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的電視劇來探討台灣的異國流行文化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研究生:陳芳瑜

a21006D013@grad.ntue.edu.tw

壹、研究動機

隨著傳媒的日新月異,日劇在台灣的普及程度,使得國內的電視環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而日劇的主要收視群大部分是以國中至大學的學生為主,他們愛看日劇,愛聽日本流行音樂,認同於日本藝人與日本商品,造成一個有別於本土流行文化的日本文化消費空間。本研究關切的焦點在於日劇、學生、消費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日本文化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層面的認同情形,期能描繪出日本偶像劇的發展歷史,及伴隨而來的日本流行文化及商品消費的整體現象。

 

貳、名詞釋義

 一、文化接近性   cultural proximity

    文化接近性的概念源於「使用與滿足」、以及文化研究中對於閱聽人詮釋的研究。使用與滿足研究主張閱聽人在選擇人在選擇節目時具有主動性:文化研究中,費斯克提出異質的閱聽眾概念,指出閱聽人會主動解讀電視節目,將意義與日常生活經驗連結。在主動的閱聽人的觀點下,從文化接近性概念出發,史傳豪認為,當所有其他因素相當時,觀眾會比較偏好與其文化背景相似的節目。對拉丁美洲地區的研究應證了文化接近性對媒介跨國或跨文化流通的影響。而影響文化接近性的因素包括語言、穿著、種族、幽默感、故事步調、姿勢、肢體語言、宗教等。[1]

 

 二、克里歐化      creolization

    克里歐化源自克里歐(creole)一詞,克里歐文化則是以做為歐洲文化加強於非洲文化奴隸之回應而被創造出來。以非洲為基礎,包括音樂、食物、宗教、語言在內的克里歐形式的特徵就在於它所擁有的創造力,這個創造力將歐洲文化形式注入非洲的世界觀以及非洲為驅力的世界觀中。再進一步擴延其寓意,克里歐過程的基礎是兩種以上的文化彼此碰撞,尤其著重在文化中的語言元素,強調兩種以上的語言彼此交會後發展出新語言的狀況。在克里歐過程中相互交會的文化間存在著宰制與臣屬的關係。在遭遇彼此時,分屬不同文化的元素由於對某個特定個人或特定族群具有功能而被結合在一起,一個新的文化於是生成,這個新的文化於是生成,這個新的文化與它所源生的各個文化存在著差異性,也保存了源生文化的某些因素。[2]

 

 三、全球本土化  calization

立基於日本dochakuka一詞(起源於dochaku,意指「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之模式上,原指個人因應於不同地區的環境狀態而調整自身耕植技術的一種耕種原則;在此被日本企業所進行的全球性本土化策略所採用,意指在一種全球性的架構下,適應本土性環境的一種策略。

 

叁、跨文化消費

 一、日本與台灣的文化相似性

    在探討過台灣地區盛行的日本流行文化之後,我們發現日本文化跟亞洲在文化上的鄰近性、同樣的時代背景、以及在亞洲類似的後現代經驗。從文化接近性的最重要因素-語言看來,日語中的片假名仿效漢字的楷書而來,平假名則源於草書,因此,某些日文漢字的意義可以依據中文猜測出來。在語言文字上,對台灣而言,日本比其他國家要親近,價值觀也是台日文化接近性的一環,日本處於儒家思想影響範圍內,因此,在親情、友情、愛情、倫理、生命觀點與台灣民眾相仿,戲劇節目不可避免會碰觸到這些日常生活問題,台日雙方價值觀與生活經驗的近似,使日本偶像劇更能引起台灣觀眾的共鳴。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屋簷下》中兄弟姊妹間深厚的情誼、《長男之嫁》與《桃色家庭》裡婆媳的戰爭、《甜蜜的季節》與《處女之路》中不善表達情感的父親對女兒深切的關愛、及《惡作劇之吻》中升學競爭下的分班制度等,都與台灣觀眾的日常生活經驗類似。

 

    日劇在愛情與家庭之間的人際關係處理上,要比美國電視更接近台灣文化,這種文化上的接近性讓台灣觀眾更容易對日本電視劇產生移情作用。一位台灣年輕女性就表示,「日本是外國,並且這種外國性令日本電視節目看起來多采多姿且吸引人,日本和我們的距離感令人感到十分舒服。相較於此,美國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3]日本偶像劇以都會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為主要內容,大多以東京為主要場景,日本都會生活風貌透過影像呈現在台灣觀眾面前。在台灣,偶像劇主要收視群是都會地區的年輕女性,台灣社會的體質讓東京的現代感與都會性要比紐約、巴黎與倫敦更貼近台灣觀眾的生活。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留在台灣的除了可見的街道設計、屋舍建築、廟宇神社之外,日本奠定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日本現代化腳步走在台灣之前的印象也無形中烙印在台灣民眾心中。這種情緒衍生為對日本現代化社會生活的一種仰望。然而這種仰望與想像早在日本偶像劇進入台灣之前就已經在台灣民眾日常生活中轉化為消費被實踐出來。這些消費行為被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為台灣觀眾與日本偶像劇間提供了另一個層面的文化接近性。

 

    然而這種實際或電視影像中存在的落後距離因台灣與日本間的文化接近性,讓日本、東京比起美國大都會更能讓台灣觀眾產生移情與仰望之心。對非西方國家而言,美國總是和現代化形象結合,人們消費美國文化時, 總是沉醉在渴望得到美式生活風格的喜悅之中。當台灣與先進國家在物質環境與條件上差距漸小,甚至消失的時候,台灣的參考對象也會由抽象轉為實際。日本電視劇能提供東亞美國流行文化所不能展現的現代化具體模式。美國夢對台灣觀眾而言,只凍結在某種等待著被使用的狀態中;而日本流行文化則提供了「可操作型的現實主義」。

 

   台灣與日本間存在的文化接近性不僅僅是來自於過往歷史或先天的種族,在全球化的驅力下,文化接近性也隨著兩者間社會發展差距的不斷縮小而逐漸成形。台日間的文化接近性因此讓台灣觀眾在收看日本偶像劇時,更能產生移情作用。而日本在世界體系中地位的優於台灣,讓這個想像與移情悄悄成為對日本社會的一種仰望。

 

    偶像劇等通俗文化文本強化了的日本現代化意象,也更加加深了台灣民眾心中對於台、日間在現代化發展上存在著高低落差的印象。

 

 二、在台灣販售的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的流行音樂在台灣並非相當普及。根據資料顯示,日本流行歌曲只佔了台灣市場的2﹪至4﹪(中文歌曲佔了75﹪至80﹪,英文歌曲則佔了15﹪至20﹪),然則這些數據並不具有相當的可信度。但是,日本的流行歌曲在近三至四年來,在台灣的普及率有漸漸增加的驅勢。另一項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在台灣日本流行歌曲的呈現,和日本當地幾乎是同步發行。近年來,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大肆風行,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台灣政府在1993年底解除了日本電視台及歌曲在電視上播放的禁令。自八十年代以來,台灣以充份發展了其資訊科技以及娛樂工業;這使得台灣觀眾可以透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充份接觸到和日本流行文化相關的資訊。

 

    一位任職於某日本唱片公司台灣分公司的經理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東京的總公司並不了解於一家唱片公司而言,在台灣販售唱片所簽涉的版權問題是多麼的重要及昂貴。

 

  日本的唱片公司天真的以為日本的生產知識、技術在亞州其它國家是絕對試用,他們並為考慮到在這之中,媒體環境的差異及系統運作的不同。在台灣,電視媒體所販售的廣告是以「點」計算,唱片公司必需付費才可使用;即使該歌曲為電視劇的主題曲亦然。我認為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驅勢,因此日本在這之中應算是一個異數。日本體系在其向海外擴張勢力時仍太過自制及保守。

 

    以上的這段言論顯示了日本音樂工業在促銷日本歌手時所面的困難。身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強權及消費市場,日本這種自制性是其來有自的。日[本的文化工業沒有必要冒著在亞洲市場巨額資金,但獲利也許不盡理想的風險。這對日本流行音樂界也是一樣的。對他們而言,日本無疑是最重要的市場,也因此他們不願犧牲日本以投入其他獲利較少的市場。[4]

 

肆、研究方法

 問卷分析

本次發出的[問卷有250份,有效問卷共239份,無效問卷共11份,無效問卷的認定標準是,當題目要求是單選的時候,結果答案卻有多個時,因為無法統計結果,所以只好作廢,剩餘的問卷才列入統計資料中。而從上列的表格可以看出男生的比率比女生多了一些,不過大致上沒有相差太多,大約是一半一半的比率,平均起來的結果就不會太過於偏到某一個性別。不過在年齡的分配上就差得挺多的,大學生的比率相當的多,佔了全部問卷總數的48.1﹪左右,國中生跟高中生就約佔28.1﹪跟23.8﹪,也就是說應該是這份問卷的答案可能較偏向大學生的看法。

 

伍、結論

 研究結果發現:

一、台灣青少年收看日劇的情形相當的普遍,且收視程度、涉入程度都高,而日本偶像劇的劇情內容,及偶像演員等都是吸引青少年收看的主因。

二、收看日本偶像劇是台灣學生相當普遍的經驗,且與接觸日本流行文化與日本媒體有顯著的關係,顯示日本偶像劇以及其他媒體之間共同形塑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空間。

三、台灣學生會選擇收看與他們生活經驗較為接近的電視節目,他們能在收看的過程中,得到精神上的寄託跟情緒上的發洩。

四、日本偶像劇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包括了在收看的過程中學到最基本的日本語,還有對於日本的日常生活習慣有較粗淺的了解,間接的造成了青少年對日本文化的認同感。

五、許多學生會去購買日劇相關的周邊商品,而喜歡日劇、偶像以及收藏等「符號象徵價值」是學生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從日本偶像劇、哈日學生到哈日學生消費日本流行文化後的認同重新形構,筆者發現,哈日學生往往會消費模仿,進而認同於日本國家與文化,配合自我所處的情境進行意義的產製及解讀。而日本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在台灣造成如此一波又一波的影響,探究其原因,乃要追溯日本過去在台灣殖民統治期間所造成的影響,當然,台灣與日本在文化上的接近性之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筆者發現收看日本偶像劇與相關流行文化商品的消費行為,以及與日本文化的認同之間有著顯著的關聯性,另一方面,也發現在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意義創造過程中,台灣並未真正跳出與日本殖民經驗不平等的關係。

 

參考資料

一、參考書籍(依照作者姓名比劃排序)

1.   王森平譯,Wells & Prensky著(1997):消費者行為。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2.   岩瀏恭一(1997):〈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收錄於李天鐸編著(2000):《重繪媒介地平線》。台北:亞太。頁305-340

3.   張錦華(1994),a《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4.   張錦華(1994),b《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5.   陳佳芬著(1997),《解讀流行時尚》,台北市:遠流。

6.   郭坤謨、林泉源編著(1991),《論文報告寫作概要》,台北市:五南。

7.   Alan Swingewood著,馮建三譯(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遠流傳播館。

8.   D. K. Davis & S. J. Baran 著,蘇衡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台北:遠流 。

9.   Fiske, J1989. Underst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

10. Fiske, John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張錦華等譯,1995 ,《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11. Fiske, J. & Hartley, J1978.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Methuen. 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12. Robert C. Allen編,1987,《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李天鐸譯,1992,《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

13. Taylor, L & Willis, A. Media Studies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容、張貝雯、林智惟譯(1999):《大眾媒體新論》。台北:韋伯。

 

二、參考報章、雜誌、期刊、論文

1.   小葉日本臺(1999.09):<流行之最,盡在日本偶像劇>。《幼獅文化》,54977-80

2.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   王敏如等(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9研討會。

4.   李天鐸(2001):〈流行文化的創製機制與多元競爭〉。發表於流行文化研討座談會。

5.   杜聖聰(1997):《學者對台灣「哈日族」的觀察》。新新聞,52773-80

6.   何慧雯(1999):〈遠在東京彩虹橋之外: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發表於廣電基金會主辦之「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7.   谷玲玲(1998):〈我國青少年收視日本偶像劇場之文化意涵〉。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8.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谷玲玲(1998):〈我國青少年收視日本偶像劇場之文化意涵〉。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0. 凌明玉(1999.09):<哈日劇不等於哈日族>。《幼獅文化》,54972-76

11. 袁瓊瓊(1999.09):<我看日本偶像劇>。《幼獅文化》,54968-71

12. 阿童(1999.09):<東京戀愛世代,涉谷十年的物換星移>。《幼獅文化》,54981-86

13. 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廣告學研究》,15,頁115-137

 



[1] 李天主編(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p21

[2] 李天主編(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p19

[3] 岩瀏功一著,蘇宇鈴譯(2000),重繪媒介地平線,p328

[4]岩瀏功一著,蘇宇鈴譯(2000),重繪媒介地平線,p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