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閱讀與行為模式改變的社會學考察(初探)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2000年2月15日誕生的《明日報》剛過完一歲生日,就宣佈要停刊,使得「明日」的期許很快就成為「昨日」。華文第一份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在2001年2月28日停刊,讓許多網友留下無限悵惘,都為這份異軍突起的高品質新聞媒體感到惋惜,趕在停刊之前設去下載資料的網友,更造成網頁的塞車。許多網友在各虛擬社區中紛紛表達其關心,顯見《明日報》早已成為台灣網友習慣使用的重要新聞媒體。

每天將近1000則新聞、即時瀏灠、方便搜尋,《明日報》代表著網路時代閱讀新聞的新媒體,很快地就席捲全台,成為網友最普遍閱讀的新聞媒體。據數博網的調查顯示,《明日報》的網友結構中,女性過半(62.1%)、學歷較高,且為深度閱讀的行為。[1]它有著下列特色[2]

    依據兩家專業公司2001年1、2兩月調查結果,《明日報》已成為國內第二大新聞網站,估計讀者約有37萬人。

    《明日報》網友中,超過七成的讀者,每天至少看一次《明日報》的新聞。

    《明日報》有37份電子報,其中包括明日報系列10份,國內傳統媒體8份,大陸媒體(上海新民晚報)1份,東南亞媒體(星洲互動網站)1份,逗陣新聞網17份。

    EPAPER每周最熱門電子報的前10名,其中《明日報》推出的相關電子報即占了5名。

    《明日報》的電子會員數有364,467,數位剪報室有24,740人。

    《明日報》每天瀏灠頁數約有180萬頁,最高時達到240萬頁。

    個人新聞台達到15,000台,且創下17家虛擬報社的逗陣新聞網。

    228名立委及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議員在《明日報》的網路議會成立個人服務網站。

外界評價相當高,深獲網友好評的《明日報》為何在一年的時間就面臨關閉的命運?找不到新的投資人,資金無法進入,而網頁廣告又遠不及原先預期,將近三百名記者、編輯的高額人事成本,一年間累積了3億元的虧損,是《明日報》不得不關閉的理由。如果加上結束時的資遣費1.4億元,總共虧損高達4.4億。

《明日報》不是沒有機會成功的。在創立之初,許多財團都想參與投資;詹宏志不是不知道新創立的媒體要有虧損三年的心理準備。然而,成立之時還是網路產業一片大好的時候,那斯達克指數居高不下、各掛牌公司股票不斷飆漲,「本夢比」支持著各大網路公司獲取大量資金,使得各網路公司為求迅速擴大規模而加入比賽燒錢速度的遊戲。方便易得的資金,讓《明日報》少了現實世界對資金調度的審慎;在過於樂觀的估算下,為了避免股權旁落,對大財團的投資計畫,總有著某種程度的警惕。待到網路投資熱潮破滅,著名網路公司不斷倒閉時,財團反倒不斷地從各項投資計畫中抽腳。關閉前四個月,詹宏志不斷找尋新的投資合夥人,希望能夠引進資金,讓《明日報》能夠撐過這波不景氣,以迎接新的「明天」。誤判情勢,再加上時機不對,讓《明日報》再也無法撐下去了。

假設當初開始辦報時,就將三年所需資金準備好,至少可以再撐個兩年,說不定屆時網路企業早已鹹魚翻身,大賺其錢了。誰知道呢?

《明日報》停刊,其新聞網頁中的檔案資料也隨之停止服務。然而,高達一萬五千名的台長所投入心血建立的個人電子報聯盟也將隨之瓦解,引起台長們的不滿,畢竟經營這麼久的虛擬社群,不能簡單地被歸在《明日報》之下。在3月21日宣布停刊當天晚上,由各台長發起,在「奇摩家族」中成立了「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台長自救會」,創辦人「福澤老爸」在公佈欄中指出[3]

首先,明日報無權在一個星期內將個人新聞台的資料全部銷毀….. 第二,如果大家認為個人新聞台是一個很好的社群機制,那麼我們應該把這個機制延續下去,而不是受到商業的干擾。

換言之,部分台長們認為《明日報》所提供的只是一個場域,讓網友能依興趣與偏好,建立出專屬的虛擬社區,並不具有對這些虛擬社區的生殺大權。當然,也有台長認為網路上本來就是分分合合,另在找個新的場域再重行建立原有社區就可以了。這也是首次在社群被迫強制解散後,試圖自行結合重建社群的第一個案例。

作家孫偉芒以及《一週網事》的編輯蔡明哲在明日報停刊後表示,過去一年多網路已經取代他閱讀紙及看電視的機會,成為他資訊首要來源,而他的閱讀習慣早已被《明日報》給改變了,即使《明日報》不再,閱讀習慣也不會再重回傳統報紙、電視等媒體。[4]而這也正是許多《明日報》使用者的心聲。

閱讀報紙只是諸多閱讀活動中的一項,電子報改變人們的閱報行為模式,同樣的,其他閱讀行為也會因為電子媒介的出現,而產生一些改變。雖然,螢幕閱讀對使用者仍存在許多不便之處,但隨著科技發展,電子閱讀挾著其介面的優勢,能夠提供讀者更大的選擇性與互動關係,終將會逐漸取代傳統媒體,並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

然而,改變的不只是閱讀習慣,閱讀方式的轉變,會造成閱讀心理上的轉變,以及對知識接受模式的改變。麥克魯漢名言:「媒介即訊息」,指出閱讀媒介的改變,會對訊息傳播,以及接收模式造成全面性的改變。

 

一、學習與閱讀模式改變

面對資訊化時代來臨,人們常常問道,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與時俱進?傳統對讀書識字的觀念,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廿一世紀對知識的要求,新一代的兒童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吸收知識?甚至,面對新的時代,閱讀方式與教育模式應該如何調整?這些重大問題已經非常嚴肅地出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在對網路文化所知仍有限時,就必須面對下一波閱讀方式改變的事實,也同時面對新式教育改變的事實。

以往,國民教育的基本觀念是培養一個能夠具備讀、寫、算(3R's)的公民,然而,面對新時代的網路公民,傳統讀、寫、算能力,仍不足以面對新時代的要求,網民仍需要其他基本的素養,才能面對隨時出現的新挑戰。傳統觀念中,教育與知識是一種可以完成的狀態,經過一定時間的基本訓練,人們獲得讀、寫、算的基本能力,就可以成為「知識份子」。不論他是否繼續進修,也不管他是否不斷接觸新知,他已經是受過教育的人,具備了面對社會各種挑戰的能力。但是,這種靜態知識觀在過去幾十年間愈來愈不夠用,人們獲得讀、寫、算的基本能力也只是擔任基層勞工工作,無法面對複雜的社會現象。人們對於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高,中學、大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等教育機構的制度性安排,都是希望能夠提供年輕人持續學習的環境,藉以掌握進階學習的高等知識,來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分工。然而,面對全球化的發展,知識已經不只局限在教室、課堂中,經由老師與學生互動就可完成的了。學校教育越來越不足以日益複雜的社會,課堂上的知識永遠與真實世界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許多學生從學校所學習到的知識不但無法真正幫助他們面對社會,甚至在他們畢業那天就已經落伍過時了。當教師認為自己所教的是「理論」,不需要隨著「實務」內容而隨時改變時,其實是把面對社會的責任推給學生,認為老師應該教的是不會隨時間改變而普遍的知識,而不是隨時更動的表面現象。從柏拉圖以來,這種視認知有普遍結構,並將知識予以「真知/意見」二分的看法就主導著西方的教育思潮,教師的責任在教育學生掌握普遍性的原則,以掌握真知,至於變動不居的意見則是個人之事,不在學院中討論。即使偶有涉及,也是為了讓學生有深刻印象,以例証方式來處理。

我們對於受教的定義應該改變,核心問題不在於「我們如何教導兒童成為有教養的人」,而應該轉變為「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兒童持續地受教?」這意味著「我們應如何協助兒童來學習不斷出現的新知識」。[5]於是,知識及教育都不是靜態、客觀的既存事實,而是一種持續變動、需要不斷與之互動的狀態。面對知識爆炸,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學習必須成為動態而主動的活動,傳統靜坐在課堂,被動等著老師將固定不變的內容塞在學生腦海中的作法,已經不能滿足新世紀兒童的心靈了。網路時代來臨,學生所需要的不是對網路操作的客觀瞭解,而應該是藉與網路互動,協助建立對世界及知識的理解,以同時面對虛擬與真實的世界。

網路上已有一些互動式的學習網站,提供兒童新式的閱讀與學習,以提供教師研究互動式教學的經驗分享。例如,由加拿大一位三年級老師Dale Hubert,依著原有同名的書,所創設出來的網頁Flat Stanley(http://flatstanley.enoreo.on.ca/),透過電子郵件系統的寄送,讓各地兒童主動地參與故事編輯與分享的過程,不但增強了兒童的語言能力、推理能力,更擴大了他們的想像空間,將他們身邊週遭的生活經驗,具體地運用到學習過程中。在成功案例分享(http://flatstanley.enoreo.on.ca /success_stories.html),許多教師、兒童、家長、親戚寫信表示對讓網站的謝意,經由Flat Stanley,師生互動、親子關係、兒童學習都得到相當程度改善,學習再也不只是被動記憶、背誦之事,而成為主動、互動的遊戲。目前為止,已有將近二十個國家的教師採用,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又如Journey North (www.learner.org/jnorth/)的網頁,提供學生研究氣象變遷與野生動物遷徙的相關資料,內容不但生動活潑且有各種即時資訊,能滿足學生的好奇,目前全美及加拿大已有超過廿五萬名學生參與,可見其影響程度。

當然,學生利用網路可以節省許多資料尋找的時間,並增加接觸不同訊息的機會,直接改善學習效果,在學習上有正面積極的意義。然而,網路對學習而言,不是只有正面的效果,有時也可能產生負面的作用。例如,自從影印機出現後,用剪刀、漿糊完成的拼湊式的剪貼報告與作業,造成學生淺薄式及漫不經心學習,早已為學界所垢病;然而,這種文抄公的抄襲行為在網路普及後變本加厲,由於網路上相關資料太多,隨便利用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無數網頁資料,教授不可能窮盡所有相關網頁,也就無法得知是學生自己的文字,還是貼自其他網頁。學生很輕易地就能從眾多網頁中複製、貼上相關資料,一字不改地抄襲,連剪刀與漿糊都省下來,很快就完成一篇「全新」整理的文章。電子抄襲已經成為大學教育的最大隱憂,許多人甚至研發相關軟體,能夠讓教授在離開研究室時,自動搜尋所有相關網頁,以找出學生報告中相關段落抄襲自那些網頁。[6]

即令如此,網路對學習而言,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只是,雖然網路上什麼都有,但是網頁內容大多並不如預期地充實,大部份網頁的內容仍然相當有限,許多人在智慧財產權容易被抄襲的情況下,仍然不願意將重要著作與想法放在網頁上,讓網路中垃圾充斥,無法得到較高的學習品質。

針對此一難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推出名為「開放課程網」(OpenCourseWare)的十年計畫,將在未來十年間,斥資一億美元,將兩千門多門課程上網,提供相關教材註解、討論題組、授課大綱、書目、考題、模擬題、教學錄影帶等資訊,免費對外開放使用,以達到切磋學問與改進教學的目的。麻省理工學院教學網站設立的目的並不在讓學生修習學分,而是提供教學素材,以及師生互動的另一平台,同時也可提供世界各國各級學校利用。校長韋斯特(Charles M. Vest)表示「開放課程網」計畫將會改變高等教育使用網路的方式,同時亦會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創新模式。然而,此一計畫是否會讓網路教學逐漸取代課堂教室中的真實教學呢?韋斯特也很清楚地指出,因為該校以人為核心價值,師生在課堂與實驗室的互動經驗、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以及學校的學習環境,都不是網路可取代的。這也是為何麻省理工學院願意開放相關課程資訊免費為大眾所用的理由所在[7]

課程與互動網頁結合已是未來必然趨勢,互動式的網頁能夠提供學生主動搜尋所感興趣的知識,然而,成功的網站不會是個封閉的網站,只提供單向的網頁連結與閱讀,它還能建立學習型虛擬社區,讓網友透過互動過程中,彼此交換學習心得與經驗,以及共同完成合作計畫,建立集體學習經驗。而這種學習型網路的建立,才是網路時代最重要的學習模式,也才能保障學生不為課堂教師表述所局限,而能將學習擴展到所有網路空間之上,讓心靈真正能夠馳騁在無際的學習空間中,各自發展出對自我成長重要的知識與經驗。

Lewis在〈零阻力經濟資訊時代的市場競爭策略,1997〉(The Friction Free Economy-Marketing Strategy for a Wired World),論及網路社會中資訊傳輸無論是在速度與數量上都沒有傳統的阻力與延宕可以說是零阻力經濟。其中,關於學習一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累進學習,是一特殊資訊累積循環的過程,以增加資訊之附加價值。所增加的價值可以創造出更多訊息,而更多的訊息則又產生更高的附加價值。因此,「累進學習」以無形的專業知識優勢,取代了有形的物質優勢,成為零阻力經濟重要的構成面。[8]職是之故,人們也必須以不同的學習態度來面對網路時代的學習模式。

    事實上,網頁瀏覽本身就是一種「閱讀」的行為,參與資訊社會是以閱讀的隱喻進行的。六○年代羅蘭•巴特強調「作者已死」,意味著讀者不能只是被動領受作者對文本的寫作,對於意義的創造過程,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同樣的,網民上網的「閱讀」行為,正亦代表共同參與網路的意義創造過程。

    當代文化是由溝通的歷程所創造出來的,在巴特及布希亞看來,所有的溝通形式是建基於對符號的生產與消費,因此,真實與象徵的再現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分。實在(reality)是透過象徵環境所建構出來的,本身就是虛擬的,扮隨著大眾傳媒的不斷擴張,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然充分建立出關於象徵與符號系統的生產與複製關係,大眾在文化市場中消費著符號與象徵,強化了資本主義的控制力量。網際網路的發展,更將電子媒介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推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將虛擬文化的生產與消費,建構成為網民日常生活不可切分的實在。柯司特(M.Castells)指出[9]

    相對於早期的歷史經驗,什麼溝通系統產生真實虛擬?在這個系統中,真實本身(是人們物質與象徵的存在)是完全被捕捉的,完整地浸淫在一個虛擬意象的情境中,(make believe)的世界,在其中,表象不僅是出現在銀幕中以溝通經驗,表象本身更變成一種經驗。所有種類的各項訊息都被包藏在媒介之中,因為媒介變得如此地全面、多樣、有延展性,因此媒介在同樣的多媒體中,吸納了所有的人類經驗,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

大眾傳播媒體的擴張,已經影響到大多數的文化表現層面,舉凡文化的生產、分配與交換過程,都透過傳播媒介來建構,而電子媒體的產生,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削減了傳統權威與象徵系統的作用力,舉凡政治權威、商業活動、政府機構、民間團體、教育體系、宗教信仰、價值體系、道德意識等傳統權威的媒介,如果不能參與電子媒體的活動,為自己找到編碼的位置,就會逐漸被電子文本所淘汰,也就將會逐漸喪失其影響力及存在地位。換句話說,不能參加電子媒體以及網際網路的意義建構過程,就無法在電子文本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也就無法符應新興的符號與象徵系統的構成符碼,自然就喪失了其影響力。

廿一世紀的文化,將會是由電子文本的符碼所構成,數位化時代的意義不只是所有資訊將轉成數位化,更意味著數位符碼即將成為主導文化開展的重要建構條件。

 

二、網路文化與數位霸權

網路不是中性的,它受到科技條件的限制,短期內仍然具有一些無法克服的特性。其中,Wintel主導的科技標準,制定了電腦基本程式的底層條件,限制了網路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截至目前為止,軟、硬體、網路通訊協定、語言等資訊環境都是以美國、英語為中心來開展的,其中,加州的意識型態也成為網路特色的主導指標。雖然,網路上可以允許不同語言使用,也可以掛上不同的文化特色,相當程度下,使用者各自的風格也可以展現在網路使用,或是相關的虛擬社區中,但是,既存的網路文化特性,是由諸如雅虎、亞馬遜、美國線上、e-Bay、Napster等美國網路公司所設立的規模開展的

麥克魯漢在六○年代預言的全球村,隨著網際網路的開展而逐漸得到充分實現,然而,全球村的建立是否意味著地球各個角落都將如同傳統村落般如此相近?全球村的開展,只是空間上拉近了所有人的距離,並不改變原有人際關係,抑或,基本人際關係亦將隨著網際網路而有所改變?

全球村的觀念,會造成既有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改變,也將會取代原有市場關係,數位交易將取代傳統市場的功能,博蘭霓在《鉅變》一書中所描繪近代資本主義市場形成的過程,是否會因數位資本主義的到來而宣告終結?是否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將會改變?這些現在都還言之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代社會正面臨著另一場『鉅變』。

資本主義面對網路時代有所調整,與此相對的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是否亦會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而有所改變。網際網路的迅速與便捷,使得每個人的意見與觀念得以充分表達,似乎比較能夠彰顯古典共產主義的理想。扮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與知識經濟的開展,「早上工作、下午釣魚、晚上讀柏拉圖」,馬克斯的理想似乎在數位時代更容易達到,甚至,隨著SOHO族的逐漸普及,連「工作」的觀念也都會有所轉變,工作、釣魚、讀柏拉圖的時間、地點,都不再受限於傳統的約束,更能達到無異化的自我實現。相較於傳統史達林式極權共產主義,日常操作的網路共產主義(cyber-communism)反而成為更具實現可能的烏托邦。網路所建構出的世界,是個反集中、反層級化又沒有國家疆界、政權控制的社會,是個全球化的經濟體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理想的網路世界中就沒有了階級與不平等性,科技將成為網路時代的重要基礎,知識份子會被數位份子(Digerati)所取代,他們將會是網路的科技權貴。[10]

讀者的背景與閱讀方式決定了文本的特性,同樣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心態與價值觀亦決定了網際網路的特性與風格。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對文化的建構與消費,其中,網路的使用習慣與擴張步調又是以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男性的消費模式來建立的。網際網路強化了白人在美國國內以及全球的支配力量,男性白人建構出一種新式的文化霸權,逐漸將會超越傳統文化霸權的影響,成為主宰、支配廿一世紀的重大勢力[11]不唯寧是,原先,網際網路是全球化的工具,能夠連結各自分殊的文化與社會,然而,對種族主義者而言,網際網路卻被用來構築種族隔離的城堡,北美社會中極右派的白人中心主義者,藉著網路空間,構築『白色城堡』,形成了新的種族隔離文化。[12]

理想上是反霸權、反剝削的,但是網路文化受到其構成面的限制,霸權依舊存在網際網路中。網際網路的發展,應該讓自由貿易、人權、科技等人們所堅持的理想有了更進一步落實的可能,全球村不再需要既有國家組織或全球性的國際警察來分配資源、控制社會,成為真正的全球村。[13]但是,現實中,科技東方主義成為反而可能成為資訊資本主義在意識型態及文化影響上達到文化霸權控制的工具。傳統資本主義依賴帝國集權來配,但在資訊資本主義下,文化與經濟影響力才成為構成霸權的基礎。網路空間中霸權與反霸權似乎可以並存,一方面,文化霸權依舊存在網際網路中,持續發揮其影響力;但另一方面,藉著網路,讓邊緣化的人們能夠彼此聯結,並表達其想法,展現了反霸權的一面。[14]

網路文化可以是民主的最高表現,但也可以是霸權的最高形式。傳統社會中對民主的實質限制,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來突破,線上意見表達以及即時直接投票,都可以改進民主的實質程序,諸如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所引發的諸多爭端,透過數位民主線上投票,都可以避免諸多問題的產生。當然,技術上可行,並不意味著實際上就應該採行,雖然許多政治家都主張應該經由電子投票達到直接民主的目的,然而,就當前的電腦網路系統言,仍然存在許多技術上無法克服的問題,以致對電子投票的可行性仍應謹慎評估。電子系統可以提供安全性或是隱私的保障,但無法同時既是安全的又能保障個人隱私。一般電子商務由於交易過程單純,問題較小,然而,像是電子投票這種大規模的作業,難保系統安全不被侵犯,再加上程式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錯誤,所可能造成的後果就無法估算了。面對電子系統在安全與隱私上無法兼顧的兩難,使得電子投票系統仍止於觀念上的想法,離具體落實還有段距離。[15]

實則,電子民主真正的問題還不只是安全與隱私上的兩難,對使用網路與不使用網路的人而言,電子民主有著不同的意義,即使在網際網路間,資訊也不是對所有人都平等開放的。我們所面對的仍是傳統的難題,民主只有在假設資訊充分且地位平等,才能真正保障人們的基本權利。

2000年美國大選佛州人工計票工作引起相當大的爭議,佛羅里達地方法院很快地就將爭議雙方律師所提供的文件與爭論檔案上網,提供關心者自行上網閱讀,這當然是讓民眾能夠充分掌握相關資訊的較佳作法。然而,此舉仍引發新聞從業人員的爭議,問題在於法律爭議檔案應該是限制閱讀的,毫無保留地將法院檔案電子化,雖然能夠提供關心者閱讀、搜尋上的便利,但一定也會對社會中個人隱私部份有所損害,有些具爭議性的資料不應對所有擁有數據機的民眾開放。相對的,另一派則主張民眾有知的權利,公眾事務如不能方便民眾查詢、整理,又怎能保障法律判決可以照顧到各種不同的立場與理據呢?新聞從業人員促進出版自由協會(RCFP)執行總裁Lucy Dalglish表示這些爭議對新聞從業人員而言,將會是相當重大的議題。[16]

這意味著網路閱讀仍受限於許多文化特性,並不是隨著個人意願就能開展的。例如,美國網際網路兒童保護法將從2001年4月起開始實施,所有接受聯邦政府經費補助的公私立圖書館及高中以下的學校,都必須過濾網際網路的相關內容,以杜絕兒童透過網際網路,接觸到不當的資訊,達到保護兒童的目的。然而,美國圖書館協會(ALA)認為網際網路兒童保護法(Children's Internet   Preotection Act)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有侵犯言論自由之嫌。就目前的管制技術而言,沒有任何一項產品可以充分保護兒童不受網際網路不當資訊的侵害。如果真要透過相關軟體過濾不當資訊,諸如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等和平的抗議團體,都會被諸多過濾軟體列入黑名單,違反教育的常規。為此,和平之火(Peacefire)組織還製作了一個軟體,安裝之後,足以讓SurfWatch、Cyber Patrol、Net Nanny、CYBERsitter、X-Stop、PureSight、Cyber Snoop   等過濾軟體失效,而Nofilters組織則發起抗拒圖書館安裝過濾軟體的運動。美國圖書館協會所委托的律師Ann Beeson強調既有法規無法有效杜絕無心之失,且會造成數位分隔(digital divide)的效果,在沒有妥善安排前實在不宜貿然實施。[17]

網路管制相當困難,然而,面對無窮的網頁資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自在地接觸到所有資訊,仍有相當程度的實質限制。這些限制來自硬體的有無、傳輸速度的限制、軟體管制、語言隔閡、電腦使用知識的多寡、個人價值偏好、以及文化霸權的運作。由於這些實質的差異,造成不同使用者會處於不同的數位文化情境之中,產生實質的分隔,自然也就有著不同的文化差異。

面對這些不同文化差異,不同網民閱讀模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能夠從網頁讀到的內容與資訊當然差別就很大。甚至,不同的網民所採取的根本就是不同的閱讀方式。

而不同的閱讀方式,就決定了網民建構自己的虛擬文化所依循的條件,所處情境不同、條件有異,於是,網民就被分割在不同的數位分隔區塊中,形成了不同的數位次文化。



[1] 〈數博網調查明日報女性族群大於男性〉(http://www.ithome.com.tw/Daily_news/20010222/index15.html),2001/3/24

[2] 〈明日報停刊?總編輯陳裕鑫不到壹週刊 發表公開信〉,《東森新聞》 2001/2/21, (http://www.ettoday.com/article/752-373308.htm)

[3] 〈明日報停刊?「個人新聞台台長自救會」成立 盼能起死回生〉,《東森新聞》2001/2/21,  (http://www.ettoday.com/article/752-374069.htm)

[4] 《一週網事》12(6),2001/3/1(http://dns.hungryowl.com/netwatching/old/vol-12_no-6_01-03-01.html)

[5] Donald J. L., Jr., "Internet Projec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New Literacies in a Global Village,"  Reading Online, www.readingonline.org,4(8),2001/03, (http://www.readingonline.org/electronic /RT/3-01_Column/index.html)

[6] 參見Lisa Hinchliffe ,"Cut-and-Paste Plagiarism: Preventing, Detecting and Tracking Online Plagiarism,"(http://alexia.lis.uiuc.edu/~janicke/plagiary.htm),2001/4/3; Jamie McKenzie,"The New Plagiarism:Seven Antidotes to Prevent Highway Robbery in an Electronic Age,"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 7( 8),1998/5,(http://www.fno.org/may98/cov98may.html), 2001/4/3; "Cybercheating: Detecting and Preventing Online Plagiarism ," (http://www.li.suu.edu/library/courses/Educ3170/pdf/cybercheat.pdf),2001/4/5

[7] “MIT to make nearly all course materials available free on the World Wide Web: Unprecedented step challenges 'privatization of knowledge',” MIT News, 2001/4/4 (http://www.mit.edu/afs/athena.mit.edu/org/o/ocw/); 〈麻省理工學院課程上網全公開〉,《中時電子報》,( 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2001/4/5

[8] (http://v2.groups.com.tw/index.php3?group=is&session=3acd88efe5ed7),2001/4/5

[9] 曼威•柯司特《網絡社會之崛起》(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夏鑄九等譯,1998,台北:唐山出版社,383-4

[10] Richard Barbrook,"CYBER-COMMUNISM: how the Americans are superseding capitalism in cyberspace,"(http://www.nettime.org/nettime.w3archive/ 199909/msg00046.html),2001/3/23

[11] Les Back,"Whtie fortresses in cyberspace," The Unesco Courier,2000/01, pp.44-6;“Is the Web White ?(http://www.users.muohio.edu/reesr/edl295/Questions/week13.html), 2001/3/24

[12]參見Vicki K. Carter. "Computer-Assisted Racis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yberwhiteness,"(http://www.users.muohio.edu/reesr/edl295/whitewebex/branson.html),2001/4/6;Audrey Thompson,"Whiteness Theory and Education," (http://www.pauahtun.org/ 6950_S00.html),2001/4/6;Kincheloe, Joe L., "White reign : deploying whiteness in America," (http://einsys.einpgh.org:8888/MARION/AHI-2605),2001/4/6

[13]A Cartography of Governance: the Provine of Environmental NGOs,” (http://www.colorado.edu/law/cog/index3.html),2001/3/23

[14] Cox Wayne,"Re: Question on Neo-Gramscian Hegemony," (http://csf.colorado.edu/mail/ipe/apr97/0207.html),2001/3/23

[15] (http://www.educause.edu/pub/edupage/edupage.html),2001/3/19

[16] Todd Shields,"Feds mull brave new world of cyberspace: Court-record access being assessed,"  E.& P. News,2001/2/19, p.9

[17] 〈網際網路兒童保護法受質疑,〉《一週網事》12(8),2001/03/15, (http://dns.hungryowl.com/netwatching/old/vol-12_no-8_01-03-15.html); EDUCAUSE <educause@EDUCAUSE.EDU>,2001/3/19, (http://www.educause.edu/pub/edupage/edupage.html)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