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哲學所首頁      回上頁 

88學年入學考試試題

中國哲學史

(任選四題作答,每題25%)

1.試據《四書》說明先秦儒學的重要內容。

2.試述韓非子哲學中「勢」概念的意義及運用,並反省其得失。

3.道家的形上學,或以為是「客觀實有形態」,亦有主張是「主觀境界形態」,試比較二說之傻劣長短。

4.魏晉玄學的主要課題為何?重要的玄學家有哪些人?其理論體系與其玄學方法論又如何?

5.據史料記載,佛教大約於東漢年間自印度傳入中土,歷經傳譯與弘宣,至隋唐之際,乃有諸多宗派之創立。請就個人之理解,具體說明當時新興宗派之開展情形。

6.內在於中國大乘佛教思想之發展而言,有所謂的「判教」理諭,其產生之思想背景為何?請任舉二例說明判教理論之具體內容。

 

西方哲學基本問題

 (6題必答,其餘任選三題作答,共答四題,每題25%)

1.請分別從知識論和存有學角度說明柏拉圖的「理型論」(theory of Ideas

2.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形上學》中表明,其心目中的形上學或「第一哲學」,是研究"being qua being""being as such",但最後卻變成研究「實體」(substance)的「實體學」。理由為何?請說明之。其次,請就亞氏有關「首要實體」(primary substance)與「次要實體」(secondary substance)的區分與說法,與柏拉圖理型論做一扼要比較。

3.請闡述巴克萊(G.Berkeley)的「主觀觀念論」(subjectiveidealism)

4.請就康德(Kant)之「哥自尼革命」(Copernican Revolution)來談其在知識論上之重要性;並試申論康德之知識論和經驗主義之知識論之根本差異。

5.請扼要說明海德格對笛卡爾以降哲學中「主客二分」之批判。

6.什麼是真理(truth)?請分別以符應說(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一致說(the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和實效說(the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三者申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