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化和本土化觀點淺談臺灣文化發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研究生  陳秀佳

shue0511@gmail.com

壹、前言

課堂中,一名學生提出世界上的主要都市建築外幾乎是由水泥磚牆和玻璃帷幕來呈現,因此提出都市外貌相似的看法,這個說法引起另一名學生的反駁。反駁的理由是臺北101與杜拜哈里發塔的風格截然不同,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的的雙子星商務大廈與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的外型也大相逕庭,都市建築在不同地區各具特色,並不能完全相提並論,且這些特色建築已成為現代都市象徵的標的建築。

2009年的高雄世運表演節目,請來很有“台味”的電音三太子演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電音三太子”儼然可以稱為臺灣本土文化之一的象徵,一些廟會慶典的場合、綜藝表演節目等,主辦單位紛紛邀請電音三太子的駕臨以展神威,一方面藉助其金光閃閃的超酷造型以吵熱現場氣氛,一方面又能展現特有的在地文化。

現代建築的基本構造及電子音樂的基本元素,在世界多數地方可說是大異其趣。台北101在外觀上採竹節造型,展現臺灣在地風格,經由宣傳與行銷已成為臺灣的代表性建築。附有台味的電音三太子,結合西方電子音樂與臺灣本土的宗教元素,呈現中西合併的表演風貌。

現代科技媒體與交通的發達與便利,加速全球化的腳步,臺灣當然無法置外於這股不得不的世界風潮。在講究現代化與國際化的同時,多元的臺灣要以怎麼的面貌呈現於世界,才能在看似趨同的普世文化下區隔出與眾不同的自己,哪些事物、活動、特色、標誌或意象,能真正代表臺灣,能使我們的人民可以引以為傲的向世人說明:那就是臺灣,那就是MIT,來自臺灣,代表著臺灣的文化與精神。

貳、全球化

全球化可從資訊通訊、經濟、危及人類共同命運的全球性問題、體制與制度、文化和文明、社會過程等角度來界定其定義,它是一個理論上同質的世界,也是一個統一和多向度、多樣並存的過程,此過程在發展中有著衝突、觀念更新和示範(paradigm)轉變(楊雪冬,2003)。 Beck認為全球化是日常生活行為的疆界瓦解,如經濟、政治、文化、公民社會等面向,藉著可被經驗的力量迫使人適應和回應熟悉的和未被理解的事務(孫治本譯, 1999)Waters提出全球化為社會過程的一種,地理位置社會和文化生活的束縛力減低,地區性將會消失( 徐偉傑譯,2000)。是故,「全球化」可謂社會快速且緊密的發展,加上資訊與傳播科技的推動,導致日常生活中各個層面的壓縮、連結與互相依賴,使原本應屬地理因素該發生的差異性降低,逐漸呈現跨躍國界的同質化趨向。

關於全球化的理論大致分為三派,一為超全球主義論, Held認為經濟全球化將建構出新的社會組織型態,而此新組織型態也將逐漸取代傳統的民族國家。在全球新經濟體系下,由所謂的精英階級組成的跨國聯盟逐漸成為氣候,一國政府逐漸難以掌握國家疆界內所發生的狀況,國家主權與自主性也備受侵蝕(沈宗瑞譯,2002)Keith Faulks指出因世界貿易的成長與市場全球化趨勢的形成,跨國公司的出現打破國家的限制,使個人在消費物品與文化符號等眼光的著重於個人品味,而非民族認同,民族國家的利益已在全球文化的形成下被淡化(黃俊龍譯,2003)。

第二派別為懷疑論,全球化與區域化被懷疑論者視為兩相矛盾的趨勢,此派論者認為全球化只是某種迷思。就政治上的觀點而言,超全球主義論者低估了各國政府在為了確保長期的經濟自由化而規範國際經濟活動的權力。世界經濟體系逐漸往三大經濟區的金融與貿易集團方向發展,証明世界經濟體系明顯的「區域化」。此外,各國政府並不會因國際上日益頻頻的跨國經濟活動而逐漸停止運轉。第三為轉形主義論,其認為全球化乃不可避免的風潮,各國政府與社會必將經歷轉形過程,以適應新的世界體系。Held表示主權國家並非已江河日下,也非無所變化,而是新「主權體制」將取代傳統國家的概念。Rosenua認為國家將不再是世界唯一的統治形式,因合法的權威已分散至地方、國家或區域的官方與非官方組織各國政府必須重組政治權力以因應往來日趨密切且複雜的世界趨勢(沈宗瑞譯,2002)

全球化影響的層面十分廣泛,舉凡經濟、政治、文化、公民社會關係等均受其影響。Waters似乎認為文化領域的全球化的程度會比經濟與政治的的全球化程度來得大。因資訊科技的發展導致日常生活中各個層面的壓縮、連結與互相依賴性的增加,跨國界的同質性與全球集體的意識常被認為是全球化最大的特徵。弔詭的是,相對於經濟與政府面向,全球化對文化層面的影響並不是印象中的同質化過程,反而常是刺激了在地文化的反思與創新的動力。雖然Waters認為文化全球化淩駕在經濟與政治的全球化之上,但卻也是碰撞出最多元的全球化層面(徐偉傑譯,2000)

參、本土化

本土意指具有非外來的特性,在地理層面上通常意指一群特定的人,於一定的範圍和界限內,賴以生長、居住的特定地域。人們強調本土的重要性,常起因於外來勢力,如土地、經濟、文化等的入侵,於是發揚本土以凝聚共識,阻擋外來勢力,以求保家衛國、獨立自主,突顯本土文化特色及尋回自信認同。在形塑歷程中通常涵括生活在該地域的人們對其歷史、文化、價值觀念、各項認知等,有一種認同、歸屬的感受,並能一起分享資源,解決面臨的共同課題(吳俊憲, 2009)。「本土化」乃以本土所累積、形塑的文化認知經驗,來擺脫、超越西方幾乎獨尊的知識體系,甚至建立一套特殊的理解、詮釋風格,使本土的知識體系得以正當化的過程(葉啟政,2001)。

本土化的主要內涵是在於參考本土傳統性的文化磁滯效應之前提下,對西方現代的諸多概念與命題來進行「歷史/文化質性」的反思,以分辨、理解和解釋該社會與人們之行為的適用性。同樣的,以此方式檢視本土傳統的多概念與命題,來決定運用於本土現代的適用性。以經驗實徵的角度來看「本土化」過程,當我們就概念與命題以及文化殊性來分辨判定時,已不是過去的本土或現代的西方,而是文化「混合」特質的「現代性」(葉啟政,2009)。鼓勵生長在該特定區域的人們關心自己成長地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生活、教育、經濟、政治等議題的情境脈絡變遷與發展。此外,必須與外來的一切互動頻繁,而非自我封閉。於上述兩者交錯進行的同時,尋求一個發展的平衡點,此過程即本土化的重要內涵(吳俊憲,2009)。本土化也是本土族群及地方對本土傳統的重振與發揚,亦即以族群與地方兩個面向來界定本土化,故兼融本土民族與地方特質等內涵,具有各地方的特殊性,異質且多元(洪雯柔, 2001)  

參、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融合

受到全球互賴與競爭的影響,培養學生理解國際互賴關係,吸收世界文化與科技等知識,並轉化為自己的一部份,日後在國際的競爭與生活上,方能傳播本國文化與科技以造福世界。本土與世界是相互影響的,兩者間的互動過程與結果,常依其互動屬性與時空背景而有不同變化。本土與世界互動時,需有過濾的必要,才能展現本土特性,符合本土需求,此為將世界化為本土的過程;本土在增進其與世界各部分之互動,向國際學習,在期望吸收他國經驗、知識後,企圖以本土影響他國,將本土文化向外推展,以獲得他國的認同或採用,此過程便是國際化。是故,本土化要反映國際狀況,國際化也要保有本土基礎(黃政傑,2006)。

-    在探討本土化議題時,我們必須承接「自己的歷史傳統」及面臨「全球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兩個面向的歷史視野。其中「文化移植」並不能「直接架接」,而是兩種文化的融合與轉化(鄒川雄,2009)。過份強調本土化,否定外來文化帶來的影響,民族主義的情緒很容易被煽動。因此,在全球化的風潮下,我們首先順應它,同時在不損害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全球化的驅勢來擴大民族文化的影響力,透過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對話,使得本國文化得以真正與國際接軌(王寧, 2003)

全球化的風潮起自西方世界,這股風潮在臺灣早期社會又以美國化為全球化典範,在此情況下,臺灣社會文化常將歐美文化直接套用上來,而忽略了檢視這些所謂的先進國家的文化是否適用於臺灣的風俗民情中。因此,臺灣社會的文化認同不能只一昧尋求現代化、全球化的風潮,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在地的文化內涵加以融合與轉化,成為獨具臺灣特色,又可站在世界舞台的臺灣文化。

伍、結論

臺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臺灣承襲著荷西文化、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等,近代因經濟、社會變遷的緣故,有為數不少的外籍配偶紛紛融入臺灣社會,使原本就是多元化的臺灣更加多元。職是之故,臺灣有充足的文化條件可經融合、轉化,並保留特色元素進而邁向國際舞台。筆者認為要將臺灣文化元素推進國際,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文化認同應紮根於教育

文化價值理想的傳承是現今教育的迫切問題,我們除了重視全球化的國際觀之外,更應藉由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否則培養出所謂的後輩,充其量只是歐美霸權文化的追隨者,卻失去了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與情感(劉阿榮,2007)。因此,臺灣的文化教育,除了強調全球文化學習和理解,以認識全球、理解全球外,更不能屏除教導學生了解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任務,其中涵括認同台灣、理解台灣,以導正忽視本土文化的偏差。

二、文化融合應來自於差異文化

不同生活經驗的差異文化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根源。階級不公的現象原本就存在我們的社會中,學校也是社會階級的產物,是文化再製場域,只以單一文化資本來做為學校教育發展的基礎,差異性的文化便無法交流。唯有廣納來自不同家庭文化資本背景的學生,在民主、有彈性且開放對等的空間,交流彼此的學習經驗與成果,才能跳脫既有的藩籬。師生能與其他不同文化資本背景的人物對話、分享,不僅能超脫學習上的迷思,更能擴展學生對現實視野的看法與批判,使不同家庭文化資本的學童,均有獲得成長的機會。藉由認識不同論述的意義及其價值,跨越學術及文化邊界,解除以優勢文化的獨霸性(陳冠州,2009)。近年來因社會結構的快速改變,來自全球不同文化的加入,使得臺灣社會文化的差異更勝以往。因此,更需要平等的文化融合來穩定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文化應生根於本土發揚於全球

外來的強勢文化有其優勢之處,固然銳不可當,但真能使本土文化毫無生存的空間?是否需要完全拒斥強勢文化的滲入,才能顯現道地的文化特色?一個有特色且能展現其獨異性質的文化,必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近幾年臺灣的電影產業能有所增色,就是以外來的工具性優點來傳達本土的文化特色,締造不少票房佳績。而這些感人的電影故事情節,不就是取自於我們的歷史,不就是來自我們的生活文化嗎?因此,促進全球和本土互動交流,方能保留有意義的本土文化生活,並將獨有的特色文化推展於外,使臺灣成員也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文化公民。

文獻參考

王寧(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沈宗瑞(譯)(2002)。Held, D.著。全球化衝擊 : 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吳俊憲(2009)。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雯柔(2001)。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南投。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

孫治本(譯)(1999)。Beck, U.著。全球化危機 : 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徐偉傑(譯)(2000)。Waters, M.著。全球化。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陳冠州(2009)。本土認識與全球觀在社會學習領域權利 / 知識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未出版,高雄。

黃政傑(2006)。教育本土化之新思維。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頁1-24。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俊龍(譯)(2003)。Faulks, K.2000)。公民身份。臺北市:巨流。

楊雪冬(2003)。全球化 。台北:揚智文化。

鄒川雄(2009)。西方古典人文教育及其現代轉折教育本土化。載於鄒川雄, 蘇峰山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頁429 - 47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

葉啟政(2009)。全球趨勢下學術研究「本土化」的戲目。載於鄒川雄, 蘇峰山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頁1 - 2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阿榮(2007)。全球化時代兩岸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挑戰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載於劉阿榮等主編兩岸四地的公民教育(頁253-264)。台北:師大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