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multipart/related; boundary="----=_NextPart_01CD2609.F8218580" 此文件是「單一檔案網頁」,亦稱為「網頁封存檔案」。若看到此訊息,表示您的瀏覽器或編輯器不支援「網頁封存檔案」。請下載支援「網頁封存」的瀏覽器,例如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_NextPart_01CD2609.F8218580 Content-Location: file:///C:/4DCEF27D/file8125.htm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quoted-printabl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s-ascii" 從兒童死亡概念的= 332;展談生死教育的實施= ;

從兒童「死ߜ= 9;概念」的發展談生死&= #25945;育的實施

 

= 屏東縣青山國民小學= 5945;師  藍= 乙琳

yilin8922= 15@yahoo.com.tw=

 

 

ߌ= 8;、前言

前教育部曾= 535;朗部長於二○○一年&= #19968;月二日宣佈民國九= 313;年為「生命教育年」= ;,全國各級學校都致&#= 21147;推動學生的生命教ʼn= 46;,社會也都高度肯定= 生命教育的推動有助= 6044;解決現今社會亂象௚= 0;根本方法,但觀察現&= #20170;生命教育的推動皆!= 879;重於生的部分、生命= ;意義的部分,從死亡&#= 28858;出發點來探討生命ă= 45;育的部分,略嫌不足= 。而生命中包含了兩= 0214;大事,一個是生;ߌ= 8;則是死。唯有透過&#= 23565;死亡的認識,才能ö= 05;索對生命本身存在的= 意義、生存的目的、= 9983;活的目標,進而對௚= 0;人生做一個定位。因&= #27492;,坦然、無懼地面= 565;的「生」與「死」兩= ;大問題,方能建立正&#= 30906;的生死觀,生命中û= 65;能展現個人的生死自= 覺及生死智慧。

 <= /span>

&= #20108;、認識人生的終生= 823;事-「死亡」

柏拉圖= 366;說:「沒有人了解死= ;是什麼,也沒有人了&#= 35299;死是最大的善;大ê= 78;都把死當成最大的惡= 而對死懷著恐懼。」「死&#= 20129;」是人生終究必須ƃ= 54;對的課題,大部分的人對ē= 15;亡視為一種忌諱,<= /span>也是人'= 006;一直避諱去談的一個= ;話題 (王純琪,1999)。所以,在心態Ç= 78;ਾ= 2;遍存在著負面的感受&= #65292;再加上傳播媒體的= 210;染報導,不禁地在死= ;亡的神秘面紗下增添&#= 20123;許的顏色。因此,Ú= 07;有正視死亡課題,增= 加對死亡的瞭解,才= 3021;建立正確健康的死ߜ= 9;態度,以下從瞭解死&= #20129;的特性來透視死亡$= 889;件人生大事。

「死亡」具有下列= 幾種特性:

(一)不可逆性<= span style=3D'mso-bidi-font-size:13.0pt;font-family:DFKai-SB;color:black;mso-fon= t-kerning: 0pt'>(irreversibility一Ą= 86;身體死亡即無法復活= 。其死亡過程是不可= 6870;,從活到死之狀態๮= 2;程不可逆轉的事實,&= #20854;死亡狀態也是不可$= 870;的,死亡進行的狀態= ;一旦完成時,便是一&#= 20491;永久不變的事實。

(二&= #65289;無機能性nonfuntionality意ý= 51;生物死亡後,其所有= 活著的生理身體生活= 1151;能都終止。而無機೦= 1;性是指生理身體方面&= #30340;死亡,而有別於是= 542;仍有非物質方面,如= ;靈性、延續生命功能&#= 65288;如愛、幫助)的部Ñ= 98;。

(三&= #65289;普遍性universality所有生物都&= #24517;須面對死亡的事實 = 290;而死亡的普遍性包括= ;三個面向,分別為概&#= 25324;性、不可避免及不Ö= 87;預測性。

1、概括性:即ē= 99;個人都會死的真實性= ,或是相信沒有人可= 0197;被豁免死亡。

2、不Ö= 87;避免:不可避免雖常= 和普遍性交互使用,= 0294;兩者不盡相同。死ߜ= 9;對某些會是不可避免&= #65292;但不是對所有生物A= 292;因此非普遍性。

= 3、不Ö= 87;預測:指的是雖然每= 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 5292;但精確的死亡時間਷= 9;無法預測的。無論是&= #22312;任何的年齡或環境A= 292;每個人有可能在任何= ;時間死亡。Speece Brent198= 4)。

(四)原因性(<= span lang=3DEN-US style=3D'mso-bidi-font-size:13.0pt;font-family:DFKai-SB;mso-bi= di-font-family: DFKaiShu-SB-Estd-BF;color:black;mso-font-kerning:0pt'>causality):其解釋= 858;導致生物體死亡的原= ;因,其包括內在自發&#= 22240;素或外力因素等(張淑ņ= 54;,1989

(五)ƃ= 50;肉體的延續性(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係指肉'= 636;死亡後將會以其他形= ;式繼續存在,其涉及「吾人&#= 32905;體死亡之後的以其É= 82;形式繼續存在的觀點= 」(引自張淑美,2001)。當生理身體&#= 27515;亡後,個人將以某ĸ= 78;形式延續存在(如投= 胎轉世於一個新生命= 5110;靈魂脫離身體至天࣍= 0;等),此非肉體的延 = 396;性被許多人稱&#= 20043;為「對來生的信念{= 01;

ஸ= 1;上述死亡的特性,可&= #20197;知道死亡具有不可逆性、= 961;機能性、普遍性及原= ;因性,導致於人們對&#= 27515;亡感到無奈;對於死É= 29;的未知、不確定性、= 空無與絕滅感及失去= 4773;感依附等感受而心ஶ= 3;恐懼,再加上傳播媒&= #39636;的負面渲染等待死= 129;時的過程,造成人們= ;一直將死亡視為禁忌&#= 30340;一個話題。因此,É= 54;們在精神上藉由宗教= 的力量,提供了一= 781;超越生死的道路,將= ;生命的長度延伸到死&#= 20129;之後(方蕙玲,2000)也形成了死= 0129;的非肉體的延續性Ӎ= 0;

&= nbsp;

三= 、兒童死亡概念的發= 3637;

兒童的死亡&= #27010;念是一連串死亡想= 861;所組合的(Kane1979)z= 90;隨著年齡= 的增長對死亡的認知= 0063;有所轉變。綜合Nagy1948378名三到十歲的= 818;童為對象之兒童死亡= ;概念研究,及皮亞傑&#= 30340;認知發展理論可將Ð= 18;童死亡概念的發展分= 為四個階段:

ʌ= 88;一)第一階= ;段(三至五歲):

此階段的兒= 461;將死亡視為是可逆的= ;,否認死亡是一定的&#= 21450;最終的過程。所以ß= 12;心態上將死亡當作暫= 時的,是一種旅行或= 0561;眠,而且隨時可以ࡢ= 2;消。對這階段的兒童&= #20358;說,死亡只是活動= 041;式的改變,此改變會= ;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 35722;其存在的方式(張ę= 13;美,1996)。

Nagy1948)指出,三至五= 506;的兒童知道自己是活= ;的個體,在思考上常&#= 20197;自我為中心,無法ë= 59;死亡視為是最終的事= 件,認為沒有生命的= 6481;西以及死掉的人和೽= 8;己一樣都是活的、有&= #29983;命的,而死掉的人$= 538;在棺材裡與自己一樣= ;可以吃東西、呼吸及&#= 24605;考。換言之,此階ē= 73;的兒童無法區分有生= 命的和沒有生命的差= 1029;,並將泛靈的思想ᦀ= 8;animism)擴及到死亡= ,認為死的東西也具= 6377;生命。因此,此階ૅ= 3;的兒童常會問死去的&= #35242;人去哪裡?什麼時= 505;回來?他們相信死去= ;的親人仍活著,只是&#= 21040;一個它看不到的地Ą= 41;罷了!此死亡概念的= 發展與皮亞傑的知識= 0332;展階段的前運思期௥= 6;似,皆以自我為中心&= #20358;思考死亡事件。

(二)第二階段(五= ;歲至七歲):

此階段的兒= 461;則認為會移動的東西= ;就是活的,不會動的&#= 26481;西就是死的,知道ē= 15;亡是終止的、但不是= 普遍的。在思考死亡= 1839;題時會有擬人化的ங= 4;象,認為死亡是「惡&= #39764;來把人抓走的」、 = 300;死亡事法力無邊的」= ;,而死亡只發生在年&#= 32000;大的老人身上,害õ= 97;死亡將身邊年齡較長= 的親人帶走,所以在= 4515;態上仍是逃避死亡௚= 0;(黃天中,1991)。

此年齡的兒= 461;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 2;中的前運思期= ;相仿,兒童具有使用&#= 31526;號的能力,雖然懂ô= 71;運用符號代替實物,= 但因為概念仍是模糊= 9981;清,所以思維不大ࡧ= 2;乎邏輯,不能完全瞭&= #35299;死亡的全面特性與= 847;義。

(三)第三階段(七= ;歲至十歲):

七歲至十歲= 340;兒童則認為能自主活= ;動、自發性移動的物&#= 39636;才具有生命,例如ʍ= 06;人、狗、貓等各種動= 物。在思維上已具備= 1487;逆性的思考能力,ࢰ= 0;此瞭解死亡具有不可&= #36870;性,人死是不可復= 983;的。另外在死亡的普= ;遍性上也有完整思考&#= 30340;能力,認為死亡是Ç= 81;可避免的,不僅是真= 實的,而且是普遍的= 5292;且大多數的兒童也๿= 7;學會傳統的時間系統&= #65292;將壽命與年齡分開A= 292;認為有生命的個體隨= ;時隨地都會面臨到死&#= 20129;的威脅。

此與皮É= 26;傑的認知發展論中的= 具體運= ;思期相仿,兒童已具&#= 26377;心理意象的能力,Ċ= 81;據具體經驗的思維,= 以直接的方式思考推= 9702;死亡的議題,仍無ૢ= 1;達到死亡的抽象思考&= #12290;

(四)<= span style=3D'font-family:DFKai-SB;mso-font-kerning:0pt'>第四階= ;段(十歲以上)

此時的學= 童和成年人一樣具有= 0456;同的死亡概念,只੍= 7;動物和植物才具有生&= #21629;,在泛靈的及人為= 270;的傾向上已經不顯著= ;,自我中心的思想也&#= 19981;明顯了(Nagy,1948),依皮亞傑的認知發展෢= 2;而言,= ;是達到成熟了解的階&#= 27573;(張淑美,1996)。對死亡的= 7010;念愈趨向真實,且द= 7;們對世界的一般印象&= #20063;趨向真實。兒童在= 492;階段了解死亡是個人= ;性、人類共同性的、&#= 19981;可避免和終結性的É= 07;情(黃天中,1991)。

 

四= 、運用兒童死亡概念來र= 6;施生死教育<= /p>

透過對瞭= 解兒童死亡概念的發= 3637;,是做為實施學童ஶ= 3;死教育是有力的後盾&= #65292;幫助孩子建立正確= 340;生死觀念及尋找生命= ;意義及價值。運用兒&#= 31461;死亡概念來實施生ē= 15;教育應掌握幾點原則= :

(一)兒童死É= 29;概念的形成是多元因= 素的發展

孩童時代會隨著年= 齡的增長而發展出不= 1516;的死亡概念。但根ਕ= 8;1977Bluebond-Langer &= #30340;研究發現,認為除= 180;齡因素外,在研究兒= ;童或成人時,個人需&#= 35201;更加明瞭生活體驗z= 89;生活關懷、週遭環境= 和自我概念等因素的= 5264;察。所以,孩童對િ= 5;亡及瀕死的態度不僅&= #21463;到年齡的影響,還= 463;到個人生活經驗、觀= ;念、家庭背景、生活&#= 29872;境及文化背景等因ŀ= 32;的影響(黃天中,1991)。

(二)生死教ʼn= 46;的實施應掌握個別化= 的差異

每個階段兒童皆੍= 1;發展出不同的死亡概&= #24565;,但相同年齡的學= 461;在死亡概念上,因還= ;受其他環境因素及生&#= 27963;經驗的影響不全然ą= 59;相同的,因此,教學= 者在實施生死教育時= 5292;必須考量孩子間的ࠁ= 1;別差異,因材施教施&= #20104;適性、適才的教育 = 290;

(三)生死教ʼn= 46;的實施應以循序漸進= 的方式

      兒童死亡= 概念的認知發展有一= 3450;的順序,不是一時ߔ= 3;間突然形成的,因此&= #22312;施予生死教育時,= 517;須考量孩子們的年齡= ;與認知程度,以循序&#= 28472;進的方式施予適齡į= 40;生死教育。反之,如= 果給予超過其認知程= 4230;的教學內容,反而ৼ= 8;苗助長不利於學童建&= #31435;正確的死亡態度。

(四&= #65289;傾聽孩子的需求

在生死教育的實ਬ= 5;時,不單是單方向的&= #25945;學方式,教學者要!= 287;孩子談論死亡時,可= ;以先和孩子們做些溝&#= 36890;,聽聽孩子們的想Ė= 61;、疑問或親身經驗,= 藉由孩子的回饋來判= 6039;孩子需要何種教育ࠣ= 9;容,再依其需求給予&= #36969;當地生死教育。

 

五= 、結語

歌得(Goethe)<= /span>曾說:「生命是自ġ= 82;創造的一種最美的現= 象,死亡只是它為了= 5920;富生命而使用的一ష= 8;技倆。」因此,面對&= #29983;命的有限,讓我們= 863;到生命的可貴,面對= ;人生的無常,讓我們&#= 24863;到死亡的威脅。對Ą= 44;學齡階段的孩子,如= 同海綿一般不斷的吸= 5910;心的知識與技能,ࣳ= 4;果所依照其死亡概念&= #30340;發展,給予適當地= 983;死教育,便能以無懼= ;的心態面對人人無法&#= 36991;免的死亡,習得對Ø= 96;傷情緒的調適能力,= 進而珍惜有限的生命= 5292;愛護多樣的生命,૬= 3;出生命的色彩。

 

參考資料

= 041;蕙玲(2000)。解讀神話中的ஶ= 3;死觀。輯於=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 ;(頁129-152)。台北:洪&#= 33865;文化。

張淑美(1= 989)。= 818;童死亡概念發展之研= ;究與其教育應用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25152;碩士論文。

張淑美(1996)z= 90;死亡學與死亡教育&= #12290;高雄:復文。

張淑美編(2001)。中學「生&#= 21629;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Ö= 62;向。台北= ;:心理。

黃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論I-死亡態度及臨終໼= 4;懷研究。台北:業強出版ట= 8;。

Kane, B. (1979). Children's concept of death.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34 ,= 141-153.=

Nagy, M. (1948).The children’s theories concerning death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73,3-27.<= /span>

Speece, = M. W., & Brent, S. B. (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a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5), 1671-1686.

&nb= sp;

&nb= sp;

------=_NextPart_01CD2609.F8218580 Content-Location: file:///C:/4DCEF27D/file8125.files/header.htm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quoted-printabl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s-ascii"





------=_NextPart_01CD2609.F8218580 Content-Location: file:///C:/4DCEF27D/file8125.files/filelist.xml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quoted-printable Content-Type: text/xml; charset="utf-8" ------=_NextPart_01CD2609.F8218580--