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

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影響之研究

吳宗翰

forwhat1210@yahoo.com.tw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在職碩士專班

 

壹、前言

    語文是溝通表達的基礎,亦是各科領域最重要的學習工具,語文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注音符號應用能力、聆聽能力、說話能力、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六項能力,其中作文是語文領域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國小學生隨著就讀年級的升高,作文能力對學業成就影響也越大(葉靖雲,1999),因此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關鍵時期,尤其國小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如果沒有打好作文的基礎能力,將會影響到往後的寫作興趣與寫作發展(曾瑞雲,2003)。

    研究顯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確實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表現,潘淑琦(2011)指出的善用資訊科技融入自然領域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學習成效;黃國禎、張方、朱蕙君和曾曉馨(2008)強調孩子在社會領域以製作數位內容網頁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提升對於家鄉文物的情感與態度,然而諸多研究中卻鮮少資訊科技融入語文領域的寫作教學之相關研究。因此,若教師能將資訊科技融入寫作教學,藉以增進寫作興趣,相信定能突破目前寫作教學中的困境,提升學生的寫作態度。

 

貳、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實驗設計中的不相等控制組之方式探討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學生在寫作動機與表現上的影響情形。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學生在寫作動機之影響。

二、探討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學生在寫作表現之影響。

三、歸納研究發現,對國民小學寫作教學的實施,提出建議。

二、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接受數位寫作平台教學之學生與接受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寫作動機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研究問題二:接受數位寫作平台教學之學生與接受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寫作表現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究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於五年級學生在「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之影響,故將研究範圍界定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方法方便取樣,以研究者任教的屏東縣H國小五年級的二班學生為對象。將研究者任教的班級當作實驗組,另一個班級當作控制組。

二、寫作文體

    由於國小五年級的本國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是屬於記敘文文體的文章,再加上考量學生對於寫作文體的熟悉度及易發揮性,因此本研究中的前後測寫作文體僅選擇記敘文此種文體。

三、實驗設計之內、外在效

    本研究為了保持內、外在效度之水準,教學者、教材內容與資源、教學時數均相同,本研究以使用數位寫作平台教學為自變項,學生在「寫作動機調查表」以及「寫作評分量表」前測分數共變量,在「寫作動機調查表」以及「寫作評分量表」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研究工具

一、數位寫作教學平台

本研究所使用之數位寫作教學平台,係廖本裕(2010)所設計的寫作教學平台。廖本裕(2010)提到,電腦所能提供的記憶空間相對於人類的短期記憶而言,是浩瀚無邊的。電腦超大的記憶空間與超快速的運算與傳輸能力,剛好可以用來彌補在寫作過程中人類工作記憶的有限性。因此,將寫作者寫作的認知歷程外化到電腦的輸出設備--螢幕來進行,或許可以降低寫作者的認知負擔,進而提昇後設認知在寫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提升寫作的品質。

寫作歷程模式數位寫作平台設計將人類在寫作歷程中的長期記憶知識、工作記憶的工作歷程與寫作的外在環境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外化成可視的工作平台。此一工作平台讓寫作者可以清楚的掌握整個寫作的流程與記錄,有更大的工作記憶從事整個歷程的計畫與監控,同時可以看見文章的主幹與構成。

本寫作平台中之特點為「內容產生區」、「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主題工作區」可同時呈現,也可以單獨分別呈現。同時呈現可以提供學生整個寫作歷程的全貌,讓學生掌握整個寫作的流程。分別呈現可以讓學生專注於其中的個別階段,減少認知的干擾。每區域都可隨著寫作之階段,彈性調整工作面積之大小。區域之間的內容可使用複製或是拖曳的方式,節省重複打文字所浪費之時間,可大幅增加寫作效能。

另外,教師也可利用主題寫作區提供學生有關寫作歷程的模式與教學說明,讓學生對於寫作歷程模式有清晰的概念,有助於學生了解整個寫作教學平台之設計在自我寫作過程上的意義與重要性。

在傳統寫作教學中,對教師而言,通常只能看到學生的寫作成品,看不到學生產出文章的寫作歷程。而在數位寫作平台中,老師可以清楚掌握學生對主題的熟悉程度、計畫組織能力、寫作過程及成品,能夠提供給學生更適時而且恰當的回饋。對學生而言,學生可以清楚掌握整個寫作歷程的建構過程,對於寫作方法與策略也有較深切的體認並深化其寫作模式之訓練。

二、寫作動機調查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寫作動機調查表為引用劉佳玟(2006)所編製的量表。本量表分為「寫作的重要與效用」、「寫作的期望」、「寫作情感」與「寫作興趣」四個向度。「寫作的期望」內容包含自我效能與期望成功,「寫作情感」內容包括認知干擾與情緒化。試題原先總共有31題,經過預試就預試資料,將所保留的題目統計方法之因素分析,進行建構效度考驗;以主成分法抽取因素,並以斜交轉軸法,進行因素轉軸。經過因素分析的方式刪除構面不清及信度過低的題目後,寫作動機量表題目最終確定為 26 題, 其中「寫作的重要與效用」共有7題,「寫作的期望」共有7題,「寫作情感」共有5題,「寫作興趣」共有7題。

該量表Likert 四點量表計分方式,依「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給予 1234 的分數。經信效度分析,內部一致性方面量表的總分及其各分量表的 Cronbach'a係數分別為:0.93040.84800.87860.77220.9075。由此可知本量表之內部一致性良好。效度方面,採用主成份分析法來進行因素分析,再以斜交轉軸擷取因子負荷量大於 0.5 的因子,結果顯示出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共可縮減為 4 因素構面,包括「寫作的重要與效用」、「寫作的期望」、「寫作情感」與「寫作興趣」;其總解釋變異量為 61.577%。由信度與效度分析結果來看,該量表是一份可用的測量工具,且該量表測驗對象與研究者所研究之對象年齡相符,同為國小五年級學童,故研究者在徵求編製者同意後引用之。

三、寫作評分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寫作評分量表為引用劉佳玟(2006)所編製的量表,本寫作評定量表分為「內容思想」、「組織結構」與「通則規範」三個向度。內容思想包含中心思想明確、取材適當、敘述合理、見解獨到與描寫生動五個細項;組織思想包含開頭新穎、分段清楚、銜接恰當、架構完整與結尾有力等五個細項;通則規範包含標點符號正確、用詞正確、用字正確、文句通順、修辭優美等五個細項。此外,並具體制訂各細項給分標準,作為評定學童寫作表現的依據。本量表內容有三個向度,每向度計分的比重相同,三個向度的細項數皆為五項。本量表最低有 15 分,最高可累加至 75 分。量表的總分為內容思想 25 分、組織結構 25 分與通則規範 25 分,共為 75 分。本量表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中各作文評定量表的評分項目及細項,再參考陳文琪(2001)的作文評定量表加以修訂後,詢問兩位教育大學相關領域教授與三位國小資深國語文領域專長教師的意見,共同審視並修改,均認為評分項目適宜。因此,本量表內容效度與專家效度頗佳。且該量表用於評定之對象與本研究所評定之對象皆為國小五年級學童,故引用之。

 

伍、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本研究試圖以不同於傳統教室教學的數位化寫作平台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寫作,採用「實驗設計中」之「不等的前測後測控制組設計」進行研究,希冀藉由這個教學實驗的過程,在教學歷程中提升學生的寫作動機及提升寫作表現,並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因為本教學研究之樣本以方便取樣的方式取得,未能以隨機取樣的方式來選取研究樣本,因此在統計分析上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了解在排除前測影響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上是否有顯著差異。分析步驟如下:

(一)「寫作動機調查表」方面

   1、計算兩組在「寫作動機調查表」總分的後測分數,以「寫作動機調查表」總分之前測分數為共變量,組別(實驗組、控制組)為自變項,「寫作動機調查表」總分之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實驗處理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寫作動機」所獲得的總分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2、計算兩組「寫作動機調查表」各分項的後測分數,以「寫作動機調查表」各分項之前測分數為共變量,組別(實驗組、控制組)為自變項,「寫作動機調查表」各分項之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實驗處理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寫作態度」各分項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寫作評分量表」方面

  1、計算兩組在「寫作評分量表」總分部份的後測分數,以「寫作評分量表」總分部分之前測分數為共變量,組別(實驗組、控制組)為自變項,「寫作評分量表」之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實驗處理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寫作表現」總分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2、計算兩組在「寫作評分量表」各分項的後測分數,以「寫作評分量表」各分項之前測分數為共變量,組別(實驗組、控制組)為自變項,「寫作評分量表」各分項之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瞭解實驗處理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寫作表現」各分項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陸、研究結果

   研究者藉由數位寫作平台教學時,發現實驗組學生在進行作文構思時,大都能夠善用數位寫作平台上的「內容產生區」、「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讓文章的內容發展得以在各段的組織架構下進行,可供學生在寫作文章的過程中不斷緊扣住自己所思考的各段佈局,不易寫出前後文完全不相關或是開頭結尾背道而馳的文章,此種作文的模式以及電腦打字於選字、修改、插入、搬移文字的便利性,讓文章的品質提升許多。

    藉由訪談學生也發現,若是利用數位寫作平台教學,會讓學生比較願意練習寫作,提升了寫作動機,也減低了對寫作文的排斥感,在研究者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實驗組學生會主動詢問何時還要進行數位寫作平台作文課程,這是以往進行傳統寫作教學課程未曾發生過的事。研究者希望,能利用此寫作教學平台,再進行不同文體的訓練,以求讓學生在寫作文章的練習上能夠有更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陳文琪(2001)全語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寫作表現和學習內發動機的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瑞雲(2003)國小年級實施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國禎、張方、朱蕙君、曾曉馨 2008)。 數位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的活動設計模式:以國小鄉土課程數位典藏網站之建置為例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2)41-56

葉靖雲(1999)。五種作文能力的效度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3,頁331-366

廖本裕(2010)。寫作歷程模式數位教學平台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TSSCI),34,頁109-142。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8-2511-S-143-001

劉佳玟(2006)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上的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琦(201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與省思。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