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在學習社群中的發展脈絡─以澎湖小法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研究生 歐陽伊倫

ecnelis_a@yahoo.com.tw

 

壹、前言

地方上的信仰是人們生活的支柱與精神的皈依,宗教活動扮演了勸善止惡、淨化心靈及安定社會的功能。

   「小法」是澎湖宮廟操演各項科儀時的主要角色,由於澎湖法師習慣以唱咒及儀式身法等活動,經由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故小法本身提供了多層次的文化縮影。

    黃政傑(1990)表示除了學校內出現的課程,生活環境及社會其他機構都有課程存在,如網路、電視節目等,不斷提供著人們生活中的學習管道,學校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黃光雄(1989)則指出,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眾多,其中亦包含了文化情境中的各種儀式活動。

    教育人類學者認為個人是社會的一部份,學習成果和整體社會文化脈絡有著密切關係,不該將學習的經驗過程與環境個別討論(劉玉玲,2006Otto Friedrich Bollnow也表示兒童隨著生長發展行為,行為則受到環境影響,因此兒童與環境兩者呈現一種相互關係(詹棟樑,1989)。

 

貳、文獻探討

一、民俗與教育

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說:「人類生來存有三個敵人,即自然(nature)、他人(other people)及自我(ego)」,是故當人類為克服自我,心理、感情等超自然方面的任何不安、困難,進而創造表達文化(expressive culture)或精神文化,一方面能表達自己感情,另方面可安慰本身(劉玉玲,2006),其中包含了民俗宗教信仰(李亦園,2010。人類有了宗教信仰,內在人格才能安定,這是其存在最主要的功能(王連生,2002)。

張紫晨(1995)認為建立民俗文化的三個基礎,分別為心理信仰、傳承力量、習慣成份,它是一種社會文化的表現方式,雖不能顯現文化全貌,但它和其他社會文化現象有著密切關係,故其產生有一定穩定的社會基礎。王連生(2002)則認為,宗教在人性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信仰力量可化解社會衝突矛盾的行為。信仰文化中的符號往往帶有獨特性,人們會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過程去瞭解及接受它(劉玉玲,2006),Durkheim1926)曾提到宗教儀式是種社會群體的表象,是群體用來對內部成員表達意念的方式之一,所以宗教影響人類活動,表現出人們意志(王靖茹,2004,而儀式是文化象徵符號,它能傳遞訊息與社會團體的感情(周德禎,2001);Mary Douglas1970)則是強調,儀式是一種最好溝通的工具形式,不管是有意或無意,接收與發出訊息的兩方都是肯定其參與價值,認同彼此間的義務權利與扮演角色等基本的社會關係,又周梅雀(1997)表示民俗由大家傳承學習,具有自我教化的作用,本身即有教育意義。

    以上得知,民俗信仰影響人類活動,不但豐富內在情感,同時具有正面功能,在脈絡承接上有其文化價值,帶有教育意味。而當中的儀式也有其特殊含義與象徵,可以透過教育管道去認識並傳遞文化,文化累積成為教育經驗,可解開文化發展時的困難與迷信之處。

二、小法在澎湖的發展

宗教活動需要靠人來進行,因此每座宮廟必須形成組織,才能領導轄內信眾進行相關祭祀儀式。王爺廟主神常需要召選乩童傳達神意,加上澎湖地區王爺廟多,以致乩童數目特別多;又乩童無法獨自作業,必須與「法師」一同配合,協助其為神明與人溝通的媒介,是故「法師」亦常活動於公廟與私壇,獲得許多民眾的重視(黃有興,1992)。

    澎湖的法師不但要精通法術、主持廟中法事,且須瞭解祀神儀式以便訓練小法。其中小法人員是澎湖宗教信仰中最特殊的獨有現象,凡是廟慶神誕等活動,便需要「小法」登場作法表演,因為具有此功能,而成為澎湖民間信仰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故訓練與傳承便成為各廟宇重要的事務(黃文博,1997)。

    澎湖各宮廟都會培養自己的小法團,以該村落中的學童為訓練對象,通常為該廟的「法師長」或「福官頭」來負責教導。每間廟宇選拔方式不盡相同,每次都會選六到八名兒童,將其訓練為小法。以往傳統學習小法年齡約為八到十二歲,但現今為招攬學習人才,年紀從六、七歲,甚至到十四、十五歲均有(姜佩君,2009)。挑選好小法後,擇期進行閉關受禁,禁期從七天到四十九天不等,之後至少大約要半年時間授課,主要學習內容有畫符籙、練步法、唸咒語、學指法等,及較為重要的儀式,如召營等。早期受禁有頗多限制,而近年來的小法訓練較無特別禁忌,多是在公開場合進行。小法本身學到的程度,會因各宮廟要求的標準不一而有所不同(吳永猛,1996)。

    以往鄉村生活樸實,活動範圍較為封閉,師傅多採口授或親自示範的方式傳承小法文化;光復後政府積極開發,地方建設迅速增加,對外海空交通進步,加速對外界的文化交流,人民知識水準提高,加上資訊爆炸,學生欲學習的東西太多,鑽研事物時間與精神不如從前深入,故傳統的師徒授課模式受到衝擊,進而被迫改變(黃有興,1992),加上「小法」義務性為神與人服務,在現今社會,也較少人以此為榮。為避免影響孩子學業,只有抽空學習較重要的儀式如:「造橋過限」等,來應付廟中活動;又考慮學童安全等因素,改採在寒暑假時、每週夜晚或週末進行集訓,讓學童在不影響課業下,尚能學習小法儀式,將其傳承下去。

    群體性的公眾祭祀活動,代表一種社區居民對社會參與的方式(林美容,1996)。即使學習小法的過程中多少會影響課業,但是仍然有家長樂此不疲,紛紛將學童送進廟中,使得小法仍有著一定程度的文化脈絡,悄悄影響著學童;然而學童白天所受的學校教育,則是另外一種社會文化,兩者對於學童產生怎樣的交互作用?因此下節以學習社群相關理論的角度切入,探究小法文化之所以仍發展存在的因素及影響為何。

三、學習社群的相關理論

(一)情境學習

情境學習是情境中學習、主動的學習、經驗的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

習,亦稱為情境認知;主張學習是一種濡化的過程(謝謹如,2002)。其理論以認知具有分佈的本質(distributed nature)為起點,將記憶、推理等認知功能的成功在於一個系統的活動,其中包括所有學習參與者、工具及器物等,即是個體和其環境組成了認知系統(Greeno,Collins,&Resnick1996)。由此可知,認知和情境具有相關性。

    情境認知理論對於學習的看法為,在真實或擬真的環境裡,經由主動參與的學習者和其互動的過程,從中獲得知識的學習歷程,而知識對於學習者是種實踐工具,必須被當下的環境、活動和文化影響後才能建構產出(俞雅珊等,2009),且有助彰顯出隱藏在事物中的意義,使學習者能夠獲得完整具體的認知(陳美玉,2008

    以上得知,在小法文化中的知識,凡從靜態咒文到動態陣法等,都需要於廟宇活動中進行才具有其意義,如請壇、造橋過限等,因此廟宇提供了學習情境,與學童的學習交互作用,情境強化學習,而學童所學則影響法事現場,即是廟宇活動產出小法文化,學童則是透過參與活動過程來建構學習,因此學童須在真實社會情境中和他人進行互動,形成文化脈絡,知識才有存在價值

(二)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Collin, Brown,Newman(1989)認為,尚未有學校之前,學徒制是一種普遍的學習方法,學習者以「學徒」角色透過觀察和教學與師傅接觸,並配合外在情境及文化脈絡進行互動關係,突顯個人知識的獲得與使用,以期在各領域中作實際學習,傳遞專家實務。

     「認知學徒制」仿傚傳統師徒傳授技藝的方式,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下,透過

     彼此互動來達到學習目標之過程(張靜儀、戴翠華,2007),其主張提供給學習者真實的學習環境,主動探索後,進而產出知識及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張進傳,2007),是一種直接利用學習活動來吸收知識,同時在歷程中,間接影響到詮釋及應用該知識,十分強調學習者的認知特性;並重視經驗學習,透過學習情境的營造及專家的教導示範來傳遞遷移知識,從中思考找出可應用的時機,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周春美、沈健華,2007),學習者以「擬真」的活動中學習知識,可將其應用至實際情境。

 上述可得知,認知學徒制是種向專家學習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者能夠像專家一樣提昇思考能力來應用所學解決問題。前述探討過小法文化中帶有情境學習的精神,認知學徒制則是情境學習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小法儀式是得以仰賴法師長及其他有心人士的協助才能延續傳承,是一種師徒相傳的文化結構。學習過程中師傅會不斷提供機會,隨時指導及糾正錯誤,角色慢慢從教學者轉變成輔助學習者,讓學童透過主動練習來領悟;同時學童從中模仿師傅及師兄姐,來比較及修正自身差異,提昇對符咒與陣式動作的熟練度。小法團本身是一個團隊,在小法儀式中,需要大家的默契與配合才能完成,故除平日練習外,尚在正式廟會活動中須協助師傅與師兄姐進行法事,試著將生活所學連接到真實環境中,將小法專業技藝,運用在社區廟宇活動裡。

三、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行動與結構之辯證

活動理論主張社會中的一切人類活動,如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歷史文化、行為規範、社會制度等,均受制於特定的社會情境,人們透過物質、工具、符號及溝通等為中介,進而與社會展開互動過程(陳佩英、曾正宜,2011),即文化社會是影響人們認知發展的關鍵,因此,當觀察群體活動或個人行動時,應該考量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要素,以便能觀察人類活動時的完整性(吳婷婷,2010)。

Ma Qiuen提到「小孩子複雜的心理生活型式是在與社會交往接觸中所形成的」(黃昌誠,1999),是故,外顯行為與內在心理活動是同為一體。而後Leont’evMarx的勞動力概念(concept of labor)為基礎,提出對於勞動分工的研究:人類活動分成三個層次:活動(activity)、行動(action)、操作(operation),最高層的集體活動主要受整個動機所引發;中層的個人或團體合作的行動是由有意識的目標所驅使;最下層的活動則是由環境與狀態所觸發(YouDeng2007)。

    Engeström1987)主張,行動者需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衰退或是擴張的,行動者因需求改變而產生的矛盾,會轉為學習與實踐的動力,進而帶動整個活動系統的調整與創造(陳佩英、曾正宜,2011)。活動理論的結構是建立在此概念上,其中包含活動主體(subject),客體(object),和團體(community)之間的三個相互關係,並由工具(tool)、勞動分配(division of labor)和規則(rules)來連結並表達這三者之關係(高清漢、蔡仕傑,2004)。這幾個構成要素雖然是相互獨立,但要素彼此間仍會各自不斷進行互動,以促成活動的產生。因此欲分析人類活動,除瞭解所從事的活動歷程外,亦要知道參與其中的個人或團體、學習工具和目標及其限制的規則等,這些均是活動系統中的關鍵因子。

活動理論的特性在於系統動力蘊藏在客體中,因客體蘊含歷史性的矛盾,這

種矛盾在系統內可以化為衝突、兩難、擾亂或創造活動,進而連結起活動系統內的各個節點(陳佩英、曾正宜,2011。因矛盾要素的置入,使活動系統具備變化、流動及不斷衍生的特性,因而成為推動學習的重要動力。Engeström1987)區分出四級矛盾:初級矛盾是指節點內部的衝突;第二級矛盾衍生節點和節點間的衝突;第三級矛盾主要處理新活動系統和舊活動系統的衝突;第四級矛盾則是存在於新活動系統和鄰近活動系統的不一致。為了解決矛盾而引發的學習是呈現一螺旋循環的歷程,而非是規律的線性模式,因可能會隨情境或是需求而有不同的發展,可能在某些階段停滯、局部循環或快速進行到下個階段。這歷程性大概可區分為:提問、分析、提出新解決模式方案、檢視新模式、實踐新模式、反思過程及鞏固新實踐並普遍化(Engeström1999)。

以上可歸納,學習像是一個分享的社會活動,團體成員均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從事不同的活動,面對不同的問題,以個人內在自主反思及外在支持等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活動理論觀點來看,小法文化應屬一種社會中的人類活動,因此受限於特定情境中,學童經由符咒唸唱、法器使用及陣法腳步等媒介,才得以與他人進行社會互動。活動中各個因子間的彼此影響產生程度不同的衝突,如學童本身對於學習小法的矛盾、學童在小法文化與其他文化脈絡之間的調適、學童學習小法前後的差異,以及學校社群、學童與廟方系統因各自目標不同,三者互相拉扯活動成果等,促使小法文化活動不斷變化著。當活動改變外在環境的同時,學童本身內化思想,應該也會有不同以往的感受與體驗,學童先提出疑問,再和其他因子擦撞火花,從中尋找出解決辦法,讓活動得以順利發展,環境與人文兩者相互影響,並列進行著,所以活動是溝通工具,也是文化建構過程。

參、結論

小法文化在傳統信仰中流傳已久,僅在廟宇活動中才具有意義價值,在這個具有規則限制的社會情境中,社區學童以學徒角度向專家學習,藉由有形工具像法器、咒書等,及無形的技能傳授如唱唸聲調、腳步陣法等,彼此組成團體後共同參與以塑成知識。在歷程中,學童與他人互動,師傅則輔助其加深加廣學習內容,情境強化認知生成,學習則藏匿在現實情境中,兩者以螺旋方式相互結合,影響著學童內部系統與外在其他社群間的互動變化;再加上活動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與學童的生活經驗產生矛盾,之後再尋求解答,如此循環,讓活動每刻不斷變化著,但同時也促進其發展,完成廟宇活動中的文化脈絡,使小法活動活躍於社區信仰中,亦成為學童與社會文化之間的橋樑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連生(2002)。教育人類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王靖茹(2004)。臺灣民間信仰信徒宗教活動空間選擇行為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地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永猛(1996)。澎湖宮廟小法的功能。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吳婷婷(2010)。活動理論於產品設計之應用初探─以臺灣廟宇祭祀活動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亦園(2010)。文化與修養。臺北:Airiti Press

周春美、沈健華(2007。認知學徒制對實習生專業社會化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93-110

周梅雀(1997)。從教育觀點論寒單爺民俗活動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德禎(2001)。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論點。臺北:五南。

高清漢,蔡仕傑(2004)。以活動理論為核心的未來產品開發模式研究。工業設計,322),247-251

姜佩君(2009)。澎湖民俗概論。臺中:白象文化。

俞雅珊,張景媛,范德鑫(2009)。人為什麼要學習?~以問題導向學習法進行綜合活動主題課程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218-223

張進傳(2007)。情境理論在國小跳鼓陣教學上的應用:以古亭國民小學跳鼓陣教

    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紫晨(1995)。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

張靜儀,戴翠華(2007)。專家教師以「認知學徒制」協助生手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大仁學報,31129-133

陳美玉(2008)。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關鍵動力。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73-191

陳佩英,曾正宜(2011)。探索專業學習社群的展化學習經驗與課程創新行動─活動理論取徑。教育研究集刊,572),39-84

黃文博(1997)。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

黃光雄(1989潛在課程的概念。教育資料文摘233),102-112

黃有興(1992)。澎湖的民間信仰。臺北:臺原。

黃昌誠(1997)。師生合作的活動教學法─配合統整課程的教學法。教育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學會),731-43

黃政傑(1990)。課程。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341-363。臺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1989)。教育人類學理論。臺北:五南。

劉玉玲(2006)。教育人類學。臺北:揚智。

謝謹如(2002)。「屋裡青山跳出來」-談情境學習。教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學會),10189-196

西文部分                       

Brown, J.S.,Collins,A.,&Duguid,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8(1),32-42.

Douglas, M.1970. Natural symbols: Explanations in cosmolog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Durkheim, E.1926.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A Study in Religious Sociology, 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Engeström,Y.(1987). Learning by expanding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

opmental research.Helsinki,FindlandOrienta-Konsultit.

Engeström,Y.(1999). Innovative learning in work teamsAnalyzing cycles of knowle- dge creation in practice.In Y. Engeström,R.Miettinen,R-L.Punamaki(Eds.),Perspe-

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pp.377-404).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eno,J.G.,Collins,A.M.,&Resnick,L.B.(1996). Cognition and learning.InD.C.Berliner &R.C.Calfee(Eds.),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pp.15-46).New York:Macmillam.

You,H.C.&Deng,Y.S.(2007). The Role of Action in User-Product Interaction.IASDR,H-

ong K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