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口語傳統與書寫傳統: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郭宣靆、林薇瑄、朱珊玉 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南華出版所網頁

http://www.nhu.edu.tw/~publish/researches/course/cultural_study/c1.htm  

書寫文字的使用,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與文化型態;十二世紀以降,歐洲社會逐漸採用書寫傳統的價值體系,取代莊園經濟中的口說傳統社會型態。哥騰堡活字印刷的採用,不但促使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更讓西歐社會邁向一個新的里程。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是兩套不同價值體系,既令當前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中,口說傳統原則依舊以不同型態存留在一般民眾生活世界裡。如果將文化當作『文本』看待,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可說是兩套不同的編輯方式,影響所及,社會各個層面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文字、印刷術、報紙、收音機、電話、電視等媒介的改變,都曾經造成人類文化相當大的改變;面對數位化媒介的發展,電腦、網路、通訊的結合,亦將會對人類文化及社會型態產生重大轉變。就出版與編輯的角度言,媒介的改變,不但改變了寫作與閱讀的模式,更將會改變編輯的模式。                                    ~~~翟本瑞

 

        

壹、前言  

 

貳、口說傳統

一、何謂口說傳統

二、口說傳統的特色

三、口說傳統的生活模式

參、書寫傳統

一、書寫空間的演變

二、書寫的功能

三、書寫傳統的閱讀模式

肆、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論編輯思維模式的變遷

一、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的思維模式

二、編輯角色

三、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壹、前言

 

我們現在身處於一個眾「聲」喧嘩的年代。各式各樣的傳播媒體,無不絞盡腦力來瓜分閱讀大眾的視聽版圖。而對於出版未來的發展,有人樂觀,也有人擔憂。樂觀的是,網路的普及,提供了電子「超文本」閱讀的無限遐想空間;擔憂的是,出版業與書籍的未來將何去何從。而為了了解我們所處的閱讀時代與定位,實有必要藉由過去的回溯,來釐清現狀的種種「異象」之肇始,並藉由「古今」的兩相對照,以期能真正地讓我們「立足現在,放眼未來」。 

    本次報告正基於這樣一個動機,試圖從最初的口說傳統,乃至於當今的書寫傳統,做一概括性的探究,以求能幫助大家了解這兩大傳統背後所隱藏的文化內涵與思維模式。同時,為了更貼近出版學的領域,本報告也進一步地從「編輯」的角度來思考整個主題,希望挖掘一些值得討論的議題與參考方向給大家,尤其歡迎大家表達意見、踴躍提問,好讓這次的報告能夠在大家的參與下,達成預期的目標。 

貳、口說傳統  

第一節  何謂口說傳統

  「口說傳統」有廣義與狹義的不同。廣義的「口說傳統」泛指口語傳播的一切表現形式,例如演講、口語表演等活動;電視、電影等聲光媒體,以及電話、廣播等傳播工具。狹義的「口說傳統」則特別指文字發明或使用以前的原初社會溝通模式或日後被文字書寫紀錄的口語藝術形式。 

開始嚴肅思考狹義的「何謂口說傳統」這個問題,在西方學界是近晚的事情,莫約是60年代中晚期,而且通常都是同「書寫傳統」來作比較、區分。一直到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以及歷史學家從各方面的專業角度對「口說社會」(「史前社會」)進行研究後,「口說傳統」的面貌才逐漸被還原,並受到重視。 

早期的相關研究又以應用語言學家與社會語言學家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盛。例如傑克古弟(Jack Goody)就曾經在1977年出版的《野蠻人的教化》(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avage Mind)以及1968早期和他人合著的《文識與傳統社會》(Literacy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兩書當中,提出書寫對心理與社會結構的影響。其他像恰圖(Chayto、昂格(Ong)、麥克魯漢(McLuhan)、豪根(Haugen)、夏菲(Chafe)、坦南(Tannen)等,都提供了語言學與文化方面的豐富研究文獻,其中富萊(Foley)還收集大量這方面的書目資料。(註1 

但真正開了書寫與口說模式比較研究風氣的是邁爾門•裴利(Milman Parry 1902-35)一篇討論《伊里亞德》(Iliad)與《奧迪賽》(Odyssey)的論文。這篇論文是在裴利死後,由勞德(Albert B. Lord)完成,並由黑福勞克(Eric A. Havelock)在其日後著作中補充說明。往後,只要是研究這方面的學者,無不引用裴利的這篇論文以及其他的相關著作。(註2 

英文的「literature」(文學),基本上是指「writing」(書寫),源自於拉丁文「literatura」的字根「litera」,意思為「字母」;相較之下,「口語」的英文「orality」卻找不到對應的字源,只有類似的「口語遺產」(oral heritage),如:傳統口語故事(traditional oral stories)、格言(proverbs)、祝禱詞(prayers)、套語(formulaic expressions)等相關用語。(註3)也許有人認為「literature」可以涵蓋所謂的「口語文學」,但事實上,這是一種以「文字」為中心的霸權思考,毫不考慮「口語」和「書寫」在本質上的差異,昂格(Ong)認為這,就好比一個活在「汽車」世界的人,思考「馬」的概念,最後得到的結果可能是一個「無輪汽車」的四不像。因此,「口語文學」(即「口語書寫」)本身就是一個很弔詭的概念。(註4 

至於「text」(文本)這個字,原意是「編織」(to weave),就字源上,要比用「literature」(文學)來指涉「orality」(口語)要來的適當。而「口說」(oral discourse)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有穿插交織的意義,近似於希臘文的「rhapsoidein」(「rhapsodize」),意為「把歌曲編織起來」。不過,今人若用「text」(文本)來思考「口說」這個概念,基本上還是從「書寫文本」的角度出發,對真正釐清「口說」這個概念並無太大的幫助。(註5 

至於諾梭柏•佛萊(Northrop Frye《批評剖析》(The Anatomy of Criticism)中所建議來表示「口說」的字「epos」,則與原始印歐字根「wekw-」或拉丁文的「vox」,兩者在英文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字「voice」(聲音),可說貼切地表示「口說」與「聲音」的關聯性。然而,「epos」通常是用來指「oral epic poetry」「(口述)史詩」,可能會有使用上的意義干擾。再者「口語行為」(oral performances)也很容易就視為「發聲行為」(voicings),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文意聯想。(註6 

在尚未找到合適的字來表達「口說」的概念,不妨就直接說「純口說藝術形式」(purely oral art forms)或「口語藝術形式」(verbal art forms)來界定這個以純(口)語言方式表達,後來被書寫紀錄下來的藝術形式(口說傳統)。(註7 

第二節  口頭傳統的特色

    根據裴利針對荷馬(Homer)史詩《伊里亞德》與《奧迪賽》的口語研究發現,他認為也許荷馬不是兩部史詩的原創作者,但他即可能作了整理工作。(註8)裴利從語言特色與作品結構分析《伊里亞德》與《奧迪賽》兩部作品,並順著口語的思維方式,發現了套語模式和節奏韻律是口語作品的主要特色。此外,主題聯想、重複敘述也是幫助記憶的重要方式。所謂的「套語」,不是一昧的陳腔濫調,而是以一種容易記憶、讓聽眾產生強烈印象的方法創造的「說話」套式。(註9 

由於聲音是動態的,而不是完全的靜態,因此,如何去捕捉聲音瞬間的動態,對生活在口說傳統的人們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無論對方是說者還是聽者。此故,對於「套語」的作用,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認知。 

    昂格對於以「口說」為基礎的思維模式與表達特色,提出九點歸納:

1)補充敘述而非從屬敘述;(2)概念式而非分析性;(3)贅詞或冗長敘述;(4)保守與傳統;(5)與生活事物關係密切;(6)強烈的口吻;(7)移情投入與而非客觀疏離;(8)強調此時此地;(9)情境式而非抽象式。(註10 

第三節  口頭傳統的生活模式

   「口說傳統」的生活模式在某些方面是一種公眾式與具體化的生活,與文人內觀自省的方式大不相同。這個時代的人比較重視外在事物的具體描述而非內心的抽象思維。 

此外,在原初口語社會,文字只存在於聲音當中,而沒有所謂用看的「文本」,於是聲音的各種特性與現象便深入到人們的週遭生活當中。這當然連帶影響到人們內心的重要感受。例如,聲音不是「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是「環繞」在人們的身邊,於是人們對於宇宙事物的看法,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圍繞,正好符合了聲音進行的路徑。一直要到「地圖」出現,人們才開始把宇宙視為是出現在眼前的事物,並當成是可探索的客體。(註11 

    綜合以上可知,受到「聲音」主導的口說文化,反映在原初社會,便是一種

與整體(和諧)的共鳴而非分析性的切割傾向,是一種保守而講求完整性的封閉狀態(維持現狀)與情境式的思考(以人為中心)而非與人(主體)無關的抽象思維,也因此,所有的事物總是摻雜著多多少少的「人性」在裡頭。 

最後,讓我們回到自己所處的社會與時代來思維「口說傳統」的意義。在華人社會,「口」的作用多發揮在飲食方面,也因此,我們有非常自豪的「中華美食」文化(是否與大多數華人「口腔期」未受到滿足有關,我們不得而知),但「說話」在華人的社會,總是受到「尊卑長幼」的倫理觀念影響,被納入嚴密的社會規範中。擅長說話的人,「說的比唱的好聽」、「死的也會被說成活的」,被視為是「口才」;不會說話的人,「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笨嘴笨舌」、「語無倫次」,被稱為「口拙」。(註12)連孔子在教育弟子也特別重視「語言」,並納入所謂德行、語言、政事、文學的「孔門四科」,影響華人的生活與思維甚為深遠。(註13 

中國歷史上對「口語」最為重視的,莫過於百家爭鳴的先秦時代。如韓非子的〈說難〉就點出說話的十二點難處與十二點禁忌,(註14)並從中導出許多關於「說話藝術」的精闢見解,今人讀之仍受用無窮。  

然而,正由於中國社會對「說話」有巨細靡遺的規範與論述,造成華人家庭教育子女,往往以「小孩子有耳無嘴」、「大人講話小孩子不要插嘴」、「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為標準,所以一般華人對於說話的技巧藝術,都不太靈光,造成「只會在背後竊竊私語,不敢在公眾面前侃侃而談」的習慣,以至於在公開的場合、國際的談判上,吃了不少虧,受了不少氣。(註15 

    以上就簡單的「說話」的概念,泛論華人社會的「口說傳統」;至於廣義的「口說傳統」,則留待專業的「大眾傳播」、「媒體傳播」等相關領域的人士,來細細探就,本節報告只就狹義的「口說傳統」來作介紹。

 

參、書寫傳統  

第一節  書寫空間的演變 

早期書寫空間 (the writing space) 是絕對線性且連貫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它不斷經歷著分割與重組,從羊皮書卷、紙張到電腦螢幕,書寫空間碎裂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有效率。在書寫歷史之中,原本完整連貫的線性文本一直緩慢地被切割成更加細小的單位,然後經由重新排列組合,書寫與閱讀變得更加活潑、有彈性。這種分解過程一方面代表古代專屬於某些特定族群的知識權利逐漸解放與普及;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早期單一線性書寫習慣正在轉型,開始模擬人腦多線發展、跳躍連結的思考模式。  

直至足以將文本徹底切割與重組的電腦介面出現,才為傳統書寫、閱讀與文學創作指引出了一條嶄新的發展方向。 人類思考通常是破碎、片段且跳躍的,每當接收新資訊後,這些資料都將被大腦消化吸收,轉化為記憶的一部份。這種過程即可視為資訊被細小切割(消化),再重組歸納進入大腦資料庫(重新連結)的過程。 

例如讀完《西遊記》後,讀者下次就不必按照章節順序,而可以隨意翻閱喜愛的片段,隨機跳躍於情節片段之間。讀者在第一遍讀完作品之後就會消化吸收,等到重新閱讀或是尋找資料時,便可以在腦中任意跳躍連結。而超文本的特點,就是以電腦模擬人腦資料庫分割重組資訊的過程,一方面幫助人們更有效率地使用資料,一方面也可以改變傳統書寫文學模式,而使其更加貼近即時互動的口述文學。元智大學羅鳳珠教授所架設的「網路展書讀」,正是利用電腦切割重組資料,代替讀者完成「第一次閱讀」的互動式資料庫。讀者無需讀過作品,就可以利用電腦介面查詢關鍵字,將含有特定關鍵字但在不同位置的片段分割抽出,然後重新拼貼重組,讓讀者針對作品中特定主題作重點閱讀。因此讀者不必事先讀過《紅樓夢》,便可以跳躍於作品字裡行間,這是傳統書寫絕對無法達到的。

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傳統書寫模式事實上與人類思考習慣多有衝突。我們常說「紙短情長,言不及義」,其實往往是因為思考太過跳躍、分岔而龐雜,單純線性的傳統書寫根本無法捕捉。因此,作者只好削足適履地將雜亂蔓枝的思想歸納整理,呈現出有系統的大綱(outline),然後根據大綱編寫成段落清楚、條理分明的文章。雖然有人認為「語言」是幫助邏輯思考的最佳工具,然而它單一、線性的敘述卻經常桎梏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在傳統書寫模式中,文學創作往往成為一種顧此失彼的取捨過程。

為了顧及文意連貫,避免「文不對題」,有太多內容需要割捨,有太多話語想說卻無法一吐為快。誠然,許多人認為語言的「規範」絕對必要。因此正值二十世紀初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創造格律鬆散的「自由詩」(free verse),並且視之為語言解放與想像救贖的有利途徑之際,桂冠詩人佛司特(Robert Frost)卻批評這種寫詩不顧格律的態度就好像「打網球卻不架網子」。

在書寫歷史中,如何在「語言」與「思想」之間取得平衡,在規範之下有效壓縮、塑造思想,使之成為優美的作品,一直是文學創作亟欲追尋的課題。也正因為如此,俄國形式主義學者雅克森(Roamn Jakobson)認為,所謂的文學即是「對日常語言有組織的暴力」。 浪漫詩人華滋渥斯(William Wordsworth)談論創作時曾說:「詩是澎湃感情的自然流露,但需在冷靜後造就」(...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recollected in tranqulity),而「澎湃」與「冷靜」的拉鋸,正是思想與語言之間永恆的拔河。如何在「駕馭文字」與「解放思想」之間取得完美平衡,總是引人爭議,畢竟這種「行於所當行,而止於所不可不止」的平衡始終是危險且緣木求魚的。清乾隆三大詩人之一的袁子才曾說:「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之外」,言下之意彷彿只要有無窮文思,語言根本不是障礙。然而事實上語言限制思考的攻防戰一直不曾稍歇,而究竟怎麼樣的限制與解放才能帶給文學創作最好的環境,更沒有絕對定論。以下,我們將慢慢走過人類書寫歷史,檢視書寫演進與人類思考模式、資訊傳布、文化發展與文學創作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書寫的功能

   只有在有了文字之後,人類才能突破時、空上的限制,發展出複雜的社會習慣和思考系統,古迪(J.Goody)在<野蠻心靈的馴服1977>一書中強調,社會發展至識字之後,野蠻心靈才能被馴服,發展出現代文明來。只有進入書寫系統中自我反省才成為可能;自我反省才成為可能,書寫可以建構出自己所依附的邏輯來(J.Doc1988180f)。有書寫語言的社會,提供了抽象不依賴情境脈絡而思考的工具,書寫乃是社會組織和文化高度發展的必要條件(S.ScribnerM.Cole198111)。書寫具有下列功能(F.Coulmas198911-14):1)記憶功能;2)擴大溝通範圍;3)訊息交換中介;4)社會控制功能;5)在不同時空媒介寫者和讀者的功能;6)藝術功能(書法)。人類文化不依靠這些功能,很難達到高度的發展更不可能有繁複的組織產生。然而在發明書寫文字後的相當時日中,它只是少數階層所擁有的工具,並不是整個文化構成的主要要素,亦不見得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往往,要經過相當的時間,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才能得到發展。 

第三節  書寫傳統的閱讀模式 

古希臘有一種銘刻書寫稱為「折行書」(boustrophedon),它的跳行方式與現代書寫截然不同,當一行文字從左至右寫到盡頭,就直接折到下一行,從右至左再連著寫回去。這種呈 U 型遞迴行進的閱讀線完全沒有任何斷裂分割,堪稱連貫線性書寫之極致。無獨有偶,一千五百年前中古時代也有一種稱為「連書」(scripta continua) 的英文手鈔稿,字與字之間緊密相連,沒有任何字距,也沒有大小寫與標點符號。它看起來大概是像這個樣子的: thisisabookandthatisapen (This is a book, and that is a pen)。這種書寫方式頗為類似 Toni Morrison 在諾貝爾獎得獎小說 _The Bluest Eye_ 中戲擬白人樣版文化的開卷文;然而「連書」卻完全沒有任何諷喻意圖,它只是一種極端連貫的傳統線性手抄書寫形式而已。前述這兩種書寫方式與中國古籍裡沒有標點符號的情形很類似,讀書人必需自行將加上「句讀」,才能解讀連續不斷、猶如密碼的「天書」。在這些古老典籍裡,「連貫性」是一種編碼方式,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有能力解碼。文本連貫性確保了知識份子 (當時歐洲修士或中國士人) 的閱讀特權,因為唯有掌握知識的人,才能藉著口耳相傳延續知識,而唯有懂得背頌經典的人,才知道如何斷句。在中國,「小學」(包括章句,訓詁與考據) 是一門傳承知識的重要學術,而如何斷句便是其中重點,因為擁有分解文本的能力,便象徵著掌握知識的鑰匙。 

現代書寫與古代書寫最大不同點之一,就是原本緊密相連的文字已經注上了標點符號,並且區分成行,連綴成段落,使原本莫測高深的「密碼」遭到切割、解碼,成為大家都讀得懂的「明碼」。這種以標點符號切割,重新定義文本的過程徹底瓦解了傳統知識份子的閱讀特權,也促成了知識權力下放與平民文化發展。另一方面,當標點符號切割文本時,也造成了意義的改變、滑動與擴張,因此古文斷句經常引起諸多爭議。各學派對同一部經典的解碼經常有不同的看法,因而產生天壤之別的解讀。例如《老子》〈道可道章第一〉首句,就至少有「道、可道、非常道」與「道可道,非常道」兩種不同版本的斷句方式,意義完全不同。前句意思為「大道可分三等,道、可道與非常道」;後句意思則為「大道若是可以用言語來表達,便非不變真理」。從這裡可以明顯發現,當連貫文本遭到切割之後,意義將會不斷滑動,使文本解讀更加活潑、有彈性,而這種不確定性 (indefiniteness),正與解構主義所強調的「文本開放性」(thetextual openness)相互呼應。 

類似的切割現象在電腦超文本之中更加普遍,而且效果更好。作者可以透過「超連結」(hyperlink),將小說中任何文字切割,然後與其他上下文連貫起來,讀者隨時可以透過超連結跳躍於不同文本之間。而這種跳躍過程直接促使了文本被切割成細小片段,並且即時與另一段文字產生連結。如此,情節或上下文意義也將被切割,而跳躍之後重新連結拼貼出的上下文,可能會延伸出與原來文本截然不同的意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腦文本是由變動不居的電子訊號組成,雖然它在螢幕上看起來似乎是穩定連貫的,然而其實卻是浮動而且可以快速排列組合的。正如波特(J. D. Bolter)所說,在紙張文本中「固定」是常態,「變動」是特例,因為裝訂成冊的書籍穩定而不容易分割;然而在電子文本中卻正好相反,「變動」才是常態,「固定」是特例,而也正是這種易於修改變動的特點使電腦文書處理如此有效率。 

 除了斷句所帶來的文本分解以外,羊皮書卷 (或中國竹簡) 轉變成為紙張時,以及紙張進一步被移植到電腦螢幕的過程中,書寫空間也經歷著另一種層次的細小切割。一整卷連續不斷的羊皮被切割成一頁頁紙張,很明顯地是在持續碎裂。僅管書籍被裝訂成冊,看來連貫統一;然而頁面與頁面間界限仍然壁壘分明。卡維諾於《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曾說,倘若讀者走入書店,買了一本書,卻發現其中某些篇章出現了重覆,一定以為這是裝釘錯誤,卻不會想到這也許是反叛傳統固定裝釘枷鎖的一種消極策略。讀者之所以對書籍的觀念如此根深蒂固,正是因為書籍裝釘向來固定且不容質疑,它形成了某種權威。直到薩波塔 (Marc Sapporta) 小說《第一號創作》將裝釘完全拆除,文本權威才稍微遭受到質疑推翻,而這也達到了紙本分解的另一個高潮。連續羊皮書卷被切割成獨立書頁促進了知識傳遞的精確性,資料查詢效率隨之提升。讀者可以按照頁碼輕易定位閱讀位置,加速資料搜整與閱讀速度;其次,規格一致且大量印刷的紙本書籍,也助長了資訊普及。然而分解裝訂,讓小說成為一副可以任意排列組合的塔羅牌,則成為文學創作上斬新且前衛的嘗試,令敘述模式更加多元且富變化。

前面所提到的例子大多著重於「文本切割」,「連結」的成分較少。然而事實上,連結與切割在書寫平面演進過程中同等重要,因為一部極度切割卻沒有經過適當重組整合的文本,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碎片而已。只有經過適當連結、嫁接 (graft-後結構理論家 Derrida 的說法) 之後的文本,才能重塑創作新生命。一般而言,「註腳」、「附註」與「引號」都是傳統書寫空間中同時兼具「切割」與「連結」功效的媒介工具。註腳或附註切割了正文單一敘述,將說明文字連結嫁接進入主線之中,形成所謂的「軸狀敘述架構」(the axial narrative structure)或「樹狀架構」(arborescent structure)。也就是說,主軸敘述被註解不斷分岔、切割,製造出許多旁枝連結,而善用這種不斷分岔,且隨時衍生連結的敘述特性,將對於傳統小說敘述模式多有啟發。超文本小說的特色就是多線情節發展與互動閱讀,讀者可以在每個關鍵點作選擇。例如當故事男主角在大雪紛飛的夜晚開車行經一個偏遠車站,正好遇見三個人在等車,一位是垂死的病人,一位是曾經救過男主角的救命恩人,另一位則是令男主角一見心儀的女孩。車子只能再載一個人,男主角該選擇誰?此時超文本小說就可以利用超連結提供許多種選擇,提供讀者互動選取。每一個超連結都將引領到不同的敘述方向,故事因而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故事情節不斷被超連結分割、打岔。 

另一方面,傳統文本中的引號也同時兼顧了切割與連結兩種效果。它引用其他文本中的片段切割移植進入正文敘述,並且標明正文與引用語之間的界限,形成了明顯的互文 (intertextuality)。類似效果也包含於電腦超文本的超連結之中,只是超連結的效果比傳統符號更加自然且有效。它可以隨時嫁接正文與註解,也可以連結主要敘述與引用文本,在剪貼動作中,即時於不同文本之間架構出一套「互文系統」(inter-anthology)。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超連結」其實兼具著「切割」與「連結」的效果,一般人僅注重其連結功能,而忽略了它的切割效果,這是很大的錯誤。超連結可以將原本的文字鍊結切斷,重塑新的關聯,因此它可以輕易將故事情節切割與重組,營造全新的敘述方式,打碎原本故事起承轉合的順序。 

另一個不同點,從蘇美人最初的刻寫板開始,書寫文字的目的就是用來大聲唸出來,因為這些符號隱含有一個特殊的聲音,這種聲音彷彿就是它們的名言scrpta manent,verba volant-在我們的時代,其意思變成「書寫之字得以留存,口說之語消失無蹤」-表達出一種截然的對比。此名言之用意是為頌讚大聲唸出的話語,為其帶有翅膀,可以翱翔,相比之下書頁上的沉默文字只是靜悄悄不動,一片死寂。

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傑尼茲(Julian Jaynes),在一份頗具爭議的意識起源研究報告中辯說,二室心智(bicameral)-其中一個大腦半球演變成專司默讀功能-在人類進化中屬於晚近才發展出來的現象,這個功能藉之以發展的過程仍在演變之中。他表示,閱讀最早期的實例或許是一種聽覺而非視覺的感知過程。「因此在西元前三千年時閱讀可能指的是一種聆聽楔型文字的情景,也就是說,靠著凝視言說的圖畫象徵而在幻覺中經歷到那些言說,而非以我們所認為的對音節的視覺閱讀來進行。」

這種「聽覺的幻覺」在奧古斯丁的時代也可能是實際的閱讀情況。當時,書頁上的文字在眼睛感知它們的時刻並非單單「變成」聲音它們本身就是聲音。

因為書本主要是用來大聲朗讀,書上的字母就不需要予以分成一個個的語音單元而是被串接連續不斷的句子。至於眼睛該以什麼樣的方向盯隨著這些一串串的字母,則在世界各地、各個年代都有所差異;現今西方人閱讀文章的方向-由左至右與自上而下-絕對算不上普遍。有些文字體系是由右讀到左(希伯來文何阿拉伯文),另外還有自上而下,成為縱行(漢文和日文);有些則是成雙的垂直縱行(馬雅文『Mayan』);有些則是由右至左,再由左至右,互錯成行-及前文所指的牛耕式轉行書寫法「折行書」(boustrophedon) 

而標點的具體化漸成氣候,再西元七世紀之後,點與破折號並用表示一個句點,而分號與我們現今所使用的方式相同。到了九世紀默讀在修道院的繕寫房大約已相當普遍,抄寫員開始將每個字與彼此幾乎交錯的鄰字分開,好讓文本更易於細讀-不過,這其中或許也有美感上的考量。約略同時在基督教世界中以藝妓文明的愛爾蘭抄寫員不只將言說的各構成部分予以分離,還把句子的單元文法給分離出來,同時也引介了許多我們現今使用的標點符號。

十世紀為了讓默讀更加輕鬆,文本的主要章節的開頭幾行常用紅墨水寫成,演變成新段落的第一個字母開始寫得稍大或寫成大寫。 

十二、十三世紀書寫資料取代口說證詞,接著印刷術的發明直接促成了宗教改革與近代科學的發展,我們可見由整個書寫傳統的演變關係著整個社會權力運作的結果,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 

因此語文已不是工具,人必須透過語文方能論述這個世界,而不同的語文傳統所理解和敘述的世界即不相同,語文提供了人類認知與解釋世界的基本範疇也影響到人類所有的思維與文化表現、資訊傳播、文學創作等,我們身處的世界乃是我們自己運用語文構成的世界,也由此可以說明為何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原住民文化的差異,和口說傳統的人們與書寫傳統的人們之間思維邏輯與文化表現上的不同之處。 

   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我們所見到的不應該僅僅是文字有無的差別,而更應該是口頭與書寫傳播所代表的兩種文化與思維模式。在早期(原始)的社會,自從人類可以用聲音(語言)來彼此溝通後,它所代表的意義是:人類有賴以彼此交流的基礎。也許彼此的溝通模式非常簡單,內容也不甚豐富,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這種由經驗到符號層次上的轉變發展出更進一步的思維模式而隨著電腦與網路的發達書寫的形式也越趨複雜與難測,當然出版業的變遷與影響更是一大衝擊與挑戰。 

肆、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論編輯思維模式的變遷

第一節      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的思維模式  

在口說傳統中,吟詩人、史詩複誦者、說書人憑藉著與月聽人化動共同創造文本,這文本中除了說書人、聽者的思維想法外,更有可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如寓言便是如此;或者加入當時的風俗、民情及社會文化。而口說傳統中,孩提時期的思維模式又跟成年人不同,在孩子的思想模式中,他們的思考單向且不複雜,且不喜歡看文字,寧可選擇圖片或影像來代替,打個比方而言,小朋友通常非常喜歡看卡通或卡通故事就是一個相當鮮明的例子。 

 在幼童的思維模式中,對文字不相當敏銳,文字對他們而而言,一點意義也沒有;同樣的,書寫傳統對他們毫無意義可言。但在成人的世界中,書寫傳統卻有著相當的地位,因為在成人世界中,社會由書寫傳統所構成。唯書寫傳統中,由於著作權抬頭,整本文本均是作者的權利,讀者只能被動地接受制式的書籍,想樣增刪或有所變動得重新再編撰。因此,在書寫傳統中無法反映當時的情況,就算是出續集,也許作者換人,那麼就失其原味了。 

第二節     編輯者的角色 

一般而言,編輯分為兩大部門各司其職

文編:專門負責搞子的編纂、校對與審核

美編:負責美術編輯如:插圖的繪畫及最後的上色工作

而以下簡介簡單的出版與編輯流程  

 

圖一─出版編輯流程

 

而編輯者在整個出版事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呢?以往,往往口述者同時也兼編輯的身分,甚至於不印刷發行,只是很簡單的與親朋好友分享;抑或是聽者再運用自己的想像力、風俗、民情加以改編或延續,繼而形成各種版本或集體創作之現象。而現今由於電子書的盛行與電腦普及化的影響,往往透過「隨選閱讀」(on demand reading)來自行編碼重組依讀者需求,自行創造出不同的版本,因此,讀者便一躍成為編輯者的角色。甚至於如圖一所示,除了進廠與找出版社發行無法由作者自行完成外,其他皆可由作者自行完成;很明顯地,編輯者的地位已不若往昔般重要了。

第三節  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其實由口說傳統進步到書寫傳統再到今日的超文本時代,簡言之,它可說是又回到口說傳統的時期,它的思維模式和口說傳統並無迥異之處,不同的是:它在口說傳統中加入了“編輯”這份工作以及在網際網路上創作或閱讀。同樣的,它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利用「隨選閱讀」來重組編輯,再利用印表機將其列印輸出,一本書就宣告完成,更令人雀喜的是─作者是自己,感受到編輯與創造的成就感。 

 伍、結    

  昔日的傳統社會中,書寫傳統取代了既存於社會的扣說傳統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與震撼,而一般人的心中往往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與排斥的心理,然而電子書它已蔚為一股潮流,它整合了文字、聲音與影像提供人們閱讀時的刺激,又因它擁有重組編碼的權利,讓讀者參與成為知識管理者。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可看到或訂購各種語言的書,況且它省去了行銷、人事成本,利用文章的知名度、個人的需求來作「差別取價」(price disrimination)使其價格較為低廉。(註16)電子書挾持著低成本、讀取方便的優勢,書寫傳統將面臨極大的挑戰,而社會也將步入超文本時代。 

1詳見Ong, Walter J.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a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Methuen: London and New York, 1982, 6

2同註1

3同註1, 10-11

4同註1, 12-13

5同註1, 13

6同註1, 13-14

7同註1, 14

8同註1, 22

9同註1, 23-24

10同註1, 36-50Ong所提出的依序為:(i)Addictive rather than subordinative(ii)Aggreative rather than analytic(iii)Redundant or ‘copious’(iv) Conservative or traditionalist(v)Close to the human lifeword(vi)Agonistically toned(vii)Empathetic and participatory rather than objectively distanced(viii)Homeostatic(ix)Situational rather than abstract

11同註1, 68-69

12吳東權。先秦的口語傳播》,台北,文建會,1991年。頁16-17

13同註13, 18

14同註13, 請詳參頁26-34

15同註13, 27

16.翟本瑞,電子書與新的閱讀習慣http://www.nhu.edu.tw/~society/e-j/06/e-j0415.htm。頁3

 

陸、參考文獻

 

1. Ong, Walter J.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a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Methuen: London and New York, 1982

 2. 吳東權。先秦的口語傳播》,台北,文建會,1991

 3. 龔鵬程 文化符號學 》,台灣學生書局 1992

 4. Alberto Manguel吳昌杰譯。閱讀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1999 

 5.Georges Jean曹錦清/馬振馳譯。文字與書寫》,台北,時報,1994                   

 6.錢存訓。中國古代書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5

7.唐宗漢譯。閱讀的權利By Richard Stallman (http://www.gnu.org/philosophy/right-to-read.html)

8.馬家輝。圖書館和它的館長〉《新新聞評論報》(epaper@msx.epaper.com.tw)

9.翟本瑞。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心靈、思想與表達法》(上),頁262-299, 1993年,台北,唐山出版社。

10.李順興。超文本閱讀空間之評析http://audi.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031/031-lee.html

11.陳徵蔚。文本中的對話─談互動文學http://www.wei1105.idv.tw/

12.陳徵蔚。從碎裂到重組-漫談書寫空間的演進歷史http://www.wei1105.idv.tw/

 

柒、課堂討論

1.在文化人類學領域中對亞非國家的研究及實地對德國外來人口的觀察,大部分的國家多採單一語言為教學用語,而只有口語傳統的語言通常不是教學語言的考慮對象。在這種環境下,一個沒有書寫傳統的語言容易陷入弱勢語言的困境,同時因為它沒有書寫的傳統又沒有他族使用同樣語言,這個語言也就難有傳世或是遠播的文學。當這些沒有教學文字的語族遇到既有書寫傳統且又是學校教學語言的強勢語言文化時,很容易產生語言混合的現象,然後透過長期且有系統的非母語學校教育,這個沒有書寫傳統的語言最後可能會被這一強勢語言所取代,文化母語也會在個人的家庭或是族群中慢慢消失。土耳其語中有句話說:「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精神,兩種語言代表兩個文化觀。」所以說,語言流失了,文化傳統也會跟著消失或「轉型」,這或許就是關心台灣客、佬族群和原住民族群文化者的擔憂吧!為了拯救語言,除了推廣語言之外,文字化是解決問題的長遠之道,有字幕的電視媒體正是最好的傳播者。 

  台灣的電視媒體的缺失之一是沒有適當的字幕。筆者本身屬鶴佬語族,和父母談話時帶著十分濃厚的「外省腔」,也常將「國語」硬生生地音譯成鶴佬話,父母和筆者沒有溝通的障礙,但是筆者的鶴佬話版本已不同於父母了。後來藉由鶴佬語文章的閱讀,筆者的母語會話表達已經改善很多,看閩語連續劇也是筆者一大喜好,可是全劇以閩語演出,打的字幕卻是漢語的大概翻譯,客語的節目也是一樣,如果是以南島語播放時,字幕難道也是用漢語的簡要翻譯嗎? 

   在台灣許多長輩受惠於字幕者甚多,筆者的父母是其中之一。電視播放加字幕,幫助許多「不識(漢)字者」突破「文盲」的界限,也讓「國語」推廣順利,功不可沒。由於客、佬及南島語系在早期並非具有政治力量的語言,不受政府重視,久了,也讓一般人認為這些語言是不具文字書寫的表達能力。如要讓這些語言獲得重生的機會,必須重新找到書寫的管道,文字化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鶴佬話的文字化方案很多,學者專家目前沒有找到讓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書寫方式。這種由極端壓抑到百家爭鳴的現象必會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形成幾個大主流,最後有一兩個方案為大眾所接受。電視應該利用媒體強大的影響力加入這個討論的行列,主動帶領觀眾一起思考語言文化的切身問題,幫助客、佬及南島語系的「不識字者」突破「文盲」的侷限,找回我們文化的精髓與自尊。 

2.文藝批評家介於作品與作家之間;編輯則介於作家與讀者之間,而作者編輯讀者事實上三者一體,在書寫傳統中出版者掌握此生殺大權,而在電子時代則不巨大權了,現今莫耳定律中每十八個月中硬體的體積變小一倍,速度快一倍、價格減一半,而辨識的能力也相當快與越清楚,所以我們必須開始思考編輯角色的立基點為何?才能不被取代。

  3.中國近五千年的文化是由“文字”來傳承、記載的,在口說傳統中,其特色為用聲音來表現,而這在中國文化中尤為明顯,在說話方式及文字方面中國字有“唏瀝呼嚕”、“劈劈啪啪”等狀聲詞來形容但外國文字或語言卻是沒有這樣的狀聲詞彙。

  4.在中國歷史中,有部級重要的口說傳統代表著作─論語;它本是孔子在教導其弟子在課堂中所講授的內容,而其弟子替他加以整理編纂,才有今日我們所閱讀的的論語;所以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交會的編輯是孔子。

  5.在書寫傳統中,編輯主掌生死大權,但現今電腦普及,除了印刷需找廠商印刷發行外,其他諸如編輯、排版、校稿等工作均可由作者自行完成,編輯的地位已不若往昔般重要且編輯與作者的界限漸趨泯滅。

 

捌、同學心得

張毓如

      口說傳統使用套語造成重複性的韻律,由於是口說傳承,內容也隨著演說者有可能產生不同,每個敘說者在敘說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文本。如果敘說者表達能力極好,說話極具煽動性,不但述說的內容變得生動,敘說者也因此變成英雄。像中國的說書、希臘羅馬的吟唱詩人就是極佳的例子。而書寫傳統因不必預設聽眾的存在,且其作者是隱藏在文字之後的,以哲學思辯和邏輯分析為基礎,用另外一種煽動人心的方式來影響讀者。儘管口語傳統和書寫傳統有許多不同的法則,但是語言和文字都有一些相同的元素,它們同樣使人相信,使人感動。

      歷史和文化卻是靠書寫才能夠高度的發展,像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雖然有其特色,但由於他們並未發展出文字,許多文化都以慢慢的流失了,知識不但無法累積,也難傳承。書寫傳統取代口語傳統成為社會構成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

      書寫傳統在政治力量強行介入之後,變成了一種重要的控制工具。政府以強迫人民識字來強化政治統治。印刷術的發明更強化了這一點,所有的宣言和規章透過了印刷的媒介,傳達到每個人的手中。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幫助政府達成了政治統治的目的。當我們說要掌握知識的同時,誰能保證自己沒有被知識掌控呢?

      而近來因為網路興起開展的多元的閱讀形式,甚至紙版印刷都有被取代的危機。在電腦上的閱讀開始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多媒體或是超連結都被納為電子書的形式,原有的書寫傳統可能會像口語傳統一樣,面臨艱困的挑戰。對於出版市場來說,亦是一種在網路時代不得不仔細審慎考慮的新趨勢。

  -------------------------------------------------------------------------------------------------------

 

郭峻宏

 

  不同的語言或者是文字可能會造成閱讀的差異性,不同的種族有著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當然也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一個國家的所使用的語言及文字或許會影響人們學習或思考的脈絡,不同型式文字的字母、字根或者不同語言的母音、子音腔調,都反應出一個國家的特色,也造就出各國特殊的文化或者民族性。

人類文明進步是在於知識的累積,而出版在這個時代便背負了知識工業、文化事業的意涵,成為一種文化和商業交織的現象。出版在文化與知識的層面上具備了知識散佈的功能,編輯可貴的正是這項工作的核心角色,編輯透過內部或外部因素有意義的篩選內容,將內容整合、包裝呈現在讀者面前,編輯是各種文本及讀者間的媒介,並成為內容的建構者及知識傳布的守門人。

  換句話說,編輯是當下知識、內容的價值判斷者。而介在不同語言、文字或者是不同歷史脈絡下的編輯角色,個人認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一個編輯對知識的價值取向應該是和他自己的經驗、出版社、社會、讀者取向有關,而和語言、文字的差異並無太大的相關。

  然而,語言、文字都是傳播工具,影響著人本身的資訊處理過程,傳播工具的演進會影響人對訊息、溝通的思維模式的改變。過去語言溝通時代到文字溝通時代的轉換,我們來不及參與,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溝通工具又再一次演變,編輯的角色也正在變,在網路世界裡人人都可以成為作者、編輯、或者是重新編輯、重新發行,甚至是以不同的符號來呈現文本,超越文字、印刷所帶來的線性思考。非線性的思考邏輯下原本出版與編輯的關係模糊了,面對未來,人們對於傳播工具的使用超出了過往的瞭解,而就編輯而言,角色或許不變,但必須找出跳離線性思維下編輯的定位。

 

------------------------------------------------------------------------------------------------------

 

謝杏芬

A. 語言文本與文字文本:

 

語言學者肯尼士古德曼(Ken Goodman)博士對於口語語言及書寫語言產生的看法:「口語言在人類社會較早出現,是因為它能滿足此時此地的溝通功能。然而聲音的溝通是有限的,當口語語言不足以應付社會的語言需求時,書寫語言應運而生。」書寫語言和口語比較起來,很明顯的優勢是可以保存的較長久,所以書寫語言的形式也較固定,但文字表達亦有其侷限性,如果過分依賴文字反而會限制、壓縮、簡化文化創造的成果。 

如果把口說傳統定為「語言文本」,書寫傳統設為「文字文本」,鄭志明教授認為:「語言文本」,最大持徵是集體創作、加工、流傳與保存,在形式上不同於「文字文本」的固著性格,隨時可以加工潤色及改造創作,直接來自於口傳心授的語言風格上。「文字文本」雖然也重視語言結構,但語言是依附在文字之下,是從文字的知性結構,來安排語言的表述形式,定型在文字的藝術表現上。

  有人稱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或者說文字是無聲的語言,在文字產生前,人們就會把語言與記憶結合起來,將需要傳播的知識或經驗用簡練的語言編成歌謠、諺語、口訣、故事….等方式,以利於傳頌,而文字產生後,雖然更利於記錄,但並無法全盤的記錄,尤其是因口氣、表情、動作及雙向互動直接產生的情感與情境。對於文學創造者或文字編輯者而言,除了沉迷於文字之美外,跳出思維限制,直接由語言形式來面對創作,也是需要思量的。

 

B. 拼音字並未優於非拼音字:

  針對本次閱讀資料中2.45書寫系統所提西方「字母沙文主義」,古德曼並不認為拼音字不見得優於非拼音字,例如數字符號17+33=50,若改為拼音字則為Seventeen plus thirty-three equals fifty,反而是意符符號更能表現出「數」個優點,而且使得數學和科學獨立於任何語言,各個國家各個語言的人都能看得懂。而中文系統也是一種意符符號,而且在多世紀使用後大量的文化傳統及文學被保留下來了,而且從長時期的使用過程中,中文的書寫系統發展出許多能夠配合中文口語系統,中文字在書寫上比拼音字不佔空間,更省紙張。他批評那些以為中國不知道有個起源於中東,隨後盛行現代歐洲語言的拼音書寫系統的為「馬可波羅繆論」,因為馬可波羅走的路線是中國絲商隊早就踏遍的路徑。

 

C. 結語:

  其實口語及書寫都是形式,隨著環境的變遷,必須跟著轉變或者以新的形式取代舊形式,社會傳統與個人及社會的創新都是人類使用語言的一部分。因為文字的發明,受教育者擁有了更多的優勢,口說系統因限於時空因素,有好些被書寫系統取代了,但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歷程,人們不斷的創造新的溝通模式,不同的溝通模式也造成了生活樣式及思惟的改變,以往口說時期,由於是集體創作,所以沒有智慧財產權的觀念,他們大概很雖想像〈閱讀的權利〉文中的景象,這是截然不同的社會系統。

  也許我們曾被蘇洲的彈詞感動,也驚訝於相聲表現,但這些原本是民間的傳統,如今步上了藝術殿堂,這些表演者在演出時,並沒有見到觀眾,並沒有與群眾互動,而觀賞者在看表演時,是否與以往的人有著類同的感受,這些不言可喻。

目前,我們常想的是什麼呢,電子文本、非線性閱讀、超文本…,但這些是新的語言或是新的閱讀形態嗎?邱烔友在〈電子出版的歷史與未來〉文中提到「不存在的電子出版將是二十一世紀的最大趨勢。」文字的發明,造成了人們「雅」與「俗」的分野,電子科技的來臨,又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這張圖,還在描繪中。

  -------------------------------------------------------------------------------------------------

 

黃靖真

    現今網路的盛行,大家都可以在網路上下載文章,但是在這過程當中卻涉及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而這些種種的問題,各國也對著作權逐漸的重視,從〝閱讀權力〞一文中,它把事件追溯到未來50年的情景,這些情況在未來很有可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人人都有閱讀的權力,人們為了不要違反智慧財產權,要看一篇文章是要如此辛苦且變得自私自利,所以我認為在講求智慧財產權的同時也要多多關心我們大家的閱讀的權力。

人們的知識的累積是靠人類的口說及書寫所傳承下去的。口說傳統是以聲音來記錄事情而書寫傳統則是以文字來記錄事情,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形式,但是藉由兩者互相的輔助缺陷,使得知識得以流傳,所以不管是口說傳統或是書寫傳統都是紀錄歷史的大功臣。

   文學因網路的普及而有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出現,〝超文本〞就是文學的另一種的呈現方式,它已非傳統只能線性空間的閱讀途徑,它可多向的閱讀途徑,且每一個節點構成不同的結局,對於此設計可以提供不同國家的讀者需求來選擇所要的結局,在這當中不但增添文學的豐富性也擺脫以往文學缺乏美學的藝術價值。

  -------------------------------------------------------------------------------------------------

 

李靜宜

  因為本次的四篇文章在主題上不盡相同,我決定將心得報告的重心擺在「口說傳統」上,略述我的心得。

  過去的所學(中文),讓我對「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之間的差異,有著似懂非懂的了解。我對此兩者的認知,僅在於單純的知識傳遞方式之不同。而在讀了翟老師的文章後,方知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涉及的豈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根本就是兩種不同思考、記憶、表達,與生活模式。

   以往,只知柏拉圖欲將詩人趕出他的「理想國」,以為他所主張的真理容不下詩歌,令我有些迷惑。在讀了講義後,方知若從書寫傳統成立、逐漸取代口說傳統的角度論之,即可深明柏拉圖的用意。這亦是一大啟發。

    正如講義中所論,口說傳統的風格與痕跡,存在於某些書寫的定本中。各個民族、國家,都見得到口說傳統的資料,中國亦然。在葉慶炳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中,提到《三國志演義》的演變,十分有意思,在此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1.在李商隱(驕兒詩)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之句,可見三國故事在唐朝已然流行。

  2.宋代的說話人(說書人)中,有「霍四究說三分」。當時說話在民間十分盛行,精采的三國故事,應是說話人極佳的題材,聽者喜愛的內容。

  3.元代至治年間,新安虞氏刊之《全相三國志平話》,是現存最古之三國故事話本。不過,「文字拙劣,語意不暢,人名地名,訛誤尤多。情節如劉備落草,張飛屠狗,純屬無稽之談。」

  4.元明之際,羅貫中始撰寫專供人閱讀之《三國志演義》。內容大致因襲《全相三國志平話》,但擴大內容,又參考陳壽正史,將一些過於怪誕無稽的內容刪除。

  5.清康熙年間,毛宗崗將羅貫中的《三國志演義》加以整編,一百二十回之《三國志演義》正式寫定。從此羅貫中原本不再流行,而毛宗崗改本則盛傳至今。

    因此,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三國志演義》故事,其實是歷經了口說傳統至書寫傳統,再加以編輯過後的定本。很有意思吧?

  參考資料: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下冊/p.321∼p.322/學生書局

 

---------------------------------------------------------------------------------------------------

 

林薇瑄

  閱讀給我一個獨處的藉口,也可以說是賦予了加強於我的獨處的一種意義,我發現我不僅開始與書本對話,更令人感到無法言喻清楚的是,文字符號正用一種你渾然未覺,卻早已滲透至你全身每一個細微的神經細胞,將你改造。

 從此一些改變逐漸在你身上產生,一切是這麼自然而然的發生,好像從來不會想要去問Why,因為你的邏輯判斷、思維模式、認知敘述都受到了語言(文)傳統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我現在所感到的「自然天成」,原來在更久永的古代(1112世紀),其實是產生了可以用「革命」這個強烈字眼來形容的巨大變動,這個重要的轉變發生了,書寫開始成為一種「心靈的新技術」,流傳演變至今成了一種「自然習慣」,而我也開始改變對語言(文)的看法,以往總把語言文字視如斧頭鉗子般的工具,但閱讀論文後,卻覺得語言不是種工具,它提供了人類認知與解釋世界的基本範疇,也影響到人類所有的思維與文化表現,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乃是我們自己運用語言構成的世界。

    而時代的腳步是如此快速,從前從口語走向書寫的變動過渡歷程,現今則面臨著電腦超文本的新趨向,同樣的,這一波網際網路的革命,亦會將書寫傳統逐漸逼到非主流的位置,而將其影響加諸在社會文化之上,但這一切還未健全與成熟,因為人們還是不太習慣用滑鼠取代傳統翻頁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新的價值觀沒有建立,而從出版業的角度來看,必定要等到社會與法令能夠充份保障智慧財產權時,才是所謂的利機時刻,而編輯不再只限於平面,而朝向立體編輯超連結發展了。

    我們所面臨的是「寶瓶新世紀」,巨大的變動與革新是必然的,我想我必須調整心態,認真的去面對它,才不會被變動的天王星給淘汰出局。(註:天王星掌管寶瓶座。)

-------------------------------------------------------------------------------------------------

 

陳櫻慧

口語是人類的本能,書寫的形成是必然的過程,不論是西方文化或東方文學,皆是由口語轉變成書寫。

 不同的語系和書寫型態,都會產生不同的語意表達及思維模式。文化的腳步在轉變,以後書寫也將受到考驗,電子媒體日益發達,就連原有的文本也邁向了超文本,讀者閱讀的方式有所轉變,不也是時代的變遷?或許是種進步,或許不是!

 就如同口語邁向書寫,也許少了些天馬行空的創意,卻不能否認書寫所提供的結構縝密性。因此,又有誰能斬釘截鐵地說到底那一種形式好?充其量只能分析其分別對於社會的優劣點罷了!

 因此,口語及書寫只是時代潮流所引發的改變,二者缺一不可,乃至於其兩者間相輔相成,而使文字不只是符號,反而更具深度和廣度!

-------------------------------------------------------------------------------------------------

 

劉建毅

       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一文中提到:口說傳統乃是一種『生活樣式』,而不單純是識字與否的問題,生活在其間的人們,無論是在思維、記憶、判斷事項上都與書寫傳統有所不同;口說傳統是將記意的事項整理出來,而書寫語言的社會則提供了抽象、不依賴情境脈絡而思考的工具,不但能夠型塑實體,亦是社會控制的工具,因此歸結出:口說文化和書寫文化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社會構成原則。 

延續語言發展的脈絡,書寫傳統取代口說傳統,成為知識建構的主流,而網路的興起則給予社會構成原則不同的思考空間。麥克魯漢提到:「機器將大自然變成一種藝術。」簡單地說,就是大自然本來與人類息息相關,靠它漁獵耕種,不過,當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力日增,反而能從較遠處欣賞大自然之美。學者進一步的詮釋,包括意涵著舊媒體一旦被新媒體取代後,舊媒體隱而未見的效應才浮上檯面,變成易被欣賞的藝術。例如,小說內容被電影吸收後,小說成為被研究的課題;電影被電視取代後,電影成為大學課程之一,而在書寫系統的社會裡,口說傳統的價值才能重新被定義。

以往親身接觸人際傳播探討兩造之間的溝通互動,到了網路時代,人際溝通更因為傳播科技的發展而有了很大的變化,許多關於這類研究的探討,已經不從『語言—書寫結構』影響人際溝通的角度出發,反而從既有的網路現象去探究人類行為。這是因為傳播新科技的發展成為人們接收知識、發現真理的工具,這種改變,代表著網路承襲口說、書寫傳統的邏輯,成為社會知識的記憶庫,存留歷史資料以及人類的心靈圖像,成為一種前所未見的社會集體生活方式。

網路同時載負著書寫系統中社會建構的原則,也包含著網路人際傳播裡口說傳統的特色,同時,網路也在形塑另外一種價值。最近有本網路著作五年級同學會,開宗明義的解釋不同族群的網路使用特性,或許可以這麼說:民國五○年代誕生的『五年級同學』,在網路世代裡是被取代的世代,當年他們在大學校園裡根本還看不到個人電腦,存在的只是又大又笨重的主機。六○年代以後的學子們,才是網路世代的驕子,不像『五年級同學會』與電腦是遠距離的,甚至有些是因職業關係,才被迫使用網路。

因此,『五年級同學會』在網路世代裡,屬於舊媒體,而六年級以降,才是目前居於主流的媒體。當舊媒體被取代後,它就變成一種藝術,在網路上展現的生活型態,就不是在網路聊天室裡,而是用網路書寫所呈現的文字魅力(比喻:書寫文化)被欣賞著。套用麥克魯漢的觀點,『五年級同學會』把網路當成一種藝術,拋開轉貼、謾罵、抄襲的網路劣質文化(比喻:口說文化),這種改變,不僅是五○年代的人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同樣地,其他年代的人也可以透過它,看到媒介的新秩序,說不定,有朝一日還會反過來成為網路的主流價值。

如果在口說傳統的社會裡,詩人是社會的百科全書以及社會集體生活的記憶者,正當以為書寫系統可以永久保留理性思維的同時,網路順應而生,成為另外一種值得探討的現象。

  附註:最近由於廣播節目製作的緣故,喜歡關於『記憶』的主題,有本書『在台北生存100個理由』大家可以瞧瞧,書裡面的文章圖片都很後現代,也有一些文化批評的味道,記憶著台北在邁向全球化過程中的地位。          

-------------------------------------------------------------------------------------------------

 

蔡佳惠

       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各具有不同的特質,但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性,它更代表著人類文化不斷累進的足跡;口說傳統中的歌者藉著套語、主題及控制樂器可以與觀眾產生互動關係,亦是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轉換方式,是生活樣式的呈現;書寫傳統則是利用文字為承載體,文字因書寫的不同不但衍生出各國不同的文化,也使得人類在記載的同時更具事件的確定性、具體性,進而形成知識及知識系統。

     是故,人類從口說傳統逐漸演變為書寫傳統是必然的,更因書寫傳統的發生,使得人類得以繼續文化傳承工作;所以柏拉圖批評荷馬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科學重邏輯及理性的思維,書寫傳統在這方面是優於口說傳統。

     然而,柏拉圖對書寫的採納主要目的在於改變人們所接受的傳遞知識和真理的工具,這點是我所認同的,不論口說與書寫傳統的不同,他們不過是象徵著傳遞知識和真理的工具改變了,只有不同並沒有好與壞的分別,只有適不適合於時代的變遷性。相對的,時代不斷演進,文本的呈現具有多樣化;從最早的用骨、絲、竹簡刻字的時代進入至網路e時代,雖然呈載體依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但其本質則是相通的。

    二十一世紀是閱讀的時代,但也伴隨智慧財產權的法律運行下,使處於資訊時代的人類有著閱讀權利的焦慮,但如果社會閱讀權利與閱讀的權利一文中被限制一樣時,我在此提出三個問題:

1.      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實施是否使得知識專屬於社會某一階層? 那低下階層是否永無翻身之地? (知識即是力量)

2. 造成知識流通緩慢。

3.      非法下載仍然存有。 -- Ans: 可以限定五年之內作品可收取智慧財產權金錢。       

時代的進步是靠知識不斷的流通而造成的,當然每個人皆有閱讀權,那如何在知識廣泛流通及閱讀權下,又顧及智慧財產權是現今一個重要的課題。 

-------------------------------------------------------------------------------------------------

 

陳怡樺

      口說傳統雖然受到套語、主題和故事類型的限制,具有活耀創造的特質,作者能依當時口說情境,與聽者互動產生巧妙地發酵口說內容,而形成一個專屬當時口說情境的文本。有別於書寫,口說文本所依靠著口耳流傳而延續文本身命力。然而書寫有其優點,能將包含口說在內的任何資料作紀錄保存及流通,以增加文本傳播的廣度及長度。雖然文字符號的書寫紀錄增加了大眾接觸知識文本的機會,但卻也阻絕了作者與聽眾的接觸。

    除了B.V.Street所提的「書寫文字能夠形塑實體,亦是社會控制的工具」的概念之外,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商業出版,不論是在價格、設備或科技上似乎是一種限制閱讀權力的工具,這些發展控制了知識流通性,形成知識階級現象,造成社會中越是高社經地位擁有的知識資源就越多,因此高社經地位者即位屬於高知識階層,罔然書寫文字所應帶給知識社會的普及與知識的流通性。在此不是要倡導反著作及出版權力,與使用著付費觀念的反抗,而是欲提出在我們身處商業出版的時代,知識閱讀權也應如同著作及出版權一般受到注意,才不會使得社會知識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上,產生知識分配不公允。

-------------------------------------------------------------------------------------------------

 

張毓玲  

  「口說」先於「書寫」的模式是不容置疑,其依循歷史軌跡的前進,直至文字與字母的出現才使得「口說」逐漸被「書寫」取代。 

一般而言,「口說」透過口語傳遞模式將此世紀的歷史事跡等公開並代代相傳,猶如大樹下孩童們聚精會神聆聽祖父母講故事。不同的是,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中,「口說」不是任何人皆可公開傳遞,唯有負責傳遞神諭的祭司才有「口說」的權利。再者,史詩研究者認為荷馬的文字史詩(《伊利亞德》與《奧德賽》)是根據早期的口述詩歌發展而來,口述詩歌是一種既定公式下的即席創作,非純粹記憶的展現。

「書寫」倚賴文字的發明,漸脫離荷馬史詩的公式及創作習慣,發展出「書寫傳統」另一套重要的獨立系統,以文字思考文體,直接表達個人的思緒及情感。因此,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由five senses減化至以視覺為主,尤其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降,文字成為生活的中心(當然,大眾媒體的興起除了視覺還有聽覺來認識世界)。無怪乎,郝明義於「閱讀的風貌」一文也指出,人類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全觀能力逐漸退化。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時代往前邁進的車輪從未歇息,文字的載體因網路的繼出有了戲劇性的變化,顛覆「書寫傳統」對文字長期的倚賴,於是「超文本/多媒體文本」因應而生。目前網路不少詩作以多媒體文本嚐試創作,除了讚嘆詩人文字之美,更是驚豔動態影像與聲音搭配下的意境,豐富了文學創作的想像空間。在此,暫不談「超文本/多媒體文本」未來將如何發展,至少它再度開啟人類另一種感官來認識及認知世界。

由「口說傳統」至「書寫傳統」以及「超文本/多媒體文本」,文本的構建不再單純由文字符號(符碼與符旨)和圖片構成,它結合了文字、語音、影像,因此,傳統的編輯思維與程序也會發生變化,這將是編輯人的另一挑戰。

-----------------------------------------------------------------------------------------------------

 

陳玉珈 

  閱讀是對生命的一種體認、內化及內省的重要歷程,從我們有意識開始即是從讀者或資訊的接收的角色扮演,也就此展開閱讀的種種歷程。

  自從文字發明以來,閱讀的行為就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係。然而,知識的獲得就有賴於閱讀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間接地體認到整個社會的變動新知識的發展,也是延續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即是保存文化、提供資訊、教育讀者、與倡導休閒為主要目標。就目前知識的載體,舉凡圖書、錄音帶、錄影帶、光碟、縮影片、以及電腦網路等,都是蒐集的重要內容,在讀者的閱讀行為能妥善地運用各種資源下,圖書館存在目的方能有效地發揮。

   文本(text)是由在各方面作用的符碼網路所組成,所以能夠根據讀者社會文化的經驗產生各種意義,因此,文本才會出現一些問題,且需要分析。(1

  然而,閱讀活動形成的背景因素,是圖書館員將讀者的需求與文本的種類聯結在一起的依據。主要是依循圖書資料採訪政策的二個重要的指導原則:(2

  1.The best reading for the largest number at the least cost.

 (以最低的代價,為最多的讀者,提供最佳的讀物。)

2.The high purpose of book selection is to provide the right book for the right reader at the right time.

(圖書選擇的最高目標,是在適當的時候,為適當的讀者,提供適當的圖書。) 

  文化(culture),在社會生產和再製的意念、意義和意識。文化是意義的領域,它統一了生產(經濟)和社會關係(政治)的領域。(3)或者說它可以被結合出許多不同的論述形成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重點在於研究社會關係和意義的相關議題,即研究社會分工是如何出現意義的。其中也圍繞著各種制度化的論述,特別在文學研究、社會學和史學的論述中,與它們進行一連串的遭遇戰;偶爾也會和語言學、符號學、人類學和心理分學…等交戰。(4

  超文本(hypertext)一詞由美國電腦專家Nelson首創,指一種革命性的書寫方式,藉電腦處理展示文本材料的特性,實現過去在傳統印刷媒體之下不可能實現的一面,即非線性、不依先後次序、反而有始有終或從一而終的行文組織方式。其重點在各個書寫片段之間,埋伏下重重連結。Landow & Delany (1991):籍著電腦的使用,超越傳統書寫文本直線性、限制性及固性的特質。(5)另外,美學(aesthetics)所希望的最理想涵意,是將品味的原理經營成一種超越任何時代、文化或媒介(medium)的界線,超越所有個人主觀(subjective)的反應而存在。美學所研究的客體是藝術本身,而不是藝術的歷史、文化和生產工具的脈絡。(6

 藉由閱讀這四篇文章之後,發現當中綜括了文學、語言學、哲學與資訊科技等學門,也深感自己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及文化…等的初步概念仍有待加強,在不同的學門中亦有其聯動關係,若從不同角度去探討,更可激盪出不凡的觀察點與議題,這也是自己即將面對的另一個新挑戰。

註1:Tim O' Sulivan等著;楊祖珺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市:遠流,民87),頁403。

2:胡述兆、吳祖善合著,《圖書館學導論》(台北市:漢美,民80),頁65。

3:同註1,頁90。

4:同註1,頁94。

5:李冰,沈琴合著,《傳播理論:含當代傳播問題與電子媒介》(台北市:建強,民90),頁398。

6:同註1,頁8。

【參考書目】

1. 胡述兆、吳祖善合著。圖書館學導論。台北市:漢美,民80。

2. 葉乃靜著。後現代與圖書資訊服務。台北市:文華,民90。

  ------------------------------------------------------------------------------------------------

 

郭宣靆  

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我們所見到的不應該僅僅是文字有無的差別,而更應該是口頭與書寫傳播所代表的兩種文化與思維模式。在早期(原始)的社會,自從人類可以用聲音(語言)來彼此溝通後,它所代表的意義是:人類有賴以彼此交流的基礎。也許彼此的溝通模式非常簡單,內容也不甚豐富,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口說傳統所表現的正是這種基礎上的「經驗」思維模式。將許許多多與生活經驗相關的「知識」,用一種強烈、容易記誦的語言呈現,並集結眾人的智慧,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種思維模式的優點在於其簡潔易懂,容易模仿、應用;其缺點則在於「知識」的層次始終停留在「經驗」的層次。 

然而,隨著語言使用的逐漸成熟,口說傳統所能負載的「知識」越來越多,文字慢慢地便從「符號」的層次,介入語言當中,然後取而代之,發展出更進一步的思維模式。從此,人類可以「為思惟而思維」,並突破部分的時空障礙,讓思想的傳播更加迅速、蓬勃。 

藉由文字的學習,發言的權力轉移到有書寫能力的人身上。在西方世界,從中古的教士貴族階級,漸漸透過教育的實行,讓一般平民大眾也有機會獲得發言的權利。在東方世界,特別是中國,也在封建的社會下,透過「士」階級的流動,讓老百姓有機會受教育而學習識字與書寫。 

而當書寫成為眾人參與發言的場地後,人們對「知識」傳播的速度也就愈形迫切。尤其是當紙張與出版印刷的技術成熟之後,「知識」的傳播簡直可用「一瀉千里」來形容。各式各樣的書寫、閱讀活動於是積極展開。「書」的概念也就慢慢地深植於大多數人的心中,並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 

尤其在現代社會中,隨著電話、電視、收音機的發明,口說傳統也變相地結合聲光文字的效果,呈現更多元的面貌語生命力,而隨著電腦與網路的發達,書寫的形式也愈趨複雜與難測。不過,可以確信的一點是:「知識恆長久,閱讀永流傳」,只要人類還願意不斷思考,還需要繼續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聲音」與「文字」,將會配合人的「耳朵」與「眼睛」,如孫悟空般地七十二變,呈現出更多有趣「形體」…就讓我們期待吧 

-------------------------------------------------------------------------------------------------

 

張琬渝

   多數的現代人能夠隨心所欲地閱讀是幸福的,是自然的,自然到當閱讀的權利被限制甚或被剝奪時,再如何理性或是以知識分子自居的人都可能會以「天賦予人們閱讀的權利」來看待閱讀這件事。書是記錄與傳遞人類知識的媒介,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方法,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萬般接下品,唯有讀書高」深植人心,圖書與閱讀便戴有文化的光環,將看書作學問視為「天大的事」,不惜任何方法就為看到書或擁有書,於是,光天化日之下盜印書籍最嚴重的地方,竟是各大學週遭的影印店,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而圖書館的確是「知識領航」的文化重點,但館之治或亂,不在於館長,而是該社會的人民。 

-----------------------------------------------------------------------------------------------------

黃建邦

語言、符碼的意義建立在同一社會成員的共識之上,形成其特有文化,不同的文化存在其差異性。

在口語傳統與書寫傳統的傳播過程中,編輯的角色以及思維模式有了些許的變遷。就思維模式而言,書寫傳統中受播者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所強調的重點由傳播者轉換到了文本本身,強調意義為受播者與文本互動而產生同一文本可能因不通的社會經驗或文化而產生不同的解讀意義。而口語傳統在編輯角色上雖屬他人導向性質,但在某些情況或角度下卻擁有更大的權利進而可能形成特定的文化或意識型態。

隨著傳播形式的變遷,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生活型態甚至是社會組織。但優良的資訊、文化要繼續傳播流通,編輯角色的功能實不可少,或許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所調整,但絕對不會消失。

---------------------------------------------------------------------------------------------------

吳嘉馨

如果你常在 BBS 上看純文字的 Story 版,或許會覺得其中的一些現象很有意思。這些現象通常是紙本式閱讀不太容易感受到的,即使是網路文學出版品也是一樣。這裡就先從台灣 BBS Story 版網路小說的排版開始講起好了。

  很多作者致力於排版的美觀,以及可以讓讀者感受到的效果。比方說,像 jht(痞子蔡)、hiyawu(藤井樹)在網路上的排版,常常會是一行或幾行為「一頁」(也就是進入一篇文章中,按空白鍵以文章百分比「翻頁」閱讀),這幾行字也許會放在「一頁」的中間,而不是一堆字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在紙本編排上,這樣的行為是一種浪費,但在網路上卻能構成相當獨特的閱讀效果,每翻一頁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想強調的是什麼,可以感受到那種直觀的情感與意境。有許多作者,甚至會在標題上標明「請按空白鍵閱讀」,否則,閱讀的效果就突顯不出來。當網路文學必須跟紙本出版妥協時,這樣的閱讀方式恐怕是紙本做不到的,也就愈發彰顯了 BBS Story 版閱讀的獨特性。

  要如何才能在網路上看得舒服而不至於太傷害眼睛呢?首先,一頁自然不宜有太多字,也不太適合擠在一起,段與段之間最好空一行或以上,頁的上下左右能夠留些間距更好。如果使用 Word 作為文書軟體,由於 Word 無法自動分行,BBS 也無法代為分行,因此「存成分行符號的純文字」再決定一行多少字,手動換行,會是比較適合排版的作法,或是在筆記本中使用「自動換行」也可以。

  但一篇文章太多頁也會看得很累,如果翻一頁才只是一篇文章的1%,而文章寫得又不夠好,多數人肯定會放棄這篇過長的文章。所以這時場景分鏡與字數抉擇就變得很重要。從網路文學前輩大老 plover 的《台北愛情故事》開始,就開始將一篇小說分為多集,並引用或自創卷首小語,看來較為明快,也較有組織。而日後當排版愈受重視,部分網路作品字數也漸趨輕薄短小,這也逐步形成了 Story版網路文學的特點之一。通常,2500字左右可以讓一個讀者看得比較舒服,也比較會隨著作品的分集,一篇一篇往下看,但不可諱言,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就看要怎麼排。排得好的作品,總是比較容易受到青睞的。如果懂 ASCII Art,甚至還可以增加圖文映照的美觀程度,或許 ASCIIArt 比不上一般繪圖軟體的自由,但久了以後,卻也已是 BBS 專屬文化的一部份了。

  而在短篇小說上,Story 版網路文學也發展出了獨特的模式,或許可以說是非線性閱讀的一種。比方說 seba 的《靜學姊》(文房出版)、linb的《雙胞胎》(紅色出版)、siruko的《幸福專賣店》(法蘭克福出版)都是屬於連續性卻又可一篇/數篇分開或交叉來看的短篇集。這也大大增加了閱讀的自由性與多元性。而讀者可以回文、可以共同參與作品(如請求作者寫某配角的後傳)、作者個人版與個人網站的設立與宣傳、知名網路文學 BBS站「成大貓咪樂園」(telnet://miou.mat.ncku.edu.tw) 甚至可以投票,得到冠軍並獲出版者更常被出版社引用作為廣告,都可以看出作者與讀者不同以往的交流。

  發展至 WWW階段後,又是另一回事了。如鮮文學網、榕樹下、優秀文學網、優仕網都可以一談。不過此處將會是另一個主題,認識較少,寫來也有些辭不達意,就暫且不談了。

(這真是一篇完全離題的讀後感想....*狂汗*

【附記】
1. 〈閱讀的權利〉一文譯者唐宗漢(autrijus),目前應該是二十歲左右,也就是說,他大概比這一屆的學弟妹們都小 :) autrijus是藝立協(http://meta.elixus.org)的發起人,聽說,他有個熱心教改的母親,使他在就讀森林小學之後就沒有再升學,但他卻是電腦神童,也曾是知名紙牌遊戲魔法風雲會(Magic: the Gathering)台灣區玩家的第一名。(好吧,這才是我知道他的管道,不過我不認識他就是了)。

藝立協算是一間滿有意思的公司,經營的項目包括資訊社群規劃、人工智慧改良、軟體技術開發、開放原始碼等等。如果你到藝立協的BBS(telnet://elixus.org)去看,線上通常隨時都會有個叫 fianjmo(飛揚寂寞)的「使用者」,你可以用特定語法跟她打招呼,她會回應你,並且學習你說話的方式與邏輯,建立了足夠的語庫後再與你對答,就像自問自答一樣。你也可以以其他在這站上跟飛揚寂寞講過話的人的名稱叫出那些人的語庫,再跟飛揚寂寞說話,就好像真的在跟他們對答一樣。這也算是另一種 AI 吧:)

2. 關於張大春與武俠小說的部分,我個人建議大家還可以再去看張大春的另一篇論文〈離奇與鬆散──從武俠小說衍出的中國小說敘事傳統〉,本文收錄在《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所功能教室裡面有這本書,但很可惜的是,金庸茶館網站在提供數篇論文下載時並未提供本篇,所以只有請有興趣的人去找書來看了。

  這篇論文從古代說書人的觀點出發,如果要吸引聽眾聽下去,就常得以離奇取勝;但長此以往下去,說到哪講到哪,則很難不結構鬆散。張大春並舉出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結尾,作者只說「筆者已不樂意再寫下去了」以及陳世驤評金庸《天龍八部》亦使用「離奇與鬆散」一語為要旨為例,對於中國通俗小說的特質有相當深入的探討。

---------------------------------------------------------------------------------------------------

 李瑞怡

  口語應用的開始是不分階級庶民的,而歷史進入了書寫,時代卻走向權力了。

  由現行最早的幾項文字圖形所考古出書寫紀錄發現:除了記帳、祭祀、占卜、故事、農業、醫藥等生活紀錄之外,尚以制度、現況、規定等紀錄為大宗,而此一紀錄展現其目的象徵了一種至高無上的;包括律法、法典、經典、唯一標準或是依歸,以利人民遵守的制約;同時發現最先掌握並佈達文字形象的人都是透過權力體系的運作。其傳布的方式透過權力中心,來掌握有能力運用的的人,操作別於庶民販夫皆通行的口語系統,使之接受質化訓練,負責刻印、理解與解釋文字,透過能技能教育的過程階層化上而下的使用,而這階屬於上層社會的人民,楔形文字的書寫者,都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學會寫字可以帶來權力(1)。而這個能夠運用文字的團隊、能夠授命,也就是位居上階層的人主導或是決定哪些能優先被紀錄,同時形成一像社會機制,有強弱之分、有著宰制或是捍衛一個權力所定下並決定依循的基礎,希望達成一個統一性、一致的標準,我們可以說:由口語言傳而書寫實則是一項標準化的過程與工程。

   
由口語到書寫的訊息操作過程:口語的傳布同時也透過身體的其他符號系統來輔助與展現,表情、聲音表情、肢體語言與其他聲響等中介。因書書寫而進入紀錄的歷程卻透過了泥版、石頭、草紙、刻鑄物等素材,重新整理、陳述、轉化或者再現語音的訊息與文化,在此一過程中形成僵化的、經過編輯的過程;也就經過了其位經社經階層的判斷,這種組織或是上述組織化過程的書寫,給予思維定型化的、具有教育意涵的,同時也造就了後來理性與邏輯的發展(2),以及Ong論述的「第一代的口述」時期(3)。

1:《文字與書寫》(1994:20)。
註2:《電腦媒介溝通中的溝通與非溝通--毛榮富》,2001年清華大學資訊與社會
 

研討會論文(2001:18) 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1/參考如同奧地利的媒介哲學家F. Hartmann 所主張的,「一種技術介面恆是一種文化介面。」Bolter & Grusin甚至就將媒介簡單定義成「再中介的東西」。在現代文化中,單一的媒介從未孤立運作過,而是和其他媒介相輔相成。R. Debray(1996: 73)很精確地捕捉媒介的這種脈絡性,他指出,每一個通信行動都必須穿過三層操作:物質的操作與社會—技術系統的漫長歷史(每一位通信者都只是它的終端結果)、文化操作(閱讀、觀看、書寫、蒐集與修訂等等的形式與模式),以及讓某一代碼社群得以形成與存續的政治操作(譬如透過教育、集中權力對民族語言的管理與推動)。因此,不存在任何純真的媒介,也不可能有毫無阻礙的傳輸……傳輸就是組織。
3:《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清華大學資訊與社會論文發表(2001:6)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1/
Ong將文字、書寫認為是「第一代的口述」時期,電子時期和電腦及網際網路發展時期為「第二代的口述」時期,後者是奠基在第一代口述時期的基礎上。「第一代的口述」時期使得人類文明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促成都市化的發展;印刷時期將文字的紀錄大量複製作為永久的保存,也促進了人類識字率及教育的提昇。至於「第二代的口述」時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隔閡,讓人類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進行溝通。

【延伸閱讀】

1. 《文字與書寫—思想的符號》,時報發現之旅01:介紹文字與書寫的歷史,圖文並茂口袋書。郝明義先生所策劃,內容包括各項文明與進化歷史及人物。
2. 《傳播工具新論》巨流(1987):祝振華先生譯Marshall McLuham之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

黃婉玉

      對於口說傳統和書寫傳統的差異,老師〈口說傳統〉這一章節已有論述,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議題,談不上有任何有建地的見解,就不浪費篇幅。倒是由出版的角度來觀之,也有另一番風景。

      雖然今日各家學者對「出版」和「書籍」的定義有所爭論,不可否認,文字的出現和發展,是人類進展的一個里程碑,也因為有了文字和書寫,思想才得以完整的傳遞、保存和延續。我們都知道蘇格拉底未留下任何文字,雖然他的弟子柏拉圖將其在赴死之前的陳情集結成《自辯》Apology一書,就像孔子的〈論語〉,我們其實也不太清楚到底他們最原始的論述佔了多少、子弟的意見又參雜了多少,但多少也保存了某些中心思想,得以窺見些微面貌。我個人是贊同〈口說傳統〉中「基本上個體性的發展(個人主義),乃是到了書寫傳統之後的事。」這句話,不過從20世紀末60年代初始至80、90年代,所謂符號學、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文學批評興起一股熱潮看來,尤其是符號學將文字作工具式的拆解,text(文本)取代work(作品)的概念,作者不再是作者;解構沒有理論,只有深入文本時才存在;讀者成了王,沒有讀者就沒有文本;所以作者書寫自我,如果讀者不認同,那麼他或他的思想就沒有了意義嗎?書寫者的角色又該如何自處?

 

 

邱振中

1.使用者付費一直是資本主義下無庸置疑的金科律令,近年來著作權意識抬頭也在強調此一概念。電子書為未來著作與閱讀之必然趨勢,付費機制現階段卻未成氣候,須加強消費者在付費機制上的教育,否則文中斯巴達式的閱讀管制可能實現,屆時則無閱讀之自由可言。 

 2.東西方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其人民對書的態度也大相徑庭。書之於西方之神聖,東方也有其不墜之地位;然而在近代的時勢轉變當中,東方書的地位卻不如昔日。圖書館可以說是一種「柏來品」,並非東方文化中的產物,因此,圖書館館長相形之下也就只是個管理員之角色。由於現行教育體制已漸將圖書館教育列入,以期國民能善加利用圖書館;因此,圖書館館長的角色不只是管理者,而是肩起教育區域民眾對書的使用與尊重之責任,也是教育者,更是圖書館藍圖設計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3.語言出現於五十萬年前,相較之下文字卻只存在了四千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歷史、神話或者所謂的文明文學,皆以口語傳播方式流傳,自然思考邏輯獨樹一幟;而後文字與書寫系統的出現與成熟,漸漸由口說描述方式演進成閱讀方式的邏輯,造成兩者不同的生活樣式。而現階段除了書寫系統外,由於電腦與網路帶來的資訊爆炸,使得書寫系統方面可能會因此而面臨另一種生活樣式的出現。在寫作與閱讀平台由紙張轉移到鍵盤、語音輸入系統與螢幕時,可能會促使兩者(口說傳統與書寫系統)的合併。

 

 

張澄清

不論是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不同的概念形式,但是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符號原本無意義的符號,在不斷的延續與傳承之下,才有了所指涉的對象與深層意象的連結,此時符號才具生命。

除此之外,若要使其成為傳播、溝通、傳衍文化等用途,符號的共通性就十分重要了,對於出版學的研究而言,作者似乎從概念的發想之際,到編輯定稿,期間所從事的一連串活動,都必須經由所處的符號價值體系,一一予以檢驗。

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符號在重複的解讀之下,不斷的創造出其共通意義與價值,爾後在符號運用上,便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

--------------------------------------------------------------------- 

鍾惠萍

    不僅僅是閱讀權之戰正在發生中,甚至連聽的權利也是。

  記得在以前工作的電台,曾經看過來自三個不同團體(名字不記得了,好像是什麼中國人音樂創作保護協會或諸如此類的名稱)的公文,要求電台支付加入該團體的歌手或音樂創作者的版權費用,以每一首歌被播放的次數計算,乘上每次播放的權利金,一整年累積下來可是相當可觀數目。

  較糟糕的是目前政府並無法明確的法源根據,而這三個團體都是民間自行成立的,保障的對象是加入該團體的歌手、唱片公司或創作者,且不互相抵觸,如果有歌手同時加入三個團體,電台就必須同時付錢給三個不同的團體。

也因此7-11、麥當勞或家樂福等公共場所,現在都採取與各大電台合作的方式,直接播放各電台的節目,或自行購買版權音樂,或自行錄製音樂或節目(如屈臣氏、生活工廠、三商等,反覆不停的播放他們自己錄的廣播帶,對顧客洗腦),以避免被這些高舉著著作權旗幟的團體給合法剝削了。

在「閱讀的權利」一文中所發生的場景也許不只發生在我們的電腦中,也許以後連我們的錄放音機、錄放影機也將內建監視器,並自動偵測方圓百里之內,除了錄放音機的使用者外,是否還有其他非法偷聽、偷看的人在場……真是越想越恐怖。

非線性敘事的發展,在我們所玩的RPG遊戲中隨處可見,而前不久重現江湖的「新仙劍奇俠傳」遊戲,為了滿足「擁靈兒派」及「擁林月如派」的不同玩家的需求,同時推出二種版本,試圖將男主角與二女間糾纏不清的三角關係,慧劍斬情絲般劃分清楚,可就苦了兩種都想玩的玩家,要跟口袋裡的麥克說掰掰了。

個人認為超文本文學的出現,可說是創作者的福音,也可說是惡夢,因為一邊要顧及想像空間,一邊又要考慮到表現形式,所花用的心血、智慧與時間將是非常可觀的。如果真能兩者兼顧的話(就怕為了形式的表現,而犧牲掉情節內容),非但文學不死,相必更是大有可為,身為讀者的我們,也有福了!(但身出版者的我們,又該當如何自處呢????????) 

玖、主題相關網站推薦

1.http://novel.udngroup.com.tw/arts/arts001230a.htm

上面是文章拓展副刊與網路的新版圖所在的網址,但因其網站已搬家,若對網站有興趣的人可至以下網址瀏覽:http://www.cca.gov.tw/coffee/

2.http://www.taioanji.com/

裡面有站主陳松溪對台灣文字的思考、拼音、使用範例等的介紹,還不錯喔..................台語真的很美,在習慣了國語、英語之後,我們可以回頭看看我們過去所使用的語言。

3.http://www.epeople.com.tw/F021/F021_20010913.html

一件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是不怎麼樂觀,但是當換個角度來看時其意義及結果卻完全改變,所以人要多吸收多方面的資訊和知識,才能使我們的心智變得更廣,在『作家網站』中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欄作家提供了許多關於藝文、娛樂、政治、財經等方面的文章及評論,從中瞭解他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讓我們獲得不同角度的見解。

4.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001030-2.htm

不論贊不贊同筆者的觀點,多了解一點漢語的本質,也是有所助益的。

5.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chekhov/index.html

『女鯨學園』。這是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的網站,站長楊佳嫻也有在gigigaga發行電子報,由於站長唸的是有關文學的研究所,所以一些文章都篇向現代文學批評與賞析,還有一些個人散文手札,站長好像也出過合輯的書,但我忘記書名了,喜愛文學閱讀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6.http://www.complit.fju.edu.tw/newsletter/fourth-2-3.htm

從世界末華麗到小說書寫:談晚清到當代的中國文學〉。從文學的角度,看小說在中國近代書寫形態的轉變,及其形態轉變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意義。希望在了解口語及書寫傳統間的關係之餘,能自書寫形態的不同,來看中國文學所顯現出來的文化意涵。

7.http://msia2.twbbs.org/~ban/feystore/index.htm

『廢庫房』。裡頭也是一些關於記憶的文章,以及一些作者對於音樂、電影的記憶撰寫,頗負人文情懷,我喜歡這個網站的表現手法,來看看吧。

8.http://www.nhu.edu.tw/~society/e-j/02/e-journal1115.htm

此網頁是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學刊,有關於出版的相關性文章,對於學出版的我們在文獻上的收集與閱讀應當有所助

9.http://home.kimo.com.tw/xiangyang/news.htm

『向陽工坊』。向陽工坊是成立於1998年,是向陽(台灣詩人)個人網站,內容相當豐富精彩,包括個人的經歷、散文及新詩等文學創作、個人政論電子報、個人作品介紹等等。推薦同學點選『台灣網路詩實驗室』,它結合現代詩與網路語言,同學可以看到「超文本/多媒體文本」的實驗文體,如圖像拼貼與遊戲、聲音與語言的跳動、圖文的遞漸與交融等等。值得賞味一番!

10.http://www.spring.com.tw

春暉國際Spring International。作家身影系列,值得珍藏的文化寶庫。文學珍貴紀錄影集系列2。21世紀開始,我們讀文學,說史實更用影像撫觸文學靈魂

∼讀文章,得知識;看作家,瞭解背景∼

11.http://www.knight.tku.edu.tw/

『中華武俠文學網』。相信武俠小說或多或少陪伴大家的成長過程。這網站除了有他應該有的外(討論、批評、分析、解說),還有線上長篇連載喔!

12.關於中文拼音的問題,蕃薯藤設立了一個專題,可供參考: http://feature.yam.com/topic/pinin.htm 哪種中文拼音比較好?
13.http://www.ncu.edu.tw/~eng/csa/csa.htm
 
文化研究學會的網址。裡面提供的諸多連結頗有參考價值。
14.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1/
2001
網路與社會研討會網址。40篇論文都可以下載,很多主題都很有趣。
15.http://www.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expert/wshu/index.asp
『鮮網』駐站作家須文蔚的網址。點進『藏書閣』有不少網路文學相關文章。

16.南方朔先生所著,大田出版之語言三書《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語言是我們的海洋》、《語言是我們的星圖》,對口語意涵的轉化、閱讀語言的方式與觀點,均有知識性與結構性的分析與創見。以下為簡介之連結:http://www.books.com.tw/item/001/0010127352.htm
http://www.books.com.tw/item/001/0010127351.htm
http://www.books.com.tw/item/001/0010127228.htm

17. http://linkchina.sina.com.tw/newscenter/rtn/2001/0923/10083222.html

 我想給大家一則9/23的新聞,給大家了解彼岸的同胞們的出版業情況!

大陸出版業明年將實行職業資格制度

18. 李順興教授的A website devoted to hypertext literature歧路花園:網路文學網站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