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心理講義》書籍介紹

 

陳怡安、陳惠玲 南華大學社會所

 

 

本書立足於過去的心理學研究,蒐集這幾年的調查案例深入探討網路的各種心理面向,觸及許多社會文化議題。

 

第一章 從心理學情境分析網路

網路來得太快,快到我們來不及看清楚,這種環境會怎麼影響我們的心理跟行為?幸好我們對人類在其他情境的心理已有相當的瞭解,因此由傳統中的心理學論點來看待網路對我們的影響。

 

第二章 線上人格

印象形成的心理學:在缺少眼神、手勢、穿著、語調的網路世界,我們怎麼對人留下印象,怎麼創造出自己的好印象?

事實上我們從電子郵件、暱稱到打字方式,都透露了許多訊息。

 

第三章 線上面具與化妝舞會

小時候,我們就懂得角色扮演的遊戲規則,到了網路世界,現實與虛擬框架反而失去清楚的界線,此時身分的變換是遊戲、是探索、是實驗,或是欺騙?

 

第四章 網路世界的團體動力

網路言論空間的最大缺陷,是缺乏中庸的聲音。

 

第五章 團體間的衝突與合作

線上團體很難對任何事達成共識,而原因可能只是因為網路溝通模式的限制。

 

第六章 火爆論戰與爭鬥

網路攻擊心理學:為什麼線上的攻擊行為比現實生活來得頻繁?

 

第七章 網路愛情

人際吸引的心理學:許多人在網路交友,遇見愛情,看不見彼此時,是什麼吸引網上的男女?

 

第八章 網路色情的心理特質

媒體常對網路色情做出駭人聽聞的報導,但網路上到底有什麼新花樣?色情會誘發犯罪還是令人麻木,我們又該擔多少心?

 

第九章 網路令人曠日費時

它慢慢耗盡了我的時間與社交生活?

 

第十章 網路利他主義

助人心理學:新聞總是在報導網路犯罪、誘騙,與色情的消息。但其實在新聞背後,網路一直都存在志願服務與助人的精神。

 

第十一章 網路上的性別議題

檢視往上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衝突行為。對女性而言,網路的某些角落充滿敵意,而這需要時間來改變。

 

第十二章 培育網路生活

就我們在網路發展的角色而言,目前仍有好時機與有利的政治環境。展望技術趨勢,下一代的網路心理學又將如何演變?

 

 

 

《網路心理講義》 讀後心得

 

連俊達 南華大學美藝所

 

線上人格 p16-p44

~文字即時聊天室在網路互動模式中,將會一直展現活力於富想像空間與創造力的人們那輕敲鍵盤的手中,與多媒體互動競艷。

 

線上面具與化裝舞會 p45-64

角色扮演危險地帶 ~p52

~網路聊天室內的角色扮演,個人認為人們在上網前就已明白所面對的是螢幕社交,或多或少已有心理準備,像看電影般:不管你投入多少情感,離開戲院後仍有濃濃的電影情節氛圍籠罩,依然被現實環境與時間來沖淡,逐漸回歸生活真實面。

至少我認同p55所言:身分實驗。

 

實驗室中的受騙者 ~P57

~人類相信表面現象與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明知不能以偏概全,仍然照單全收。 

這種對美好事物的自然趨近反應,的確是讓人們擁有維持在混亂與和諧的臨界點上,仍然與時間共同奮鬥的原因之一吧!

 

網路世界的團體動力 p65-101

在網路上的公共言論空間裡,對問題抱持中庸的看法,不易獲得該空間裡極端看法團體的認同,除非發現有持中庸者的超人出現,否則,能不能在該空間裡存活,自己該有打算……,

選邊的時候到了!

 

~ p69人在社會團體中,必須遵守共同的社會機制下才能同生共存。強盜去搶銀行,無非爲了錢財, 滿足物質生活。若事事不遵守遊戲規則,肚子餓了搶餐廳、想穿好服便偷服飾店。人無法因為私人享受而去逼迫旁人爲自己服務。要享福需要代價!基本上,不管是真實社會還是虛擬世界,聖人也好凡夫亦然,哪怕是好貓還是壞鼠,請入境隨俗,遵守彼此互動得來的遊戲規則吧!

 

~p80網路蟾蜍化的處罰,有些像古中國的黥面刑罰。

 

 

~P86這裡除了可以發表意見,聆聽意見外;也是一個專擅操弄事件或現象或議題者,將之放大、誇張、下猛藥、味道濃烈的表演舞台!如此才能吸引觀眾。這是文字可以達到誘人的手段之一

 尋找利維坦 ~p80

有利維坦的論壇,像有救生員的泳池,有人溺水便會趕去救援;也像社區調停委員會,遇有糾紛就前去協調。沒有利維坦的論壇,像古代的客棧,不時有江湖恩怨的上演,掌櫃的與店小二毫無招架之力,除非掌櫃的或其背景有有力人士頂著,否則也只能低著頭接受所損失的家當的事實。

 

[痛苦 - 收益] 的角度 ~p95

少數意見的發言人, 所提出的看法因為匿名,所以痛苦程度低。但其所提出的意見與旁人相左,怎可能不被該團體注意,而提出辯駁呢?

 

創意阻塞 ~p96

不一定哦 人類的思維雖然在剎那間可以百轉千折 但創意的形成是外緣加上內因所構成的 團體腦力激盪的過程中 某人的思維阻塞 正可以藉由團體間所提出的想法相互帶領 形成新思維 成為新創意 而這創意是團體共同凝聚的 與個人創意在過程中是有所區別的 該頁的行為學者所提出的解釋 個人並不贊同

 

網路愛情 154-179

網路愛情是否會讓女性朋友在自身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精神較為放鬆,並寄予期望與浪漫想像呢?答案可能無法單純來論。網路色情陷阱之多,不僅男人會深陷其中,女人也可能成為陷阱之餌。

而男人在面對網路愛情的基本心態是與現實面差不了多少,不管男人如何利用非凡的魔力使女性在網路上被迷得暈頭轉向,只要男人對這女性網友有所期待,便會千方百計邀對方見上一面,見面過程是上網尋友的男人決定要不要繼續交往的關鍵。

 

[你喜歡我、我喜歡你、你更喜歡我]螺旋 ~p165

我想在螺旋效應中加個範圍。喜歡或討厭是種抽象字眼,喜歡一個人與很喜歡一個人及非常喜歡一個人是可以區別的。但非常非常喜歡一個人和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喜歡一個人到無限上綱沒啥意義與差別。就用螺絲釘效應吧....!

 

色情網路的心理特質 p180-194

色情在號稱已開發的台灣裡,仍是相當引起爭議的焦點,民風開放程度與政府政策制定存

有相當的落差,政策制定常被不同黨派的利益得失間取得妥協點,我們無法得知丹麥對色情

的全面解禁,對該國的性犯罪率馬上下滑與美國情色雜誌銷售量同強姦事件成正比的例子 (p185),是否可以當作台灣當局面對色情的政策制定的參考。

中國情色文化承傳遠久,在網路所創的花樣,比起外國,毫不遜色。但對於管理眾人的大事, 半推半就的半調子格局,比起國外坦然面對、勇於解決的政治魄力,要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

 

網路的利他主義 p215-233

虛擬團體所展現的力量若引導者帶領得宜,是很適合轉移到實際社會中作為公益識業的動力。

 

~p216對於助人心理學之說 個人顯得相當開心,如p216-217所描述般,讓我想到證嚴法師創立慈濟精舍的初發心。這個觀念對於我的研究很有幫助。

~p217取決於人數的實驗,也引起我相當的震撼!我也有這種被社會化後的冷漠心態。被心態自我合理解釋的調整下,竟被環境特性所影響而渾然不知!如此的魯鈍應當反省!

  


       
一直以來,網路社群中的各項互動情況已有許多的研究產生,其中有不少網路社群中的特性與一般傳統的社區特點是相同的,但是它值得研究的重點,在於網路這個新媒體所帶來新的、神秘的、不同的地方,這些不同之處,也就是所謂的「虛擬特質」,除了距離因素的排除之外,「匿名性」是最常被提及的虛擬特質,由於匿名性,網路社群便有無限種可能,在此大體可分為兩種主要的情況:一是機會、一是犯罪的溫床。


       
機會有好有壞,由於匿名,人們於其中可以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可以是戲劇理論的完美舞台。由於匿名,使得在現實社會中飽受壓抑與不公平待遇的弱勢族群得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女性得以啟蒙、同性戀者於其中得到支持。具有變性慾的人更可於這樣的機會中得到滿足。綜合來說,網路空間提供了使用者抒發自己原欲的機會。至於犯罪,那就更不用說了,既然匿名,一些潛藏心中的犯罪因子就不受控制的抒發出來,髒話、駭客等令人不悅的事件層出不窮;再加上網路中無論有任何怪異的想法,都不難找到共鳴,因此一些普遍被認為是荒誕、不可思議的事,都可能在網路上不斷延續。


        
當然在此又必須提出一直以來的質疑,網路中似乎呈現無政府、無限制的情況,自由度極高,但這到底是過渡抑或是常態?!虛擬社群中,現實世界的情況具有何種意義,到底是複製或是重新洗牌?!我想,許多事實已經證明出網路其實並不是那麼的自由,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實世界權力與控制已逐漸入侵這塊自由之地。就個人而言,以黃厚銘老師的論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線上是可以扮演角色,但是其實這是一種「經營」,真正一直換id的人並不多。如果是以團體來說,那些潛水者、破壞者根本無法進入團體的核心,要與人相處,id的經營就代表了一個角色。如果是這樣,自由度當然也就沒有想像中來得高了。說來說去似乎又朝悲觀的方向推論,可是即使這真的只是曇花一現的過渡時期,此一時期的機會已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這樣的虛擬特質,人們可以不受外在條件的限制,真實呈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訊息、想法來交流。人們可以有一個喘息的空間,除了逃到夢中,更能逃到網中,網上有人、有互動、有支持。也正因如此,網路上癮的狀況不斷出現,看似脆弱的線上團體也才可能產生一種強烈的
凝聚力。

 

 

袁薏晴-南華大學教社所

 

心理學研究提醒我們:人類所處的環境會影響人類的行為(Patricia Wallace20012)。作者順著這樣的討論,指陳出再網際網路中不僅僅只是一種環境,而是好幾種環境的結合,各環境有不同的互動特質,也影響著我們不同的行為表現。全書貫穿的中心在於網路所提供的匿名(anonymity)特質,使得網路降低了平時社會對行為規範的標準,讓人比較不自制。也因為這樣的特質使得在網路空間中這樣的特殊環境,是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一般通訊媒介,網路賦予使用者力量,互動期間的我們同時扮演著創造者、使用者與生產者的角色。透過網路上的文字描述我們創造我們的線上人格,經由印象整事的過程中也使心理學體悟到人類自我重塑與探索的議題在網際網路空間的重要性,網路似乎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讓人們重新來創造自我與認識自我。Patricia Wallace也提到了一個問題,他說到:「欺騙(deception)的形式很多,簡單的角色扮演是比較良性的欺騙形式,在角色扮演中,你刻意扮裝成另一個角色,表現出合於這個角色的性格。」,根據這樣的說法,其實也令我們省思究竟在網路空間中透過匿名性的作用所引發的線上人格創造與角色扮演中,究竟是不是一種不合理性與規範的欺騙行為?作者在這裡談到這種說謊形式的關鍵要素,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面具,所以它才會有趣,也比較不傷人(Patricia Wallace200147)。這也類同於我研究中論文討論到此時,討論到現實中「White Lie」與「Net Lie」的爭議,現實中我們會為了一些新存善意的概念,而對不想傷害的人說出一些不損及對方權益的善意謊言,如今在網路空間中,匿名性似乎是整個網路空間所能帶來的最大突破,我們漸漸利用這樣的機會藉由文字的效果呈現出隱藏內心的自我面貌、揭露潛伏在現實規範中另一面真實的慾念,透過了線上的匿名與隔離效果,我們更容易去對他人傾訴自我的面貌,重塑自己的線上形貌,但我們能因此說這樣的行為為欺騙嗎?似乎線上的匿名作用提供了保護、但也產生了更多的爭議。書中也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MUD中鼓勵大量的角色扮演、鼓勵玩家創造怪異的自我描述,然而如果你膽敢在性別這項核心特質上騙人,許多玩家仍會強烈的抗議(Patricia Wallace200152)。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線上的玩家似乎認為線上溝通的框架是應該允許各種角色扮演,但性別欺騙卻是底線。這不禁讓我們深思為什麼當涉及到性別轉換這樣的過程時,會帶來其他網民們的強烈反感,但這樣的轉變卻又是天天在線上不斷上演的戲碼,這真的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作者提到:「身分實驗是個人生命發展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不嘗試,我們就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最適合什麼。。這種不斷改變的模式,形成了一種在停頓與定向間的循環。在停頓的階段,我們會自我懷疑,困惑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在做什麼。一旦把事務釐清,就會達到定向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對自我有更深的體會。」(Patricia Wallace200155)。因此,當科技革命進行到這樣的腳步時,我們已經不在固著於自我一元的僵化論調,而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自我探索與發現的實驗室,而我們似乎也透過這樣的過程對自我對潛藏的內心世界提供了一個反省與檢視的機會,也因為這樣這結合現實的多重自我,豐富了我們螢幕上的生活,甚至比真實的生命更為真實與有意義。

 

書中的另一個重點,談的是線上團體的凝聚力與衝突問題。當我們強調網路上新興社群的重要性與團體意識似乎相較於現實社會有更大的影響效果與凝聚力時,不禁使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有些團體會形成濃厚的歸屬感,而大多的虛擬社群卻中途早夭、壽命短暫?Patricia Wallace在這裡提到了一個「網路從眾性」、「線上利維坦」與「團體極化」的現象,而這些都是帶動出一個虛擬社群、線上團體動力的因素。線上的從眾性其實也涉及到現實世界的帶入效果,資訊社會的來臨,使得e化的需求充斥在人類社會中,似乎在這樣的年代不上網的人勢必遭受淘汰,因此不管你接不接受,連上線、進入網路空間已經成為這時代的風上之一,現實的從眾帶入網路世界,也同樣有著線上的從眾效果,除了書中所提到mail形式的從眾性之外,線上團體的從眾性似乎也是攸關一個團體凝聚力的指標,團體的從眾性越高代表團體意識與緊密度越高。除此之外,目前一窩蜂的線上連線遊戲熱也是線上一種從眾線上的表現之一。線上利維坦指的是一種虛擬空間的團體管理人的存在,雖然我們都企求網路空間將帶來民主、開放的新興場域,但在一個團體與社群的形成過程中仍不可或缺的是一個領導與支配的角色,我們事實上並不能漠視網路空間中權力機制的運作仍是充斥其中的現象之一,有權力的運作相形之下也代表網路空間有著階層的劃分,但當我們意識到這樣的概念時,事實上也並不代表線上沒有民主實現的可能,而重點是團體中所逐漸發展的規範與建立時所夾帶的發展方向,都是朝向民主、開放與人性需求的。而團體的極化現象指得是當一個團體的凝聚力越強大時,越不容易有中庸的言論出現,團體中的言談方向是傾向一種偏頗的極端討論,不過這似乎是一個較令人擔憂的情況,因為如果線上團體中傾向一種不合理的偏激思想時,很容易就將團體中醫些理性的聲音給蓋了過去,主導團體朝向偏頗的方向,淘汰不認同的人,強化團體中的凝聚力。也因為這樣,線上的言論似乎較現實的約束力為小時,各個不同的線上團體呈現不同的線上風格,也形成團體間不同的張力出現,衝突的產生也伴隨這樣的現象而不斷競爭。但這也涉及到線上衝突一定帶來網路空間紛亂與破裂的現象嗎?在我們過去的觀念中,衝突似乎意味著減損與毀滅,線上的衝突是網路空間中司空見慣的事件,衝突的發生意味著團體間的競爭,但似乎也帶來虛擬空間中有如萬花筒般更多元的文化型態激盪與呈現。而一些線上透過文字的惡意攻擊行為,或許是傷及了一些互動對象的心理層面,但也許這也是因為匿名與線上的隔離作用提供了我們更容易去宣洩與釋放自己情緒的機會,我們不能說衝突與攻擊事件是好的現象,但我們也不可否認當網路發展逐漸滲入生活中時,這也漸成為我們文化現象的一種過度的現象了。除此之外,線上團體的凝聚力或許還可以補充上之前同學論文中所提到的「推力」與「拉力」,佛洛依德所說的「逃入夢境」,虛擬空間滿足現實人心的需求,線上團體也提供不同的需求層面。

 

最後,作者也提到一些線上人際間所尋求的網路情感支持與網路愛情、虛擬激情的發生,都指陳出現線上是提供人類心靈層面的情感需求的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場域。而這一切都在於網路匿名始自我揭露成為容易,不過這更涉及到網路通訊「真摯性」的問題,有人會質疑線上互動涉及到多少的真誠性?多少的有效溝通存在?而線上的情感是真實的嗎?當我們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或許是因為之前所提到的「Net Lie」的存在,但當我們在線上自我探索與尋求支持、慰藉時,這似乎已代表網路成為我們生活的另一空間,以一種生活的態度面對時,似乎真誠性的問題,已經漸漸不容質疑了。作者也提到網路的賦權作用,指得是科技在分散權力上的潛力(Patricia Wallace2001265)。因此,重點在於如果我們要揚善隱惡,就要從自己做起,匿名的保護、自我的扮演、重塑,似乎並不代表我們應該為所欲為,擅用機會、提供反省,才是這時代所能帶來的最大意義與價值,也是作者在其中針對心理作用在網路領域的各層次所提出討論的最大用意。

 

 

蘇健華-南華大學社會所

 


       
一直以來,網路社群中的各項互動情況已有許多的研究產生,其中有不少網路社群中的特性與一般傳統的社區特點是相同的,但是它值得研究的重點,在於網路這個新媒體所帶來新的、神秘的、不同的地方,這些不同之處,也就是所謂的「虛擬特質」,除了距離因素的排除之外,「匿名性」是最常被提及的虛擬特質,由於匿名性,網路社群便有無限種可能,在此大體可分為兩種主要的情況:一是機會、一是犯罪的溫床。


       
機會有好有壞,由於匿名,人們於其中可以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可以是戲劇理論的完美舞台。由於匿名,使得在現實社會中飽受壓抑與不公平待遇的弱勢族群得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女性得以啟蒙、同性戀者於其中得到支持。具有變性慾的人更可於這樣的機會中得到滿足。綜合來說,網路空間提供了使用者抒發自己原欲的機會。至於犯罪,那就更不用說了,既然匿名,一些潛藏心中的犯罪因子就不受控制的抒發出來,髒話、駭客等令人不悅的事件層出不窮;再加上網路中無論有任何怪異的想法,都不難找到共鳴,因此一些普遍被認為是荒誕、不可思議的事,都可能在網路上不斷延續。


        
當然在此又必須提出一直以來的質疑,網路中似乎呈現無政府、無限制的情況,自由度極高,但這到底是過渡抑或是常態?!虛擬社群中,現實世界的情況具有何種意義,到底是複製或是重新洗牌?!我想,許多事實已經證明出網路其實並不是那麼的自由,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實世界權力與控制已逐漸入侵這塊自由之地。就個人而言,以黃厚銘老師的論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線上是可以扮演角色,但是其實這是一種「經營」,真正一直換id的人並不多。如果是以團體來說,那些潛水者、破壞者根本無法進入團體的核心,要與人相處,id的經營就代表了一個角色。如果是這樣,自由度當然也就沒有想像中來得高了。說來說去似乎又朝悲觀的方向推論,可是即使這真的只是曇花一現的過渡時期,此一時期的機會已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這樣的虛擬特質,人們可以不受外在條件的限制,真實呈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訊息、想法來交流。人們可以有一個喘息的空間,除了逃到夢中,更能逃到網中,網上有人、有互動、有支持。也正因如此,網路上癮的狀況不斷出現,看似脆弱的線上團體也才可能產生一種強烈的
凝聚力。

 

石淑慧-南華大學教社所

 

 
Patricia Wallace
的「網路心理講義」一書,主要是探討在網路匿名性與不同時空背景的條件作用下,人的行為所可能產生的不同變化。

比較現實生活與網路世界人際關係,最廣為人知的是網路世界裡「匿名」的特性。對於網路「匿名」的討論,可從「認識」與「性格」兩方面來著墨:「認識」方面,由於「匿名」,人們無從評估、打量彼此是否「表裡一致」﹔因為「匿名」,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展現出自我,一種隨心所欲,無拘無束,不用擔心被人認出,無須為既有道德規範負責,如同隱身在社會的角落裡般,好比「哈利波特」一書中的主角哈利獲得一件神奇的隱身斗篷,只要披上這件斗篷,別人就看不見他;「蠟筆小新25」漫畫中,小新同樣拿到一件可隱身的神奇透明褲褲,將之戴到頭上後可以隱身三個小時不被發現,在這個時候小新就可以隨心所欲、將自己平常不能做的事情一次做完。

像童書或漫畫裡這樣擁有隱身的能力、做自己平常因社會規範或種種原因所不能、或不敢做的事,似乎曾經是許多人從小的夢想,網際網路的興起正為大家提供了如此的機會。網路匿名性就擁有類似於「隱身斗篷」的功能:隱藏真實身分,無須為符合社會期望而隱藏自身內心的真實慾望,亦無須擔心認識自己的人訝異於自己的表裡不一。

若再以現實生活中「筆友」、「無線電香腸火腿族」或「電話交友」等為例:筆友之間書信往返、香腸火腿族與電話交友的匿名對談等等,這樣只憑文辭與言談去建構對彼此的認知之方式,不但無從建立視覺上的認知,亦無法進行肢體的接觸,縮減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訊息取得管道。與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相處模式相較之下,無從得知的部分只能就局部的訊息憑空想像,去建構、去定義對他人的認知。如此一來,傳統社會生活裡人與人相互「認識」的意義,在網路世界裡就如同「筆友」、「無線電香腸火腿族」或「電話交友」等型態,不同的「ID」依舊具有個別的性格,只不過現實與虛擬世界可能存在著個人性格表裡不一致的情形罷了。

另一項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網路社群裡的成員性格表現,可區分成「個人」與「個人在社群」兩方面來探討。就「個人」而言,網路世界裡的匿名性確保個人決定表現自我方式的自由,無須受制於日常道德規範的恪守,在無須擔負責任的情形下,人們多願意拋開日常生活中為服膺社會期望的壓抑與取捨,而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這有時是更「真實」的表現:例如在網路上更勇於吐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情緒,或無懼力量大小,展現正義感等。更有甚者,有人會開始嘗試以極端、違背社會善良風俗(反正沒人知道他是誰)的方式去展現個人的特質,例如冷嘲熱諷、網路犯罪等。然而,社群團體規範的遵守,是否在匿名的世界裡依然適用?前面提到對於網路成員的認識,不同的「ID」依舊具有個別的性格,並依此性格的差異將不同的「ID」意義化,是故網路社群裡的「ID」們,為求在該社群裡生存起見,是否會以服從「網路社群期望」的方式,來展現個人「ID」的特質?

由於網路世界「匿名」的特性,使得人們(或ID們)有舞台能展現出潛在慾望之自我的特質,這並非代表人格個性的分裂,僅是人們因應不同時空環境條件下所決定出的行為模式,自然都會選擇對心中的期望最有利的方式進行,這也算是符合心理學裡「自我防衛機制」尋求個人心理滿足的特性,另外在網路社群裡,為求其他人們(或ID們)的認同,社群規章的認同或許會使人們(或ID們)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表現而有不同的個人「ID」特質變化。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