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社會學所 E-Soc Journal

 ~  第三期  ~

1999.12.15 發刊

發行單位 :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地         址 : 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32號

 發  行  人 : 校    長  陳淼勝

 總  編  輯 : 所    長  齊   力

 編        輯 : 研究生  李俊彥、張娟華

 電        話 : (05)271-1001 ext 2340

  傳        真 : (05)242-7150


.

本  期  主  要  內  容

 

什麼是社會福利

社會科學論述形成的考掘:百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系譜學

本所學生之網站介紹 

 

 

回期刊總目錄 
 

本所同學之網站介紹

蘇健華   老人社會學

 李俊彥     社會學理論

劉一龍   醫學社會學

陳慈莉   政治社會學

徐國慶   文化與公共性

賴坤發   宗教社會學

   張娟華  兒童、婦女社會學 

廖鐿鈤          勞   工

方美玲   家庭社會學

     

        以上領域各由一位同學負責蒐集網路上相關資源,近期內將連結於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頁上,屆時歡迎對相同領域有興趣之讀者給予批評指教。

                                                    

.

什麼是社會福利

楊靜利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社會救助是最早的社會福利型態,1493年英國建立第一部社會救助法令,五百多年來仍是各個國家不可缺少的生活保障制度。社會救助乃是危險發生後的救濟,人們必需先面臨窮困潦倒或生命受威脅的情境,依賴他人再獲得重生的機會;社會保險則不同,在自助互助的辦法下,沒有人是依賴人口,人性的尊嚴可以得到維護。另一方面,社會救助財源為一般稅收,易與其他政府支出相互排擠(排擠其他政府支出或受其他支出排擠),而有社會福利拖垮財政之疑慮,或財源不足之擔憂;社會保險因有相當程度的繳費設計,不與其他政府支出相互干擾,相對較為穩定且不易動輒得咎。只是不管對未來如何未雨綢繆,終究會有不測風雲,許多人可能掉落出社會保險的保護網之外,社會救助仍需做為最後的防護,但我們應該致力於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險體系,逐步取代社會救助,而社會救助的重要目標之一,則是協助個人回到自助他助的社會保險體系中。

從海上保險以至於社會保險,人類互助的型態從商業保護、鄰里相持、宗教會社、逐漸擴展到政府的介入;政府介入的方式也從社會救助移轉到社會保險,提供一個普遍、預防式的保障措施。將這些措施排列起來,得到如圖一的關係,社會保險(社會安全) 介於社會救助與民間互助組織(商業保險或互助會社) 之間,往右邊擴張將縮小社會救助,往左邊則取代民間互助組織;社會救助由於是社會保障的最底層,只能向左移動;民間互助組織的主導力量是市場,可以活潑靈巧的無限延伸,所以左邊是一個開放的空間。由於市場開放的性質,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非完全的替代關係,社會保險的實施可能使得部份既存的民間互助組織不再需要,但基本生活的滿足卻會刺激人們尋求更上一層的保障,促進產生新的商品或組織,而市場的變化又可回饋影響社會保險內容的修正,彼此相互刺激共同追求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

  

 社會福利圖示.jpg (10691 bytes)

圖一 互助社會的型態

 

從社會互助的型態來看,就容易了解什麼是社會福利了。社會福利是社會互助的一種方式,政府在其中扮演比較積極的角色,包括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社會保險雖然繳費與給付之間不對等,英國1946年健康照護制度的改革擴展了原有的健康保險成為公醫制度,更打破原來繳費的設計,但就社會保險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來看,其繳費(contribution) 的精神非常強烈,如果將公醫制度等視為社會保險,恐易引起混淆,「社會安全」一詞似可以取代社會保險在社會福利體系中的地位,與社會救助共同組成社會福利的內容,社會安全則包含社會保險與非繳費性的普遍性現金給付,如英國的公醫制度。至於一些特定對象的津貼,往往是其他政策下的補償或獎勵措施,例如台灣的老農津貼乃是農業政策中用以貼補農民收入的辦法,法國的兒童津貼則負擔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任務,與社會福利制度保障全體國民免於受一般風險侵害的性質並不相同,似可不必納入社會福利體系之中。

台灣的社會互助力量相當薄弱,市場上的保險商品種類稀少,會社組織多屬宗教團體,雖然擔任部份的救助工作,範圍卻有限;在社會保險方面,全民健保是目前的主要項目,勞工保險與公務人員保險則聊備一格;社會救助主要內容為低收入戶的補助與急難救助,嚴格的規定、繁瑣的行政程序與被動的提供,使得社會救助也沒有發揮良好的功能,大部份的生活問題仍靠個人與家庭自行解決。社會福利不一定要很大或很小,但應與民間互助組織相配合,如果我們要的是一個小的社會福利體系,則政府應該積極活絡商業保險或互助會社的建立。

 

回到目錄

 

 

.

社會科學論述形成的考掘:百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系譜學

翟本瑞

南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並於北京組織強學會,提倡新學。1905年廢科舉,傳統知識論述與學術思維不得不隨之改變。扮隨著留學生返國,帶進新的思維方式與歐、美、日本的知識傳統,因而也澈底改變了中國知識份子的世界觀。扮隨著自然科學的引進,歐美及日本對社會科學各學門的討論,亦對中國思想界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傳統中國社會固然也有對經濟、社會、政治、法律、心理等不同領域的討論,但是,它們是在傳統思維的脈絡中來討論的,是在內聖外王的框架中,証立各自份位。更重要的是,它們不被視為獨立自主的領域,必需依賴其它論述才能加以討論。

翻譯引介將西歐對社會科學的諸多討論帶入中國思想界,其中,最重要的是透過日文的轉譯。在本世紀前半葉,中國思想界對西方社會科學的諸多論述生吞活剝,渴望大量吸收各種思想,不同主義及各種理論,都一知半解地援引用在對中國社會反省批判的討論中。本世紀後半葉,則是亦步亦趨地將歐美對社會科學論述的討論,較為深刻地表現在學術思辨中。較不同的是,自八○年代後期,台灣社會開始產生「社會科學本土化」的討論,它代表著一種新的論述形成,雖然,學界對「本土化」在觀念和態度上有諸多爭議,但它代表一種新的知識-權力結構,創發新的論述的形成。

「本土化」的論述不但表現在研討會中,諸如《本土心理學》等期刊亦以反省社會科學實際應用在華人社會為主要宗旨。此外,許多不同領域的實質研究,亦以重估本土社會為主要議題,兼而反省既有理論適用性的問題。經過十餘年來的努力,社會科學各界,亦已累積許多實質成果。當然,這並不表示「本土化」論述就是最好的研究取向,其間仍存在著其他問題。

面對廿一世紀的來臨,我們有必要檢討過去這一世紀,中國知識份子所型塑出的社會科學論述。它可區分為幾個不同階段,同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對立派別,也有著各自的表現;它們有著豐碩的成果,但也有著各自的盲點。總之,它是在知識份子的學術權力結構中,開展出其系譜來。

針對此反省,未來,我們希望討論下列幾個主題:1)釐清百年來社會科學在中國思想界的發展;2)近百來來,知識份子在中國社會中所面對的問題及其角色扮演;3)各個階段社會科學論述的主要特色及文化特性;4)其間的知識-權力關係;5)「本土化」的成果及其所具有的反省意義;6)社會科學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關心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思想家都應該針對這些主題有所反省。

回到目錄

 

我所規劃的網頁-老人社會學

蘇建華

八十七年底臺閩地區人口總計2,192萬9千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為181萬人,占8.26%;已超乎世界衛生組織所謂的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7﹪以上時)。依據行政院經建會對未來全台灣人口的推估,民國110年全台灣地區老人人口將暴增至370萬人佔總人口14.68﹪。因此,老人問題探究雖然已有大量的資料及研究的發表;在將來,也必是各項專業領域的主要議題之一。規劃老人社會學網頁,乃希望藉此來增進本身對此重要領域的了解,除了資料的蒐集之外,更可藉由訪客的意見,提昇資料及自己的知識水準。

與老人相關的主題甚多,在規劃時除一般性的主題外,僅依個人興趣及認定其重要性來選定初期資料蒐集的範圍,大致從老人療養及老人福利方面著手;因為台灣地區除老人人口數日漸增加外,老人本身的人口結構也將因醫療科技的進步,其壽命也會延長且人口結構日漸老化。行政院經建會的推估,自1911年至2021年老人人口將由134餘萬人增加至370餘萬(增加2.76倍),而其中八十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由16萬餘人增加至76萬餘人(增加4.75倍)。故高齡老人是未來老人人口中成長最快的一群。由於高齡老人的身體依賴高出其他老人甚多,其人口結構快速的成長、快速的增加將更加速台灣地區對於老人長期照顧需求。依先進國家的經驗,隨老人人口的增加,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礙的老人人口將急遽上升繼而對醫療服務與長期照顧之相關服務,產生相當大的需求。

此外,依據內政部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國民認為目前亟須加強辦理的社會福利,以老人福利需求最為殷切,占受訪者之46.6﹪;亟須加強辦理的社會福利工作若與八十六年比較,增加部分,更是以老人福利增加9.3個百分點最多。而根據民國八十八年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對未來生活之期望的調查結果資料顯示,以期望年老後能安心的生活42.2%為最高;國民認為目前亟須加強辦理的社會福利,仍以老人福利需求占最高的百分比,足見老人福利在一般國民心目中的重要性,因為關心現在的老人,就等同於關心將來的自己。

        以下,便對老人社會學網頁的各個部分作一簡單的介紹:

研究資源 : 其中針對老人的經濟問題、社會變遷與老人問題、老人的健康問題、家庭型態的變遷、老人的   生活需求問題、中國社會的孝道之研究、老人養護問題、老人的退休與再就業等細項進行連結的整理,希望能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完整蒐集於其中。

學術資源 : 包括調查資料、大學相關系所、學術團體的連結;藉以獲得最新的調查數據及學術資料。

行政單位及相關法規 : 行政組織、縣市社會局、台灣現行社會福利法規;此部份為官方之相關行政單位連結及參考法規的資料蒐集。

台灣老人福利概況 : 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老人福利服務中心網頁、老人安養機構網頁、其他民間團體 ;嘗試蒐集各縣市、政黨提出之政策白皮書,並連結至與老人相關之社會福利機構。

各國老人福利概況:除國內福利概況之外,也希望藉由國外的情況,來檢視台灣現行或是未來即將實行的老人福利政策。
 
        當然,除了此五部分之外,往後將會再依資料的擴充及需要增加分類項目;這是一個開始,開拓視野、增進學識的開始,希望各位若是對此領域有興趣或研究,能夠多多給予批評與指教,並經常光臨我所規劃的網頁-老人社會學。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

老人社會學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res/o1/index.htm

 

回到目錄

淺談社會學理論

李俊彥

社會到底是甚麼?自有社會學以來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而對於社會如何運作的詮釋,不同的思想家之間也有不同的論述,如涂爾幹的社會實體說,齊美爾的型式互動論及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論等。而在這些思想家的影響下也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學派,如:形象互動學派、結構功能論及衝突理論等。這些風格各異的社會學理論其實目的便是要說明我們生存的社會是如何產生及如何運作的。
       社會學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累積相當多的知識。但是也因為經由時間的推疑,社會的型態也和已往有所改變;尤其是二次大戰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整合以及全球化的發展這些都連帶的使得我們對“社會”的概念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故在六0年代以來,我們看到了批判理論、社會行動理論、結構理論乃至於後現代理論的蓬勃發展。

        雖然不同的社會學理論之間有不同的預設及基礎,但毫無疑問的他們所想要處理的問題都不脫下面兩類:一、關於社會秩序的問題:對於社會秩序如何可能一直是社會學理論關注的焦點,從功能論、衝突論乃至於社會系統理論都嘗試著要去解釋社會是如何能有秩序的運作。二、關於社會學方法論層級的問題:這也就是社會學理論關於巨觀和圍觀之間的爭議,是個人互動和社會結構之間的衝突,雖然有著這樣的差異,但還是有某些理論﹝如交換理論﹞也嘗試去建構這兩方面之間的連結。

        迄今,雖然我們仍無法使用單一的理論去解釋社會的各個面向,也不必然需要如此,但是也因為這種多角度、多面相的思考才導致社會學理論的蓬勃發展,讓我們得以進入依各迷人的領域。

  回到目錄

醫療社會學中的醫病關係

劉一龍

一、前言:

我想,在每個人的學生或是時代,都難免會有生病的經驗。而在生病時許多的事務,往往無法完成,但是因為是生病的關係,所以會獲得大家的諒解。而在學生時代,一張薄薄的「醫師證明」更是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要是上學、考試的依據。在當時便覺得醫師的權力是那樣的大,可以掌握一個不愛上課的學生的「福利」,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也漸漸了解到一些醫師和病人之間的角色關係,及其中所包含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二、Parsons的「醫師與病人的社會角色」

當討論醫師與病人的角色關係時,Parsons1951年所提出的「醫師與病人社會角色」之中,可提供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

在派式的理論之中,它討論到了醫師與病人角色的基本要素,它也討論到兩者的關係,兩者間的關係是相互的,其中也包含了權利和義務的運作過程。

三、社會上對於醫師角色行為模式的一些期待,包含了以下四個特質:

1.普遍性的:指醫師在治療病人時,應本著科學與醫學標準為法則,對於每個病人同等看待。每一位病人在醫師眼中應是平等的,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2.特殊功能性:醫師的工作是協助人們回復健康,其功能也應該是針對與健康有關的事務。

3.情感的中立與不偏性:醫師應該控制自我的情緒,不該將自己私人的感情投入醫病專業關係之中。

4.集體取向:醫師在對待病人時,應以病人的需要及社區的健康需求為取向,而非以醫師個人的偏好或是私利為主。

在上面看來,醫師的角色應該是一種為大家所認可的專業角色,他們對於人們的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醫師對於每位病人應是一視同仁,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也就是傳統認為的「醫者仁者」「仁心仁術」這樣的角色地位。

同樣的,病人的角色也是一種被期待行為模式,其中還包含了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事務與義務的解除:病人無法完成社會角色下的工作及義務,因而他被認為是生病的。而為了獲取時間與精力來恢復健康,他們無須負擔社會角色的工作,為了恢復健康,病人可以獲的一些便利,以求疾病的解除。

無須對「病人」這樣的角色負責任:病人有權力要求被照顧,痊癒是最重要的目標。病人的工作是使自己的身體盡快復原,對自己的狀況無須負任何責任。

生病是不愉快的:所以病人必須採取合作的態度,一方面要求別人的協助,一方面接受他人的幫助,使自己盡快痊癒。

尋求適當協助:病人無法單就自己的力量痊癒,故需要求他人專業的幫助。

在此,Parsons認為,病人具有脫離日常義務的權利,但也必須要有接受治療而痊癒的義務。

病人角色是經由醫師專業權力來證明的,人們生病被認定,這樣的一個審核過程,是由專業的醫師所決定。人們必須經由醫師的證明,來決定自己是生病的,病人要獲得免除日常生活上的義務或是事務的解除,都必須經由醫師的核可,認定自己是病人的角色,才可以獲得病人角色的權利。

事實上,FreidsonTwaddleMechanicParsons等人也都認為:若將病人所得到的是一種病症的話,醫師則是該病的治療者;若強調病人的症狀是一種偏差行為,則醫師將是社會控制的單位,是控制偏差行為的代理人,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不知不覺,人們對於醫師的地位認定,或許並不再是上述中對於醫師角色的期待,病人和醫師的地位不再是對等的。醫師成為一種權威的象徵,因為他對於人們健康的影響,是那麼的大,人們需經由醫師來證明自己生病的事實,醫師地位是那樣的不可侵犯、不能挑戰。

四、台灣的醫病關係的特色:

近年來,我們常可經由媒體,看到許多家屬及醫院,在治療過程中產生衝突,抬棺、撒冥紙的抗議事件時有所聞,醫病關係似乎有越加緊張的趨勢。這樣的結果,固然和媒體發達及民眾意識的抬頭有關,但長久以來醫病關係溝通不良的內容,才是事件的主因。

長久以來,台灣的醫病關係一直被視為一種功利取向、粗糙、缺乏互信互動的內容,溝通過程多是單向經由醫療人員的全權處理,甚少有病人的回饋。病人及家屬對於治療疾病的態度,是一種託付的傾向,病人對於醫療過程之中醫療人員壟斷的決策,並沒有引發病人或是家屬的不滿,或許這是順從著醫療人員專業的權威,而並非是經由和醫療人員互動過程之中所建立起來的認同,這樣的過程,醫療人員雖然獲得了更大的支配空間,但也埋伏著衝突的危機。近來常可在媒體上看到,許多住院過世病患的家屬抬棺至醫院門口抗議的事件發生,由於對疾病專業知識的匱乏,家屬對於醫療內容過程的不了解,都是引發了糾紛的原因。類似託付的傾向,人們也會表現在醫院選擇方面,家屬寧願選擇較大型的醫院來治療,是因為深信大醫院的治療一定比較好、設備及醫師的品質水準一定較佳。許多的託付觀念,多是源於對於醫師及大醫院專業上的權威,雖然病人及家屬對於醫師是採取行為上尊敬的態度,但並不表示病人或家屬對醫師的「醫囑」順從,當中涉及了病人及家屬對於醫囑的了解程度,對於參與醫療計劃的程度等等有關。而許多家屬求好心切,未和醫師、藥師充分的溝通,所以也會有在西醫院瞞著醫護人員偷煎中藥的情形發生,這和醫師與病人及家屬之間的溝通過程有關,家屬對於醫囑的態度,大多還是選擇性遵從,而這樣也多少和國人的就醫習慣有關,病人與家屬的認知層面對於醫囑的遵從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在醫師和病人的溝通過程中,常受制於幾個相關因素:醫師及病人對於醫療專業知識認識的能力、醫療人員是否有意願及能力將專業知識傳達給對方、病人是否有能力表達自己的病處及病人是否對醫療知識有接受的能力?同樣的症狀,醫師要對於不同年齡層及不同教育程度的人解說病理原因,也應該考慮到病人及家屬的接收能力。在台灣的看病文化之下,病人對於醫師的話常不敢多過問,深怕得罪醫師;而醫師對於缺乏一般醫學常識的病人及家屬,在看診過程之中,大多還是處於問診、給藥這樣的動作,也因為業績的壓力,許多的醫療品質也因而下降了,這樣的情形下,醫療內容只是達到量的提昇,質的方面卻無法提昇。

五、不良的溝通品質內容,造成了許多的醫療糾紛的產生。

在整個醫療實施的中心課程中,醫師和病人關係的互動過程,也是一種專業者和當事人的關係。這樣一個類似買賣、相對、權威及「非對等」的關係中,人際關係互動的架構正是我們所想要討論的。

六、醫學社會網頁中的醫病關係:

在我的醫學社會學網頁中,我們將可以連結到有關醫病關係、醫療糾紛、醫病溝通及一些法律層面的相關網頁。我希望可以從醫病關係開始,然後討論一些醫療糾紛及相關法律的問題,最後再論及良好的醫病溝通方式。在搜尋的過程中,我捨棄了一些報導醫療糾紛事例的相關網站,當然並不是他們不重要,而是我希望除了Parsons的角色關係之外,我可以再找到多一些關於醫師和病人角色關係的理論家,如:Fox, R.C.Bloom, Samuel W.Wilson, Robert N.SpiegelShuval等,經由較多的理論依據,能讓我們對於當中的關係有更深的看法,當然,也衷心期待大家寫信來和我們一起討論,畢盡,我的能力有限,無法兼顧到每個層面,經由和大家的討論,才會鞭策自我的進步。

  回到目錄

 

我的網頁設計——政治社會學

陳慈莉

   近年來,電腦網路的發展與運用已是相當普及化,無論電視節目、報刊書籍、電影、電玩軟體和錄影帶均是在網路上可以找得到的訊息,也就是電腦網路已開始生活化了,生活上必備的要件。因應新世紀媒體發展趨勢、省思與挑戰,是作為知識分子努力的必備的條件與目標,在學術研究上,已很難脫離電腦網路的運用了,對於政治社會學的興趣將網際網路而展現。

    利用網際網路的資源,在研究方面而言是必要的,至於運用的程度應是隨著研究者的研究主題與興趣而訂,然而利用並整合網際網路的資源是研究者所必須的也是應該做的,這是有利於研究者研究資料的蒐集,另方面也是研究者應有的責任態度,對研究者而言,吸納且廣徵得各方的意見,增進研究的內容與角度,另可避免「閉門造車」的困腦,是直得重視的。

    為了讓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資料蒐集確立有效,再加上老師們的善導,期以提早確立研究的方向,乃要求將自己所興趣的範圍掛上網站,提供更多自我學習與開放自我的空間。個人所興趣的乃是政治社會學中的官僚體系的部分——官僚體系在台灣社會發展所扮演的角色。對於權力分配的互動關係,在現有的能力與時間上,雖未能充分的準備與提供,但就提供網路的查詢資源上,還是會將現有的資料開放於網頁中。

    我的網頁設計在於基本的理論與期刊書目方面,一定會做到現有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網站間的相互連結,換言之,就國內現有以從事政治社會學的研究機構與個人研究,盡可能與之搜尋並整合於我的網頁之中。在我的網頁中的特色,會引用台灣社會發展中之各種社會現象以不同資料的蒐集予以展現,主要仍以本土的現有學者所做的研究為主軸作為資料蒐集的準則,再漸漸擴展至各其他領域中。

    近五十年台灣社會發展中,已受世界所矚目,尤其是東亞的經濟奇蹟所突顯的是台灣無論在地理上或者經濟、科技方面,在亞太地區已居於重要的地位。在過去的歷史中,台灣所努力的不僅是在經濟方面,其民主政治也是台灣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主軸。台灣的成就,是要歸於政府政策主導的正確?還是人民的民族特性所共同努力?其實兩者皆是,也是兩者皆否,就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分析,應是全球經濟的發展的變遷,世界經濟是以整體的變化,而不是單一的特殊性所能產生或者是核心國家與邊陲或半邊陲的任一國家所能主導全球,仍是以一生命共同體為主軸之發展。就其理論分析,在東亞、南亞國家中仍有其差異性,有些國家經濟繁榮,而有些國家卻是貧窮,甚至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例如菲律賓、泰國等國家。

    在未來的網頁資料提供的目標,期以族群理論為基礎,對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所展現的議題作深入的探討,與資料的連結。在民族社會的轉型,社會的基礎的變遷,是近年來中國社會所應共同面對的使命。

回到目錄

 
宗教研究的新樂園,社會學的老故鄉--宗教社會學簡介

賴坤發

 
        宗教這個幾乎自有人類以來就存在的現象,既古老又現代,無論東方與西方,它撫慰無數心靈,卻也被無數人視為迷信,科學一次又一次以實証否定宗教「神話」,但直到今天宗教仍是大多數人的心靈支柱,宗教固然不再具有中世紀歐洲社會中無所不在的力量,但宗教已有復興之勢,不僅是在個人信仰的熱潮,而且表現在信仰族群的衝突加劇,誠如Samuel P. Huntington 引述Edward Mortimer 的話說「『宗教』越來越有可能闖入國際事務中」,他認為西方所引發的文明內部的政治理念衝突,已經為文化與宗教等文明間的衝突取代。(Huntington 1998:51)
        宗教研究的歷史優久,中世紀的神學為學術之首,但以理智態度,而非信仰態度從事宗教研究的則在19世紀下半葉出現高湖,1870年Max Muller 首先提出「宗教學」的概念,他被視為「現代宗教研究之父」,Muller所代表的是傳統的宗教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經典如聖經、可蘭經等為研究內容,包括其語言、文字、教義、思想與宗教歷史等、傾向人文學科,相對而言,社會科學研究的新方向則是運用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之角度去研究宗教,進而形成所謂的宗教社會學、宗人類學及宗教心理學等不同學科。宗教研究的內容可分為本質與現象、理論與實踐。宗教學兼涉宗教本質與實踐,宗教社會學、宗教人類學則著重宗教現象之研究,本質多涉及定義問題,呂大吉是以四要素對宗教加以定義,亦即宗教乃宗教觀念、宗教体驗、宗教行為、宗教体制四者之綜合與統一,依此定義他指出了一般宗教社會學者將「儒家學說」看成宗教的說法是一種錯誤,他說:

「我國和西方都有相當多的學者把「儒家學說」說成是一種「宗教」--儒教,就是因為他們看到歷史上孔孟之徒把孔孟奉為聖賢,把他們的著作奉為經典,並採取某種類似宗教崇拜活動的行為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頂禮膜拜。「儒教說」之所以錯誤,主要就在於它只看到了儒家一宗教在外在行為方面的相似牲,而忽略了孔子本人是學者,而不是宗教徒,他創立的是一種社會的、政治的、倫理的學說,而不是宗教體系。」

而就宗教社會學者而言,宗教對他們而言,不在其宗教体驗,而在於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起著維繫社會秩序、提供社會倫理價值的作用。

        宗教社會學在宗教研究中,不同以往的神學及傳統經典研究取向,它開啟了一扇新的研究途徑,擴大了宗教研究的視野,但對社會學本身而言,宗教社會學幾乎與社會學是同時產生的,社會學祖師孔德、古典三大家涂爾幹、馬克斯、韋伯都研究宗教問題,孔德試圖建立一種完善的宗教体系--人道教的    偶像不是一神教信仰的神,而是人性。(朱元發,1990:83)涂爾幹則研究原始部落圖騰崇拜現象,他認為圖騰這個神聖物就是社群本身,對圖騰崇拜其實就是對社會的崇拜,亦即對群体力量的信仰,因此只要人類社會以秩序整合的形態出現,宗教就永遠存在,馬克思則從經濟決定論來看宗教,他認為宗教是受壓迫階級在無法安身立命之後所追求的虛幻,另一方面統治階級亦利用宗教來麻醉人民,宗教成為人類的鴉片,實則只要消除階級,重新調整經濟關係,宗教就會消滅。

    韋伯對宗教的研究更是不遺餘力,他對宗教的態度與馬克思截然不同,馬克思認為經濟決定宗教,而且對宗教抱負面評價,但韋伯對宗教持正面看法,而且大致上認為宗教影響了經濟活動,在他最著名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喀爾文教派為消除對「預選說」的緊張,發展出一種求現世經濟成功即為上帝選民的徵兆的觀念,進而將「努力工作求利益」內化而道德,此種倫理觀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產生的剌激源,韋伯為求嚴密論証,還考察了中國儒教與道教,古代猶太教及印度教,韋伯甚至計畫研究伊斯蘭教,但不久,他就過世了。韋伯研究宗教的方法大体上是從歷史的縱軸與社會的橫切面二層次著手,(蔡彥仁1996:45)分析了宗教概念與類型,以及社會階級與宗教現象之關係,他也關注宗教活動的一些特殊行為,例如神秘主義。總之,韋伯研究宗教之目的在於分析其與經濟之關係。除了古典學者之外,社會學家對宗教的興趣一直持續著,例如Parsons 就是一例。

    台灣宗教自由,百家爭鳴,宗教異象也特別多,學界對宗教的研究固然不少,但多偏向某些特定宗教,而且多是哲學式的討論,以社會學角度來觀照這個領域的似嫌不足,本網頁如果能夠增加大家對這方面的興趣,進而形成討論,甚至著成文章就是筆者最大的期盼了。

 

          參考書目

          一、呂大吉
                  1993 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

          二、韋伯著 劉援、王予文譯
                  1993 宗教社會學,台北:桂冠。

          三、朱元發著
                  1990 韋伯思想概論,台北:遠流。

          四、蔡彥仁著
                  1996 <尋找宗教—宗教研究方法(上)>,嘉義《香光莊嚴季刊》 4-63頁。

          五、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 黃裕美譯
                  1998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回到目錄

 

公共性初探 

徐國慶

 

Ⅰ、公共性初探—動機和方向

「文化與公共性」在當前是個極為熱門的議題,並且內容包羅萬象,涉及領域廣泛。從當前台灣局勢看來,在經歷了現代化的衝擊之後,不論在經濟上或政治上,台灣社會的結構已經轉變,人們的思考模式和以前比較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支配人們思想的規則和價值取向也有了不連續性的改變。其中,較顯著的層面是對公共性的籲求。

公共性的概念是由西方社會經歷了獨特的歷史脈絡和社會背景,是一種西方社會獨特的文化,處在這種特殊文化的人們面對「公共性」的議題或事件時,人們的態度是一件極為生活化、極自然的一種心態,是非西方世界的人們想像不出的心態,這是文化本身所擁有的限制性。

在西方社會中「公共性」的概念自中世紀就已經出現,最常看見的場所是教堂廣場或是公有農地。這些場所提供了人民對生活狀況的意見表達,這些意見或許不見得能夠有效的傳達給統治階級,或者是被統治階級所反對,但在西方社會中人民已經有了這樣的習慣。這樣的概念發展到18世紀有了明確的界定,就是指「一個擁有自己“意見”的自主公眾」。由於出現對於“意見”這樣新的觀念,對於公眾或公共空間的模式也有了新的界定。我們可由查爾斯•泰勒所提供的精彩描述來想像(Taylor:1991):

 

通過在受教教育階層中發行報紙、評論文獻和書籍,以及通過在沙龍、咖啡館和(有時)政治集會中分散、小規模的面對面交流,形成一種民族感,或者說形成了一種文化人的民族感,亦即一種稱得上是“公眾或公共”的意見。

它(公眾或公共意見)是經過詳盡地辯論和討論並被我們所有人成認為共同同意的那種東西。

公眾或公共意見完全是在政治結構的渠道以及公共空間之外發展出來的,因為它也同樣獨立於歐洲社會的另一重心,即教會。

從這樣的討論中我們可以比較出台灣社會中文化的差異與限制。不管是「公共性」的概念或其形成的背景,台灣社會都沒有一種相對應的對象,可以說西方社會中「公共性」的概念是不存在於台灣社會中。那麼,討論台灣社會中「公共性」的議題是否就沒有意義?

其實不然,近年來台灣社會現已遭受西方現代化的衝擊,在社會結構和人民價值觀念的取向上,對於「公共性」的概念已多能掌握和熟習,雖然這種概念和傳統文化習慣和社會型態不斷地有衝突和排斥,但對「公共性」的籲求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這並不是說要向西方學習公共性的概念,而是要將公共性的觀念揉合在我們社會中,使得人們的思想或價值取向能發展出一套適合於本身社會中關於公共性觀念。

另外,加上「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同社會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國與國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貿易交流緊密,暫時取代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衝突,各國之間追求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合作。為了能得到平等的利益,尋求「共識」的概念成為合作的基礎。「共識」與權利義務之間的規定是不可分割的,但各國之間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卻又不盡相同,使得共識的達成極為困難。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本研究的取向於是朝向了瞭解社會中有關「公共性」概念的呈現,以得知社會中「公共性」實際的展現和人民集體意識或潛意識中對「公共性」的認知程度。

參考書目

Taylor,Charles

1993 Models of Civil Society,Public Culture,3(1):95-118。

鄧正來、亞歷山大 編

2000 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Ⅱ、網站架構的設計

網站架構分為6個部分:相關理論家、文化領域的研究、公共性的研究、文化與公共性的綜合討論、參考書目、其他(公共討論區)。

相關理論家:以收集有關文化及公共性的理論家為主。

文化領域的研究:以當代思潮中發展文化論述最重要的幾個學派為主,如後殖民主義、後現代論述等。

公共性的研究:蒐集相關網站以及以社會中實際現象的展現為主,使用的策略是分國家、市場、社會為主,來做經驗資料的蒐集。

文化及公共性的綜合討論:以特定的主題討論為主。

參考書目:提供相關書籍的資料或網站。

其他:提供公共討論區,可自由發表文章評論議題

回到目錄  

 

兒童、婦女社會學網站介紹

張娟華

一、緣起

        一直以來,在父權系統主導的台灣社會中,兒童與婦女所能掌握的權力與社會資源都是不平等的。在傳統的觀念中兒童總是需順從長者的決定,以及成人所制定的規範。在這樣的情況下,兒童沒有發言的機會,以及爭取社會資源與保護的能力。兒童的權利往往被忽略了,或是依賴有良知的成人替其爭取。近年來,兒童權利逐漸受到重視,兒童福利法也已經正式實施了,國人對兒童福利關心程度也逐漸增加。但是,就目前每日所發生的社會事件中,仍然可以聽到駭人聽聞的兒童虐待案件•因此我認為對兒童議題的研究應該長期持續下去,這也是促使我製作此網站主要原因。

        另外,婦女長期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體制下,女性往往缺乏爭取福利及保護的管道。近年來,台灣的女性主義研究越來越多,研究資料也越來越豐富,有關女性的議題也廣泛的被討論。但是相對於原來的男性主流的文化,對於前者的討論顯然是的不夠的。因此,我希望藉由網站的製作,整理出一個有系統的女性觀點。

        據此,我開闢這個網站,讓有興趣的人共同來討論兒童與婦女研究相關議題。

    二、網站規劃

    本網站可分為以下六個部分:

  1. 研究問題:針對兒童研究與婦女研究的相關議題,提出個人的見與看法•此部份是本人根據相關議題,所做的結論。
  2. 調查資料:包含調查資料與國內外統計機構兩個部分。
  3. 相關系所:包含國內外的兒童與婦女相關系所。
  4. 學術團體:包含國內外的兒童與婦女相關學術團體。
  5. 兒童相關網站:依照兒童研究相關議題分類,尋找國內外相關網路資源。
  6. 婦女相關網站:依照婦女研究相關議題分類,尋找國內外相關網路資源

三、未來發展

    本網站的資料蒐集,是依照不同的研究問題加以分類,然後從各種管道收集相關資料,我將透過資料整理後,再發表個人的初步結論中。並期盼喜好此領域的人士可以給予批評與指教〈e-mail:g8752007@mail1.nhu.edu.tw〉。

   本網站的發展是漸進性的,目前兒童研究與婦女研究各有六個議題,將來會再逐漸增加,讓整個網站的資料收集更周全•

回到目錄

 

勞工網頁設計

廖鐿鈤

 勞工這個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大量出現,他們在整個體系中是最低層級,因此可以稱其為社會的基層,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不可忽視他們的角色。但是由於社會快速的發展之下,他們原本就處於不完善的生活變的更不適,因此在這過程中需要透過協調來達成最適的生活。Marx對於勞工這個階級也提出了看法,認為勞工是社會財富的生產者,但是卻處於極為悲慘的地位,乃長期受到資本主的剝削,只能維持日常的基本生活,因此去除資本主義社會中私有財產制,勞工生活才有保障,否則會透過鬥爭已達到平衡,也是Marx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

在現代社會上勞工還是佔大多數,他們的生活已和以往有所不同,因為他們可以透過各種管道來達成他們所需,尤其是工會的出現,這個組織在各個工廠公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勞工可以利用工會的權力來達成較好的生活水準,比如,受到較好的工作待遇、工作環境及家庭生活更富裕,也可以是談判的工具,在勞資衝突中可以展現,再不行的話,透過社會運動如罷工、抗議遊行等來達成目的,這是屬於激烈的方式。另外一種方法是法律的使用,它規定勞資雙方的權限,如公司法、工會法、勞工法及集會遊行法等來約束兩造人馬,從而達到雙方的目的。還有一點,就是性別歧視在現代社會中尚存在,可以表現在薪資待遇上,是我們可以發覺的。

在個人的網頁中,我把有關勞工方面區分幾大部分,首先是官方機構,如勞工局等較為正式機構,其次是屬地方性的,如工會組織,另外還有勞工保險,關於在工作環境下存有危險性,需要透過保險來保障自己,尤其是在會產生職業病的場所、勞工福利,關於勞工在工作所受的福例外,尚提供一些勞工活動訊息,可供勞工家庭親子活動等、相關法令,提供一些法律知識來保障自己,並且可以維護自己應得的權利義務,相關文獻,則提供一些學者的著作。相關系所,是提供關於勞工課程資訊及一些活動等,而尚未整理部分歸類於其他,可能的話要設計一部分為「投稿區」,歡迎各位相關領域的才人都能投稿,發表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網頁的期許,希望達到相關資訊取得容易,提供他人完善的信息。

 回到目錄

 

家庭社會學簡介

方美玲

 

一、研究的動機

「家庭」是人類社會最小且最基本的單位,同時,家庭在人類社會中最能表現出親密關係,也是最長久的一種社會組織。雖然說對家庭的研究有無數,從家庭的型態、組織到家庭生活各種研究琳瑯滿目,但是仍不減我對“它”研究探討的喜愛。處在經濟發展加速,現代人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家庭的結構似乎正悄悄地變化著,而且這微妙的變化也漸漸影響了個人及社會,有不同以往的風貌和人際關係。我想隨著時間不斷地邁進,家庭方面的研究必然有不少驚人的發現展現出來。因此,對此研究的主題─家庭,寄予殷切地期待。

 

二、研究的架構及主題

研究的架構分為六個部份: 1.研究議題;2.學術資源;3.相關學者;4.新書介紹;5.網路資源;及6.共同討論。

 

1.研究議題:分為家庭的意義、家庭種類、歷史上家庭的型態、婚姻與家庭、親子關係、家庭的生命階段、性別角色及家戶推計這八個主要研究的議題。

2.學術資源:分大學相關系所、學術團體及調查資料三部份。

3.相關學者:包括國內外以家庭作為研究的學者以及重要的相關理論。

4.新書介紹:蒐集國內外的期刊和書目。同時,介紹有關家庭研究的新書,給與對此研究有共同興趣的人在資源上的分享。

5.網路資源:介紹有關家庭研究的相關單位和組織,包括政府和民間的單位。

6.共同討論:好的事物當然是要與好朋友分享,藉此可以資源和心得分享,累積更多相關的資訊和情報。

回到目錄

 

 

E-soc journal園地公開,字數不限,檔案請用Word 6.0以上軟體書寫。


                                                                來稿請寄 society@mail.nhu.edu.tw

 

看完本期內容,如果有何批評指教,歡迎來信:society@mail.n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