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前心得—網路心理與網路上癮

 

 郭宣靆  南華大學出版所 

閱讀完了Patricia Wallace的《網路心理講義》,對網路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從「線上人格」一章,我發現第一印象確實對於我和網友之間的交談有決定性的影響,不過由於大家來自於相同的社群,很容易就有話題可以聊,雙方的談話內容也大多自有助於彼此了解的生活瑣事展開。通常前幾句話或第一封信就可以決定你要不要繼續和對方交往下去,也因此,你必須要相當直接、毫無保留的表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在第三章談到「線上面具與化裝舞會」,確實道出了網路上「欺騙與懷疑」的必經階段,我們通常會選先擇毫無條件地相信對方,也希望對方能平等以待,藉以強化彼此間的互動,若是有任何一方欺瞞,勢必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可以接受對方有所保留,但決不允許欺騙,這是雙方逐漸達成的一種默契與共識。但不可否認的,很多人容易停留在美好的幻想之中,自我欺騙或自我催眠,彷彿網路真的形成了一個「世外桃源」,可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惱人挫折與平淡無聊。

 第四章雖然指出「網路世界的團體動力」並點出「網路上的極化」現象與缺乏中庸的聲音。不過究竟是「從眾性」造成了「極化」的現象,亦或是「極化」導致了「從眾性」的傾向,還是兩者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有種「剪不斷理還亂化」的感覺。第五章又談到「團體的衝突與合作」,很多概念也都是模糊而破碎的,也因而突顯出網路「團體」是既分散又凝聚的弔詭情形,隨時都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可能性。第六章討論「火爆論戰與鬥爭—網路攻擊心理學」,有點類似是情感「極化」所產生的後果,也由於網路上是見不到大家的「面孔」,所以替對方「留情面」似乎就成了一種多餘的做法,反正撕破臉再找其他人就行了。但如果把這樣的紛爭當作是一種常態,又未免太危言聳聽了一點,畢竟人還是喜歡受到尊重以獲得自我的肯定,這不是吸引大多數人上網的原因嗎?

 第七章介紹「網路愛情—人際吸引心理學」,其實大抵除了「想像」的力量在初期階段有被擴大發酵的情況外,彼此交往到了某一個階段後,還是會被拉到現實的生活環境當中,諸如交換照片或是舉辦聚會碰面,否則至少也透過電話來聊天。至於戀情的結果是幻滅或是強化,就看個人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個網路關係,通常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畢竟人是靠身體在過活而不是靠大腦想像在過日子。第八章談到「網路色情的心理特質」,只想說除了站在保護兒童的立場應該要有過濾的管理機制外,剩下的就把成人應該享有的權利還給成人吧!

 第九章「網路令人曠日費時」主要是談到「網路上癮」的壞處。但網路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用「上癮」來形容沉溺於網路的現象,是否有欠公允?而對於某件事情上癮,有無可能與人格特質相關性較密切,而不是籠統地歸罪於「網路」這樣一個中性的虛擬場域?很多人利用網路或依賴網路,主要是圖求網路的效率與方便性,很難僅僅借用「上癮」一詞來涵蓋所有的面向。第十章是關於「網路利他主義—助人心理學」,這除了要歸功於網路便捷的傳播特性,讓「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於情感認同與舉手之勞的行善動機。

 第十一章討論「網路上的性別議題」,這牽涉到「角色扮演」的心理機制。不過我們可以探索的是:「角色」除了能夠「扮演」之外,是否可能「塑造」一個新的角色?這就好比我們常說一個演員「演活」了某個角色或是「顛覆」了某個角色,但「角色」的「原型」似乎已經根植或內化於我們心中了。若是如此,「角色扮演」好像有那麼一點「借屍還魂」的味道?

 第十二章「培育網路生活」直指核心地問了一個問題:網路是「技術決定論」的呈現?還是「社會建構論」的一環?或者當現實與虛擬緊密結合之後,我們再也看不清楚、也無法分別「物質」與「精神」的差異後,「網路即生活」、「生活及網路」的「大同世界」於焉降臨,自此,網路是「技術決定論」還是「社會建構論」的問題,將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樣,誰管呢?

出版所/林薇瑄

 網路世界是既隔離又連結、既隱匿又顯露的世界,在網路上陌生人的接觸,是因為你隱匿掉了某些東西,所以才有膽量去做連結,而網路上自我呈現出的人格乃是既有人格之重疊或覆蓋,即是所謂的人格統整(identify)。

 線上文字界面的人際關係,在資訊很不充足的情境下,必定是在「幻想保留原則」下,即是投注幻想進入遊戲中(當真化)才能繼續進行下去,而「幻想保留原則」造成一種「認知框架」而形成一種情境定義,進而進一步認知自己的行為規則。

 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是在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面具(persona)帶久了很可能就變成你的人格(personality)了,一個人把角色扮演久了,就很容易成為該角色了,更進一步的確知,網路與真實區隔的不清不楚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模糊。

因此,當幻想保留原則未定下來前其整套認知框架也未定下來,而認知框架不一致或不明確時,就會造成網路切換不一致的情況如(欺騙、謊言),更複雜的是,網路的不同場域,哪些情境可以被切換?如年齡、性別、身份等等。

 網路上在語言與非語言線索不足夠的情況下,是非常依賴刻板印象的,因此每個人都是認知、信任的偏重,即是認知的吝嗇鬼。意謂人們在做判斷時,傾向減低認知上的負荷以保存能量。

人們在網路上會呈現多元的人格面向,藉由嘗試不同的人格,可以使人建構更廣泛的自我認同,同時也使個人變得更有彈性去探索自我不同的層面。但是,有的人會因此而改善真實世界的狀況,也有可能更逃避而躲進網路世界去。呈現不同的極端。

 劉恆佳

網路的事界多采多姿,每個曾經走入網際網路的人,必定會流連忘返,而網路心理與網路上癮,卻是網路生活的另一面,值得我們留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網路帶給現代人的生活似乎大多數是正向的,但仔細思考後,因為它的便利性及隱密性卻又造成我們的困擾。現實生活(real-life)無法與不敢嘗試的事情,只要一上網情形就改變了,事後想想有些後悔,無形中網路對於我們的影響足以改變我們的知覺與行為。

    目前即為流行的線上遊戲,藉由此種的遊戲性質所衍生的線上人格,網路上所形成的印象線索與個人塑造給別人的印象,和現生活的截然不同,而網路所具有的一項特質:可以對自己的線上人格做明顯的改變,如`變換身份、性別等等。這樣的特性亦產生了網路媒體的毒害,跟隨著人群,以是而非,從眾行為明顯轉移到線上世界。

    而網路上癮所帶來的反效果,也是值得我們網路使用者注意,根據研究顯示,長時間的上網,不但有礙身心健康,更易形成與現實生活的隔離,包括減少與家人的溝通、因為網路的資訊豐富,並隨手可得,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相對降低,轉而尋求上網,離線後易使人愈來愈孤單,網路生活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必備糧食亦是基本能力,希望網友上網之餘,能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

 教社所/陳俊升

以下是我在閱讀相關資料後的一些想法,有些是認同的,有些是些嘗試性的組合,還有些是不贊同的,同時以簡明扼要的方式表達出來的。相當隨性,歡迎批評指教。

 一、對傳統心理學研究議題的加速與轉變

在閱讀了此次課堂的相關資料後,發現在傳統心理學上所研究的諸多議題,都呈現出一個重要的特性---加速性。從個人心理學的認知、思考、學習等到社會心理學對於團體、從眾等議題的討論中,都因網路工具的使用而使人類在個人與社會的心理現象上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加速,這對於心理學這門學科而言,是一種挑戰,因為這除了將顯露出傳統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的不合時宜,也代表心理學在網路時代來臨之際所應面對的挑戰與轉變,或許,這對國內心理學界而言,將是繼「心理學本土化」之後的另一波重要省思。

 二、網路世代的人格模式

電腦對於網路世代的青少年來說,有求必應,彷彿是全知全能的神;滿足需求不囉唆,是理想中的父母角色;無時無地傾聽內心吶喊,是最忠誠的朋友。至此,青少年的認同對象又多了一個,只要開機上線,人格立刻與網路整合,對話框與文字是形塑人格的基本且有利的工具,而對於工具操弄技巧的好壞,將取代真實世界的有形打扮與固有的習性。不過要小心的是網路世代也是一個充滿真實謊言的世代,傳統人格統整的基因密碼被滲入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天使與魔鬼的化身共處一室,零碎、切割與片面的人格型態成為主流,多工、平行與跳躍式的思維模式將人格的原型重組,在藍色憂鬱的簾幕舞台前,演出右派的鮮黃色進步,只要不當機,不重置,當下即永恆。

 三、網路靈腦術(brain storm)--網路上缺乏中庸聲音嗎?

想法一:有一群人Û有一群同質性高的人Û有一群同質性高的人針對同一議題表達意見Û團體極化現象。

想法二:另外一群人Û另外一群游走於各個虛擬社群之中的人Û廣泛收集各種意見並整合之Û網路靈腦術。

想法三:由團體極化現象1 + 團體極化現象2  + 團體極化現象3 + ....+ 團體極化現象k /  n  = 網路靈腦術  = 貼近中庸聲音的聲音。

教所/歐貞延社

閱讀了相關資料後,有兩個實際的經驗與各位分享。

 一、關於網路上癮、、、

我大二時有一個室友,她可以說是典型的IAD患者,她沉迷於BBS當中,每天上網聊天至凌晨四、五點才睡,早上的課幾乎沒去上過,正符合John Suler所說的:

為了有更多時間上網而劇烈地改變生活型態、減少一般肢體性活動、不顧個人健康情形、為了節省時時上網而規避重要的生命活動、睡眠減少、社交減少而造成朋友的減少、忽略家庭及朋友、拒絕花費上網以外的時間、忽略職業及個人義務。 

除此之外,我認為網路上癮不僅對個人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亦造成其週遭人的困擾,在和她同寢室的那段期間,我每天都被吵的睡眠不足,後來只好逃到別的寢室或朋友那、、、(變成在抱怨了,呵~)。

 二、關於網路愛情、、、

雖然網路上的匿名性高,很少人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在網路上活動,但是,不可否認的,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或許很難遇到真正志趣相同的人;但是在網路世界,我們很容易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而相互吸引,發展出網路愛情。我大學最要好的兩個朋友,都是透過網路而認識現在的男友,一開始只是純粹的利用網路聊天或互傳mail,後來變成電話聊天,之後約出來見面,發覺彼此不是恐龍後好感與日俱增,最後終於進展成為男女朋友。雖然我不習慣這樣的交友方式,但網路對現代的曠男怨女而言,實是莫大的交友良逕(呵~)。

劉燕青

 許多人在討論網路行為時,都特別強調網路的科技面,雖然我們無法忽略「網路」這個不同於其他媒體運作方式的新興媒體本身對於我們行為表現上的影響,但我們必須認清一點﹕是人在使用網路,而不是網路決定人的行為。在最後,我們還是必須回到「人」的討論,正如某品牌手機的廣告詞﹕科技使終來自人性。

在《網路心理講義》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網路上的「顯性行為」並不是因為網路出現才使得人產生的新行為,它通常是已經存在了,只是透過網路本身的特性加以放大凸顯。而其中網路匿名的特性使得人們得以隱藏自己,免除個人的曝露,這是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最大的差異點了。

在傳播研究對閱聽人的探討中,常常會發現閱聽人有「第三者效應」(他人效應),認為媒體的訊息對大眾有影響,但其中的大眾並不包括自己。我們在網路世界中,此一效應常常可以發現,通常訊息的散播者或收訊者是以一種局外人的立場去看待訊息的本身,卻忽略了網路傳播中自己的定位及訊息對於自己的影響。

人或多或少都有期待成為注目焦點的虛榮心態,希望自己成為媒體上的明星,但傳統媒體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太遙不可及了,而網路則是近用權最容易行使的媒體了,此外,經由化名,人們又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社會中的身份,避免自己的隱私或身體受到傷害,所以在網路上的行為常會有放大、隨性(其實就是缺乏理性)的狀況出現,我們可以任意對他人使用污衊性的罵人字眼、隨便騷擾他人、甚至對強暴、刺殺他人,而不必受到社會上實質的處罰,所以我們可以忽略所有的社會規範,完全表現本我。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