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哲學所首頁       回上頁 

88學年甄試試題

中西哲學史考題

(一)中國哲學史部分(每題各佔25%)

1. 《中庸》、《易傳》之言「性」與《孟子》之即心說性,在思想進路與義理內涵上有何不同,請闡述之。

2. 老子之「正言若反」、莊子之「弔詭」,皆是一種詭辭為用的表義方式,此種表義方式有何特色,其表義功能又為何?

 

(二)西方哲學史部分(每題各佔25%)

1.古希臘哲學中,辯士學派(Sophists)的普達哥拉斯(Protagoras)有句名言:「人為萬物之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哲學史將此一主張判定為「相對主義」。請說明:

(1) 此一相對主義在知識論上的意涵

(2) 蘇格拉底如何批評之。蘇格拉底的批評對柏拉圖哲學有何影響?

2.請說明笛卡爾的方法的懷疑。試問胡塞爾現象學還原(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方法和笛卡爾之懷疑方法之傳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