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寫系統與認知結構:認知心理學與神經語言學的發現

 

謝杏芬、郭峻宏、黃婉玉、張毓玲  南華大學出版所

 

 

本文轉引自南華出版所網頁

http://www.nhu.edu.tw/~publish/researches/course/cultural_study/c2.htm

 

近二十年來遺傳工程與神經語言學上的突破,讓我們對人類心靈運作機制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除了對左、友腦的側化作用有了更深入地瞭解,語言與思維功能,在大腦皮質上的定性與定位,更對我們理解心靈運作程序有所掌握。針對不同的文字系統(音標文字、音節文字、圖像文字),讀者的閱讀策略有所不同,構成了不同文化迥異的閱讀傳統。針對不同閱讀習慣與生活方式,編輯策略自然有所不同,認知結構與閱讀的心理機制,雖然早已是編輯出版時,日用而不知地預設。然而,適時地檢討認知心理學的發現,對整體編輯環境的發展言,應有不同層面的意義。~~~翟本瑞

 

大綱:

<神經語言學在語言、閱讀及書寫上的發現>

一、有關閱讀的狂想與推論

二、語言歷程

(一)從演化角度來看-大腦的幼級化

(二)對稱的人,有不對稱的語言區-皮質語言區的功能定位

(三)語言及閱讀理解路徑

(四)案例:閱讀的三角供腹(Spandrel

(五)皮質下的語言功能-語言的「總體」論

三、其他說法,信不信由你

四、有關閱讀的聯想

<認知心理學在文字、閱讀及書寫上的運作>

五、認知心理學與視覺的認知發展

六、認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概述

(一)感覺動作期

(二)前運作期

(三)具體運作期

(四)形式運作期

七、文字辨識的心理運作模式

八、閱讀的認知歷程及其發展

九、書寫系統對閱讀之影響及相關研究

 

 

90332001 黃靖真
     

  在尚未建立書寫系統的族群中,傳統知識的代表是語言,語言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命名和建立世代不移的文化。而語言本身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潛意識結構,表現出許多繁複的規則和思維體系,它是個人意見表達,所賴以傳遞訊息的主要工具。人類則透過感官接受訊息、貯存訊息以及提取、運用訊息,在這個一連串「大腦訊息處理」的過程,對一切事物,進行「辨認、理解、想像」的「認知」活動,使我們獲得了知識及訊息。而「認知」又牽涉到儲存記憶內容問題,如果沒有記憶,如何根據以前所學來的經驗詮釋目前的人事物?如何預測未來、計劃行動?

      說到了記憶,很多人記憶事物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歡把相關的分類再一起、而有些是以事件的情況來記憶、更有人是以符號來記憶,只要看到某個符號就記起某件事,此就如符號學之父皮爾斯,它曾經將符號區分為圖像、標誌及象徵,利用符號來記憶事物或領會理解。雖然這是一套不錯的記憶系統,但是相同的影像,在不同觀者的解讀下,所得的概念、感想(所做的意義的賦予),也不盡相同。相對的,人在看完一篇文章時,其書寫之心得及認知的心理也會有所差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在對相同一件事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

90332002 朱珊玉

 

猶記得大學時老師曾說過要做論文或是出書事件相當簡單的事,只要一把剪刀就夠了也許這對積極從事研究的學者而言是一大諷刺,但不可否認的這應是依各級普遍的現象,往往許多學者為了樹立自己的學術聲望或升等,一頭栽入了研究領域之中。學術研究往往會將自己的思維模式困在小框框中,乃因從事學術研究的過程中,自己的新論點需設法自圓其說,而這麼做就使得學術研究者去鑽牛角尖,而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專業,也因為專業常使他們看不到自己的盲點,這樣的循環下去,終而跳脫不出自己的認知思維模式中。

在我們的觀點中,書本上長灌輸我們的是-人類是由猿進化而成的,從四肢頂地而行,慢慢進化用下肢站立,其實人和動物基本構造是相同的,唯讀相異之處在於人類會思考,懂得用符號來溝通,利用文字來構成文化。在閱讀完淺論語言文字起源:-一個業餘人類學家的觀察後明瞭:不同的文字構成不同的社會及文化,雖然文字只是小小的一堆符號,但它卻傳達了訊息與語意,降低了人與人間的鴻溝;而據人類學家的研究發現,文字的起源非常遙遠,無論如何,我們活在由文字及認知系統構成的社會中,語言與思維甚至於文字間有關連性是不爭的事實,而終究是文字影響思維抑或是思維影響文字也許不再是重要的議題了。

-------------------------------------------------------------------------------------------------------

90332003 黃建邦

由於新腦皮質的高度發展,使得人類具有象徵思考以及語言的巨大能力生物本能注定了人類應具有文化人類因腦的側化而發展出語言使用,並在此語言基礎上,發展出象徵符號及社會組織,成為社會性動物,並漸與其他動物間差距越大。語言的發展等因素不但使得人類成為社會性動物更邁向所謂的理性之途(道德、規範、法律等)

語言是發展文化的工具,不同的文化採用了不同的表達形式,因此不但決定了文化的內容,也造成了文化間的差異。而符碼為同一文化中其成員所共享共同理解而存在的,故不同的文化無論是在分類的範疇乃至於所強調的,在出發點上就已經有所不同了(例如印度人的與台灣人的雖可找出其相對應的符號具,但在符號義上所隱含的意義卻有所不同)

對人類而言,語言的習得並不只是將事物加以分類記號,更是與外在文化的互動,進而形成對此些事物的概念,必經此一社會化過程,才能成為人類並取的通份參與此一社會文化之必備基本能力,而與他人進行互動扮演自己的角色維繫社會

在多媒體時代的來臨,人們可能將失去更多思考的空間及機會

-------------------------------------------------------------------------------------------------------

90332004 李瑞怡

 

ABC烘培雞

 

  記得我在念中學時是透過這樣一種劃分方式切割求學世界的:全校新生依據一次的智力測驗,將一千五百名國小畢業生大刀切成三塊,分作ABC三段。於是我們被送進了一個以西方思維模式考題下烘培的三種不同鍋爐環境,它被通稱為好班、普通班、壞班。被加味以不同的期許、用不同的教育設備、資源硬生生的給隔離在三棟相距甚遠的不同世界。A段搓揉過程沒有家政課、B段發酵階段不必晚自習,而C段醒麵時期則可以永遠的佔據操場。

  以上的台灣教育史片段就如同「黑人英語」被形容成粗鄙而沒有文化的表現(註一),文化帝國主義下的批判、與所謂「標準」的沙文觀點,在有所改變的過程中進步得很•緩•慢。也如同張大春在《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評《龍應台評小說》一文中所抗詰龍身為「負責的書評人」,對於王禎和所使用的「鄉俚」、台語口語式的直接運用作為書寫語言所產生的批評:「廉價」、「逗笑的髒話」。張亦指出她所使用的評論語言也無一不顯示偏見與龍所立論「衡文玉尺」的相互衝突(註二)。

  我們的思考以及經由閱聽而來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對分班方式的敘述、我們經由書本上轉載而來的章節、文本寫作與參考資料的來源、原始資料等都是烘培機裡的烘培機裡的烘培機••••這樣的不斷傳承、「烘培」而來。

註一:出自《心靈、思想與表達法》(1993:254
註二:出自《張大春的文學意見》(1992:186

未來想像

  一邊騎著車子一邊睜大眼睛與其差無比的路況打架,一邊因為有著愉快的市區之旅而思緒沸騰,一連串蹦出許多有趣的字句,可是思考到書寫最遙遠的距離往往就是這一段來不及記下,已被下一波潮浪的思緒給推成泡泡,再也記不起的過程。

  要不就是直接撇到路邊,惡霸的佔住車道,快速的用往後要很用力才看得懂的字跡火速記下。要不就偶爾抱著我的古董錄音機快快收錄,再邊聽邊重記下來。可是不可能總是有這樣的機會將那麼紛亂的游思、或將邊洗澡邊想到的精采故事給記得巨細靡遺。

  所以最肖想有一個機器,接在腦邊,將想到的東西紀錄下來,而且內容還是已經可以書面數位化的。平時收錄著若干習慣聽的歌,要是情境觸及還會自動由先前的指令播放,智慧化的告訴我哪年由哪個公司發片,樂中故事來源,還有數個音樂錄影帶的版本已經等著我選取,最新的一張專輯或是單曲剛剛發表,請問要如何選擇下載?腦中想到對誰說的話,未及出口已經整理好成音像檔,蓄勢待發的詢問,請問訊息還需要修改嗎?影像照片檔這些資料照片編輯的順序還需要調動嗎?(我的科幻小說看得太少,援引不出一些可供參考的故事腳本)

認知書寫一、二、三

  所以書寫是修辭學的,在思維的過程已經經過修飾,在寫下﹝紀錄﹞來的時候,還要再修飾一次。

  所以書寫作為鏡子,反射許多所見所聽聞,由視聽而記憶,再由大腦宇宙而提取重新組合,相互應照、折射、對比、顯露出,我們得見的,卻往往只是局部的一角所能夠被發現的隱微亮度,那樣的難以發現,或者由清晰的彷彿蝕刻在腦中,到無比漫長的"blur"之路,最後有幸浮上桌面、躍然紙上或者其他途徑的被書寫;這一定是一面像黑洞那樣難知、難解又難以預測未來的鏡。

  所以書寫作為一種行為科學,將符碼紀錄下來已經不只是文明的進化,也還是行為數碼化、電氣化,它在無數種舞台上展示,並且各自顯露力量。其中不變的中介物只剩下人,其他的都正在快速變化,快得來不及被書寫,如同我思緒的泡泡一樣。
-------------------------------------------------------------------------------------------------------

90332005 蔡佳惠

在探討語言起源與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時,首先各學者專家也針對究竟「人」的本質為何? 去詳加探索與定義。一系列的尋根之旅,使我們更貼近500萬年前的時空。

    如果說世界上的人種其共同的始祖是「智人」,那不同民族間的差異,則是智人為了適應各環境所調適的結果,反映在現代各國間互異的文字與語言的使用上,則有一些相同的脈絡可尋(註一);民族間演化的時間固然久遠,有些語言與文字已不可考,而其思考的結構方式卻也隱隱可見。(例如華裔第二代在語言的使用上仍受其父母影響)

         不可否認的書寫系統的發展更進一步強化了兩半腦的側化作用,從觀察受傷病患其左、右腦使用語言及文字的差異性外,使得人類在發現認知心理及神經語言的範疇上更加不遺餘力。

註一:語言學家將世界上5000多種語言(尚不包括方言)歸類為17個語系,除了美洲3個外,非洲4個、澳洲1個、新幾內亞1個、歐洲2個、亞洲則有6個,語系間有著某些重疊,其地理分布與人類擴張史有關,而且與學界對移民及遺傳多樣性的理解非常吻合。(翟本瑞,淺論語言文字起源:一個業餘人類學家的觀察) 

-------------------------------------------------------------------------------------------------------

90332006 吳麗娟 

  

薩丕爾的「語言決定論」主張:是語言決定了社會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社會生活創造和發展了語言。但當我們把這個論點套在現代社會,許多因科技日新月異的衝擊而起的社會風氣與在其中盛行的新創發的流行語彙,例如,所謂「LKK」的「五年級」、所謂「E世代」,以及所有E字頭標榜網路科技的新語彙......等,卻都似乎體現著相反的論調。

  或者,我們是不是可以套用中村元「中國人傾向於採取『折衷主義』」的說法,將這個論點改寫成:在語言成熟之前的形成期間,是語言決定了社會生活的過程,然,在語言發展成熟到某一階段,並已相當程度能翻譯、接受並理解異文化、語言及其科技、思想後,這時,越開放的社會生活,會使生活其中的人越有創造發展本國新語言的能力與需求。這似乎就很明顯的是社會生活導致語言的創造與發展了。

不過,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也正落入了中村元所提:「中國人因語言文化使然,慣於從個別事例中取得普遍性的結論」的習性?

這樣說來,或許,韋伯才是真正替這些矛盾疑點下一客觀研究指標的人:社會科學所使用的概念,不能是「平均概念」,而只能是「理念類型」。如果將社會科學中的概念視為絕對的或客觀的,都是誤用了理念類型而終將喪失其合法度。

因為,我的命題的價值關連,已經跟薩丕爾「語言決定論」原先的假設範圍,不一樣了。

-------------------------------------------------------------------------------------------------------

 90332009 陳玉珈

   文化理念是源於每個人類族群都有其文化,文化亦是一種生活與心態,以及為經營某種生活所蘊釀出的種種精神及物質層面的活動。然而,文化理念的形成也受到布氏人類學觀點之影響,其學說以明白地區分物質背景(entiaphysica)是包括生理學、心理學及倫理背景為基礎,兩者共同指出身為社會動物的人類其各種群居形式。

   早期心理學的領域中,理論家關心的是認知領域的知覺、記憶、思考和語言。主要的研究技巧是內省法(introspection),這種主觀的方法是檢視自己的內在,然後研究自己。這種方法提供了一些有關觀察「內心」(within the mind)傳播的一吸引人的材料。

   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對研究符號、象徵符號及意象等,也同時鼓舞了後來的理論家建構出更詳盡的模型,舉凡榮格所發展出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以及艾德勒所提出的「個人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這二位皆為研究心理分析的學者,而且他們在生命的某些部份和佛洛依緊密相連。

   美國語言學家杭士基以實際的語文行為(verbal behavior)來指明說話的狀態和其中的認是不一樣的,其亦強調語言的心理基礎和認知基礎的重要,而將語文能力當成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能力。

【參考書目】

.Tim O’ Sulivan等著;楊祖珺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市:遠流,民87

2. Victor Hell著;翁德明譯。文化理念。台北市:遠流,民79

3.Terry Eagletont著;吳新發譯。文學理念導讀。台北市:書林,民82

4.翟本瑞著。心靈、思想與表達法(上冊)。台北市:唐山,民82

-------------------------------------------------------------------------------------------------------

90332010  陳櫻慧

在閱讀中國文學時,常會發現文人有感嘆“言不及意”或“辭不達意”的狀況,而究竟是意決定言?還是言決定意?在參考資料中曾提到了這方面的研究。其實,在人與人交談的過程當中,常發現在交談時的對話,往往決定了思慮的清晰度,正所謂“真理愈辯愈明”,原本可能是模糊不清的思考邏輯,但經由對話後,而更加清楚,因而決定了所謂的“結論”,也就是本身那原模糊的思考結果。 在文中,曾提出兩種說法“文決定意”及“文影響意”,這兩種基本上都只是在在說明了文和意間不可分離的關係,而我個人認為這兩者的分別僅在於程度上的差異,原則上仍對於文意間的關係已作了明確的結論,而文字則是筆者為了表達「意」所呈顯出來的符號,但這符號往往也影響或決定了思考的結果,而這符號的使用恰當與否,也直接反映了文和意間是否運用合宜並達到完全極致。

然而,在文中也提到了語言系統,在不同的語言系統中,所運用的不同語法也是文意呈現的重要因素,文字所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或傳統文化,也許在不同的語系或時代中,將被扭曲其最原始的意義,因為“解讀”的不同將改變其所呈顯出來的“意”。所以,光看「文意」的表面或許簡單,但要從根本解讀原始意義,則非從該文字的文化背景談起,才能夠真正掌握精髓,看透其含於文字中的隱晦意義。

因此,在我們閱讀書寫的同時,幸能與文人在不同的時空交會而感動,但不可否認在研究的同時,也不能夠忽略「文意」間的差異所會產生的影響,在不同語系及文化所各自發展而出的書寫系統中,尋得最融合極致的認知模式。

-------------------------------------------------------------------------------------------------------

90332011 張毓如

 

  在認知心理學中提到人類在認知世界時所使用的最基本概念是基模(schema),由一個一個的基模組成對整個世界的認知。而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一樣,先是一個一個單字,漸漸結構化,組成完整的句子。然而,究竟是語言先於思維還是思維先於語言,引起很多的辯論。維高斯基和皮亞傑認為幼兒在學習語言之前就已經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世界;而沃夫卻認為語言可以決定思維的方式。不論如何,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密切應是大家都不會否認的。而不同的語言和思維所建構出的世界亦有所不同;事實也證明,不同的語言所發展出的思想也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書寫和不同的論述。我們可以說,語言其實就是一種分類系統,其分類方式會造成不同的文化並形塑出不同的世界觀。當我們在做分類時,我們真的能夠認定會有所謂的客觀認知嗎?當我們對人做分類時,我們會不會反而是把人塞進不屬於他的框架中;我們在對這個世界做分類時,主觀的認知會不會反而侷限了思想上的可能性?
-------------------------------------------------------------------------------------------------------

90332012 李靜宜

 

  人,為什麼可以為人?

  如果我們宗教一點,可以讚歎:人是造物主最完美的傑作!

  如果我們孟子一點,可以感慨:人之所以與禽獸不同,乃是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仁義禮智四端。

  然而,科學家們給了個實實在在的答案--人之所以為人,不過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多往前一步的幸運過程罷了。

  因為生物演化基礎完備,左腦與右腦巧妙地各司其職,使得語言產生,符號系統被創造使用,於是人與黑猩猩等哺乳類靈長目動物,才有了關鍵性的分野。

  明白人與禽獸關鍵性的差異後,我們又問:那麼,究竟是不同的語言形塑了不同的文化,抑或是不同的文化需要以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內在心理與外在世界?

  關於這問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簡而言之,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是明顯的事實。不論從語言的角度,去了解其文化;或是了解文化後,再對其語言表達做一番研究,都具有啟發性意義。

  而即便人類的思想具有普遍性,亦能翻譯成其他語言,但是仍有少數字詞觀念,是僅存於某一語言中,或難以被了解翻譯的。從這些少數的部分觀之,或可看出其文化中的某些特點。
-------------------------------------------------------------------------------------------------------

90332014  邱振中 

在認知心理學中,其研究之重點在於心理歷程與語言,且認知乃是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而在認知的過程中,人可以運用心像來增強自已的記憶能力,因此,人類腦的演進和符號的使用似乎有相關發展。

符號並非人類所特有的工具,諸如蜜蜂、人猿等動物也有使用符號來做意義表示的功能。然而人類在符號系統中,衍生出了符號義與符號具;根據索緒爾的研究,語言作為一符號,是由符號具和符號義所構成,在語言中,符號具是一種概念,符號義是聽覺上的形象﹝心理層面的﹞,而在概念和形象之間的關係就是符號。語言是人在使用的,作為符號,當某個地方的多數人在語言上透過某種型態的眾聲喧嘩而後「約定」了某些大家習以為常的用法,可以附載符號所要表現的近似的符號義時,大概也就沒有人再去計較原來所使用的符號具了吧。文字,作為符號的一種,也是如此;象徵,如此。文學,這個透過符號來表意的藝術,再參加了創作者的創造後,更將語言、文字的符號,在符號具和符號義上,添加了作者的想像,顯然更是如此。

   文中提到,新腦皮質的高度發展,使人類具有象徵思考以及語言的巨大能力,心理上出認知形象的完成,促使人類在符號中,對符號具與符號義有高度的使用。(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創意吧!)

-------------------------------------------------------------------------------------------------------

鍾惠萍

語言與文化──

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

   我們所謂的「文化」,通常涵蓋了:藝術、科學、道德、風俗、法律、宗教信仰、政治和經濟體系……等等範疇,然而這些領域的東西,無不藉由語言表達出來,即便是畫家,有時也需要談論他們的專業知識、靈感,或者為他們的作品命名,而這通常都是依靠語言的邏輯,在其心中進行思考。

   語言與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

   語言上的種種限制如實呈現了文化現象,如日本的敬語,反應出長幼尊卑的概念。

   文化的種種現象也一一反應在語言之上,如台灣人的問候語:「呷飽尾?」表現了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對求得溫飽的重視。

   如果常看搞笑VERY MUCH的三通教室的人就知道,即便同樣是中國人(姑且不論政治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方的不同氣候、風俗、飲食習慣、甚至是人們的思想感情也紛紛不同,這些差異就表現在不同的方言之中,所以三通教室的那位上海老師,從來不曾逐字翻譯,而是找出兩種方言(台語及吳話)中意思最相近的句子來。

   不過,我們也必須考量到:「文化是整體的,無法被概括成一般的法則,然後再把這些法則歸因於語言。」(法爾布,《語言遊戲》)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表現在語言之中,但語言影響文化,卻不代表決定一切。

 附上關於語言的笑話一則:

 --你的辣椒也不壞--

在秘魯,男人對那話兒的稱呼叫Chili (紅辣椒,大概是長得像吧..) 

有位秘魯留學生在美國的體育館淋浴後,碰到美國同學,老美隨意寒暄說:"Pretty Chilly, hum". (即---很冷吧!) 

這個秘魯同學愣了一下,說:"Oh, Thank You!" 

同時也瞧了老美那裡,接著說:"you are not bad either".

                           ──奇摩笑壇   

漢語與中國人思維形態──

   觀諸今日新新人類的新新用語:「機車」、「SPP」、「LKK」……(抱歉,我這過時的人類所想得到的例子有限,且恐有過時之虞)聽在三、五十年前的人耳裡,恐無不大驚為:「天語」或「外國語」。而再過個三、五十年,也許這些話語又將被未來人類視為「古文」。

   這正印證了洪保特所主張的:語言不是客觀完成的「成品」(ergon),而是進行狀態中的「活動」(energeir)語言是活的、是持續變化的。而人的思維模式當然更是一躍千里,變化莫測的。

   那麼究竟是那一個影響了那一個呢?當然不是絕對的。只能說互為影響之外,還要加上大環境、大時代的考量。

-------------------------------------------------------------------------------------------------------------

90332017 林薇瑄

 

  對洪堡特而言,每一種語言形式,都表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世界觀。

不同的文化,最難擁抱,最難嚐試。我們看看多少同一源流的文化之間都有這種困難,就可以明白。

但,只有當我們願意擁抱各種文化的時候,才可能擁抱各種新奇與可能。參予多元文化的開拓,需要這份胸襟。擁抱多元文化的同,又必須對自己的文化有著感情與認識。

而語言與文字就是開啟這扇視窗的第一步。

我個人也深深覺得在國語中一些情境意思無法像台語般表現出那麼貼切的語意,而英文中有的意義在中文裡卻找不到一個完全相同的詞彙,所以語言的風貌是多變性的,更會隨著時空不斷轉變這正印證了洪堡特所主張的:語言不是客觀完成的「成品」(ergon),而是進行狀態中的「活動」(energeir)。同時也只有藉由語言,文化體系中的分類系統才能充分的表達出來。所以語言和人類的關係,從沒有結合得如此密切,又變化出如此不同的面貌。

因此,閱讀與出版不在只是掌握知識的力量,而是一種『存在』,誠如郝明義先生所言:『科技曲線的高度,短期內不會突然跌降;人文曲線的高度,短期內也不會急劇拉高。所以,這種消長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然而,不論科技曲線在接下來的世紀還會如何昇高,我認為:人文曲線會逐漸脫離這段盤整期,往一個新的臨界點拉高,突破。
   
甚至,我認為:隨著這兩條曲線的沿伸,到二十一世紀末的時候,人文曲線一定會再度高過科技曲線,完成一個兩百年的輪迴。只是兩者的絕對高度,屆時都已經提昇到另一個境界。我這麼認為,因為我相信物極必反。也因為我相信人類的進化在於人文。也因為我是一個出版者,尤其,書的出版者。我相信:因為有出版,所以,人類前後代之間的智慧才得以傳承,同代之間的智慧才得以交流,結果和其他動物出現不同的進化。所以,出版是人文最初也最後的保存,出版是人文最根本也最尖端的推展。我相信出版在二十一世紀可以發揮的作用。』

-------------------------------------------------------------------------------------------------------

90332018 劉建毅

    後現代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始終都和符號和語言的批判有密切的關係,各種符號一經人類使用,符號同他的意義結構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運作,成了歷史上各個階段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關鍵部分。巴特指出,各種符號實質上就是各種語言。由此可以看出符號語言在歷史上以及後現代社會裡的重要性。

   如同我最近參與的廣播企畫案『記憶』,這個主題表現在回憶的過程中,透過一首歌或是一張泛黃的偶像圖片(符號)開始談起,載負著屬於我們這一代所經歷過的生活點滴,想起劉德華小虎隊郭富城在我們這一代所激起的偶像狂熱,以及無敵鐵金剛霹靂貓小飛俠在我們心中所扮演的童年玩伴(心裡圖像)。屬於過去的歲月存留心中幻化為一場無形的記憶,經歷過國中高中乃至大學階段,我嘗試藉由回憶的過程,透過數位化的錄音設備,把『記憶』變成可以指涉的概念。在廣播訊息中,所傳達的是一個文化內在的情感,態度、價值模式,而這些訊息會重新融入受眾本身所處的文化之中,再一次塑造出同樣的思想與情感模式。

    人類憑藉符號這個中介物的創造和運作,不斷進行文化的生產與更新。就像數碼寶貝取代無敵鐵金剛,F4取代劉德華成為現今流行文化的符號。因此,符號體系及其運作,在本質上是人文、社會性,又是文化性的。文化的意義建構,是通過使用符號的『人』的共同理解以及對符號體系的主動想像。而腦神經的生理性發展,奠定了符號象徵系統的基礎,因而,我們可以說,以符號作為手段和形式,表達、溝通、協調和理解意義結構的過程,也就是以人為主體所建構書寫系統與認知結構的過程。

    如同文中所述,語言符號本身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潛意識結構,它表現出許多繁複的規則和思維體系,只有透過語言使用,人類心靈才能超越自然界的限制,人才能成為文化的創造者。這樣一來,如果說,文化的建構和再生產以及居中進行意義結構的建構與在生產,是人類生命在其生存過程中本質表現的話,那麼同樣的,作為文化創造和再生產及其意義結構之中介符號體系的再生產,也是人類生存活動及其生活世界裡活生生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本質表現。

-------------------------------------------------------------------------------------------------------

90332019 郭宣靆

    在《舊約聖經》的傳說當中,諾亞的後代族人使用著共通的語言彼此溝通,也因此擁有一份身為人類的自信與自傲,甚至想要建造直達上天的高塔以顯揚於世。上帝對於這群居住在巴別地區的人類所產生的不敬上天的態度,感到十分不滿,便擾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無法溝通合作而停止了建造的工程,並讓所有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去,這也就是何以現今人類操著不同語言的宗教解釋。

    當然,從現代考古學、人類學或是心理學、語言學的科學角度來看這則神話,只會讓人會心一笑置之,並不會太在意神話的真實性。不過,若回頭來思考語言形成的原因,則不免要在心中打個大問號:「又有誰解開了這個謎」?

    如果人類的語言構造(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相同,為何會有不同的語言產生?若是人類的語言構造不同,那麼我們彼此溝通了解的基礎何在?順此邏輯追問下去,我們得到較為合理的可能性是人類的語言構造「同中有異,異中存同」。可是,「同」的是什麼?「異」的又是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考古學家與人類學家提出的解釋是:儘管人類的起源可能是多元區域,但是透過DNA的比對發現,更可能是同一區域的「智人」後來分散到世界各地,所以人類的祖先基本上是「相同」的。而這個論點,也可以從早期人類所使用的符號同質性極高,得到佐證。後來可能是受到了週遭生活環境的影響,於是等到人類的智能發展到可以使用語言時,已經產生了「差異」。

    而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神經語言學家)針對「人」這個對象的內心運作與外顯現象,提出的解釋是:人的大腦基本上是由複雜的神經網絡所組成的系統,它可以接收來自外界的訊息,然後透過知覺(主要是視覺和聽覺)的反應以及分別作用,產生所謂「心智」思維。而即使是日常的簡單對話,就可能涵蓋了感官訊息、注意力、組型再認、記憶、心象、思考、遺忘及推論等等層面的認知活動。若是再進到「語言」的認知活動領域,光是「閱讀」這個行為,其所涉及的範圍之廣,影響的變因之多,早就遠遠超過現代專家所能掌握的範疇。

    而就在此眾說紛紜之際,還有學者(如Todd Siler)從藝術的角度,融合了天文地理而提出「大腦即宇宙」的創意見解,大大地拓展了認知科學的領域,也讓這簡單的語言「異同」問題,變的更加神秘難測。你能說,這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神話嗎?

 

研二生

89332009 黃婉玉

 

根據我們幾次初步查閱文獻和小組討論過後,發現無論在認知心理學或神經語言學的領域中,著墨於人類對於書寫系統認知情況的論述,實在是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我在猜想,在這些領域中,研究者還是會偏向臨床病例的探討,例如神經學裡頭的失語症、失讀症、失寫症,或是語言學中探討文法結構的組成或演變,關於人究竟是如何去閱讀、如何去思考,或者如何將概念化成文字、書寫成一篇有條理的文章,我想一般人很少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吧?(但又如何得知呢?)像一個身心健全的人,他怎麼會知道他跟一個盲人(有文獻指出他們的聽覺會比一般人發達和敏銳)或一個聽障者行為模式或思考模式可能是不同的?我想,不僅是因為個人無論身或心的問題,環境、社會型態,或者他所處的文化有怎樣的型態,應該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書寫還沒發達之前,那些習慣於口語傳播的人民,他們思考的模式和今日的我們,有哪些差異呢?或許就如蘇格拉底以為的,口語上的辯解較有互動性,而且能激盪出更多的火花。但是抱持此理念的人,或許適用網際網路尚未開發出來的書寫世界而言,就今日的cyber-space而言,此缺點似乎已獲得某些程度改善。而在傳統的書寫和網際網路下的書寫,其中的差異是不是也值得探究呢?究竟那只是工具(媒體)不同,亦或整個社會思考模式本身也已經不同了呢?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網路世界中新式語言的形成,例如::-)、^-^......這些符號語言的出現,是以前在傳統印刷世界中難以形成的吧。

而那些慣於使用網路的青少年,是否真如家長或專家學者所擔心的,流於膚淺思考和速食心態的發展?我想抱持這些理論的人,應該是覺得傳統沉浸於書海而廢寢忘食的那種姿態,比起網路五光十色的炫爛光彩畫面,有更多深沉閱讀和思考的機會吧。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即使今日的電子書再如何發達,我還是偏好那種翻閱書頁、或躺或臥悠閒的心情,就像在網路發達極盛的前幾年,有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說紙本書很快就會退潮流,無論今日是因為網路還在發展,或者其他的經濟因素影響,所以它的聲勢不若前幾年鼎盛,但我想在這世紀之前(至少是那些習慣和享受於書本世界的大儒和平民還未逝世之前),因為有種對於紙張的孺慕情感,傳統書寫系統應該還不會退下舞台吧。

 -------------------------------------------------------------------------------------------------------

89332012 張澄清

右腦與腦的側化作用

 

由心理學大師皮亞傑的理論看來,他是採取「自然決定論」的觀點,認為人具有遺傳性的智力發展共同特性,這是無法逾越的生物性本然。

但是本文似乎存在許多的論點足以駁斥這個觀點,並且由許多晚近的醫學報導一一獲得印證。

認知心理學研究人類認知基模的形成與精練的歷程,認知基模的形構概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其一是比較記憶中基模的例子,接下來再分辨其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最後是賦予其象徵性的意義至於精練的過程則是透過學習與腦海中的基模,隨著時間的累積,對其象徵意義的再詮釋,如果說語言決定了思維的方式,並且生理影響著心理,心理可以改變生理的發展,隨著傳播科技的演進,溝通學習的快速與頻繁,似乎意味著理想化的全球文化的逐漸成形。

 -------------------------------------------------------------------------------------------------------

89332014  郭峻宏

 

僅管現在接觸台語機會多了,但每每和自己的長輩聊天時,都會突然發現糟糕我又忘了那句話的台語該怎麼講,用國語來矇混過去,老是被長輩們笑稱是外省小孩,台語都講不蚑?隑,尤其和老奶奶問候時,說來說去總是用那幾句破台語。雖然國語是通行的官方語言,而長輩們的抱怨也是無意的,但是對於不知不覺遺忘自己的母語,總是有一些淡淡的哀愁∼哎。

 自己在體會已經不知不覺遺忘台語的時候才發現,我是用國語作為思考的聲音,而好奇的是身旁那些說國語不太蚑?隑的人,他們到底是用時麼在思考的,有趣的是一個伯伯的回答,他思考時用國語在算數而用台語在罵人,更有趣的是如果我沒問他大概從來都沒有發現過。

也許那個伯伯是個個案,人們在透過大腦本能的複雜生物運作機制和環境互動學習而的語言,然而語言所代表的不只是溝通的工具,語言作為一種訊息的載具不只在符號間穿梭,使人們表達己意也促近相互了解,語言也形塑了那個地區的文化並建構人們的價值觀。同時也作為個體內在與外在聯繫的橋樑提供一種思維的方式。

  Ps.
坦白說,對於書寫甚至認知的部份感想不大,進一步蒐集資料後發現,大部分的文獻都很硬,多是和語言相關的,而在希哩呼嚕讀了一些文獻之後想起自己學習語言的歷程,小時候學會國語後忘了台語而長大後又從媒體、朋友學會台語到現在有時候國台語分不清,因此有了第一段的一些哀怨,隨手寫來,也請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關於出版的現況,其實有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台灣的出版市場結構一直都不事很健全。就個人觀點從幾個面向來看。

第一從文化面來看,台灣的出版文化並不具有特色,因為台灣的出版市場一直都有很強的殖民色彩,從日本、國民政府來台加上島國形態,其實台灣獨特的出版文化面並不存在,另一個是閱\讀文化的影響,台灣人根本不愛看書,根據行政主計處調查每人每日閱\讀書報平均報不超過半小時,每年購書不超過十七本,這樣的閱讀文化如何消化七千家出版社每年兩萬本以上的圖書呢。

第二從市場面,剛剛上一段有提到台灣人不愛讀書不愛買書,事實上這也是市場的大問題,從出版經濟的角度,台灣的圖書出版是多樣少量的,但是印刷卻有最少量數的限制,一刷至少兩、三千本,而大部分若不是暢銷書就是滯銷書了,最後不是庫存滿堆就是送去大拍賣,台灣市場小卻要吸納如此多的圖書及出版社,僅管有集團化的趨勢,然而僧多粥少難免互相對打或者群雄割據,加上大中華市場夢想的消逝,而來自其他華文出版的對手來勢洶洶,經營更加艱辛。

第三從出版業本身來看,面對競爭眾多的對手而少數的消費者,缺乏有效號招購書的動機和口號,儘管市場上有不少所謂暢銷作家,但是水準難以提升,盲目的流行出書,尾隨市場迷信,而庫存壓力逼切,新書又不斷出,小型出版社又缺乏經營概念,這樣如何長久經營呢,而書店也因為面臨轉變,裝修費高、地點租金及人事費用高,而影響既有收益。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缺乏整理,只是急就章的口語寫下,對於出版業界的現況套句俗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個人認為台灣的出版市場變數很多大,儘管目前關於市場的消息都不明朗,而相信這是市場在供過於求的飽和過後的調整,該留下的還是會留下的,不過個人認為重點放在出版亂象的觀察還不如增進讀者購書、看書的風氣可能會比較有效益。

 -------------------------------------------------------------------------------------------------------

89332014 謝杏芬

 

一、語言與思想

 

語言表達了思想,但思想必竟不是短時間形成,而是長時間經過世代的積累,依達爾文的進化論:「虎父無犬子」,所以也顯示下一代的表現應不遜於上一代,或者更適切的說法應是每個時空會有順應每個時空的用語,這也可以算是語言的進化。假如憂心現代中國人忘卻許多以往漢語的使用,或過多的翻譯文章使得語句使用有了太多西化痕跡,其實相同地,在英語系的國家中,他們也只有少數人讀懂古英文,語言的轉變也是累進的。現在我們仰望星空和古人所看到的星辰並無差別,但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應不會相同,因為語言、因為文化、因為生存環境,我們的思維已如許不同。

 

二、愛分類的人

 

看到分類理論,驚異於原來每天所做的所為的竟是不斷的重複分類。

小孩把不同型狀或不同顏色的積木分類,大人把不同的工具、衣服、書籍……分類,有些國家把不同膚色人種分類或者是把人分成不同階層,……而這些分類卻不是絕對的客觀,而是某個主體的客觀標準,不禁思索,如果分類的導致本質失去,只剩分類的話,那麼,主體那兒去了?

是否如同傅柯的看法:「凡是分類的活動,就蘊含著權力的運作和分配,」而我們卻視為理所當然?而這些權力和分類卻成為構成社會的基本條件,無法去除?

-------------------------------------------------------------------------------------------------------

張琬渝

 

「語言」使得智人與其他動物之間有一極為顯明的區隔,有了語言,人類能將世界或其他抽象概念「再現」,逐漸形成有意識、文化的人類文明。語言不似工具、藝術或文字般得以留下紀錄或遺跡,其演化的性質與時機,各派假說差異頗大,語言演化的觀點大致可分為二:1.語言是人類在跨過某向認知臨界點後,於近代快速發展成的;2.語言演化是天擇作用的結果。其實,很難想像沒有語言的世界會是如何,因為只要我們一思考甚或發呆,語言就在腦海中碎碎念了,是如此的自然。

-------------------------------------------------------------------------------------------------------

89332020 張毓玲

人之所以異於其他物種,或者說之所以優於其他物種,應是拜大腦結構與功能所賜,才能立足天地之間。透過學者長期研究發現,人腦蘊藏著無數的潛能,並隨著生理的演化、進化不斷地開發人類潛在的能力。

或許你也會想明白文字到底如何開始,如何成為一套書寫系統?文字對人類而言扮演著何種角色?再者,人類如何理解文字?如何習得以及使用?這些問題經由相關學者的討論、研究與發現,認知心理學與神經語言學因應而生,說明了人類大腦與文字、語言等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也指出大腦內部運作對知識的學習、儲存、記憶等功能之表現。

這是相當有趣的發現,不過卻反應出人類是個複雜的個體,潛能如同無底洞般,等待著人與環境的刺激以釋放能量。書寫系統或者文字,根據考古起源於圖畫,後漸形成文字與圖畫藝術兩個發展方向,目前的書寫系統對我們而言,早已是成熟的符號系統,只是直式、橫式的差異,在認知與理解上也有程度上的不同。然而,不論是哪一種書寫系統,長期的接觸之下,人腦運作模式最終會讓人類習慣使用之,減少困擾,這也是人的可塑性。

談到人的可塑性,不免想到文字載體變遷(如:電子書)的話題,它不也正挑戰著人腦的潛能開發。

-------------------------------------------------------------------------------------------------------

傳管所  89312005  陳怡樺

 

    「語言」反映了社會文化,然而一般廣泛所指的語言不單單是語言本身,而且也包含了語言行為及表達語言時的肢體動作。而透過這些語言的表現能往往可以清楚的端視一個社會文化的活動性格。語言和文化是彼此相互影響而共生發展。

  語言決定論學派的學者薩丕爾(Sapir)認為「人類不只是活在客觀世界中,而是處於某一特殊的語言作為社會表達中介的環境之中。然而所謂的真實世界在相當程度上乃是無意識地經由群體的語言習慣所建構出來的。」這派學者認為語言建構了真實世界,所謂的世界並不是獨立於認知主體而存在,也不如我們想像的客觀。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並非是所謂的「客觀世界」,這是由於中類必須經由心靈去感知、體驗與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然而人類的心靈長久以來,從小學習社會化過程時,無意識中就已接受了既存的社會文化價值判斷所訓化了。

  社會情境與語言是共同發展且互為影響的。而在學術上也獨立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及說話民族學(ethnography of speaking),主要在於研究不同情境脈絡中語言的使用所產生的意義,以呈現不同社會情境的語言行為活動。在社會體系中,早已存有一套運作已久的分類、類形系統,而這分類、類形系統卻也影響人認知的世界觀。不同的社會文化各自擁有一套不同的分類方式,以提供了對世界不同的切割方式,並直接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因此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觀是社會文化制度所給予的世界觀。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