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男女有別?」融入課程教學談國小學童對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

黃竹君

國立台東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a321114@yahoo.com.tw

壹、前言

    華人的傳統觀念重男輕女,自古「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根深蒂固,認為男性應負擔家裡經濟重任,出外工作打拼;女性負責家務與教養子女,面對教養下一代已不自覺的複製傳統性別文化觀念,無形的將職業性別分工,且認為需長時間耗費體力的工作,譬如水電工、機長、警察、廚師、消防員…等由男性擔任;而需要謹慎細心與耐心的事務,如老師、護士、秘書、褓母…等則由女性處理,對於此性別的刻板印象已定型。

    然而,男女之間的差別,除了特質以及生理構造之外,學校教育、家庭教養以及媒體的傳播,也是影響學生對於性別職業有無男女之別的重要關鍵。現今資訊傳播速度快,新聞媒體、電視廣告充斥在生活當中,時間一久無形中會內化媒體所建置的性別意識形態,產生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大眾媒體無遠弗屆,其影響力深入到每地區與家庭生活,而家庭是人一生學習的生活場域,家人關係、想法、價值態度彼此互相影響,相處過程中也建構對兩性的觀念與態度(徐西森,2003)。顯示學生所形成的性別刻板印象深受社會文化、視聽媒體以及學校和家庭的影響,進而產生對性別分工的刻板印象。現今社會上雖然推廣性別工作平等,但在生活中還是能夠發現在職業方面「男女有別」的分工現象,學童對於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貳、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一、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是一種對兩性行為或活動模式的期待,也就是社會對個人所期待的性別行為,或是理想的男女行為標準(李惠茹、唐文慧,2004)。換言之,也可以說是性別所反映出來的角色期待,不同性別的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根據社會和文化被教導、要求遵循符合其性別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游美惠,2001)。並在不同的社會角色和位置中,表現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使其符合社會的性別角色期待,男、女性的性別區隔,也因性別上的不同特質與功能而產生差異。性別角色包含多元的面向,其主要受到生理、認知、增強三個因素的影響(洪淑敏,2003)Hustion(1983)曾提及性別角色的內容包括以下的層面:

1.     生物學上的性別:生理上的不同而產生的性別差異。

2.     活動和興趣:包括玩具、遊戲、職業、家務工作以及成就領域,例如語言、數學和空間能力…等。

3.     個人、社會屬性:包括個人人格特質和社會行為型態,例如攻擊、支配性、依賴、養育性等。

4.     性別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包括朋友、性伴侶、模仿或認同對象,及依附對象的選擇皆是性別化的指標。

5.     典型和象徵的特性:是指隱含性別化的手勢、非語言行為、語言型態及象徵的型態和屬性。例如:姿態、聲音大小(引自周淑儀,200010-11)

綜上所述,性別角色的內容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包含很多不同的面向,除先天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其他皆是來自社會化的影響,透過社會化的過程使表現符合社會所期望的性別角色。

 二、性別刻板印象

    男、女性除生理上的不同差異,其特質也各不相同,在性別特質的研究中,將其分成兩類,分別是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男性化特質一般傾向於工具性、能力性的,而女性化特質則是傾向於溫暖、養育性的方向及情感性的(李偉斌,2010;周淑儀,2000)。此不同特質也影響了兩性對職業的選擇。

    刻板印象是指對社會某一特定群體中的人,強烈地過度類化(劉秀娟、林明寬()19966)。而性別是一種社會建構,男、女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因為生理構造不同而決定的,在於人們如何看待這些差異(俞智敏、陳光遠、陳素梅、張君玫()1995)。性別刻板印象則是社會及個人對男性、女性的性格特質所做的分類,根據不同與相同性別的人所擁有特徵、行為及規範的穩定看法(李卓夫,2000)。換言之,也就是男、女兩性對性別對行為刻板區分的心理傾向(張春興,1995)。刻板印象存在生活中各個地方,對於既定的特質產生固定的想法,電視媒體、廣告、玩具,甚至是教科書…等,皆表現在社會行為中。例如男生的玩具應該是槍、玩具汽車或是模型飛機,女生玩具應是洋娃娃、扮家家酒模型;或是教科書中的圖片洗衣煮菜的一定是媽媽,看報、出外工作的是爸爸…等,性別分工使女性成為家庭主婦或母親,主要的生活場域在家庭而男性則成為負擔家庭經濟重任,養家活口的人物,生活在公眾場合和公司的世界裡,形成如此的意識型態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深(游美惠,2001)。在性別刻版印象的性別角色中,女性被期待成為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男性則被期待為職業性的角色,社會階級論認為男性角色是社會支配者,女性角色是社會從屬者,地位的高低不同強化了性別的刻板印象,此現象延伸到家庭以外的社會工作角色分配,而產生了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蔡瑞真,2008)

 

參、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一、男女平權概念受限於傳統觀念

自古「男女有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是傳統社會中建構的想法,認為某些職業是適合男性來做,某一些視為是女性的工作,並且看輕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因為過去只有男性被允許可以進入職場工作,而女性則被視為是照料家務的人,很少佔據高階層的工作,也很少進入需要大量勞力的低層職業(張如慧,1997)。隨著時代的變遷,推廣兩性平權觀念於社會中,男、女兩性的角色地位逐漸在轉變,有些微的改善與變化,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角色面臨挑戰,但某部分的性別刻板印象還是深植在觀念當中,存在生活上的各個地方,使兩性有不平等的現象。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限制了男、女性在工作上的選擇範圍,使勞動市場的性別分布有失衡的現象,而形成「性別職業隔離」,此現象包含水平隔離與垂直隔離兩種,前者指某些職業的從業者,以特定性別占大多數;後者則是各種職業,在不同的職業階級出現分布不均的現象(李惠茹、唐文慧,2004)。面對各種職業的性別比例,卻仍然可以見到以性別區隔職業的特性。有些研究甚至指出男女生在選擇職業與職業態度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男生選擇大都偏向探究型較多,而女生的選擇則是偏向社會型方面的,可以明顯看出男女性在職業的選擇上受制於性別的刻板印象(蔡雅惠,2002)Simmons (1990)曾指出男女生在對於感興趣的職業上,仍有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且會使他們對於就業機會的擴展有所顧慮與限制(引自蔡雅惠,2002)。侯鳳珠(2002)的研究也曾指出學童在職業刻板印象,會因性別、父母期望、年級、不同地區而有顯著差異,顯示職業刻板印象會因其因素而有所不同。社會上對男、女性的特質存在著刻板印象,使男、女性受到不同的增強與性別期待,因此使職業的選擇深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張如慧,1997)

 

二、男女平權概念受限於社會文化

(一) 媒體的對待

    科技的進步,無時無刻都可接受到來自各地不同的資訊,除了電視,網路更是現今最不可或缺的通訊系統之一,透過網絡連結接收資訊外,媒體也是生活上休閒娛樂的工具,且深深著影響人們的性別刻板印象。例如電視廣告的設計,有關清潔用品、醬油廣告、奶粉、瘦身產品皆是以女性擔任主角;汽車廣告、提神飲料、房屋仲介…等則是以男性為主軸。另外,電視連續劇的角色安排也是如此,女主角嫁為人婦之後,多在家相夫教子,以家庭生活為重,或是遇到危險時一定是由男主角出面相救才獲得自由,呈現女性是柔弱、被欺凌的一面;而男性擔任主角時,常常是以領導人物或是具有專業性的角色出現,表現出勇敢、富有智慧的一面。由以上情況來看,男性多扮演具有權威、主導性的角色,形象多是認真、嚴肅、擅言詞的;而女性多是以母親或家庭主婦的角色出現,扮演照顧、溫柔具有耐心的角色,此影響窄化了人們對於男、女性的性別想法與行為,也使其對兩性的觀念產生改變(吳翠珍,2004)。而會產生這樣的差異,是因為人們對男、女性的內在特質有基本的假定,刻板的從事不同的活動(劉秀娟、林明寬()1996)。游美惠(2001)曾提及媒體的傳遞對學生的性別意識形態影響很大,尤其是媒體在性別社會化的過程,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二) 社會的期許

    Susan A. Basow(1992)曾提及男性、女性在行為以及性格方面的差異,大多是由於社會因素所造成(劉秀娟、林明寬()1996)。某些職業大多由男性擔任,另一部分大多為女性,此種現象稱為「性別區隔」(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2010)。換言之,勞動市場是由不同職業所組成,依性別而有所區隔的現象,稱為「職業的性別隔離」(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by gender),此現象即是指某一性別的人口,大量集中於某種行業的情形,就業者依照傳統職業性別的刻板印象,選擇符合社會其性別角色的職業(李惠茹、唐文慧,2004)。顯示職業的選擇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男女性的性別區隔,在父權形態的社會下扮演著不同角色,受制於社會對個人的行為期待,而逐漸複製了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社會化的影響,使兩性的關係差距越拉越大。

(三) 教育的塑造

1.      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一生中最初的學習場所,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期是家庭教育影響的關鍵期,兩性教育始於家庭,父母在子女發展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康雅玲,2005)。父母教育孩子的態度與行為,皆深深影響孩子在未來的發展。林玉惠(2005)的研究發現家長對學童的性別角色教養態度會產生影響。孩童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觀察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或當作學習的對象,因此父母對孩子性別角色發展的過程影響甚。

2.      學校教育

除了家庭之外,學校是人們第二學習場所,出生之後深受家庭教育影響外,另外影響最深的即是學校的教育,學校教師及校園空間皆影響學童對性別方面的刻板印象。以校園空間來看,過去學校的空間無遵循兩性身心差異設計,也未考量男、女性可能在性別使用上的影響(湯志民、張淑瑜,2005)。畢恆達(2000)曾提及校園空間的規劃與教育理念息息相關,空間就像是語言,是社會的建構,若學校教育沒有對性別結構加以改善,則有可能成為複製父權社會的場所。從學校課程來看,「性別平等教育」列入七大議題當中,各領域透過教師的引導與課程的設計,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可以使學童對已有的性別刻板印象逐漸改觀。

(四) 個人的特質

傳統社會觀念總是認為女性應具備溫柔賢淑、順從、耐心的、文靜、細心的…等女性化特質,而男性化的特質應要具有勇敢、獨立、粗獷的、剛強的、武斷…等,如此性別特質的差異觀念普遍存在社會中,而形成了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個人在進行選擇職業時,容易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使選擇的範圍和方向受到侷限,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指用固定或過分簡化的概念來了解,將職業依照性別分門別類(蔡雅惠,2002)認為某種職業只適合某一性別,傳統觀念的性別角色想法,會使個人容易傾向選擇符合社會所期待的職業。然而,職業應是依照個人特質來做選擇,若以性別來分類,則容易使不符合其職業特質的男、女性受挫更大。

 

三、男女平權概念的轉化契機

(一) 介入的時機

    兒童的性別角色發展早,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開始於6-8歲,9-13歲會受到同儕力量影響而有不同想法與觀感,Gottfredson(1981)認為兒童在進行選擇的過程,會受到性別、自我概念和職業聲望的影響,而產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引自侯鳳珠,2002)。兒童是性別角色發展的關鍵期,生理或社會化的因素會影響兩性行為的差異,李偉斌(20105)也指出學童在6-10歲會開始發展個人信念的能力,約在9-10歲會開始廣泛的意識到族群和性別的刻板印象,使其逐漸形塑對性別角色的概念。且中年級學童正值發展性別角色概念的關鍵期,因此本研究對象選擇以四年級學童為主,並設計相關課程進行教學。

(二) 教材的規劃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逐漸改變,但面對某些行業,在某一性別的比例總是會大多數,於是容易產生性別方面的刻板印象,讓人誤以為這些工作是需要男性或女性來擔任會比較適合,做事細心溫柔的一定是女性嗎?需要專業技術的操作一定是男性嗎?為了讓孩子能有性別平等的觀念,並從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的各行各業作切入,藉由視聽媒體的報導、討論以及反思,來讓孩子了解社會上各種職業是沒有性別的限制,並且從中了解工作的專業在於態度與負責,不能從性別來判定是否適合。

 本教學活動針對四年級的學生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綜合活動課程之教學,因為根據相關研究指出透過課程設計的教學,以及輔導能夠有效改善國小學童對既有的性別刻板印象。因此從新聞媒體的事件報導來進行討論,並以本校男性清潔人員的工作為出發點,來探討社會上職業男、女性別的分佈比例,讓學生進行反思,打破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了解能勝任各種工作在於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質而非性別。

(三) 教學的引導

    性別刻板印象常知覺的深入到各個層面,孩子的性別定型常受到家庭教育、大眾媒體和學校文化等各層面的影響,面對現今多元文化的社會,不僅在族群上、語言上甚至在性別上也需要有多元文化的觀念,本單元設計從職業部分切入,來與孩子探討職業與性別之間的關係,思考職業有無性別分,並且能有性別平等的觀念,透過提問學生發現生活中有某些職業男生/女生的比例偏高,並且開始思考產生這樣的原因為何?此話題引起孩子的不同想法,開始對職業有無性別分產生懷疑,以及職業是否應該限定在某種性別之上?孩子與原有的性別刻板印象產生衝突,再透過自製短片與媒體新聞短片介紹不同的職業性別例子,讓學生開始重新思考職業與性別之間的關係,自製短片中的內容是本校廁所清潔人員林先生的故事,和學生平時在校生活息息相關,透過林先生的例子來和學生討論,讓學生了解到要勝任這份工作不是由性別決定的,而是需要細心、認真、用心與負責的態度,也能理解職業是和所具備的特質有相關。

(四) 教學的回饋

以往認為溫柔、耐心、細心、愛乾淨是女生的專利,勇敢、有體力是男生的特質,提出男生能否擔任護士?女生能否勝任開火車一職?醫生是否應由男生來擔任?…等根據以上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透過職業與性別的討論與省思,學生開始發表不同的意見,並從討論中了解到不同的想法,且藉由討論以及社會上各性別不平等之現象,來突破孩子對於性別定型的想法,雖然性別有男女之分,但職業所需特質不同,個人所喜歡的興趣也不一樣,從彼此的討論與反思,學生能夠了解到職業與性別之間的關係不在於性別,而在於其工作態度與職業所需具備的特質。

 

肆、國小學童對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

    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學童未來在職業上的選擇,除了本身的職業興趣之外,選擇的原因受到不同面向的影響,依據臺灣博士論文系統、期刊等研究資料的蒐集,針對國小學童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列出相關文獻,探究其影響因素。

4-1

各文獻對國小學童職業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

作者

論文題目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洪志欣(1995)

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望、職業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

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國小學童

內容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1. 職業刻板印象與低職業聲望評定間存在某種正向關係。

2. 職業興趣、職業拒斥及選擇原因,會因城鄉、性別、年級而有所差異。

3. 對男性之職業刻板印象因城鄉而有所差異,在性別、年級方面則無顯著差異。

4. 對雙性化及女性之職業刻板印象因城鄉、性別、年級而有所差異。

張瑾瑜(1996)

國小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

國小二、四、六年級學童

問卷調查法

1.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性差異,男童顯著程度高於女童。

2. 國小學童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並不受其年級、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職業影響。

黃淑桃(1997)

生涯發展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涯成熟、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刻板印象之輔導效果

國小五年級學生

實驗設計

生涯發展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生涯成熟、職業自我概念有立即、持續效果,能降低其職業刻板印象。

蔡雅惠(2002)

國中小學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興趣之研究

國中二年級和國小五年級學生

調查研究法

性別、年級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興趣上有顯著差異,性別方面男生高於女生,而年紀則隨年級增加,有逐漸降低趨勢。

伍惠美(2002)

生涯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生涯覺察能力、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輔導效果研究

國小五年級學生

實驗設計

1.  生涯團體輔導活動對於降低實驗組學童之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上,具有顯著的立即和追蹤輔導效果。

2.  生涯團體輔導活動對實驗組學童具有正面的輔導效果,對其生涯覺察能力的提升、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降低有助益。

侯鳳珠(2002)

高屏地區國小學童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刻板印象之研究

國小三、六年級學童

問卷調查法

1. 不同性別、年級、地區學校的國小學童在職業刻板印象上有顯著差異,其中男學童高於女學童;鄉村地區學童高於都市地區學童。

2. 不同性別、地區學校和父母教育期望的國小學童在自我探索因素上有差異;且不同性別、地區學校、社經地位和父母教育期望的國小學童在職業探索因素上也有顯著差異。

李姿(2003)

團體輔導對國小六年級女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覺知效果之研究

國小六年級女學童

行動研究

1. 在兩性平等的表面下,對外在工作世界或個人職業期望存有職業性別刻板,造成可能原因乃是成員對人格特質的性別刻板及社會職場的性別區隔所致。

2. 本團體輔導對成員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覺知有所助益。

林玉惠(2005)

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分工、職業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

問卷調查法

1.  家長、學童在性別角色態度,及家長在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傾向於現代,且女生比男生更具平等態度。

2.  父母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具顯著正相關。

3.  學童性別對家務分工之主要效果達顯著性,女學童的家務參與高於男學童。

李淑芬(2008)

高屏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童職業偏好、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價值觀之研究

國小三-六年級學童

調查研究法

1.  六年級學童比其他年級較沒有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且較重視工具性職業價值觀。

2.  鄉鎮地區學童較具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及較低職業價值觀。

3.  多元職業偏好類型的學童較沒有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且具較高的職業價觀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觀以上文獻之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學童對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因素,包含了性別方面(男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高於女性);地區(鄉村地區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高於都市)、家庭社經地位、人格特質,以及社會職場性別區隔…等所致,以上因素影響未來學童在職業上的選擇,而導致男女兩性在職場上分布失衡的現象。因此透過生涯輔導或發展課程的進行,有助於改善與降低國小學童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伍、結語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兩性平等教育是融入各課程領域的重大議題之1998年將「兩性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列為重大議題,明定融入學習領域發展課程,並於2001年正式實施,2004年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後,2005年將「兩性教育」更名為兩性平等教育。學校教育推展兩性平權,主要是建構兩性適性發展與建立相互尊重的新文化,期望將兩性平權理念融入教育當中,破除不平等現象,並且透過學校課程的教學實施,促進男女的機會均等,建立和諧多元的社會(徐西森,2003)。根據相關文獻之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課程實施有助於改善學生對性別刻板印象之偏見,因此,本教學活動將職業刻板印象議題融入綜合活動課程中,讓學生對已有刻板印象產生衝突,並進行反思,且從學習單的回饋當中,可以發現學生對既有性別偏見產生改變,了解到各職業所需特質為何,並能具體寫下與說出,顯示經過課程活動的實施以及教師的引導,確實能有效改善學童所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普遍存在社會當中,雖有逐漸改善的趨勢,但仍可明顯見到其職業性別有所區隔的現象,或是因性別差異而有待遇不平等的情況,面對如此情形,期望從國小學童開始建立兩性平權觀念,職業不分性別,男、女性在社會上的位階應被重新定位,使職業的選擇範圍不再受限,並逐步改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情況。

 

參考文獻

劉秀娟、林明寬()(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原作者:Susan A. Basow)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2010)性別教育。台北市:華都文化。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型態、媒體視讀教育與性別教育。「第六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高雄市。

李惠茹、唐文慧(2004)。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91),29-52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吳翠珍(20047)。媒體的性別刻板印象。取自http://www.mediaed.nccu.edu.tw/teach/dl_file/activity/act_03/03_sexdistinction.pdf

洪淑敏(2003)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李偉斌(2010)。性別議題課程在兒童性別刻板印象改變效果之行動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51-30

俞智敏、陳光遠、陳素梅、張君玫()(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原作者:Pamela Abbott and Claire Wallace)。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5)

蔡瑞真(2007)。國中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面面觀。高雄市教師成長學苑97年度成果文集。取自http://teacher.ks.edu.tw/resule_file_1/97/26.pdf

蔡雅惠(2002)國中小學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侯鳳珠(2002)高屏地區國小學童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刻板印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如慧(1997)。多元文化社會的兩性教育改革從女性教師的性別角色談起。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邁向未來的課程與教學81-9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康雅玲(2005)國小學童家庭因素、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湯志民、張淑瑜(2005)。教育環境:性別與校園空間。教育研究月刊13693-105

畢恆達(2000)。校園空間與性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101-103

林玉惠(2005)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分工、職業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現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