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姻緣一線牽

網路愛情我願先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研究生 范傑臣 

台灣自1996年跟上世界的網路發展潮流後,短短四、五年間,已經有許多形式的「網路社會現象」出現,從普遍的電子郵件傳輸,到最先進的即時影音互動視訊,在在都顯示出「人際關係」在網路世界中的重要特性。而人際關係互動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信任」,便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注目。尤其是目前許多企業所汲汲營營的電子商務,也是建立在「信任、安全」的條件之下。

然而,在大家都瞭解也質疑網路的「真實性」的同時,確有更多人想要擠身網路互動的模式之中,從交友網站絡繹不絕的人潮看的出來。在交友的過程中,許多人對於網路戀情、虛擬性愛更是抱持著開放而大膽的態度。根據Fischer(1975)的說法,電腦網路上的若干特徵(成本低、突破互動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等),適合茲長弱連帶(weak ties)的建立,容易讓原本互不相識、地理距離和社會距離都很遠的陌生人或「異類」能夠互相認識、交談。這種機會,近似現在都會所提供的眾多人群,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能夠像大都市一樣發揮「關鍵數」(critical mass)的作用,讓享有共同興趣的同好可以物以類聚,聚集交流。

但是在使用網路的過程中,常常被人所質疑的一點是:究竟網路上呈現出來的ID性格,是一個由使用者虛擬出來,與自己真實性格大異其趣的「人」;還是使用者自己真實性格的延伸展現?而我們在面對網路上的ID時,究竟是相信我們自己形塑的「那個人」的概念特質;還是「對方」所要我們「相信」的概念特質?而如此不確定的「信任」,又如何可以使原本「戀愛」這個需要高度信任感與互動性的人際關係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可能?

刻板印象

從傳統的觀念來說,男女的互動,尤其是接觸的初期,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對相處上有些明確的影響:兩性應該互相受刻板印象下的性別吸引力(女性應該喜歡「男性化」的男人,男人應該較喜愛「女性化」的女性),男性應該帶領異性戀的另一方式來探索彼此的關係,並應該支配這個關係。男人對於「性」的需求應該大於女性,女人則應該在愛情及關係上更有興趣,這些訊息都是傳統文化「腳本」的一部份。性別刻板化本身製造了許多壓力,在男女戀愛關係中,兩性相信另一方期待自己是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Braito, Dean, Powers, & Bruton, 1981; Crovitz & Steinmann, 1980; L. R. Davidson, 1981; D. Scher,1984)

這種情形在網路中也很明顯,從國內研究BBS的使用者特質發現,若將暱稱取的很男性化(如好色小男人、下流的狐狸、台大硬漢、土耳其王子 ),或是很女人化(如小女人、秋天的女孩、想陪你看海看天的女孩、愛撒嬌的我)便很容易被別人呼叫交談,甚至交友(林玲妃,1996)。在互動的過程中,女性表現出「女卑男尊」的互動態度(除了本身已有特定的觀點的女性外),男人則在強調「性」能力或是自己的社經背景,以吸引對方的繼續的交談。甚至在一項親身參與的研究中發現:若男性在交談的過程中,刻意透露出社經背景較低,女性的回應往往會是一陣的安慰後,便急於想要擺脫與他的交談,甚至會有刻意避開的行為出現。而女性若是在交談的過程中,透露出自己的「性需求」,外表、身材的訊息,則會有趨之若鶩的男性前來交談搭訕。

然而,由於現在的使用族群,已經習慣接受現實生活中「中性」與「自我意識」的特質,再加上對網路特性的熟悉,使男女交談過程中會彼此試探,經由多次的交談中,拼湊出自己所認知的對方,進而才會產生彼此間的「信任」,至於彼此間信任的是以何種概念或是觀點建立,則依照不同使用者的現實生活背景而有個別不同的差異。這種現象雖然有別於「男尊女卑」的傳統印象,卻難免在社經背景的資訊上,有著鮮明的現實考量。

愛的定義

愛與友誼是不同的,和喜歡也有差別。林蕙瑛(1995)指出愛是一種「施」與「受」的甜美感受。Rubin(1970)並不認為愛和喜歡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認為那是關係本質上的差異,他指出愛包括了三個重要成分:關懷、依附和信任。

Sternberg1988)提出愛的三角形理論,認為愛的三元素為親密、熱情和承諾。親密指彼此依附及親近的感覺;熱情指雙方關係令人興奮、激情和性的成分;承諾指的是願意與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基於這三種成分的比例差異,而形成處種不同的愛:

1.      浪漫之愛:親密與激情所組成的愛。例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2.      同伴之愛:親密與承諾所組成的愛。例如「經過大風大浪,我們是最佳拍檔。」

3.      昏庸之愛:激情與承諾所組成的愛。例如「你給我一夜,我給你全世界」的交易式情愛。

4.      完美之愛:親密、激情與承諾的交互作用,意謂著真愛的本質。而完美的愛必須是能以關係持續中,隨時調整個元素的比例來看,非固定不變的。(劉秀娟,1997a

男女所認為的愛情是什麼呢?男性傾向對愛有更多的遊戲態度,女人對愛則較以實際,佔有欲、依賴、友誼定位的態度來面對。(W. C. Bailey et al, 1987; C. Hendrick & Hendrick. 1986)。性別的社會化,女人可能更熟練地認知自己的感覺,因為女人傳統上在地位及經濟情況依賴男性,在選擇伴侶上則較為實際。相對的男性傳統上較隨著幻想中的兩性關係而發展。

關係的發展

Kay, Francis, Lawrence等人則將愛情關係分為下列幾階段:在最初的階段,可稱為相識期,兩人開始認識彼此。最初的印象形成,然後開始交往。

    第二階段則確實建立了關係,相互依賴的程度會增加。經由互動的增加,人們會發現彼此的其他層面,更願意揭露關於自己的訊息。且兩人會在關係中投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協調自己與對方的活動,並預期未來交往所獲得的酬賞。

    維持關係是第三階段,這個階段的進展並非總是平順的,當伴侶面對環境和問題時,會增加兩人關係的緊張。例如,戀愛中的人會理想化他們的伴侶(Brehm,1988),但他們終將發現自己的伴侶並不具理想性格。還有,為了回應伴侶的需求,可能會需要犧牲自己的意願,這也是造成緊張的來源之一。

    第四個階段是真實的承諾。 Maec Blais等人的研究指出,決定與承諾並繼續在關係中守住承諾,並不及用承諾背後的動機來做為配偶快樂與否的預測指標有效。長期關係中的個體遵守承諾的動機若是自決的或發自內心的,會以更正向的觀點來接受關係導向的行為;這與為了得到酬賞、避免懲罰或罪惡感等外在動機相反。

在網路中的戀情,融合了六項成分:熱情、關懷、信任、依附、親密、承諾。加上男女性格本質上的差異,男性(刻板印象)易於主動關懷、照顧;女性則較易於自我揭露、情感涉入,使網路中的男女互動有了一套的模式。男性在交談的初期會先關心對方的外在資料(如身高體重、外貌三圍等),當然女性也會順水推舟地給予男性「想要」的資料;之後男性進一步關心對方的生活情況,並開始強調自己的優點、特質甚至是透露自己的社經背景,以藉此吸引對方的,當然這是一個社會交換與社會期望的過程,至此,若男性的各項特質符合了女性的要求,則彼此就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當然,若要達到上述的互動模式,很重要的一點網路特性便是隱密性與匿名性,這是網路愛情發展中的一項重要關鍵。既是匿名性,彼此無法見到真實的對方,「信任」究竟如何產生的?根據研究,多數網路戀情的人坦承,在尚未見到彼此真實面貌之前,對於對方的概念,是自己從暱稱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想像描繪出來對方的外表、個性等一切外顯的特徵。藉此,由腦海中繪製出的對方,來成為交談時的一個形象,當兩人互相地關懷、揭露到達彼此可以認可的程度時,「信任感」自然地存在於兩人的關係之中。

網路戀情若是以傳統發展模式來看,似乎還存在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即是「面對面」的接觸,這個關鍵點活生生地將網路間「信任」的建立,拉回到現實生活之中,即使透過即時影像視訊系統,所面需面對的還是一個「活的人」、「真的人」,換句話說,所有之前以文字傳達的個人特質、外顯特徵,在進行到「親密關係」層次的時候(此親密關係未必指性關係),之前所建立地「信任」完全受到考驗,也就是之前的信任中,或許有些許的虛假存在,抑或許完全的真實,端看彼此雙方如何建立對方的信任。

結語

觀察過許多透過網路而成為戀人的個案,大多數的人最後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發展愛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網路似乎只成為交友的媒介、工具。甚至再進一步的調查,當回到現實生活發展愛情的戀人中,過半數的人會以電話(尤其行動電話)來代替網路聊天系統(如ICQ、聊天室、BBS),這不禁使人質疑,究竟網路戀愛與其他方式交友(如早期的筆友)有何差異?

個人則認為:網路與信件的特性本身就有很大的差異性了,如何去比較這兩者呢?若真要說共同點,不過只是兩者皆是一個交友的工具性特質,以及彼此的私密性。而網路所具有的特性,強化了交友的便利性,光是這點便足以說明和通信筆友的明顯差異。

只是,從關係發展的程序來看,網路戀愛似乎有點反轉部分的程序,使得自我揭露與信任部分和相互吸引的順序對調了,是否這樣的順序更動,更有助於愛情關係的發展,仍須持續觀察,然而網路的便利性,使得不少青年男女熱衷網路交友這是不爭的事實。至於網路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調適,也是熱衷網路交友的男女必須面對的問題。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