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哲學所首頁       回上頁 

89學年招生考試試題

中西哲學史考題(中國部份與西方部份各選二題作答,每題佔25%)

(一)中國哲學史部分(每題各佔25%)

1.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惡,魏晉劉劭等談才性,請說明此三種「性」之思想內涵及其在全幅人性了解上之義理層級關係。

2. 莊子的實踐哲學朗現了一個空靈、超脫、自由的絕對理境,其功夫進路為何,請詳加闡述。

3. 試述先秦法家興起之特殊機緣、其主要對治的問題,及其所開出的政治格局的意義。

(二)西方哲學史部分(每題各佔25%)

1. 請說明亞里士多德四因說(doctrine of causes)的內涵,及四因說與亞氏之前哲學流派之關係。

2. 請從哲學史發展角度,說明「實體」(substance)概念在洛克(Locke)、柏克萊(Berkeley)和休姆(Hume)思想中的演變。

3. 請說明康德(I.Kant)的批判哲學在知識論和倫理學上的「哥白尼革命」。

4. 後現代主義思想家李歐塔(J-F.Lyotard)將「後現代」(postmodern)界定為「後敘事之難以置信」(incredulity toward metanarratives)。請申論此說的主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