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制度之探討

 

劉譽齡

國立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碩士班研

northstar423543@hotmail.com

壹、前言

 

  近年來社會變遷迅速,教師是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更要因應社會變遷來做適當的改變(周金玉,2007)。因此追求高品質、專業化的教學是一般社會大眾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生涯中的最高目標,而專業的精進與維持,則有賴於教師不斷的專業化發展(梁坤明,1999)。教師評鑑內容得包括:一、課程設計與教學,二、班級經營與輔導,三、研究發展與進修,四、敬業精神與態度等,其規準由學校參照選用教育部或直轄市、縣()政府訂定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歸準,自行訂定之,本文將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作深入的瞭解與探討。

 

貳、教師評鑑的意義與目的

 

  教師評鑑是一個連續性、系統化的歷程。藉由評鑑者與被評鑑者的共同合作,協助教師認清自己在學校中的角色;幫助教師釐清個人的優缺點及特殊才能,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協助教師克服困難,安排適當的進修訓練,發揮教師潛能,使教師在教育專業及個人生涯發展均能兼容並顧,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教師評鑑包括下列四個目的;一、績效(accountability):確保有效能的教師在教室中教學。二、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growth):促進新進教師與現任教師的專業成長。三、學校革新(school improvement):促使學校改善教學品質和增進學生學習成果。四、遴選教師(selection):確保聘僱品質最佳的教師。 

  教師評鑑的目的亦可以分成形成性及總結性兩方面:

(一)形成性目的方面:教師評鑑可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教學革新,以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並且可以就教師教學表現的弱點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規劃,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總結性目的方面:作為雇用教師、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秀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依據。(教育部,2002)

 

参、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式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式分為教師自我評鑑及校內評鑑兩種:

() 教師自我評鑑

  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的自我評鑑檢核表,填寫相關資料,逐項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

() 校內評鑑

  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鑑。

 

二、教師評鑑人員組成之方式

() 自我評鑑

  自我評鑑係由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或學校發展自我評鑑檢核表,要求教師根據檢核表的內容,填寫相關資料,以自我了解教學工作的表現及學校整體績效。透過自我評鑑,提供教師自我反省並深刻了解自我教學優缺點,進而提升教學品質。雖然教師自我評鑑具有自我反省的優點,但是教師自我評鑑可能不是一種客觀的評鑑方式(陳怡君,民92)

() 同儕評鑑

  同儕評鑑係指兩個相同層級的人員互相評鑑。這種評鑑方式一般認為是較輕鬆且溫和的。評鑑者與被評鑑者之間,以專家身分進行評鑑,熟悉課程且具有專業經驗和自己的教學經歷,較易認同彼此的表現,整個過程,充滿愉快的氣氛,增強彼此的滿足感(徐敏榮,民91)。然而進行教師同儕評鑑最大的困難之處在於教師可能會抗拒評鑑自己的同事,尤其當評鑑的結果可能影響被評鑑者的升遷、獎勵等權益時,教師更可能抱持與人為善或揚善隱惡等皆大歡喜的態度,而無法真正發揮評鑑的功能(陳怡君,民92)

() 行政人員評鑑

  行政人員評鑑即指由學校行政單位依據教師的公差、請假、缺課補課、上課遲到早退、命題閱卷、送成績的延誤、有無影響行政效率等屬於一般行政範疇的項目進行評鑑(徐敏榮,民91)。從行政考量上,對維護學生受教權益及提高行政效能有所助益,但對提升教學效能而言,則較無助益(陳怡君,民92)

() 校內評鑑小組評鑑

  校內評鑑小組評鑑係由學校的評鑑委員會進行之教師評鑑,其成員包含學校公推之行政人員代表和教師代表,希望藉由行政人員及教師代表的共同參與,能讓教師評鑑的過程更公開、公平、公正,且達到相互制衡的功效(陳怡君,民92)

() 校外人士評鑑

  校外人士評鑑乃是由其他學校的教師、校長或教育行政官員、督學,甚至是專門評鑑教師的團體來評鑑教師。這些參與評鑑的校外人士,多具備教育專業素養,且從事相關性質的工作。不過,完全由與受評鑑學校或個別教師無關的校外人是負責評鑑,由於缺乏深入了解,其評鑑的效益或因而有所限制(陳怡君,民92)

() 學生評鑑

  學生評鑑乃是由學生評估教師的教學效率,是透過一個結構性或非結構性的問卷或晤談的過程,加以制定(陳怡君,民92)

 

三、教師評鑑資料蒐集之方式

() 教師教學檔案

  教師教學檔案是教師經過長時間、有系統蒐集與彙整而成的一份具有結構性的檔案,包含課程計畫、教學資源與測驗以及教學品質的評鑑結果等(陳怡君,民92)

() 教室觀察

  在各種蒐集評鑑資料的方法中,以教室觀察是最常用的方法(徐敏榮,民91)。一般而言,班級觀察是由校長、行政人員或資深教師直接觀察教師教學活動,以評估教師教學表現,並根據觀察結果和教師互相討論後,提供教師一些改進的建議(陳怡君,民92)

() 學生學業成就

  所謂學生學業成就,係以學生學習成果為依據來評量教師的教學能力。然而,影響學生成就的因素很多,如學生特質、教材、教法、班級環境,學校環境等,其中有些因素是教師所掌控的,有些是教師無法掌握的。因此,利用學生學業成就來評量教師必須非常謹慎小心,並且結合其他來源的評鑑資料,才能顯示出其真實的意義(陳怡君,民92)

() 教師晤談

  教師晤談即評鑑者直接和被評鑑者(教師)面對面的溝通與交談(陳怡君,民92)

() 教師能力測驗

  測驗是歷史最悠久的、使用最頻繁的評鑑方法。教師能力測驗主要目的是在測驗教師的基本知識、學科知識及教育專業知識(陳怡君,民92)

() 問卷與面談

  評鑑者可藉由問卷的填寫得到學生或家長對於教師教學反饋的建議及資訊。問卷的實施優點是一種快速、方便、容易獲得學生和家長的意見有效率的方法;但限制是回答者並不易瞭解問卷的內容,也無法回答問題較深層的核心。另外,面談的優點是評鑑者可藉由訪談學生、家長而深入瞭解教師教學的實際狀況,也可以更確實的得到受訪者深切的反應;但訪談的限制是需要較多時間花費、溝通技巧訓練及受訪者本身的代表性等(徐敏榮,民91)

 

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

 

  以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為核心,採取「層面-指標-參考檢核重點」為架構,建構完整的指標系統。層面乃指涉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的主要領域或面向,共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等四個層面: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層面與指標

(一) 層面A:課程設計與教學

   評鑑指標:A-1 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 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A-6 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A-7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二)層面B:班級經營與輔導

   評鑑指標:B-1 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3 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B-4 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三)層面C:研究發展與進修

   評鑑指標:C-1 參與教學研究工作

               C-2 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

               C-3 參與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

               C-4 反思教學並尋求專業成長

(四)層面D:敬業精神與態度

 評鑑指標:D-1 信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

           D-2 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獻教育社群

           D-3 建立與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各層面下又細分成18個評鑑指標,為各種組成該領域的能力。

  此項規定是有彈性的,它允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建立因地制宜評鑑規準的機會。學校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時,也並不一定每年就一個領域進行評鑑,可以配合學校發展工作的重點,選擇一或數個重點領域進行教師評鑑工作(教育部,2005)。制定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時,必須參照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規准自行訂定。學校在訂定規準時應考慮學校本身的教育目標,然後請教師參與制定。

 

二、評鑑工具

  評鑑工具部分共有5項搭配的工具:教師自評表、教學觀察表、教學檔案評量表,以及彙整與延伸應用的綜合報告表和專業發展計畫表(教育部,民94)。以下為教師自評表之範例:

 

評鑑工具:教師自評表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級:____________________  級任/導師或科任/專任:_______________

 

貳、說明

一、本自評表旨在協助教師自我覺察教學上的優缺點,進而產生自我改閃作用

二、請在閱讀完評鑑指標後,以慎重的態度,勾選最能真實反應教學表現水準的欄位,然後在後面的意見陳述中,具體補充說明整體表現情形以及自我改善的構想。

三、自評分成四等級----優異、良好、尚可、待改進。

評鑑內容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評 鑑 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1課程規劃

1-1瞭解學校課程計畫的理念與架構

1-1-1 瞭解學校願景與學校課程目標

1-1-2 瞭解學校課程計畫與內容

1-1-3 瞭解領域之課程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

1-1-4 瞭解學校課程的縱向銜接與橫向連結

 

 

 

 

1-2參與學校課程的發展

1-2-1 瞭解學校課程發展組織與運作方式

1-2-2 參與學校課程發展工作

 

 

 

 

2教學規劃

2-1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2-1-1 教學計畫符合學校課程目標

2-1-2 依分段能力指標研擬教學計畫

2-1-3 依學生先備條件研擬教學計畫

2-1-4 規劃適切的教材來源

2-1-5 規劃適切的教學活動與進程

 

 

 

 

2-2規劃適切的學習評量

2-2-1 瞭解學習評量的相關規定

2-2-2 訂定適切的學習評量標準

2-2-3 編選有效的學習評量工具

 

 

 

 

3教材呈現

3-1適切呈現教材內容

3-1-1 正確清楚呈現教材

3-1-2 完整呈現教學內容

3-1-3 由淺入深、具邏輯性呈現教材

 

 

 

 

3-2善用教科用書

3-2-1 依學生學習表現適切調整教學內容

3-2-2 依學生學習表現提供必要的補充教材

 

 

 

 

3-3清楚講解教學內容

3-3-1 音量足夠、發音咬字清楚、清晰生動

3-3-2 適當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教學內容

3-3-3 適時歸納教學重點

 

 

 

 

評鑑內容一、課程設計與教學(續)

評 鑑 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4教學方法

4-1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4-1-1 教學進程允當適中

4-1-2 善用問答技巧

4-1-3 依教材性質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

4-1-4 依學生學習特性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

 

 

 

 

4-2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

4-2-1 教學活動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2-2 教學活動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4-2-3 提供學生適切的練習

4-2-4 依學生不同的需求實施補救或教學

 

 

 

 

4-3善用教學資源輔助教學

4-3-1 善用校內圖書館及軟硬體教學設施

4-3-2 善用各種網路及媒體教學資源

4-3-3 善用家長及社區資源

 

 

 

 

5 學習評量

5-1適當說明學習評量的實施

5-1-1 向學生與家長說明清楚評量的實施與觀念

5-1-2 適時提供學生與家長學習評量的訊息

 

 

 

 

5-2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5-2-1 正確批改作業

5-2-2 依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

5-2-3 適切實施學習評量,發揮診斷與安置功能

5-2-4 兼顧形成性與總結性的學習評量

5-2-5 學習評量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目標

5-2-6 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

 

 

 

 

5-3善用學習評量結果

5-3-1 向學生與家長解釋評量結果的意義

5-3-2 對學生學習的表現提供適時回饋建議

5-3-3 依學習評量的結果改進教學

 

 

 

 

評鑑內容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評 鑑 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6班級經營

6-1營造良好互動的班級氣氛

6-1-1 建立任教班級共同的願景與目標

6-1-2 激發任教班級榮譽感與凝聚力

6-1-3 建立任教班級良好的溝通方式

 

 

 

 

6-2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習的情境

6-2-1 布置適當的學習環境

6-2-2 妥適處理任教班級偶發事件

6-2-3 營造適當的學習情境

6-2-4 保護學生隱私

6-2-5 尊重學生感受與想法

6-2-6 依學生不同學習條件給予學生期望

 

 

 

 

6-3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班級常規

6-3-1 學生參與訂定任教班級常規

6-3-2 明訂合理的任教班級自治公約,並公平執行

6-3-3 有效輔導學生偏差行為

6-3-4適時養成學生基本禮貌與生活規範

 

 

 

 

7資源管理

7-1有效管理個人時間

7-1-1 妥善安排課堂教學時間

7-1-2 有效管理個人課程準備時間

7-1-3 及時完成作業批閱

7-1-4 適切安排個人專業學習成長時間

7-1-5 有效分配個人時間

 

 

 

 

7-2有效運用教學資源

7-2-1 瞭解任教班級學生興趣與專長

7-2-2 瞭解教師同儕興趣與專長

7-2-3 掌握家長及社區資源之資源

7-2-4 善用網路、媒體及圖書館資源

 

 

 

 

7-3有效管理教學檔案

7-3-1 有系統建立教學檔案

7-3-2 利用資訊科技管理教學檔案

 

 

 

 

評鑑內容三、研究發展與進修

評鑑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8課程評鑑

8-1具備課程評鑑的基本概念

8-1-1參與課程評鑑工作坊等相關活動

8-1-2 主動充實課程評鑑相關知能

8-1-3 瞭解課程評鑑的目的與內容項目

 

 

 

 

8-2參與教科書的選用與評鑑

8-2-1 參與教科書選用與評鑑相關會議

8-2-2 比較不同版本教科書內容的異同

8-2-3 瞭解選用教科書內容的優缺點

8-2-4 參與自編教材

 

 

 

 

8-3參與學校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

8-3-1 提供課程評鑑所需訊息

8-3-2 提供課程評鑑的回饋意見

 

 

 

 

8-4運用學校課程評鑑結果改進課程品質

8-4-1 瞭解學校課程評鑑的結果與意義

8-4-2 根據學校課程評鑑結果改進課程

 

 

 

 

9教學評鑑

9-1具備教學評鑑的基本概念

9-1-1 參與教學評鑑工作坊等相關活動

9-1-2 主動充實教學評鑑相關知能

9-1-3 瞭解教學評鑑的目的與內容項目

 

 

 

 

9-2參與學校教學評鑑的規劃與實施

9-2-1 參與教學評鑑規劃或實施

9-2-2 提供教學評鑑的回饋意見

 

 

 

 

9-3進行教學自我評鑑

9-3-1 評估個人教學計畫的實施成效

9-3-2 發展個人教學檔案進行反思

9-3-3 評估個人教學能力的優勢與弱勢

9-3-4 根據教學自我評鑑結果改進教學

 

 

 

 

9-4運用教學評鑑結果改進教學品質

9-4-1 瞭解教學評鑑的結果與意義

9-4-2 根據教學評鑑結果改進教學

 

 

 

 

10專業成長

10-1追求專業成長

10-1-1 主動學習課程與教學新知

10-1-2 根據教學需求,持續專業進修

10-1-3 對教育相關問題進行蒐集,改進現況

10-1-4 適切用專業成長成果於教育工作

 

 

 

 

評鑑內容三、研究發展與進修(續)

評鑑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10專業成長

10-2與同儕分享專業工作心得

10-2-1把握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與校內同事分享交換專業工作心得

10-2-2把握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與校外同事分享交換專業工作心得

 

 

 

 

10-3因應教育變革

10-3-1瞭解教育變革的理念及重點

10-3-2瞭解教育變革對教學產生的影響

10-3-3因應教育變革,完成教學準備

 

 

 

 

評鑑內容四、敬業精神與態度

評鑑向度

                 

參考檢核重點

     

   

   

   

待改進

11自我發展

11-1 維持成熟穩定的情緒

11-1-1 適當調整自己情緒,不遷怒學生

11-1-2 適當接納他人情緒,達成良好溝通

 

 

 

 

11-2 反省與悅納自我

11-2-1 經常自我反省,察納雅言

11-2-2 瞭解並肯定自我的長處

11-2-3 欣賞他人長處,見賢思齊

 

 

 

 

11-3 善於與他人溝通合作

11-3-1 與學生、同事及家長保持良好的互動

11-3-2 與他人密切合作完成教育工作

 

 

 

 

12專業態度

12-1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

12-1-1 適當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與教學相關的學習、研究或準備

12-1-2了解教育為專業,願以工作完成為導向

12-1-3 願意花時間指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活動或競賽

 

 

 

 

12-2信守教育專業倫理

12-2-1 瞭解並實踐自己對學生的職責

12-2-2 認同學校,為組織改進而努力

12-2-3 積極參與「教師專業社群」

12-2-4 遵守教育法令相關規定

 

 

 

 

    意見陳述(請就前面勾選結果提供文字說明,下方空白處若不夠填寫,請自行加頁):

1.  優點或特色:

 

 

2.  遇到的挑戰或自覺有待改善之處:

 

 

3.  對於自己專業成長之構想:

 

 

 
 

 

 

 

 

 

 

 

 

 

 


伍、結論

  教師評鑑在學理上,無論是從行政管理、教師專業或學校發展層面來審視,均具有目的之正當性與適切性,其功能與實施方式亦符應民主、開放的教育生態而具備多元面向,且其對當前教育革新的重要性亦普獲教育人員認同(陳建銘,2006)。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上,必須讓教師瞭解並接受教師評鑑規準,他們才可能支持教師評鑑制度,而教師也能夠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自我檢視,瞭解自己的教學表現,尋求適當的回饋和協助,經自我檢討優缺點並加以改進後,給予學生更好的專業知識及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梁坤明 (1999) 臺北縣校長評核制定之研究。學校行政,351-59

 

教育部 (2002) 「九二八教師遊行」教育部應對之道及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台北;教育部。

 

徐敏榮 (2002) 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君 (2003) 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 (2005) 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參考版)。台北;教育部。

 

陳建銘 (2006) 中小學教師評鑑之問題探討與施行對策。學校行政45247-259

 

周金玉 (2007) 教師評鑑制度之現況分析與建議。商業職業教育104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