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接受模式TAM發展歷程之探討

李宗達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生

johnny@nknucc.nknu.edu.tw

蔡仲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生

justkay0701@msn.com

一、前言

    Davis (1989) 提出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解釋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想法、態度會影響到他們使用該產品或輔具的意願、使用度及成效。該理論在科技接受度相關的研究已廣被應用。

    有關科技接受度之研究,較受廣泛應用的有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2)以及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而這一系列的理論均適合從使用者觀點出發,探討使用者對資訊系統及科技的接受度,並能有效的預測及解釋使用意圖、使用行為。以下分別介紹科技接受模式TAM的發展歷程,並提出其異同之處。

 

二、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為理論是由FishbeinAjzen1975)發展完成,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TRA理論有三個基本假設:

1.          人類是理性的。

2.          TRA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不會受到無意識因素或其他力量影響。

3.          行為是可以完全自我控制的。

TRA理論主要的是由三個結構組成,分別是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BI 、態度(attitude,A)、以及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N)。根據下圖1架構圖,理性行為理論認為信念與評價會直接影響行為態度,規範性信念與順從動行會直接影響其主觀規範,而「行為意圖」是由「態度」及「主觀規範」兩個因素所影響,意即BI = A + SN,但FishbeinAjzen1975)認為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態度及主觀規範可能對行為意圖造成不同的影響,例如:如果你是一個較不在意別人想法的人,在預測你的行為時,主觀規範則將佔較小的影響因素(Miller,2005)。

信念與評價

Beliefs and

Evaluations

 

規範性信念與順從動機

Normative beliefs and Motivation to comply

行為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AB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SN

行為意圖

Behavior Intention BI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

 

 

 

 

 

 

 

 


1理性行為理論(TRA)

資料來源:FishbeinAjzen1975

 

 

 

 

 

 

 

Miller2005)對這三個主要因素做出進一步的定義:

1.          態度:是對行為的信念與評價。例如:運動的好處是可以擁有健康、充滿活力的外表,但缺點是必須挪出時間及疲累,而這些信念及想法的總和評價就形成你對運動的態度。

2.          主觀規範:來自於重要他人、同儕、親友、以及身邊朋友的想法及意見的影響,會決定你行為意圖的高低。

3.          行為意圖是指衡量從事某種行為的相對強度,行為意圖受到態度及主觀規範兩因素不同比重的共同影響,而行為意圖將可預測實際行為。

HaleHouseholder&Greene (2003)也對理性行為理論的行為意圖BI做出公式:BI(AB)W1+(SN)W2,其中BI是行為意圖,AB是行為態度,SN是主觀規範,W則是所佔比重。

 

    綜合以上論述,理性行為理論是廣用性的行為理論,但理論中只強調任何行為因素都是由行為意圖所間接影響,而行為意圖只受到「態度」與「主觀規範」不同比重的影響。

 

三、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理性行為理論(TRA)發表以來,對於特定行為的預測及解釋被應用到很多方面,但部份研究也指出在某些狀況下,行為意圖無法準確預測實際行為,實際行為也常會受到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影響,進而影響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因此Ajzen (1985)改良了理性行為理論,進一步發表計劃行為理論(TPB)TPB與理性行為理論最大的差別就是增加了第三個影響行為意圖的因素: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因此TBP提出利用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s)、以及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三個變項共同影響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與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其理論架構如理論架構如圖2所示(AjzenMadden, 1986)

 

控制信念

Control beliefs

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信念與評價

Beliefs and

Evaluations

 

規範性信念與順從動機

Normative beliefs and Motivation to comply

行為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行為意圖

Behavior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

 

 

 

 

 

 

 

 

 


 

 

 

 

2計劃行為理論(TPB)

資料來源:AjzenMadden1986

 

 

 

 

 

 

Ajzen(1985)認為實際行為並不只是決定於態度與主觀規範,仍需考慮個人對該行為的意志力控制(volitional control)。意志力控制是指行為在意志力下執行的程度,許多行為可以經由完全的意志力控制。但若行為不完全由意志力所控制時,態度、主觀規範及行為意圖便無法正確預測行為,因此,為了有效預測及分析行為是否發生,必須加入「認知行為控制」這個新變項。

認知行為控制是指要表現特定行為時所需要機會與資源的信念,相較於之前的TRA是假設在理性狀況下實施,而TPB是在考慮理性因素之外,仍考慮一些非理性因素,例如:時間、機會、依賴他人、意志力、依賴他人、情緒、以及控制行為的能力。以上這些因素並非可以完全控制,但當可以控制的因素越多時,行為發生的機會也越高。

綜合以上可知,雖然計劃行為理論相較於理性行為理論已考慮特定行為的內外在因素,加入認知行為控制因素,但計劃行為理論與理性行為理論都同屬於廣泛性使用模式,無法針對特定行為做出準確預測與解釋,因此在探討各別科技接受行為研究中,仍有不足之處。

四、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Davis (1989)以理性行為理論(TRA)為基礎,結合了期望理論模型、自我效能理論,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AM是用來探討使用者面對新科技時,是否接受及使用科技的一種資訊系統。與TRA理論不同之處,TAM捨棄了TRA中的主觀規範、規範性信念、以及依從動機。並進步一步從期望理論模型中的構面認知使用表現(Perceived use-performance)修正為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又從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中的構面自我效能得到啟發,衍生出了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並將TRA理論中抽象的信念(Beliefs)因素,具體化為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並認為PEPEOU可以取代主觀規範,其理論架構如理論架構如下圖3所示。

TAM的架構中包含6個構面,分別是「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行為意圖」、「實際使用」以及「外部變數」。如下說明

1.          認知有用性:

   認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主觀認為在某一特定情況下使用此系統能夠提高其工作績效與未來幫助的程度。當使用者對此系統的認知有用性越高時,使用此系統的態度越正向,使用此系統的意願也越正向。認知有用性同時受到認知易用性與外部變數的影響。

2.          認知易用性:

認知易用性是指使用者採用此系統容易使用的程度。當使用者認知到此系統越容易使用時,使用系統的態度會越正向。而認知易用性會受到外部變數的影響。

3.          使用態度:

    是指使用者使用系統時正面或負面的感覺,使用態度同時受到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的影響,因此當使用者認知到系統的有用性越高,或系統越容易使用時,對於使用此系統的態度就越正向。

4.          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用來測量使用者對此系統使用行為的意願強度。而使用者的行為意圖會同時受到使用系統的態度與認知有用性所影響。

5.          實際使用:

    使用者對於此系統的實際使用是受行為意圖所決定,而系統的使用意圖是同時受系統的認知有用性及使用態度所影響。

6.          外部變數:

    是指可能影響使用者在使用系統的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的外部因素,例如:系統特性、訓練、系統設置過程、個人不同的背景變項、方便性、環境變項等。外部變數會透過認知有用性PE以及認知易用性PEOU間接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圖與實際使用。

使用態度

Attitude toward using

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

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PU)

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

使用意圖

Behavior Intention

實際使用

Action Behavior

 

 

 

 

 

 

 

 

 


3科技接受模式(TAM)

資料來源:Davis (1989)

 

 

 

 

 

Davis (1989)在研究中以107名電腦使用者為研究對象,以PEOUPU為自變項,以系統實際使用為依變項對TAM進行實證性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          行為意圖可以有效地預測使用者的電腦實際使用行為。

2.          PU是行為意圖的主要決定因素。

3.          PEOU對於行為意圖的影響是僅次於PU,意即PEOU與系統的使用行為相關度低於PU

Davis建立TAM模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解釋或預測資訊科技使用的決定性因素。意即TAM提供一個理論基礎,了解外部變量對使用者的信念(Beliefs)、態度(Attitude)、意願(Intention)以及對資訊科技使用的影響。

Dishaw(1999)Legris(2003)提出不同見解,認為TAM捨棄主觀規範是值得商榷的,主要原因在於,在組織環境中,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會感受到很多社會壓力,例如來自主管、同事的壓力等,因此主觀規範應列入考慮變項之一。

除此之外,Dishaw(1999)Legris(2003)也對TAM提出其他質疑:

1.          TAM大部份的研究採用的軟體都是一些辦公自動化軟體或系統開發軟體,Legris(2003)認為如果能將研究用於真實事務情境的應用上,得到的結論應可以更可靠。

2.          TAM對外部變數的敘述不夠清晰,儘管Davis (1989)指出外部變數包括:系統特性、訓練、系統設置過程、個人不同的背景變項、方便性、環境變項等性質,但仍是較籠統。外部變數會影響PU,有些則會間接影響PEOU,因此無法從TAM中找出清楚、穩固的外部變數。

 

 

五、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

其他學者所持的各項不同意見之外,Venkatesh and Davis2000)也發現在許多的的研究中TAM在使用意圖與使用行為上只能解釋40%的變異量,因此對TAM做了大規模的修正,進而提出了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2),以社會影響過程(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和認知輔助過程(cognitive instrumental processes)來解釋認知有用性及使用意圖,從而改變了TAM中認知有用性決定在外部變數及認知易用性的模型。其中社會影響過程包含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自願性(voluntariness)、形象(image)、經驗(experience)等四個構面。輔助認知過程中包含工作關聯性(job relevance)、輸出品質(output quality)、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以及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等四個構面,其理論架構如理論架構如下圖4所示。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形象

Image

成果展示性

Result Demonstrability

經驗

Experience

自願性

Voluntariness

工作關聯性

Job Relevance

輸出品質

Output Quality

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意圖

Intention to Use

使用行為

Usage Behavior

 

 


H2

 

 

 

 

 

 

 

4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TAM2)

資料來源:Venkatesh and Davis2000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延伸性的科技接受模式對各構面的定義如下:

1.          主觀規範:使用者認知應該或不應該從事某種行為時,會受到重要他人的影響。

2.          經驗:使用者是否曾經使用過此系統的行為

3.          自願性:一個在的使用者認為使用某項科技不是被強迫接受的程度。

4.          形象:認知使用創新的系統可以提升社會地位的程度。

5.          工作關聯性:個人認為科技可以應用在其工作中的程度。

6.          輸出品質:認知該系統能夠將工作發揮到更好的程度。

7.          成果展示性:認知使用該創新系統結果容易被觀察、明確的程度。

Venkatesh and Davis2000)提出在TAM2中,社會影響過程中的主觀規範通過內化(internalization)以及認同(identification)兩種方式達到對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從而間接地作用在使用意圖上,透過這兩種作用,使用者會將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人的信念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從而顯著提高對認知有用性的認同。主觀規範還會受到經驗的影響,使用者對系統比較不熟悉時,主觀規範對使用者的影響較顯著,但是隨著經驗的增加,對他人意見的依賴程度就會顯著降低。在團體的重要人物認知使用者需使用該系統,則會藉由觀察使用系程的程度來評估個人的社會地位,因此主觀規範也會直接經由形象而間接的影響認知有用性。Venkatesh and Davis2000)指出在非自願使用的環境中主觀規範對使用意圖的影響比較大。主觀規範對使用意圖的作用還會受到自願性的影響。當使用一個系統是組織行為時,使用意圖會根據使用者是否願意的程度而改變。

Venkatesh and Davis2000)認為認知輔助過程是指「人們對認知有用性的判斷,一部份是來自該科技是否足以完成其任務需求的認知」。其中,工作關聯性是個人認為科技可以應用在其工作中的程度,TAM2認為工作關聯性是一種認知判斷,而非源於主觀規範,將直接對認知有用性產生影響。TAM2引入工作關聯性,讓我們看到TTF的影子,Venkatesh and Davis即是將TAMTTF整合成為TAM2。當使用者認為系統基本滿足任務需求後,接著要關心的就是該系統能夠將工作做到更好的程度,因此就用輸出品質描述了這種程度。在很多與工作緊密相關的系統中,使用者會選擇此系統。但如果系統的介面不夠容易使用,那麼即使系統效能非常高、與工作的關聯度也很高,使用者仍無法了解該項科技有多大程度的可用性,因此又將成果展示性--「認知使用該創新系統結果容易被觀察、明確的程度」列入其中一項構面。

比較TAMTAM2,可以清楚發現其顯著差異在於:態度已經被TAM2捨棄、TAM2擴展了相關的社會影響過程,包含主觀規範、形象等構面、以及加入了認知輔助工具。TAM對使用行為的原因都歸因於認知有用性和認知易用性中,完全排除了在理性行為理論中社會因素的影響層面,優點是容易操作,但缺點則是收集到的資訊非常有限。TAM2則是深入分析影響認知有用性的兩大背景因素社會影響過程和認知輔助過程,因此能夠解釋認知有用性構面高達60%的變異,也可以了解使用意圖高達52%的變異量,進而更準確預測「使用行為」。

 

六、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TAM在科技接受行為上,提供了一個基本架構來解釋外部變數對於行為意圖的影響(Davies et al.,1989),並隨著各種領域主題特性不同,選擇適合的外部變數,並探討這些變數所扮演的角色(Venkatsh,2000;Venkatesh and Davis,2000)。隨著各領域的不同發展,針對不同領域提出的外部變數也越來越多,經不同的實證研究也指出具有解釋力。因此Venkatsh et al.(2003)分析歷年來相關研究,並整合過去文獻中8個重要的理論模式,分別是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Fishbein and Ajzen, 1975)、PC使用模式(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Triandis,1977)、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Ajzen,1985)、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Davis, 1989)、動機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MM)(Davis et al., 1992)、整合TAM TPB模式(Combined TAM and TPB, C-TAM-TPB)(Taylor and Todd, 1995)、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Rogers, 1995)、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Compeau and Higgins, 1995)提出一個全新的理論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粟四維、莊友豪,2009),該理論的架構如圖5所示。

 

 

績效期望

努力期望

經驗

促成環境

社會影響

使用意圖

使用行為

性別

自願性

年齡

 

 

 

 

 

 

 


5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

資料來源:Venkatesh et al.2003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把上述8個理論模型的論點整合成四個主要構面,分別是績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努力期望(Effort Expectancy)、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促成環境(Facilitating Conditions),並加入四個影響顯著的控制變數,分別是性別(Gender)、年齡(Age)、使用經驗(Experience)以及自願性(Voluntariness of Use)等(Venkatesh et al., 2003)。根據實證研究結果指出,UTAUT新架構對於使用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比過去所知的任何一個模型還有效(孫建軍、成穎、柯青,2007),而其他的模型解釋力約在17%42%之間。四個主要構面及控制變數定義及說明如下:

1.          績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績效期望是指使用者認知使用系統可以幫助使用者提昇績效的程度。Venkatesh et al.2003)將績效期望構面分為五個子構面,分別是「認知有用性」、「外在動機」、「工作關聯性」、「相對優勢」、「成果期望」。

2.          努力期望(Effort Expectancy):努力期望是指個人對系統使用所必須付出努力的多寡,意即個人認為系統是否易用。Venkatesh et al.2003)將努力期望構面分為三個子構面,分別是「認知易用性」、「複雜度」、「易用性」。

 

 

 

3.          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社會影響是指個人認為對其重要的人,認知是否應該使用新系統的程度。Venkatesh et al.2003)將社會影響構面分為三個子構面,分別是「主觀規範」、「社會因素」、「形象」。

4.          促成環境(Facilitating Conditions):促成環境是指個人所感受到組織、技術上相關設備對系統使用的支持程度,包括電腦軟硬體的支援或系統操作上的幫助等等。Venkatesh et al.2003)將促成環境構面分成三個子構面,分別是「認知行為控制」、「促成環境」、「相容性」。

5.          調節變數(Moderators):在四個主要構面之外,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的理論架構裡還有四個影響顯著的控制變數:性別(Gender)、年齡(Age)、經驗(Experience)以及自願性(Voluntariness of Use)等。

1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各組成構面及其定義

主構面

子構面(理論來源)

定義

績效期望

Performance Expectancy

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TAM/TAM2/C-TAM-TPB

使用者相信使用系統可以改善工作績效的程度

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MM

使用者對諸如可能因此獲得提升工作績效、提高薪水或提升的期望,而實施某一行為的認知

工作關聯性

Job-fitMPCU

系統加強個人的工作績效的程度

相對優勢

Relative AdvantageIDT

使用新系統或方法能夠使工作更好的程度

成果期望

Outcome ExpectationsSCT

與行為的結果有關,可分為績效期望與個人期望

努力期望

Effort Expectancy

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TAM/TAM2

個人認為使用系統易用的程度

複雜度

ComplexityMPCU

系統是難以理解與使用的程度

易用性

Ease of UseIDT

使用的新系統,讓人感受到難以使用的程度

社會影響

Social Influence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TRATAM2TPB/DPTB

C-TAM/TPB

個人認為對其重要的人,認知其是否應該進行某一行為的認知程度。

社會因素

Social FactorsMPCU

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個人內化群體的主觀文化並形成特定社會認同的程度。

形象

ImageIDT

使用新系統可以提升個人在社會中形象與地位的程度

促成環境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認知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TPB/DTPBC-TAM-TPB

個人所感受到內外部情境對自身行為的限制

促成環境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MPCU

讓使用者認為在某種情境中是促成使用系統的因素

相容性

CompatibilityIDT

使用者感受到新系統與自身價值觀、需求、經驗一致的程度

 

六、結論

綜合以上理論部份,研究者認為理性行為理論(TRA)、計畫行為理論(TPB)、科技接受模式(TAM)、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TAM2)以及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的特性分別如下:

1.          理性行為理論(TRA):強調影響Actual Behavior實際行為的Behavior Intention行為意圖只會受到「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的影響。且理論建立於一般化模式,雖可適用於大部份行為,但卻無法針對特定的行為模式,準確對行為做出預測。

2.          計畫行為理論(TPB):由於Actual Behavior實際行為常會受到許多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影響,進而影響Behavior Intention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因為改良TRA的理論模型,再加入「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認知行為控制」變項。但TPB理論仍屬廣泛性使用,無法針對特定行為做出準確預測。

3.          科技接受模式(TAM):相對於早期的TRATPB理論,TAM提出「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兩者因素會影響「使用態度」進而影響「使用意向」造成「實際行為」,但去除「主觀規範」因素。事實證明在不同類型的行為模式,主觀規範仍會在行為初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4.          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TAM2):改良TAM模式,排除「態度」構面,再加入「社會影響過程」、「認知輔助過程」兩個主體因素,前者包含主觀規範、自願性、經驗及形象;後者包含工作關聯性、輸出品質、成果展示性及認知易用性,能夠解釋認知有用性構面高達60%的變異,並了解對「使用意圖」的影響,進而更準確預測「使用行為」

5.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Venkatesh et al.2003)分析歷年來相關研究,並整合過去文獻中8個重要的理論模式,整合成四個主要構面,分別是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促成環境,並加入四個影響顯著的控制變數,分別是性別、年齡、經驗以及自願性等,經實證研究結果指出,UTAUT的新架構對於使用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比過去所知的任何一個模型還有效。

綜合以上研究指出,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不僅可適用在不同領域中,適合從使用者觀點出發,探討使用者對資訊系統及科技的接受度,且對於使用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比過去所知的任何一個模型還有效,可以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重要理論參考。

 

參考資料

中文文獻

孫建軍、成穎、柯青(2007)。Tam模型研究進展-模型演化。情報科學258),1121-1127

粟四維、莊友豪(2009)。Wiki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電子商務學報111),185-212

 

英文文獻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 39).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Compeau, D. R. and Higgins, C. A. (1995),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 MIS Quarterly, 19(2), 189-211.

Davis, F. D. (1986).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result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Cambridge, MA.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39.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982-1003.

Davis, F. D.,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14),1111-1132.

Davis, J.J. (1993). 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0, 19-36.

Dishaw, M. T., & Strong, D. 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6(1), 9-2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ale, J.L.; Householder, B.J. & Greene, K.L. (2003).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In J.P. Dillard & M. Pfau (Eds.), The persuasion handbook: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 259–286.

Legris,P.,Ingham,J., and Collerette,P.(2003).”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0), 191-204.

Miller, K. (2005). Communications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New York: McGraw-Hill.

Rogers, E.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Taylor, S. and Todd, P. (1995), "Assessing IT usage: 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 MIS Quarterly, 19(4), 561-570.

Taylor,S. & Todd,P.A. (1995).Assessing IT Usage: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MIS Quarterly,Dec.,561-570.

Triandis, H. C. (1977), Interpersonal Behavior, Brooks/Cole.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Davis, F. D. (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425-478.

Venkatesh, V.; Davis, F. D.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