的一切指示,電腦於是能夠很輕易地預測大多數人的行為模式,所有的資料能夠迅速轉換成可利用的即時資訊,「知識」與「智慧」於是成了人類特有的「思維藝術」,因為電腦不需要這種「笨拙又不精確」的記憶功能,在電腦系統的運作下,一切都是即知即行的。

人類創造了媒介,最終又受制於媒介,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問題)?是現有的任何研究方法所能夠解決的嗎?由於人類的文明發展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遺產上—語言、符號、互動模式(儀式),如果當電腦網路融合了人類的這些特有工具,以其便利性取代了既有的溝通模式,「文化」一詞是否將重新定義?可預期的是,現有的理論、分析架構絕對不足以套用。

    對於網路社會的研究,我們不僅需要新的研究方法,更需要新的思維模式、新的視野,以了解我們在未來可能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夠即時、深刻地對自己的社會加以反省檢視,只是一昧地等待西方理論的救贖,那更將是未來網路研究的另一項可怕隱憂。

 

 

1:林安梧(2002)。〈方法、方法論與方法論意識─兼及於中西哲學之比較的一些問題〉。嘉義,南華大學「第三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言,5月22日。

 

2:吳美娟(2002)。〈整合互補性網路研究途徑〉。新竹,清華大學「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會議發言,5月31日。

 

 



[1] 蘇建華,<是該將目光由後視鏡移向前方的時候了>,

(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09/e-j1015.htm#),2002/5/30

[2]翟本瑞,<資訊社會學理論的社會學理論性格 >

,(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1/21-07.htm),2002/5/30

[3] 下表整理修改自<社會學方法論>,

(http://www.chinasociology.org/name/new_page_44.htm),2002/5/30  

[4] 翟本瑞,< Go to Cyberia!(發刊辭)  >,( http://mail.nhu.edu.tw/~society/jccic/01/1-000.htm)2002/5/30

[5] 四個階段大致為「接近與熟稔網路社會的場欲與語言」、「了解網路社會的互動規則並從事參與觀察」、「和網路社會團體中的key informers建立良好關係」、「藉由資料的質性分析找出運行於虛擬團體中的規則、特性與趨勢」。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