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習慣領域理論於國小害羞兒童人際適應之初探

洪嘉佑

國立東大學教育系教學科技在職碩士專班研究生  rheingold@livemail.tw

 

一、前言

每個人或多或少對特定事物會感到害怕、恐懼,例如:有人對蜘蛛會感到害怕,有人對密閉的空間會感到恐懼,面對這些情境時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除了對事、物的恐懼外,有些人對「社交情境」和「與人互動」感到畏懼。當和其他人互動時會覺得不舒服和焦慮,這種因「人」而引發的焦慮,稱為「社會焦慮(social anxiety)」。此外,在社會焦慮中又以「害羞(shyness)」最為普遍(梁瑞珊,1999)。

害羞者的消極認知乃是形成害羞的重要因素,BeckEmery1979)指出了一些引起害羞或社會焦慮的扭曲想法和認知:1.別人會瞧不起我;2.別人可以很容易看出我的焦慮;3.在相同的社會情境中,別人不會有焦慮;4.我的社會技巧不足,而且有缺陷;5.別人會拒絕我;6.別人的讚許對我的自我價值感很重要(引自蘇素美,1997)。

由此可知,害羞者的人際適應易於產生困難,而較難與其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而對國小害羞而言,在學校的人際適應,勢必也會對其造成極大影響。

游伯龍(2009)認為,我們的記憶、觀念、想法、做法、判斷、反應(統稱為念頭和思路)雖然是動態的,但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會慢慢地穩定下來,而停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這些念頭和思路的綜合範圍,包括它們的動態和組織,就是我們的「習慣領域」。這些記憶、觀念、想法、做法、判斷、反應等,都是由腦海的電網所表示,因此習慣領域也可說是我們的人性軟體。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應用習慣領域,對於國小害羞兒童人際適應的改善。

 

二、害羞兒童的人際適應

害羞是一種心理的狀態,它可能讓人產生一種主觀的逃避、畏縮、社會的焦慮或心理掙扎的心理情境。害羞也是一種人際關係間所產生的一種焦慮及緊張或不安定感的心理狀態,此種心理狀態產生是因為社會的人際間互動所產生的。害羞還是一種心理的抑制,也就是個體的一種內心無法舒張或無法參與人際關係的社會活動或與他人自在交往的一種心理狀態(張芳全,1999)。

害羞者經常沉默、目光遊走、無法與他人進行眼神接觸、逃避他人、避免主動採取社交行為以及說話的聲音大小,常在結交朋友或人際溝通上發生困難,無法清晰的思考及進行有效的溝通,易使人誤解自己的想法和意思,結果使自己被認為友善或傲慢(郭怡芳,2008)。

害羞的兒童往往因為害羞的緣故,不但阻礙了其與同儕間的交往,造成人際關係不佳及社交孤立,也使得其社交技巧得不到練習與發展的機會,造成未來社會適應的困難(許文明,民80)。直到害羞逐漸變成明顯的問題時,人們才會開始注意到它對正面發展的可能影響(徐春蓉,民90)。每個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幾次的害羞經驗,只要羞怯的程度不嚴重,對於日常生活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對所有的人、事、物、情境都感到羞怯,則容易形成情緒困擾和適應不良(林炯,民83)。

綜合以上所述,害羞兒童不易進行良好且有效的溝通,因此易於人際適應上產生困難。

 

三、習慣領域

游伯龍(2009)提出,習慣領域指我們腦海裡所有念頭和思路的綜合,及它的組織和運作。它是操作我們具有無限潛能的大腦的人性軟體。如果我們沒有察覺,這人性軟體的運作會漸漸的停在某個範圍內,無法繼續升級、發揮效能。因此,我們的想法、做法、行為就慢慢的形成習慣性。因有這習慣性,這人性軟體就稱為習慣領域。

(一)習慣領域的四個概念

1.潛在領域:指在腦海裡所有可能產生的念頭和思路,類似你家所有被收藏的CD

2.實際領域:此時此刻占有我們注意力的念頭和思路,相當於此時被取出使用的CD

3.可發概率:每念頭和思路占有我們注意力的機率。正如每張CD被取出使用的機率不同。

4.可達領域:由我們實際領域的運作,往往引發一些新的想法、看法。例如聽完一首歌後,我們會有一些新的情緒或想法、看法等。

(二)習慣領域的八大通性

   1.同類互比:為了達到理想的目標,人們常會透過與他自認為同類的人比較,來確定自己的現狀、社會位置及應採取的行為。

2.印象概推:人們在判斷別人時有一個傾向,會先把人分成好與壞,並常常將一切好的品性加到他所認為好的人。相反的,也會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所認為壞的人。

3. 投射效應:當人們不知道別人的情況時,就常常會將自己的特性「投射」他人,認為對方也具有和自己相同的特性。

4.近而親:人們之間距離接近的,容易變得親近,成為朋友。。。

5.相互回報:在人際關係上,普遍存在著一個現象,喜歡那些自認為喜歡自己的人,討厭那些自認為討厭自己的人。

6.相似相親:與和自己不相似的人相比,人們較容易喜歡和親近與自己相似的人。

7.替罪羊:人們煩悶或惱怒時,在不知其根源,或知道根源但不敢對其進行攻擊的情況下,往往會尋求替代品予以出氣或發洩。

8.人群中的責任擴散:人們一起做事,卻又沒有明確的個人責任時,有的人會在一定程度內失去他個人的責任感。責任出現後,會認為別人應該而且會分擔他的責任。。即使當時是獨自工作,也會認為分擔和降低的個人責任是理所當然的。

 

四、習慣領域理論於國小害羞兒童人際適應

透過習慣領域三個工具箱中的幾個原理,可以增進國小害羞兒童的人際適應:

()無價之寶:人人都是無價之寶,你是我也是佛或上帝的化身。害羞兒童往往缺乏自信(陳威任、陳宇,2009)。教師透過此原理,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信心,減少與他人接觸時所產生的焦慮。

()萬事助長: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有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幫助我們成長(陳威任、陳宇,2009)。害羞兒童易於在結交朋友或人際溝通上遭受挫敗,若教師能引導正向思考,讓其知道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會幫助我們成長,如此一來,便可讓他們更願意再次去擴展人際關係。

()內部聯繫原理:要影響個人,必須先了解對方習慣領域的核心,同時要建立許多強而有力的聯繫管道。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就要先了解學生的習慣領域,即他的個性、興趣、優點、缺點、當前的壓力、內心真正的需求等(陳威任、陳宇,2009),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提供協助。

()矛盾原理:若要考察一個結論的正確性,不妨從反方向來看,是否可以找到導致矛盾的例子(陳威任、陳宇,2009)。在害羞的孩子對於接觸人群有負面的想法時,教師可引導從另一個方面做正向思考。

()空無原理:習慣領域之外並非空無;我們要將自己的習慣領域放空,讓他人乃至宇宙萬物的習慣領域跑進我們的心,得到心意的注意(陳威任、陳宇,2009)。害羞的孩子常以自己的習慣領域來看待問題,所以當出現自身習慣領域以外的人、事時,就會不知所措。若能讓他們會把煩惱、焦慮暫時放下,心中的壓力就可降低,才能有心去了解自己,和向他人學習,進一步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五、結語

Erikson認為「勤奮與自卑」階段正值兒童就讀國小,這階段的特點在於兒童須與同儕互動及尋求他們的接納。此時,對兒童來說,獲得別人認定自己的身分與認同感是極重要的(李茂興,1998)。讓學童能更有效的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所以教師如能適時的應用習慣領域中的理論於害羞兒童的輔導上,相信會對他們造成相當大的裨益。

 

 

參考文獻

李茂興譯(1987)。教學心理學。台北:揚智。

林炯1994)。如何幫助害羞的孩子。文教天地,564-7

徐春蓉(2001)。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文明(1991)。害羞兒童的自我肯定訓練方案。輔導月刊,279-17

張芳全(1999)。簡介「害羞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50-59

郭怡芳(2008)。音樂輔導活動方案對國小害羞兒童之效果研究國立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威任、陳(2009)教師HD改變孩子一生的24篇校園故事。台北:稻田。

梁瑞珊(1999)。害羞特質、情緒狀態及訊息類型對選擇性注意力的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伯龍(2009)。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台北:時報。

蘇素美(1997)。害羞和社會焦慮的認知治療。輔導季刊,33236-41

蘇素美(1998)。害羞個案的人際過程訓練。學生輔導,54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