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五國之高級中學入學管道分析

白莉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t0513@slsh.ntpc.edu.tw

黃信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ming6489@ms77.hinet.net

 

壹、前言

世界各國的教育與學制都是歷經了多次改革、嚴謹且慎重的制定,其升學管道除考量地方民情與公平,亦有值得讓人反思的部分。程介明(1997)曾將香港、日本、南韓、中國、新加坡及台灣六個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地區,合稱為「儒家文化系統」(Confucian systems),除地區接近以外,更是非常重視教育,視教育為個人需求和國家目標達成的重要關鍵,其升學競爭問題亦非常嚴重(楊思偉,2000)。香港雖以回歸中國,但實行一國兩制制度,在教育上不干涉原本運作,因此本節分別探討香港、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及新加坡五個鄰近國家其中等教育的學制、升學考試與入學管道的方式,據以作為我國的參考。

貳、東亞五國的高中入學管道

一、香港

香港回歸前的學校制度大都與英國相似。可分為二至三年幼兒教育,接著六年小學教育,三年的初中教育(中至中三)與二年的高中教育(中四至中五),二年大學預科(中六至中七),三年大學教育程介明,1998單文經、曹常仁、鄭勝耀,2000

香港回歸後,香港政府推行一連串的教育制度改革措施,包括母語教學、一條龍辦學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學、幼稚園學。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9月向政府提交了《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並逐步推行教育改革。教育統籌局於2006年至2007年新學年針對中新生,逐年將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亦即在2009年推行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與世界主流制度接軌,同時整合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為香港中學文憑,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

教育統籌局在20052007年分別修訂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其中一個改變是採用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成績調整其所屬小學的之後的小六校內考試成績,以得到更精的數據。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成績每兩年取樣一次,並取最近兩年的成績。另外是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生可向兩間中學申請入學。

在新學制下,所有學生均有機會修讀中六,透過均衡而寬廣的高中課程,讓不同能力、興趣和性向的學生能夠盡展所長。完成新高中的學生只須參加一個新的公開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以取代現時的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香港中學文憑將在2012年舉行第一屆考試,其考試報成績的等級與模式,將有別於現時的中學會考,日後僱主將能更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和表現,從而聘任最適合的人才。將成績在水平參照的報模式下,學生的成績並不會受同一次考試的其他考生的表現所影響,也沒有分及格或不及格。在新高中課程下,學校會鼓勵學生建立學生學習概,就學生在其他學習經歷、在校外所獲得的奬項或成就以及自述方面,提供補充資料。這樣,僱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全人發展方面所達到的成就和參與的活動。在工作的編排上,就更加能夠人盡其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1)。

綜合上述,香港的學生在中學時期是屬於免試、一貫的入學制度,為了減輕壓力且合理分配社會資源,逐步增加高等教育的受教機會,以六成為目標(郭俊男,2009),香港當局及相關教育人員企圖在教育新制上找到答案。

二、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正式引進6-3-3-4制,由美國式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目前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日本中等教育課程改革約每10年進行1次,而課程改革的內涵皆透過文部科學省所修訂公布之《學習指導要領》來呈現,新《國中學習指導要領》於2008328日公布,擬訂2011年度開始正式全面實施;而新《高中學習指導要領》於200939日公告,預定2013年開始全面普及(林明煌,2009)。

日本的高中入學制度,公立學校主要以「學區制與聯考併設制王世英等,2007;王家通,2003;楊思偉,2000進行,私立學校以「單獨招生」為主;另有「推薦甄選制」及「一藝入學制」等多元入學管道。「學區與聯考併行制」以畫分學區範圍,一個學區內通常有27所高等學校,考生不得越區報考,採取入學考試和加計在校成績的「綜合選拔」或「單獨選拔」制,一般考試成績占70%,後者稱為「調查書」占30%,記錄學生的學科成績、操行和群育成績,在「綜合選拔」制中,考生參加入學考試,學區先錄取足額招生人數,再依志願、戶籍、成績S型分配至高等學校;而「單獨選拔」制即考生針對單一高等學校提出報考志願,再依成績決定錄取與否。綜合選拔制的學校排名模糊,希望藉此不再突顯明星高中的地位,卻因此無法吸引學生就讀,使單獨選拔制逐漸受到重用。

私立高中以單獨招生為主,數校聯合招生為輔。各地區的升學名校是學生競爭的主要目標,私校為了留住學生,通常會提早招考;並且在日本有所謂的「默契」,由私立高中先行招生,考生在填寫報告書時要在「單願」與「願」擇一,單願表示以私立高中為唯一目標,願則代表會再報考公立高中,且考上公立高中就一定要就讀,因此在這樣的默契之下,保障了私校的權益,建立責任觀及誠信原則。

推薦甄選制則以口試、作文、特定學科、性向測驗與報告書、推薦書作為錄取之判斷,錄取合格者就不得參加其他入學考試,以保障考生權益;一藝入學制及特殊專長入學制,只要考生提出一項專長證明,通過即可入學。

日本的高中階段,高中與高職的分別與落差不像我國之大,入學考試因隸屬於地方政府,因此辦理方式稍有差異,除了競爭私立高中的考生會面臨極大的考試壓力外,就讀高中的升學率已經高達98.2%,為歷年來最高(日本文部科學省,2011)。

三、韓國

韓國的學制為6-3-3-4制,1945年光復以來,韓國初中、高中升學考試競爭日趨激烈,成為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引起全社會對學校教育的不滿情緒,受到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嚴厲批評董向榮,2009;葉芳君,2011。為解決這一難題,韓國政府在取消初中入學考試錄取制度的基礎上,從1974年開始推廣高中「平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學校間、區域間教育和設施的差異,提高高中教育品質,完善中等教育制度。

「平化教育」是指平衡、標準化的教育,中小學教育品質在達到標準、均衡的基礎上實現統一和公平。這一改革的實現形式包含高中通過推薦、書面材料、區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學生。但到2002年,韓國人力資源政策委員會(2008229日與科學技術部合為教育科學技術部)出人意料地猛烈抨擊平化政策,認為韓國實行高中平化,教育平衡度雖有所提高,但卻使教育的多元性與豐富性下降,而使私立學校事實上已公立學校無差別,因此阻礙了學校間的競爭

韓國政府為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從過去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發展,為了保證國民都能接受高中教育,韓國取消了初中升高中入學考試,韓國高等學校雖已幾近12年教育,但仍不是義務教育,入學分區聯合辦理「選拔考試」方式進行,分區以「道」為範圍,禁止越區就讀,招生區域內的公私立高等學校舉行聯合選拔考試;唯有特殊目的高中可接受學生越區就讀,隨著高等學校招生時期的不同,區分為以下四種學校:

(一)職業技術高中

中學校畢業生可任選自己希望就讀的學校,依選拔考試成績分發,職業技術高中在前期實施分發,合格者就不得報名普通高中,相當於我國的高級職業學校。

(二)普通高中

設置包含公私立的高等學校學區,學生經過選拔考試確定入學資格後,按照學區以抽籤方式為學生分配就讀學校,普通高中在後期實施分發。

(三)特殊目的高中

選拔考試合格者可任意申請全國特殊目的高中,由學校按照選拔考試成績,實施第一批招生分發工作,未獲特殊目的高中分發錄取者,則到後期分發時推薦到普通高中。

(四)特殊技能者選拔

選拔具有體育特殊技能者,人數限制在學校招生名額的3%以內,普通高中以學區分配為原則,職業技術高中則按學校進行選拔分發。

2009年韓國小學升初中升學率達99.9%,初中升高中升學率達99.6%(葉芳君,2011)。同時也對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進行了改革,引進美國的大學入學資格考試制度,將大學統考改為「大學修學能力考試」,注重學生的人格與能力培養。

四、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學制基本上為6-3-3-4制,但有少部分鄉鎮實施5-3-3-4制,及實驗性質的5-4-3-4制;民國38年中共政權成立後,其教育受政治、經濟的變動而左右搖擺不已,中華人民共和國模仿蘇式教育,改革開放後開始回歸,中小學教育採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規定學齡兒童均要接受小學和初中教育(王家通,2003),部分富裕地區例如浙江已經開始考慮採用十二年制小學到高中免費教育體制,大學入學制度方面如今主要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同時實行考制度選拔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中國大陸從1985年後的初中畢業生進入高中必須經過「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簡稱中考),依據考生成績高低擇優錄取與分發(鄧澤軍,2006)。通常由省級考試機構出題,中考的全稱也依地區有所分別,在北京地區被稱為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廣東地區則稱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北京地區的高中多元入學方式主要分為提前招生錄取與統一招生錄取兩種,但如在兩種管道成為完成招生計畫的學校可採取補充錄取的方式辦理:

(一)提前招生錄取

提前招生錄取主要在招收藝術類、體育類的專長生,以及有實驗任務的普通高中和開設特殊專業的學校,經過市教委批准同意後可提前招生。

(二)統一招生錄取

統一招生錄取將依據德、智、體三方面全面衡量的原則,依照考生填報的志願順序擇優錄取,直到各招生學校錄取額滿為止。

(三)補充錄取工作

在統一招生錄取結束後,再統一辦理補錄審批手續,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根據學校情況和自身條件自願選報補錄學校。

中國大陸的中考壓力相當大,競爭激烈,也因為只要能通過中考進入重點高中,對於升大學的錄取率就大大提高;也因中國大陸幅員廣大,教育部在1985年將考試下放到縣市層級。

五、新加坡

新加坡學制為6-4-2-4制,教育制度複雜,與英國相似。小學教育為強制性,六年級末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小學離校會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PSLE),考試包括4門主課,根據考試成績學生將可以進入不同的學校,選修不同的課程。通過後,繼續讀中學,中學課程分為四種(柯新治,2003):

(一)特別課程(Special Course

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可以為第一語文。

(二)快捷課程(Express Course

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三)普通學術課程(Normal Course

5年制課程,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後可以修讀第五年的課程,然後與其他課程學生一起參加劍橋普通文憑考試。

(四)普通技術課程(Normal Academic

45年制課程,學生有英語和數學兩門主課,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就讀四年制課程的學生可直接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文憑GCE "O" Level考試,而就讀五年制課程的學生則會在第四年參加普通教育文憑初級GCE "N" Level考試,成績優良的學生可升讀中學第五年課程,準備參加教育文憑GCE "O" Level考試。完成會考後學生可選擇進入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工藝學院、兩年大學先修班、或中央學院三年大學先修班就讀。

新加坡為多種族的國家,在中小學實施雙語教學,並菁英主義(楊靜子,2004,透過考試機制篩選出適合不同課程的學生,以往遭受討論批評的小四分流,自2004年以來,政府已將EM1EM2源流合併。2008年,EM1EM2EM3源流的分流制度已廢除。現今的制度是以學生的母語、數學和科學程度,個別選修擇適合自己的源流課程。新加坡的中學入學制度即透過考試,在加上新加坡政府從1992年起每年發布中學排行榜,根據每所學校劍橋普通文憑考試的成績排出先後,做為學生入學的參考。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的畫,希望大學生的就學比例在2010年達到25%,並在2015年增加到30%,為新加坡各產業增加人才(新加坡教育部,2006。對照2011年的統計資料,為26%。(新加坡統計局,2011

参、東亞五國與我國之比較

綜合上述,各國入學制度鮮少以一次共同考試成績做為入學之唯一考量,國中階段的在學成績或在校表現,大都成為入學的重要依據之一,甚至是個人的各項表現,亦作為參酌考量姜博彥,2003;陳天寶,2001。東亞地區高中的入學方式變異較大,有採用考試入學,有計在校成績,也有以其他方式篩選學生入學者,以適應學生的多元智慧與多元入學能力。我國近年來實施多元入學方案,計國中在校成績之考量,也頗符合世界潮流;香港急欲轉型,但其結果還無法得知;日本高中入學制度重視多元學力與個性化教育的理念,相關配套政策的推動,適當採納在校成績,具客觀性與公平性,以確保學生學習品質;韓國欲提升高中素質,也正進行教育改革,但亦注重學生的特殊專長之升學保障,且成效良好;中國學生競爭激烈;新加坡更是於小學四年級進行分流,徹底實施菁英教育。這些不同國家的教育政策與升學管道,都值得作為我國落實高中職入學制度與評量方式之參考。

茲將我國與東亞五國的中學入學管道整理於表1

 

1 東亞五國與台灣中等學校入學管道比較表

國家

台灣

香港

日本

韓國

中國

新加坡

學制

6-3-3-4

6-3-2-2-3

6-3-3-4

6-3-3-4

6-3-3-4

6-3-3-4

6-4-2-4

義務教育

9

12

9

9

9

10

考試入學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學區與聯考合併型

實施學區聯合會考

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1.普通教育文憑初級

2.劍橋普通教育文憑

主要招生管道

1.免試入學

2.申請入學

3.甄選入學

4.登記分發

 

1.一貫教育的免試入學

 

1.學力檢查

2.學校推薦3.調查書

4.中高一貫教育直升

5.特色選拔

6.考試入學

1.免試入學

2.特殊高中進行聯合會考

1.考試分發入學

1.申請入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參考文獻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1)。教育資料統計。2012115日取自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2/02/06/1315583_1.pdf

王世英、溫明麗、黃乃熒、許文光、陳昺菎2007)。外籍配偶子女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課程與教學研究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

林明煌(2009)。日本小學新「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與其內容的探討。教育資料集刊,4161-96

柯新治(2003)。新新加坡:南海之珠的經濟與社會新動向。台北市:天下文化。

香港統計年刊(2011)。教育資料統計。2011112日取自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lication/general_stat_digest/B10100032011AN11B0100.pdf

郭俊男(2009)。以創新指標分析美國、新加坡、香港、丹麥教育現況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天寶(2001)。臺北市公立高工多元入學學生智育成績之比較研究。國立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北。

單文經、鄭勝耀、曹常仁(2000)。香港教育。台北市:商鼎文化

程介明(1997)。教育的回顧。載於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下冊)。香港:三聯。

程介明(1998)。訪談紀錄。91日,香港,香港大學。

新加坡統計局(2011)。教育資料統計。2012218日取自http://www.moe.gov.sg/education/education-statistics-digest/files/esd-2011.pdf

楊思偉(2000)。日本臨教審後的教育改革評析。教育研究資訊,8(1)24-37

楊靜子(2004)。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困窘之探究:以香港、新加坡為例。比較教育,5640-69

葉芳君(2011)。韓國終身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市。

董向榮(2009)。南韓:創造奇蹟。香港:城市大學。

鄧澤軍(2006)。試論中考聯招制度的困境與對策。遼寧教育研究,200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